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和長壽是人類不變的追求,但生活中很多習慣都會對其產生影響,尤其是一些看似平常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可能第一步就錯了……
一步錯,步步錯,長年累月,病痛就很可能找上門。快來看看下面的日常行為你做對了嗎?
1
吃飯時第一口
先喝湯or先吃米飯?
一日三餐,很多人在意進食的數量、種類、時間,卻幾乎不留意第一口吃的是什麼?是米飯還是喝湯?其實這不經意的細節,在營養師眼裡也大有講究!
從營養學上來看,吃飯順序對血糖的影響很重要,且對控制血脂、血壓和體重有好處。
1
以對血糖的影響為例
實驗表明:
就餐時先吃米飯等碳水化合物,餐後血糖會陡然升高;
一口菜一口飯混著吃,雖然餐後血糖略有降低,但存在明顯峰值;
先吃蛋白質和蔬菜,最後吃碳水化合物,餐後血糖的上升比較平緩,而且最高值也相對理想。
對於糖尿病人而言,不改藥、不換菜的控糖秘籍就是:米飯等碳水化合物類食物放到最後吃。
而且血糖升得太快、太高時,不僅更容易產生飢餓感,還易囤積脂肪,時間久了,可能肥胖、三高等問題都會找上門。
那麼,怎麼吃更有利於健康呢?
2
這樣吃飯,讓健康翻倍
先喝湯。湯可以潤暢道,又能刺激胃酸分泌,利於食物消化,也增加了飽腹感。
但要注意,這裡所說的湯是清湯,像菠菜湯、番茄湯等,而非高熱量、高脂肪的濃湯,像豬腳湯、排骨湯等。
接著吃菜。蔬菜富含膳食纖維,能佔據胃的容積,增強飽食感,從而減少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量;又能使胰島素激活減慢、合成代謝作用效率下降,也就能延緩人體對碳水、脂肪的吸收。
再吃肉類。湯和菜下肚,已有三分飽,此時吃些瘦肉、魚肉、雞肉等,補充蛋白質。但要控制肥肉的攝入。
最後吃碳水化合物。除了米飯、饅頭、麵條這些常見碳水化合物,主食最好添加一些穀物、雜豆類、薯類等粗糧,不僅飽腹感更強,餐後血糖指數也會得到有效控制。
這樣的吃飯順序不僅適用於高血糖人群,對減肥人群、普通人群也同樣適用。
2
先洗臉還是先洗頭?
當心誘發心腦血管危機!
浴室是心腦血管發病的高危「地帶」,尤其是洗澡時更為危險!
你洗澡時是不是都遵從「從上到下」的原則,洗頭、洗臉、身體?亦或是「從下往上」,洗身體、洗臉、洗頭?小編今天告訴你,其實應該這樣洗:
1
第一步先洗臉最佳
當我們打開花灑,熱騰騰的蒸汽會使毛孔迅速擴張,此時,如果沒有先將臉洗乾淨,臉上積累了一天的髒東西便會趁機潛入毛孔。久而久之,就易堵塞毛孔,形成粉刺、炎性丘疹等。
若第一步先洗頭,熱水接觸頭部時,血管易擴張,血液一下子就集聚到頭部,容易增加心臟負荷,誘發心血管意外,特別是本身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症的人,更加危險!
2
洗澡的推薦順序
先洗臉;
接著洗遠離心臟的四肢,等身體適應水的溫度;
衝洗軀幹,但洗的時候切忌過度摩擦清潔,以免損傷皮膚;
最後洗頭,經過一段時間熱水衝洗,頭皮跟頭髮在水蒸氣中得到充分滋潤,更利於清潔及頭皮健康;
這樣的順序不僅洗得相對更乾淨,也能避免冷熱變化太大影響腦部血液循環。
3
洗澡時,這幾件事也得注意
水溫熱點好還是冷點好?
有些人喜歡燙一點,覺得洗的更乾淨;有些人習慣用冷水,覺得能增強體質。
其實過高或過低的水溫都不利於心腦血管等疾病人群的健康,建議水溫控制在37—40℃,既能避免對皮膚及血管的刺激,又能有效促進新陳代謝,排出汗垢。
時間也要控制
控制在10-15分鐘左右,以免出現身體缺氧、供血不足而昏倒的情況。
有些情況不宜洗澡
飽餐後或者飢餓時;激烈運動後、酒後都不宜立即洗澡。
來源:湖北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