我為什麼選擇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1-20 米兔保典

2017年3月,我第一次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保險經紀人這一職業。

2020年3月,我正式決定成為一名保險經紀人。

是的,從初次了解到下定決心,我用了整整3年。期間,我這艘小船兒也曾不忍別離,也曾留戀沿途風景,也曾短暫停留靠岸。但內心始終有個聲音在告訴我,我必定會駛入那個讓我心儀的方向。

這三年的時間,保險行業以我始料未及的速度發展著:更多優秀的人湧入這個行業、保險自媒體如雨後春筍、保險產品多到眼花繚亂、網絡平臺不斷崛起、營銷方式五花八門……同時,人們的保險意識也逐漸被喚醒,80、90後成為保險消費主力軍。如果說對我而言最好的時機是三年前,那其次一定就是現在。

我是如何與保險結緣,又是為何選擇保險經紀行業呢?請聽我慢慢道來……

01.身處世界500強的財產險公司八年,我卻一直對人身險情有獨鍾

——初識

畢業後沒多久,我進入了一家知名財產險公司,從事車險部門銷售支持崗位的工作。期間,我了解到人身險這個分支領域,相比車險,我覺得和人有關的保險更加符合我對保險的理解,似乎也更加重要。另外,由於財產險公司也可以賣短期意外險和醫療險,後期公司也加大了銷售力度,讓我有了更多接觸此類保險的機會。我逐漸意識到保險配置的重要性,也慢慢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疑惑

既然意識到了人身險的重要性,我便開始計劃給自己和先生購買保險。由於同事夫妻倆已經購買過同公司的人身險產品,我就以我當時的認知,簡單分析了一下這份保單:

優點:

1、身故責任+重疾均包含

2、保障終身

缺點:

1、保費太貴(兩個人接近3萬)

2、保額太低(不到50萬)

3、強制綁定長期意外險(年繳保費是短期意外險的好幾倍)

對我而言,這樣的產品明顯是不合適的。我一方面想要保障終身和高保額,另一方面預算又很有限。重要的是,我不想被強制綁定產品。不甘心的我又問了幾家其他公司的業務員要方案,結果都大同小異。我陷入了疑惑,難道只能這樣買保險嗎?價格貴就算了,險種搭配還不科學,為什麼不能按照客戶的實際需求來重新排列組合?甚至取消一些雞肋的險種呢?我誤以為沒有其他購買途徑和方法,於是擱置了我的保險購買計劃,不再去想保險的事情,對人身險的好感也降至冰點。

——顛覆

拖延,是現代人的通病。很多人都知道保險的重要性,也有為家人購置保險的計劃,但是大部分人都遲遲不會落實到行動上。價格倒是其次,主要還是因為保險是一種特殊商品,如果不發生理賠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有產品體驗,花了錢卻沒有「實物感」,買或不買好像也沒有那麼急迫。身處保險行業多年的我都是如此,更別說行業以外的人了。除了有較強的風險管控意識和未雨綢繆的人生規劃,很多人購買保險執行力的突然出現,無非兩種情況:1、身邊發生了負面案例2、為人父母。而我,則是後者。

時間來到了2017年,我懷孕了。即將為人母的責任感讓我突然開始慌張,覺得自己和孩子她爸不能再這樣「裸奔」下去了(沒有商業保險的補充我覺得和裸奔差不多)。我開始瘋狂地在網上學習人身險知識,那個時候保險信息已經高度透明化了,你想要了解任何知識都不是什麼難事。於是,就像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顛覆我以往認知的信息如潮水般湧來:

網上竟然也可以買保險除了我們熟知的老五家,全國還有大大小小200多家保險公司保險賠付是根據條款,而不是看公司大小小保險公司也不怕倒閉,有國家兜底保險不是非要在一家公司買,可以幾家公司的產品搭配購買保險銷售人員除了保險公司自身的代理人,還有不從屬於任何一家保險公司的保險經紀人……

令人興奮的是,通過學習,我已經可以用同樣的預算,做更加充足且適合的保障,而且還從2個人擴大到了7個人。孩子一出生,我便按照計劃給全家人投了保。那一刻,我心裡懸著的石頭總算落地了,而我也為自己的學以致用感到有些小自豪。

——選擇

命運就是這樣鬼使神差,仿佛早就預知了一切。一個月以後,婆婆在家不小心摔倒,需住院進行手術治療,所幸沒有大礙,一切都還算順利。而我也在第一時間撥打了保險公司電話進行報案,雖然符合理賠條件,但由於是第一次進行理賠,還是會有些擔心:會不會拒賠?會不會賠不夠?賠付款到帳會不會很久……事實證明,是我想多了。

出院結算費用,除去社保報銷後還剩8000元,我再一看我給爸媽買的意外險醫療保額是2萬,且不限社保用藥,0免賠100%賠付,我心裡就有底了。接下來寄資料去上海保險公司總部再到賠付款8000元到帳,也就不到1個月的時間。雖然並沒有多少錢,但是老人家總愛自責,這8000塊錢也能彌補老人心中的一點遺憾,至少,能讓她更加安心養病。這是我第一次覺得保險離我那麼近,離生活那麼近。140元保費撬動2萬醫療保額,意外險的高槓桿功能可見一斑。至於我的保險方案,後面關於保單檢視的文章會詳細介紹。

由於身在財產險公司,很多朋友也會向我諮詢人身險事宜。我發現身邊的人無論學歷如何、收入高低,很多人都缺乏基本的保險常識,或者保險理念還在一個錯誤的區間內。(這個又需要另起一篇文章單獨說了)當然,若不是我前期有一定的鋪墊,可能也好不到哪裡去。如果說一開始想要從事保險經紀行業,只是源於個人興趣和職業規劃,那現在更多了一份使命感和責任感。

然而,我並沒有在頭腦最發熱的時候做決定,而是繼續觀望和思考。(對,我就是這麼冷靜)

同時也問自己一些問題:

是否有勇氣離開舒適圈迎接新的挑戰?是否能接受一段時間不穩定的收入?是否有決心把保險作為長期的事業目標而奮鬥?……

時間,讓思緒沉澱,也讓答案慢慢浮現。那就是:just do it!

我不願,垂暮之年回想過往,心之所向,卻未曾素履以往。

02.賣保險的人那麼多,我有什麼不一樣

——什麼是保險經紀人?

說了那麼久的保險經紀人到底是什麼?大家普遍對保險代理人比較了解,那我們先來看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對二者的定義:

保險代理人是根據保險人的委託,向保險人收取佣金,並在保險人授權的範圍內代為辦理保險業務的機構或者個人。(保險人即保險公司)

保險經紀人是基於投保人的利益,為投保人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中介服務,並依法收取佣金的機構。(雖然保險法將保險經紀人定義為機構,但廣義上來說從屬於保險經紀公司的銷售人員也稱為保險經紀人)

很多人表示沒有聽說過保險經紀人,這很正常。2019年上半年人身險公司各渠道佔比中,個人代理渠道高達57.2%,而保險經紀渠道僅為0.95%。

(數據來源:慧保天下)

通俗一點講: 大家通常見到的保險銷售人員都是個人代理人,從屬於某一家保險公司,專注自家,別家公司產品再好TA也沒法賣給你。保險經紀人則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險公司,可以為客戶量身定製最適合的方案,挑選最適合的保險產品。客觀上講,每一家保險公司都有自己的優質產品,同時不可否認的是,一家保險公司的產品不可能適合所有人。舉個例子,你家的電器不可能只有一個品牌。

保險經紀人,實際上是一種顧問型銷售,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而非產品導向。再舉個例子:就像人感冒了去醫院找醫生看病,如果是產品導向的醫生,無論病人是什麼症狀,通通給拿A款藥(當然,這種情況現實中基本不存在)。如果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醫生,一定會根據病人的具體症狀、身體狀況、年齡等對症下藥,開ABC……款藥搭配治療(這才是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情況)。

家庭保險規劃更偏向私人定製,離開了需求談規劃都是耍流氓。現在的保險產品相比以前,差異化明顯、貼合客戶需求、也更加豐富多樣,基本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保險需求。而在這個信息過剩的時代,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保險呢?產品每年升級、新品不斷湧現、條款密密麻麻、非標投保困難、醫學法學知識紛繁複雜……光是這些足以讓專業人士頭大了,非專業人士的您想要來挑戰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悄悄提醒一句,您的時間用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好像更值錢哦(微笑)。專業的事情就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吧~

這個時候,就輪到保險經紀人上場了。保險經紀人,以滿載智慧的大腦、融會貫通的領悟力、強大的信息檢索功能(不是自誇,業內優秀人士都是如此),在與客戶進行需求分析之後,便可以快速鎖定目標產品,組合搭配後便可交出一份合格的保險方案。當然,固定買某一家保險公司或者想要一張保單走天下的客戶就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了。

——我為什麼選擇成為保險經紀人?

保險一直以來給外界的刻板印象就是:準入門檻低,是個人都能賣保險。但我一直認為,保險銷售是一個專業度很高的工作,除了基本的保險理論和專業知識(硬性條件),還需要極高的職業素養、良好的學習能力、保持獨立思考和深度思考的定力、高度自律以及持久的熱情等(軟性條件)。不可否認,90年代從國外引進的代理人制度促進了我國保險行業的飛速發展,也提高了國民的保險意識。但是,高速發展的背後一定是野蠻生長。良莠不齊的從業者、只打雞血不講條款的培訓、為了業績而銷售誤導、為了存活下去而毫無節制地增員……這些,很長一段時間都讓消費者談「保」色變,同時也讓很多看好保險的人和剛踏入保險的新人望而卻步。時代我們無法評判對錯,但無論如何,保險不應該背鍋。一個選擇了保險的從業者,同時也成為了一個保險的傳教士。

人類最美麗的命運,最美妙的運氣,就是做自己喜愛的事情,同時獲得報酬。——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

既然已決定要把保險作為長期的事業,要在這個行業長遠地發展下去,我自然要慎重選擇,那為什麼是保險經紀人呢?簡單來說,我個人看重的是:

對客戶而言:

1、跳出保險公司,圍繞客戶需求,才能儘可能客觀中立。

2、經紀公司在協助客戶理賠上更加有話語權。

對自己而言:

1、時間自由、工作地點自由、收入自己說了算。

2、通過持續學習,以保險為工具,更好地為家人遮風避雨。

——我能提供哪些服務?

1、一對一需求分析及風險評估

2、現有家庭保單的診斷

3、保險產品諮詢

4、家庭保障方案設計與協助投保

5、日常保全代辦與續期服務

6、年度財務風險評估及管理

7、理賠及爭議處理

……

最後,

關於保險有這樣一句話:保險,不是為了改變你的生活,而是為了讓你的生活不被改變。

我的理解是:保險不太可能讓你走上人生巔峰,但會儘可能保證你現有的歲月靜好。

保險於我,我於保險,似是歸來,實則從未離開……

相關焦點

  • 我為什麼選擇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年,我正式成為一名保險經紀人。一提起保險,估計很多人都嗤之以鼻,以前的我也不例外。看過身邊的人買保險的時候,保險代理人說的天花亂墜,但是等到生病的時候,和保險公司溝通理賠的時候,卻發現理賠不了的事情。所以對於保險,我一直很排斥。
  • 我為什麼要做保險經紀人?
    ,來到第三方保險平臺有一年時間了,至今仍有不少朋友問我:為什麼寧願捨去既有利益,投身第三方保險平臺。再來談談我的家庭可以說我的家庭是保險的受益者也是保險業的受害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父母從小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非常有保險意識了,我母親在很久之前就買過一份重疾險那時候只花了500塊錢,卻在後來的手術中賠了2萬塊。為什麼說我們同樣是保險業的受害者呢?
  • 工作九年,我成為了一名保險經紀人
    但就在同一年,也就是2020年7月,我的職業發生了重大改變,我加入了明亞保險經紀公司,轉型成了一名專業的保險經紀人。你可能會好奇,我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轉變?這一切源於我認識的一個朋友。。。也是在買保險的時候,我才知道還有保險代理公司和保險經紀公司的差別。當我對一款產品有異議的時候,保險代理公司的業務員雖然很盡力在幫我尋找,但是找來找去也總是這幾款;而當我跟保險經紀人聊到這個話題的時候,保險經紀人告訴我:「沒有完美的產品,只有從目前已經有的產品中,儘可能組合為最適合您家庭需求的產品。」這種專業的態度讓我對經紀公司有了好感。
  • 終於,我最終成為了一名永達理的保險經紀人
    我是一個驕傲的人,我一生都在努力地捍衛我的尊嚴。當面對婚姻的失敗,我選擇了體面離開,擦乾眼淚,繼續前行。在創業剛開始有起色的時候,因為孩子出了問題,我放棄了事業,選擇了孩子。我是一個驕傲的女人,我一生都在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我驕傲我的犧牲,我的堅強,我可以成全別人。直到有一天一個朋友問我:「你快樂嗎?你有沒有照顧好自己?你想活成什麼樣子?
  • 崑崙保險經紀成為勞合社註冊經紀人
    本報訊 記者劉小微報導 2月25日,崑崙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崑崙保險經紀」)通過了勞合社的註冊經紀人資格認證,成為中國大陸地區獲得勞合社正式授權的第二家保險經紀公司,由此,該公司的國際化戰略取得重大突破,或將為中國保險業「走出去」添磚加瓦。
  • 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三點不同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對保險經紀人的好奇,今天就來專門講講,保險經紀人到底是什麼概念,跟保險代理人有什麼區別。我們先來看下官方解讀:根據《保險法》第117條和第118條我們可以看出,保險代理人是代表保險人(即所屬保險公司)的利益,而保險經紀人是代表投保人的利益。說白一點,誰跟誰是一夥的,應該從法律條款上也可以一目了然吧。
  • 保險經紀人是幹什麼的?
    保險經紀人是幹什麼的?保險經紀人和保險代理人一樣,也是為客戶提供保險服務。我國《保險法》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保險經紀人是基於投保人的利益,為投保人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中介服務,並依法收取佣金的機構。
  • 什麼是保險經紀人
    保險經紀人簡析原沒有計劃專門撰寫保險經紀人文章,因職業的轉換,身邊很多連對保險都沒什麼概念的朋友,更不懂啥是保險經紀人,每次職業的介紹,都要微信打字好多或口述一翻。。。。一、 保險經紀人的定義:我們先從法規定義上認識一下吧~!
  • 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在誰那裡買保險更合適
    曉亮說:「不過你知道代理人和經紀人的區別在哪裡嗎?」劉蓓回答:「一個從客戶利益出發,另一個代表保險公司。」曉亮說:「大致是對的,我給你看個圖。」劉蓓看了圖以後,覺得好像和自己之前理解的不一樣。「其實周羽是屬於經紀代理公司,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保險經紀人,而是保險代理公司的經紀人。」
  • 為了不讓老婆買保險,我怒提保險經紀人
    可是,如果有人問保險為什麼low,似乎又說不上來什麼強有力的證據,總之就是N年前好像經常聽人說起有人買了什麼什麼保險被騙了的故事,好像被騙的人一般都還年紀比較大,但至於是什麼保險,具體怎麼被騙,被騙到什麼程度等細節,就都一概模糊不清了。可這是怎麼回事呢?明明是一個在心中由來已久而且很確定的結論,但是要想找到一些明確支持這個結論的事實依據似乎還挺難的。
  • 保險經紀人的優勢與責任
    這些年隨著行業的發展,法律法規越來越完善,保險可以說是生活必需品了。尤其是在今年疫情的刺激下,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商業保險的重要性。 以前大家買保險,要麼通過保險代理人,要麼通過銀保渠道。然而隨著我國保險經紀公司的發展,保險經紀人呈現爆發式增長。
  • 獨立保險經紀人的發展紅利——網際網路保險
    在網際網路保險飛速發展的今天,為加大市場競爭力,提升產品質量、產品不斷創新成為了各大保險公司發展的主要目標。大數據時代,信息的透明化、便捷化,讓許多大型保險公司不得不讓步,需要從本質上大幅度的去提升保險產品的質量和多方面的服務質量,以便在市場上仍佔據較大的份額。
  • 保險代理人才是人,保險經紀人不是人!
    保險代理人想必大家見過多、聽得也多了,現在誰身邊還沒幾個賣保險的~ 平安代理人、國壽代理人、太平代理人等等...ennnnn可是,你聽說過保險經紀人嗎?!是什麼來的?賣保險的嗎?保險諮詢的嗎?如果你認為保險經紀人是人的話就錯了,他們真的不是人!
  • 做保險有前途嗎?我們採訪了6位保險經紀人……
    每份成績的背後,都是經紀人超乎常人的努力和付出。明亞有個特別的理念: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闆。入職開始,陳露就把自己當成大平臺裡的創業者,這個不認命的母親,對客戶服務的細緻程度,堪比照顧自己兩個孩子的日常。生活就是所有選擇的總和。自從做了保險經紀人,他們免去了考勤打卡,沒有了任務壓力,需要在高度自律下,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與節奏。
  • 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兩者有什麼區別?選錯你就被坑了!
    從產品多樣化選擇方面,保險經紀人的權利會更大一些,相比較而言,投保用戶的可選擇性就更多一些。5、盈利模式不同保險代理人只能向保險公司收取佣金費用,而保險經紀人除了收取保險公司的佣金以外,還可以收取投保人的諮詢費。所以,從收入上來看,保險經紀人的範圍更寬一些。
  • 你可能需要一名保險經紀人!
    奕鳴說保——最直觀的保險評測作者系管理學碩士,獨立保險經紀人,不代表特定保險公司利益,只站在客戶立場提供諮詢服務。1. 保險經紀人是幹什麼的?有沒有人能站在我的立場幫忙多挑幾家公司,比比性價比,為我向保險公司爭取利益?答案當然是有的。有這樣一個新興的保險銷售群體,他們叫保險經紀人。我國《保險法》對保險經紀人做了如下定義:「基於投保人的利益,為投保人與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中介服務,並依法收取佣金的機構,包括保險經紀公司及其分支機構。」
  • 保險經紀人能為客戶提供什麼服務?
    Two那保險經紀人可以為客戶提供什麼服務呢?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有這個疑惑了,甚至在想,你就吹唄,關我屁事,反正管你是什麼人,做保險的都是套路深,反正我就不買保險。哈哈,開個玩笑,求同存異,每個人都有自己自由選擇的權利那為了直觀地說明,我舉個例子:假如你作為客戶,剛好有購買保險的需求,你向身邊的小夥伴傳遞出這個信號(誰身邊還沒幾個做保險的呢~)那那些做著保險的小夥伴會不會都很積極地過來像你介紹他們公司最好的產品呢?
  • 牧馬哥:我為什麼選擇健身和太平洋保險作為終身職業?
    一是進入健身房,二是成為職業保險代理人。在很多場合,與很多人,我都講過,為什麼會選擇健身房作為我回到故鄉以後,安身立命的職業選擇。原因很簡單:1.賺錢:健身房可以賺得更多更快。2. 交朋友:可以快速填補我漂泊多年以後回來的人脈缺失。3.
  • 賣保險的千千萬 為何選擇跟你談
    4.網際網路保險網際網路的發展,一切皆有可能,南唐君在2012年接觸保險的時候,保險網絡平臺還不是很多,近幾年的發展,各種網際網路保險平臺不斷呈現。選擇多樣化,價格有優勢的創新產品,全程在線智能核保後完成投保。不過也會出現一種情況如果有體況必須人工核保的,在線上就不能實現了。
  • 想去保險經紀人公司,糾結去大童還是明亞?
    想去保險經紀人公司,糾結去大童還是明亞?看了很多人的分析,還是糾結。看中大童的考勤自由和科技,特別是保單託管,考勤自由,也許就是懶散慣了,保單託管,我要是客戶我不會同意的。又喜歡明亞的專業和佛系,還有五險一金。相信我,目前一些所謂專業的東西,99%都是專業人士製造出來的屠龍之技,用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