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票房低口碑的《最好的我們》不會是爛俗劣質青春片最後的輓歌

2021-01-09 騰訊網

如果喜歡請點擊左上角藍色文字並關注:文刀木之南,謝謝大家支持!

圖|網絡

從《致青春》、《小時代》等一系列的青春系電影開始,在整個大陸電影市場上就掀起了青春片的熱潮。一大批次的青春片也由此泛濫。

作為八月長安的「振華三部曲」之一的《最好的我們》,披著大IP的名頭,帶著小說與網劇的光環,在今年的6月6日,趕在畢業季,端午檔期間上映了。

在青春系小說、影視劇惡俗泛濫的今天,可以說八月長安憑藉著《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暗戀橘生淮南》「振華三部曲」,只手撐起了青春一片天。

2016年,《最好的我們》被改編成網劇,大獲成功。當時不僅點擊率達到20億,而且劉昊然與譚松韻這對男女主角也被稱為最好的「耿耿餘淮」。

在這樣的巨大的光環下,在龐大的「振華」粉的期待下,《最好的我們》電影版終於上映了。經過了各種競爭與波折,《最好的我們》最終取得了4.11億的還算不錯的票房成績,甚至在《X戰警:黑鳳凰》和《追龍Ⅱ》的競爭下,還曾連續4天奪得單日票房冠軍。

而與不錯的票房成績相比,電影的口碑卻是讓人大跌眼鏡。當年網劇版以8.9分的豆瓣評分取得非常大的成功,甚至有超過56%的人給出了5星好評。與之相形見絀的是,電影版只得到了5.7分,可謂是口碑撲街,罵聲一片。

1、「流水混帳」變成了「流水帳」

因趙薇的《致青春》、郭敬明的《小時代》等影片而爆火的青春系列片,隨著資本和市場的推動,已經走入了規模化的生產。

墮胎、分手、車禍、劈腿……在這一系列的標配元素的噱頭下,青春片也走上了下坡路,甚至已經呈現出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態勢。

而《最好的我們》小說和網劇之所以能夠在這樣爛俗的市場中打拼出自己的一條路,是因為它不是狗血式的瑪麗蘇劇情,也不是單純地採用女性向情節出賣男色式的商業套路,而是因為它還原了屬於80、90一代的真實而普通的青春。

在電影中,有了時長的限制,沒辦法像小說與電視劇一般,進行充足的鋪墊與刻畫,所以需要導演和編劇具有極強的把控功底,從而對劇情進行取捨與重組。

整部電影下來,情節敷衍堆疊,情緒支離破碎。無論是在劇情邏輯上,還是情感衝突上,都顯得太過於囫圇吞棗敷衍了事。

沒有了原生家庭對於主角的潛在影響,讓耿耿對於餘淮的依戀更顯偶像劇般的無腦花痴;沒有了韓敘的牽絆,簡單在單純簡單的外表下,也不再顯得痴情與倔強,反倒如「丫鬟」一般跟耿耿在一塊;貝塔對於張平的感情雖然保留,但是太過於粗糙。而她們三個人似乎也如國版《深夜食堂》中的「泡麵三姐妹」一般,不明不白就成了「三人幫」。

刻苦努力骨子裡又略帶些自卑情愫的餘淮,「直男癌」的特質不見了,轉眼變成了情場中手段嫻熟的撩妹高手;為了成全簡單的「簡單」,韓敘消失,沒有了死黨周末,餘淮就成了把妹高手;劇版的「路星河」不見了,卻迎來了「怪胎」學長,似乎最大的作用只是為了音樂。

家庭變得圓滿、友情變得粗暴、高考學業的緊張變得輕描淡寫、青澀朦朧的青春變成了誤會的青春、就連多年後的再見面都有一股《同桌的你》的亂入感……

一個高水平的導演必然是一個高水平的取捨大師。

我在網上百科了一下導演,突然發現導演章笛沙是《心花路放》的編劇。如今成為了電影導演,而這部電影無論是電影情節的邏輯不合理性,還是劇情的粗糙堆砌,鏡頭銜接的不夠順暢,都無法讓人感受到他們的誠意,也能感受到導演在情節上取捨能力的不足。

小說原名叫做《流水混帳》,可電影沒有經過精心打磨,鋪墊不足,刻畫不夠細膩,卻以狗血作為動機。本應該是記錄我們青春的電影,結果卻只能淪為了港臺偶像劇範十足的「流水帳」。

2、從演員到角色塑造

無論是原著小說還是網劇版的餘淮,都只是一個普通的學霸男孩。他學習努力認真,他有家庭的壓力,還有些「直男癌」。他不是那種自信心爆棚的天才,面對學業和競賽他也會緊張、不自信,甚至在骨子裡還會有一些自卑。

所以面對耿耿的依靠,他會讓自己被需要,會努力表現得無畏、強大,也會自稱「小爺」;所以面對學業壓力,面對自己的失誤,也會表現得自我懷疑、緊張、自卑;所以最後餘淮才會無聲無息的消失在耿耿的世界中,卻不會像電影中一樣多年後還會去參加同學會……

這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餘淮就是我們身邊的普通同學,努力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稍不留神名次也會往下掉,有著少年的閃光點,也有著青春期的躁動與不安。

對於餘淮的扮演者陳飛宇,很多人都知道他是陳凱歌的兒子。自帶流量加持與背景光環的公子哥,演繹出了不同於原著小說和劉昊然版本的餘淮。

陳飛宇少年感十足,形象也很不錯,但是在角色的塑造上卻太過於扁平化、流程化。表情變化粗糙,動作僵硬,用最簡單最表象的裝酷耍帥來貫穿具有矛盾衝突性格的餘淮。

在他身上,看不到餘淮的努力刻苦,卻能看到光環集身;看不到餘淮的陽光驕傲,卻能看到狂拽酷炸的痞氣;看不到餘淮的略帶「直男癌」一般的青澀氣質,卻能看到手段熟練,略顯油膩的撩妹高手……

看不到餘淮,但卻似乎看到了《一吻定情》裡的江直樹的影子,可惜餘淮不是江直樹,陳飛宇也不是王大陸。

至於耿耿,因為家裡的因素,所以面對餘淮不僅是青春期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同時也是一份對於家庭無助的一種依靠。

算不上很聰明,自己卻還算是很努力。看似嬌弱無助,卻也有著自己的倔強和想法。

何藍逗的耿耿沒有了原生家庭的影響,卻變成了個一無是處的花痴。空洞的眼神,木訥的表演,善良可愛卻變成了單純幼稚。雖然也是努力在演,但是內在的情感不夠豐富,也就顯得用力過猛。

不單單是耿耿和餘淮,其他配角的塑造,也是顯得很粗糙和尷尬。「女漢子」的貝塔,電影中搖身一變就成了梳著兩個辮子、愛八卦的「小太妹」;可愛的簡單,沒有了自己的感情線,真的變成了「簡單」,變成了一個只知道跟在耿耿後面的傻白甜;沒有劇版新增的路星河,卻多出了汪蘇瀧飾演的怪胎學長,然而對於劇情情節的推動,似乎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除了歌曲的推廣……

當然,班主任張平和老師張峰,沿用了劇版的演員,或許這也就算是劇版粉絲的一大福利吧!

3、《最好的我們》不會是最後的輓歌

青春是什麼?

有人說青春是慌張,有人說青春是錯過,也有人說青春只是那一段年齡過去了的人和事。

國產青春片經歷多年的火熱到抨擊,出現了無數的車禍、懷孕、出軌、打架的情節,再或者就是臺灣偶像劇式的霸道總裁般的男主,灰姑娘傻白甜式的女主,到最後的誤會、離別又相遇……

或許我們沒辦法給青春做出一個準確的定義,但我想,以上這些肯定不是我們的青春。

之所以大家對於青春有所懷念,是因為那是一段未曾汙染過的美好時光,是因為那是每個人心中最為乾淨的底色。

如果青春只是停留於男生的裝酷耍帥或者女生的意淫花痴,太過於膚淺;如果青春充斥著打架鬥毆、墮胎騷擾,那是噩夢。這樣的青春誰會覺得它很美好呢?這樣的青春又哪裡值得我們去懷念呢?

從《陽光燦爛的日子》、《山楂樹之戀》、《芳華》這些優秀的老一輩的青春片,到如今《致青春》、《小時代》包括《最好的我們》這些屬於80、90後的青春片,我們會發現,青春片的市場一直都很大,大家對於青春片也一直有很大的需求,可是電影的質量卻一降再降!

有人說80、90後這批人還沒開始懷孕就已經開始懷舊了。

可是面對如今市場上的這些青春片,像什麼《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左耳》等一系列電影,我們會發現自己變得越發的無所適從。無所適從於我們看到的青春跟我們自己認知的青春似乎截然不同,究竟是我們誤會了青春,還是市場誤會了我們?

《最好的我們》之所以大受歡迎,是源於我們對於最美好的年華的感同身受,是基於關於校園與書本的真實。而電影的商業狗血化的編排卻打破了這份真實,最大的優勢被摒棄,卻一心投入到偶像劇流派的懷抱,雖然取得了不錯的票房,卻也傷了一大群人的心。

《最好的我們》雖然是端午檔唯一一部青春片,雖然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但是口碑撲街,甚至還被王晶怒懟「幽靈場」的問題。無論怎樣,這部電影絕對不會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但這肯定也不會是爛俗劣質的青春片的輓歌,因為一定會「後繼有人」!

為了高考,無限的刷題,這是真;青春期的一點思緒的小悸動,這是真;面對挫折產生了巨大的壓力與自我懷疑,這也是真。

我們的身邊沒有那種無所不能,各項全能的學霸男神,我們身邊也沒有那種灰姑娘被愛的死去活來的痴迷,有的只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青春,有的只是對未來充滿憧憬的青春,有的只是努力堅持活著卻又無可奈何的青春!

我們感同於耿耿與餘淮的普通,感動於青澀又真摯的感情,感慨於青春的遺憾與離別!

············END············

以上為作者個人觀點

在暢快閱讀之餘,也可以投來你的佳作哦!

相關焦點

  • 《致青春2》票房高口碑差 顏值+IP救不了青春片
    於是,看到賺錢捷徑的電影投資方批量生產了一批品質堪憂的青春片,像《匆匆那年》、《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等,導致青春片的整體口碑陷入低迷。今年暑期檔,《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以下簡稱《致青春2》)領銜的「青春片軍團」用的還是「IP+顏值」的老套路。從效果來看,已於7月8日上映的《致青春2》票房高口碑差,後續的青春片也很難跳出這一怪圈。僅靠顏值和IP,救不了青春片整體低迷的口碑。
  • 低票房低口碑,關曉彤黃景瑜新片5天分帳票房出爐,片方顆粒無收
    低票房低口碑,《月半愛麗絲》5天分帳票房出爐,片方顆粒無收 《月半愛麗絲》大規模開畫後不久,豆瓣評分解禁,開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3.8分,與郭採潔的《喜寶》並稱10月最差院線電影。
  • 低票房低口碑,關曉彤黃景瑜新片5天分帳票房出爐,片方顆粒無收
    低票房低口碑,《月半愛麗絲》5天分帳票房出爐,片方顆粒無收《月半愛麗絲》大規模開畫後不久,豆瓣評分解禁,開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3.8分,與郭採潔的《喜寶》並稱10月最差院線電影。低口碑現實已經定型,隨之而來的便是低票房了,上映5天的《月半愛麗絲》,全國總票房僅收2382萬,且單日票房已經下跌至百萬元。
  • 獨家專訪《最好的我們》導演劉暢:青春片是唯一靠題材就有票房的類型,但不會拍《我們》電影版
    《最好的我們》如清新空氣注入光怪陸離的網劇市場,迅速得到大眾追捧。自4月8日在愛奇藝開播至今,視頻播放量23億,豆瓣評分8.6,可謂叫好又叫座。近日,《最好的我們》導演劉暢接受了《新劇觀察》的獨家專訪,實在的他直言不考慮翻拍《最好的我們》電影版,並提出了自己對於青春片的一些獨特見解。
  • 那些高票房低口碑的電影!
    那些高票房低口碑的電影!中國電影最幾年蓬勃發展,其中不泛高票房高口碑的大作!也踴躍出一大批高票房低口碑的「爛片」!在這裡我就為你們盤點一下近幾年的「爛片」。《盜墓筆記》評分:4.8 票房:10億《盜墓筆記》是由上海電影有限公司、樂視影業有限公司、南派泛娛有限公司出品的動作探險片,由李仁港執導,鹿晗、井柏然、王景春、馬思純等主演。《盜墓筆記》上映前四個小時的點映收得3863.4萬元的票房,上映首日總票房達到2億元。
  • 《最好的我們》逆襲《追龍Ⅱ》國產青春片對香港工業片的降維打擊
    萬萬沒想到,端午檔最受關注的三部影片,不僅《X戰警:黑鳳凰》口碑撲街,《追龍Ⅱ》也早早顯出頹勢,口碑墊底,而國產青春片《最好的我們》的票房開啟了逆襲之勢。今日,《最好的我們》的單日票房已經爬升至第二位。僅次於《X戰警:黑鳳凰》,《追龍Ⅱ》則落至第四位。
  • 票房低,口碑低,排片低,收穫「三低」的《急先鋒》到底得罪了誰
    從各個數據來看成龍的《急先鋒》在這個國慶節收穫了三低,票房低,上映兩周累積票房不足2.5億,口碑低,在豆瓣上只有5.0的評分,相比其他三部影片口碑差距明顯,排片低,除了上映初期,排片超過10%,其他時間都在8%左右,與同期影片相比差距懸殊。
  • 猜到劉德華新片《熱血合唱團》票房不會高,沒想連口碑也這麼低
    記得在《熱血合唱團》上映之前,就簡單給大家介紹過,當時只看了預告片,雖然我是蠻期待劉德華的這部新片的,但是感覺它的票房應該不會太高但上座率卻不是很高,上映三天之後,累計票房也僅有兩千四百多萬,這個成績,對於一部普通的電影來說,可能已經算不錯了,但是對於劉德華主演的電影而言,確實是一個不大理想的成績,畢竟劉德華近5年主演的電影,票房都是破億的,好的作品票房都能過十億,而這一次的《熱血合唱團》,最終票房可能連五千萬都難以達到。
  • 又見高票房低口碑,問題出在哪兒
    沒錯,不管你承不承認,這部口碑存在爭議的影片,確實救了一回市場。但也不得不提影片面臨的尷尬境地,在高票房高熱度的對比下,影片的口碑顯得黯然失色,豆瓣評分僅5.1。所以整體來看,影片的完成度是比較高的。只是當林格衰老的速度超過父親,只能通過最後一頓飯重溫父愛,父子和解之時也正是告別之時。範偉的演繹幽默且動人,他有讓你笑著笑著就哭了的魔力。
  • 《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 青春片的回潮
    2013年, 被稱為青春片裡程碑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正式上映。
  • 2020年四部墊底爛片,最後一部高票房,口碑卻低到令人失望
    《八佰》躋身國內票房前十,《我和我的家鄉》也收穫了28億票房,《姜子牙》再次證明了國產動畫的高水準,並且取得了16億票房的成績,《金剛川》也邁入10億票房俱樂部。    其票房成績更是驚人,上映4天已近七億。從平臺的預測總票房來看,這部作品最後的成績,或許會超過2020年票房成績第三的《姜子牙》,從而躋身年度票房第三。
  • 這麼爛俗卻這麼好看,它告訴所有人爆米花電影應該怎麼拍
    論票房,該片全球票房已經超越5億美元,典型的小兵立大功。看口碑,爛番茄影評人新鮮度82%,觀眾打分爆米花指數90%。豆瓣7.3,比起老版的8.0,有差距,但也不失禮。是時候蓋章了,在那麼多毀童年的續集之後,終於有一部好萊塢大片,沒毀童年。一部前任是特效片,但卻不夠錢做特效的偽大片,之前的續集都撲街了,憑什麼能獨善其身?
  • 《沉默不語的顧小姐》首播,爛俗爽劇,女主復仇,現代版延禧攻略
    從目前已經播出的內容來看,這部電視劇屬於典型的女主復仇記劇情,敘事套路則是爛俗的。不過,這種模式,倒是一種爽劇的觀感,稱它為現代版的《延禧攻略》並不為過。爛俗爽劇。很多時候,爛俗,不一定不好看。王晶導演的很多影視劇內容,就非常爛俗,但非常適合網絡觀眾的胃口。反觀這部孫浩編劇導演的電視劇《沉默不語的顧小姐》,也可以用又爛又好看來形容。女主這種見誰復仇誰的模式,確實自帶著爽劇的效果。
  • 「老公送外賣,我在豪華酒店偷偷開房」:爛俗廣告盛行的邏輯是?
    爛俗廣告的話題,我們已經探討過不止一次,如果翻車的是某一間公司,那鍋的確應該由公司背,但當大家都不約而同這樣做的時候,要反思的,就應該是我們所有人了。我們都知道,現在是大數據的時代,這些大品牌的網際網路公司,難道不知道廣告三觀不正、邏輯崩壞、情節爛俗嗎?
  • 「10片9爛」!3.55億票房,已經是德雲社10年來最好的成績了
    于謙也成為了德雲社中演電影最好的演員之一。縱觀15年來,德雲社的相聲風生水起,然而,跨界影視圈,卻一直在艱難求生,甚至有網友評論是「10片9爛」。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德雲社的電影之路吧。01,其實,在《老師·好》上映之前,很多的朋友第一反應,還是這部電影打上了「德雲社」的標籤,所以,很難去相信這是一部製作精良的電影。
  • 《追龍2》票房被《最好的我們》反超王晶發了飆 票房「幽靈場...
    即便如此,在豆瓣獲得6.0評分的《X戰警:黑鳳凰》依然是端午檔新上映的影片中口碑最好的一部,《追龍2》的口碑是5.8分,《最好的我們》為5.9分,同期上映的《當我們海闊天空》票房僅為172.8萬,甚至都沒有開放評分。
  • 【影評】28歲未成年:霍建華倪妮上演青春片,打著女權的旗號玩爛梗!
    有毒君今天去看了《28歲未成年》國產青春片,張藝謀女兒張末導演,演員陣容倪妮、霍建華、馬蘇、王大陸。目前豆瓣評分6.2,分數應該要再低一些。沒看前就猜到了口碑不會出彩因為對倪妮這位謀女郎還抱有絲絲好奇的因素,就沒有完全排斥。結果還是和她以前在青春劇的表現一毛一樣
  • 成龍新作《急先鋒》票房口碑均低
    而從網上的數據來看,《急先鋒》兩周票房不足2.5億,在豆瓣上評分只有5.0,口碑差,相比於其他國慶檔爆款電影,口碑和票房差距明顯,而且排片低。上映初期,排片超過10%,其他時間都在8%左右,和其他影片差距明顯很大。 然而,《急先鋒並不是》一部爛片,它的品質是十分好的,成龍和唐季禮對這電影做出了很多努力。
  • 《哪一天我們會飛》首日票房慘澹:港味青春片試水大陸市場
    近日,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在北京、上海等地舉行了看片會,收穫了媒體人的頗多好評。不過,這部有港版《我的少女時代》之稱的青春片在大陸上映首日卻並沒有獲得票房市場的青睞,截止到3月10日19點,該片票房不到100萬元,排片僅為4.1%,與影片在香港上映後收穫的千萬票房,以及香港金像獎4項提名的表現並不太成正比。
  • 首日開畫口碑戰平!《追龍Ⅱ》還能票房逆襲《X戰警》嗎?
    《X戰警:黑鳳凰》主打科幻動作,也是福斯被迪士尼收購後出品的最後一部電影,《追龍Ⅱ》則是港產警匪、動作類型,已經有過劉昊然主演的同名網劇的《最好的我們》主打青春愛情牌,這也是目前票房領先的三部影片,而印度電影《無所不能》則是與清明檔黑馬《調音師》近似的動作犯罪懸疑類型,也被視作端午檔最有可能出現的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