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2》票房高口碑差 顏值+IP救不了青春片

2021-01-09 人民網娛樂頻道

原標題:顏值+IP救不了青春片

  自趙薇的《致青春》以來,青春片已經成長為中國電影市場上不可或缺的一個類型,並且已經形成了固有的拍攝套路——捆綁IP+高顏值演員的組合總能讓青春片穩賺一筆。於是,看到賺錢捷徑的電影投資方批量生產了一批品質堪憂的青春片,像《匆匆那年》、《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等,導致青春片的整體口碑陷入低迷。今年暑期檔,《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以下簡稱《致青春2》)領銜的「青春片軍團」用的還是「IP+顏值」的老套路。從效果來看,已於7月8日上映的《致青春2》票房高口碑差,後續的青春片也很難跳出這一怪圈。僅靠顏值和IP,救不了青春片整體低迷的口碑。

  《致青春2》票房高口碑差

  《致青春2》的首周末三天票房分別為8200萬、5430萬、4240萬,跌幅明顯。院線人士分析指出,《致青春2》票房跌幅大跟該片話題性不強、口碑差有關係。「不可否認,《致青春2》的兩位主演吳亦凡和劉亦菲都是高顏值的人氣偶像明星,首日票房高有發行方保底的因素,也有粉絲熱捧的因素。但該片後續並沒有話題和好口碑支撐,第三天票房『腰斬』也相當正常,很多粉絲電影的票房走勢都是這樣。」

  昨天下午,《致青春2》的導演周拓如接受媒體群訪,力挺演技受到批評的吳亦凡。此前有評論稱,吳亦凡在《致青春2》中的表演過於用力,咆哮的戲份毫不走心,讓人覺得以前都錯怪「咆哮帝」馬景濤了。周拓如指出,針對吳亦凡咆哮戲份的批評都是「斷章取義」的,吳亦凡會這麼演完全出於導演的要求。「我也聽到有觀眾說,他們看到這段(咆哮)的時候整個心都碎了。我覺得這恰恰是吳亦凡演繹得非常到位的一點。」對於網絡上給《致青春2》打出的低分,周拓如覺得很不公平。在他看來,很多低分和負面評價是在電影6月30日點映之前就刷出來了,是針對電影的惡意攻擊。「不光是我們這一部電影,其他一些電影也正在遭受這樣的攻擊。我覺得整個行業是缺乏監管的,需要有一些正確的聲音來引導。」

  後續青春片繼續砸顏值

  《致青春2》的高票房低口碑不僅不會嚇退其他的青春片,反而會成為一種鼓勵——大家會看到,只要按照既有的套路走,即使口碑不好,票房上也勝出了。《致青春2》只是今年暑期檔「青春片軍團」的先鋒官,之後還有好幾部IP+顏值的青春片排隊等上映。7月21日上映的《泡沫之夏》改編自明曉溪原著小說,由梁詠琪擔任監製,香港無線的小生羅仲謙和武漢大學校花黃燦燦主演,從幕後到臺前都是高顏值組合;7月29日上映的《六弄咖啡館》,由作家藤井樹自任編劇導演,董子健和顏卓靈主演,也是膠原蛋白滿臉的搭配;改檔之後依然在暑期檔上映的《夏天十九歲的肖像》改編自日本推理作家島田庄司的同名作品,由新生代的「小鮮肉」黃子韜、杜天皓演繹青春懸疑故事;8月5日上映的《夏有喬木,雅望天堂》,改編自籽月的小說,主演是吳亦凡和韓庚這兩位韓國成長起來的顏值偶像……

  —蓮珠箭—

  僅靠IP顏值,救不了青春片的口碑

  每一個人都有青春,所以青春片比較容易引起觀眾共鳴。誰沒有在年少輕狂的時候做過傻的事,愛過錯的人呢?然而,當憑藉情感共鳴異軍突起的青春片被商業運作給套路化了之後,青春片就只剩下被固化下來的IP和顏值,因為情感是固化不了的,而情感對於青春片恰恰是最重要的。

  當青春片這個類型被資本市場當作可以穩穩噹噹賺錢的工具,自然會催生一大批在硬體上看得過去,卻缺乏真情實感的作品。這樣的青春片,有大IP和人氣偶像的顏值,卻沒有紮實的劇本和真實的情感,上映之後也只能賺頭幾天的票房,不能贏得口碑。正如《誰的青春不迷茫》的原作者兼編劇劉同曾經說的那樣,要認真做一部青春片,一定要把時間花在劇本上才有意義。很多國內的青春片劇本馬虎就開拍,在劇情和臺詞上雷點太多,而中國的觀眾越來越聰明,不像以前那樣容易忽悠。僅靠IP和顏值這種套路化的東西,救不了青春片低迷的口碑。

  可悲的是,電影市場是唯利是圖的,很多投資方都會覺得,這種口碑不怎麼樣但是能賺錢的青春片很不錯,於是接著源源不斷地生產,直到觀眾徹底厭棄這個類型。(楊蓮潔)

 

(責編:鄒菁、李巖)

相關焦點

  • 《致青春2》首日排片居榜首 成最具賣相青春電影
    《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於7月8日在內地正式開畫,當日排片以29.66%居影市第一,首日斬獲近8000萬票房,加之此前火爆的預售成績,該片累計票房已輕鬆過億。《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上映當天表現強勁備受市場看好,首日票房也交出了一份漂亮成績單,堪稱暑期檔最有賣相的青春愛情電影。
  • 《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 青春片的回潮
    那時恐怕沒有太多人會想到,這種青春愛情故事也能斬獲超過7億的票房,並開創一個新的類型片模式。之後,一股轟轟烈烈的「青春片」大潮就此拉開,大大小小的「青春系」電影你方唱罷我登場,而被炒到爛俗的「車禍、絕症、墮胎」所謂青春片三大法寶,也成了被公眾揶揄的對象,一條條苦澀而甜蜜的青春路,映照著電影市場急功近利的跟風,顯得格外諷刺。由周拓如執導的《致青春.
  • 鎖票、幽靈場 《致青春2》上映半月仍在票房注水?
    被曝涉嫌票房注水 發行方稱是粉絲包場行為具體表現在:1、 來自時光網專業版的數據顯示,7月13日-14日,《致青春2》的高票房影院中上座率可以達到80%以上,有的甚至超過了90%。高票房影院主要集中出現在嘉禾影院、採科影院、耀萊國際影城、華誼兄弟環球影院這4家影院投資管理公司。
  • 《致青春2》:爛出新高度的國產青春片
    明明是一部以愛情為主題的電影,《致青春2》的愛情卻毫無可信度,男主角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從此女主逃到哪,他就跟到哪,動不動就幾十萬的給錢,痴情的令人費解。然而你就算看完全片,都不知道他是怎麼愛上女主角的。
  • 多項售票數據呈現異常 "致青春2"上映半月票房仍在注水?
    多項數據詭異   該片被懷疑票房注水的具體表現在:   —— 來自時光網專業版的數據顯示,7月13日-14日,《致青春2》的高票房影院中上座率可以達到80%以上,有的甚至超過了90%。高票房影院主要集中出現在嘉禾、採科、耀萊國際影城、華誼兄弟環球影院這4家院線。
  • 高票房低口碑的《最好的我們》不會是爛俗劣質青春片最後的輓歌
    圖|網絡 從《致青春》、《小時代》等一系列的青春系電影開始,在整個大陸電影市場上就掀起了青春片的熱潮。一大批次的青春片也由此泛濫。 作為八月長安的「振華三部曲」之一的《最好的我們》,披著大IP的名頭,帶著小說與網劇的光環,在今年的6月6日,趕在畢業季,端午檔期間上映了。
  • 《致青春2》後,你還相信愛情嗎?
    似乎有一段時間,無論是否口碑撲街,無論是否顛覆三觀,只要擁有IP和明星這兩大法寶,青春片、愛情片就能賣得盆滿缽滿。而這一定律,在今年的電影市場卻屢遭打臉,特別是最近的一部《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以下簡稱「《致青春2》」),擁有「致青春」系列和辛夷塢兩大強勢IP,又有吳亦凡、劉亦菲等人氣偶像主演,卻走出一條異常難看的票房曲線,給了電影人沉重的一擊。
  • "致青春2"票房高爭議多 導演:吳亦凡和程錚有高匹配度
    原標題:導演:吳亦凡和程錚 這個人物是有高匹配度的 新快報訊 記者劉嫣報導 由吳亦凡、劉亦菲主演的愛情電影《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以下簡稱《致青春2》)上映已經六天,票房破兩億,但隨之而來的也有不少爭議,包括吳亦凡的演技以及對原著的改編等等。
  • 《致青春2》 韓國票房遇冷的背後 零宣傳無排片
    近日,由劉亦菲和吳亦凡主演的電影《致青春2原來你還在這裡》4月20日在韓國上映。奇怪的是,根據韓國電影票務信息系統(KOBIS)的統計數據,截至4月23日,觀影人數只有5人,票房累計僅79元。作為一部國內票房過億,並且有人氣偶像加持的電影,為何在韓國如此慘澹?
  • 《致青春2》:正青春,正殘喘
    撰文:羊含芝《致青春2:原來你還在這裡》劇照。剛看到《致青春2:原來你還在這裡》這個片名的時候,我也完全沒想到,這個第二部和第一部無半毛錢聯繫。看完之後,我明白了,片名取得好,整部電影的氣質相當統一,為了呼應三年前的《致青春》,為了預熱市場,為了標榜這是辛夷塢的IP。嚴重點說,國產青春片不斷複製的「青春神話」始於2013年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將終於2016年的《致青春2:原來你還在這裡》。
  • 80後不愛《大魚海棠》 七片同日上映票房差萬倍
    在同天上映的七部影片中,《寒戰2》的排片雖然一直低於《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以下簡稱《致青春2》),但仍舊一直牢牢佔據著票房第一的位置。原本以為兩部電影將勢均力敵,結果上映首日的排片就令人大跌眼鏡,《大魚海棠》高達19.2%,而傳言遭萬達院線全面封殺的《搖滾藏獒》只有區區的5.9%,巨大的排片差距,也直接導致兩片首日票房相差超過14倍,《大魚海棠》獲得7362萬元的好成績,而《搖滾藏獒》才500萬。首周末後,《搖滾藏獒》口碑發酵,縮小了一些差距,但累計票房仍舊只有《大魚海棠》的1/9。
  • 《移動迷宮2》中的IP電影和青春片迷局
    青春動作片《移動迷宮2》,最大的不足在於故事沒有新意,小鮮肉們被反派追殺、被殭屍追殺,跑來跑去,成了「奔跑吧兄弟」。「打殭屍」成為片中最大的敗筆,被人諷為《生化危機6》;是不是東施效顰不重要,關鍵是太俗。    至於有人覺得片中沒有迷宮,是「跑題」了;個人覺得這倒不是大問題。
  • 《致青春2》難以割捨的青春!
    《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是辛夷塢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之所以冠上了《致青春2》的名字,是因為同屬一個作者,加上《致青春》有不錯的票房和口碑。所以當時上映時打上了2的旗號,主演是頗有人氣的劉亦菲和吳亦凡,但很可惜的是,這部電影相對於第一部內容過於蒼白。
  • 粉絲指導《致青春2》排片,成為影片營銷的主力推手
    在暑期大盤低迷的情況下,《致青春2》票房已突破3億元大關,創2016年青春片最佳票房記錄。這種逆境下的進擊引發部分業內人士的質疑,這個數據真的注水了嗎?原來早在宣傳期,吳亦凡的粉絲就將《致青春》所有相關信息分類匯總(演員、劇照、路透等,並標明出處),有組織,有規範主動在各個平臺上進行宣傳,如號召粉絲集佔音悅Tai,為《致青春》宣傳,並出具詳細的攻略進行指導;通過貼吧進行外交,邀請其他明星粉絲關注《致青春》,提高影片曝光率;對國外多種語言報導《致青春》的文稿進行翻譯,擴大電影影響力;派出「前線」跟拍每一場發布會和路演,及時發布最新的視頻、圖片、問答匯總
  • 《致青春2》票房在韓國遇冷,只有5人觀看?!
    在《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左耳》,《匆匆那年》等,這些當時大火的青春劇過去之後,又有一部《致青春2》接踵而至,那麼這部電影的觀眾喜愛率如何呢?也許看過豆瓣評分,你也許會覺得有點失望!對於這部《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電影來說,由於是根據小說改編的,那自然就會有著看過原著對劇情的期待的書粉,也有兩位明星粉絲的支持,在當時也是票房大賣,有著4億的票房,也算是回來一把。但是後來也出現了很多爭議,對於情節,人物設計,還有吳亦凡的演技。所以現在在豆瓣的評分一路下跌到了4.1分。
  • 《致青春2》:原來一切都輸給了顏值
    吳亦凡依舊是顏值擔當;郝邵文卻顯得老練了許多,差點沒認出來;神仙姐姐筆者見過真人,美豔不可方物,但本片卻顯得有些樸素,沒怎麼顯出她的美。大陸的青春片往往總是和大家印象中的日臺青春片很不相同,既不偶像化,也非苦中帶甜,似乎連套路都沒有。然而全片雖然基調仍舊是同桌的你那樣的苦情路線,但從學生時期就開始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劇情,分分鐘教人想到臺灣偶像劇慣用套路。
  • 致青春?致青春!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致青春??
    動不動要追個復古,感悟青春又怎能算得上矯情?7月8日,由吳亦凡和劉亦菲主演的電影《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正式上映,青春、浪漫、少女心,顏值、經典、粉紅夢,打出的《致青春2》的簡稱賺足了熱點和觀眾的好奇心。
  • 《誰的青春不迷茫》票房超1.3億元:青春片情節似曾相識很正常
    2016年4月28日訊,沒有大牌導演、沒有明星主演,全部起用新人的青春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自上周五公映至今,票房已超1.3億元,口碑也創下了近年來國產青春片的新高。昨日,該片出品方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與導演姚婷婷、編劇田博接受媒體採訪,對《誰的青春不迷茫》上映後引發的一些話題進行了回應。
  • 電視劇版《致青春2》將播,不知道和影版相比會如何
    本文由明星粉絲團作者柴扉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說到由吳亦凡、劉亦菲、李沁、金世佳出演的《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很多網友應該觀看過這部作品。這部高顏值的作品當年可是因為男女主角的演技,被無數網友吐槽。在豆瓣評分的也是很低,只有4.0分而已。
  • 江疏影演技差?原定黃曉明出演?趙薇回憶拍《致青春》細節太敢說
    趙薇在採訪環節,回憶了自己第一次當導演,執導青春校園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很多珍貴的細節,信息量很大。《致青春》雖然豆瓣評分只有6.6,但商業上卻是巨大的成功,2013年就奪得了7.26億的票房,雖然劇情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