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看自己欣賞的東西,總會蒙上一層漂亮的色彩。
時間長了,你才知道。
想去保險經紀人公司,糾結去大童還是明亞?看了很多人的分析,還是糾結。
看中大童的考勤自由和科技,特別是保單託管,
考勤自由,也許就是懶散慣了,保單託管,我要是客戶我不會同意的。
又喜歡明亞的專業和佛系,還有五險一金。
相信我,目前一些所謂專業的東西,99%都是專業人士製造出來的屠龍之技,用不上。
舉個例子,天天研究人家買了保險離婚了怎麼分,給人家的第三者和私生子在保險方面怎麼考慮利益最大化,還天天研究大佬億萬資產如何避稅躲債,嗯嗯,專業我是很欣賞的,但是。
人家是個演員都用專業的保險經紀人,一般經紀人根本沒有任何接觸的機會。
屠龍之技用不上,真的用不上。
至於五險一金,你要是一個月能賺幾萬,還在乎這玩意兒嗎?
我自己主要是想著保險可以幫身邊的人解決風險,沒有太大的金錢追求,希望時間自由就好。
沒有太大的金錢追求,為什麼要工作呢?
四十歲就退休,環遊世界它不香嗎?
沒有別的意思,我覺得任何人在沒有實現財務自由之前,假如還需要工作養活自己和家人的話,千萬不要說自己沒有太大的金錢追求。
其實,做保險的,無論是業務員還是內勤,無論是代理人還是經紀人。
時間自由是假象,真相是你工作的方式相對自由。
至於時間自由,那是財務自由的附產品。
你正在熱火朝天打遊戲,客戶的理賠電話過來了,敢不接嗎?
剛和家人吃完飯想休息一會兒,客戶約你在星巴克談個保險計劃,能不去嗎?
要是帶個團隊,別人休息的時間,你不備個課,不個別溝通個組員,不和內勤溝通團隊績效,不做個PPT,不復盤下任務進度,我就算你時間自由。
時間自由?不存在的。
其實你找個網際網路保險平臺呆著更好。
I雲保,咔嚓保,保咖聯盟,700度,快保。
不考勤,不考核,佣金相對較高,工作形式自由,不香嗎?
與之對應的是傳統保險中介:泛華,大童,明亞,華康等等。
大童和明亞做為傳統的保險中介,雖然有線上平臺,但並不以線上平臺為主,而都是強調「人的主導性」,以及體系的重要性。
所以有各層級,而且層級利益有差異。
同時有著相對嚴格的考核考勤體系,達不到考核標準,即下號。
原則上也要求正式經紀人每周要出勤。
而網際網路平臺是什麼樣子的呢?
扁平化,不考勤不考核。
扁平化,大家的佣金全部都一樣,不再區分經理,合伙人,總監,新人,諮詢顧問,更公平合理,也更少人身依附。
不考勤不考核,就會給從業人員更大的自由度。
對於培訓來說,有眼光的人可以在網絡找到各種各樣免費或收費的培訓資源,成年人完全可以完成自我培訓。
我自己就通過網絡自學參加了AFP持證人的培訓。
對於有自我經營意識的人來說,如魚得水。
但對於所謂團隊氛圍或者團隊培訓比較依賴者可能未必合適,還是找個傳統中介去呆著為好。
另外,你的想法「我自己主要是想著保險可以幫身邊的人解決風險」,可能有點多慮了。
有人有風險,但未必有意識,或者說沒有需求,你怎麼辦呢?
支持你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的是經營意識和開拓能力,而且這個市場要足夠大,而不是僅僅幫
助周圍的人,你周圍的人有多少人買了保險呢?沒有買的人是因為沒有人幫助他們了解保險
嗎?顯然不是,是他們自己根本就沒有想買而已。那麼他們那麼多年都沒有決定要買,為什
麼你一幫助就決定買了呢?不會的。
如果沒有開拓客戶的能力,周圍的一點資源做完就客戶枯竭,就得離開這行了,這是無論在
哪個平臺你都要具備的,而且悲觀地看,主要靠自己,無論哪個平臺都不可能幫助到你。
可以自問,你是帶團隊的料嗎?
如果是,可以進傳統中介,通過下面堆積人力金字塔拿團隊管理津貼。
如果不是,網際網路平臺佣金高又自由,呆著不香嗎?
現在看到的一切,未必是真的。
現在反對的一切,未必不是真的。
以某傳統中介平臺和網際網路平臺為例,經過大致測算,對比如下。
初步一看,好像傳統平臺空間更大。
但不要忘了一個道理,水漲船高。
而且傳統平臺一般月考核,好一點的季度考核,如果有一個季度達不到考核標準,就掉到下一個職級了。
所以,大多數人保費達不到年十萬平臺的話,不如去網際網路平臺。
那麼傳統中介有團隊的話,團隊利益能有多大呢?
以下以某平臺管理序列團隊利益和網際網路平臺做對比。
可以看到,網際網路平臺管理利益這部分沒有,這也比較符合網際網路扁平化的理念。
網際網路平臺:扁平化,利益平均。
傳統中介:層級森嚴,利益分層。
明亞目前的發展決定了明亞最終的方向是小而美,經紀人數量不多,有銷售能力的可以拿到較高收入而且長期留存,多數人成為過眼雲煙。
大童目前的發展決定了大童要和保險代理人隊伍死磕到底,做大做強,通過學習保險代理人模式而超越代理人模式。
但保單託管這個創新的點好還是不好呢?
如果你是平安的客戶,你會把保單交給大童的代理人去託管嗎?
所以還是一個客戶選擇的問題,一般成交的客戶,託管不託管的也沒什麼區別,託管以後就
增加了責任,因為牽涉個人隱私的問題。
而如果不是你大童的客戶,競爭對手的保單很可能不會交由你託管保單,考慮到線下代理人
和客戶極強的粘性,這個可能性就更低了。
如果不相信,收藏好你的提問,再過三年,再來看看這個問題下面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