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淯水吟》:表面是鄒氏一人之曲,其實是三個人的寫照

2020-12-24 紅酒中的薔薇花

「我本飄零人,薄命歷苦辛,離亂得遇君,感君萍水恩」,如果您是一位看過央視版《三國演義》的觀眾,看到這熟悉的歌詞,聽到這熟悉的旋律,一定不會不知道這是什麼曲子。沒錯,這就是由著名歌手毛阿敏演唱的《三國演義》插曲——《淯水吟》。

對於《淯水吟》的故事來源,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一定非常了解。東漢建安年間,曹操徵討張繡,張繡投降之後,好人妻的曹老闆居然打起了張繡嬸娘鄒氏的主意,致使張繡萌生叛意。在謀士賈詡的計策之下,曹操吃到了一次極為慘痛的敗仗,曹操長子曹昂、侄曹安民、手下大將典韋,均死於這場戰役之中。

基於這個事件,歌詞作家王健、作曲家谷建芬創作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淯水吟》,歌曲的演唱者,則是當年紅極一時的著名歌手毛阿敏。

初聽《淯水吟》,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鄒氏一人的命運輓歌。觀眾有這種想法是非常正常的,因為此曲的歌詞幾乎都是在寫鄒氏的悲劇命運,劇情中的演唱者也是由鄒氏一人完成的。在《三國演義》中,鄒氏可以說是一個一筆帶過的人物,但王健老師和谷建芬老師卻對鄒氏的悲慘命運作了格外的注釋。無論是歷史上的三國,還是演義中的三國,都是屬於男人的勾心鬥角、殘酷搏殺的時代,鄒氏這樣一個柔弱的女子,儘管「飄零」、「薄命」、「歷苦辛」,但又有幾人會注意到呢?

歌曲之中,鄒氏用如泣如訴般的吟唱,把一個處於亂世之中的苦命女子的命運很好地反映出來。《淯水吟》中的鄒氏,內心深處是渴望得到愛、渴求被呵護的,但這種呵護,卻是在懾於曹操的淫威之下進行的。曹操對於鄒氏的垂青,不過是求歡而已,遠遠談不到愛情,鄒氏的悲劇命運,就這樣融進了歷史上漢末三國的特定時空場景。而這,也正是《淯水吟》的深刻之處。

我們要感謝王健老師和谷建芬老師對於鄒氏這個人物的關注和尊重,正是在她們的創作之下,成千上萬命運不能自主的女性,在悽婉的旋律中尋到了自己的悲劇。電視劇中,醉眼朦朧的曹操暴跳如雷,旁若無人的鄒氏依舊淺吟低唱,鄒氏最後葬身於火海,一代紅顏就此殞命,實在是讓人扼腕嘆息。

但是,《淯水吟》又何止鄒氏一人的悲歌呢?對於大將典韋來講,這又何嘗不是一首哀曲?

典韋何許人也?那是一個可驅虎過澗、可於戰場廝殺的猛將式人物。然而,這樣一個近乎英雄般的人物,最終的命運不是死於衝鋒陷陣之中,卻是因主公的一時歡愉而死,可以說死得冤屈,死得不值。

演義中的典韋,有點類似於劉備身邊的趙雲,是一個貼身侍衛般的人物,更在多年的徵戰過程中與曹操結下了深刻「友情」。面對主公的過分要求,他選擇了妥協,將鄒氏帶到了曹操面前。在曹操被張繡殺得大敗而逃之時,忠心的典韋與張繡軍殊死惡戰,最後死於亂軍之中。此等忠勇,誰不感嘆?誰人又不覺得惋惜?

《淯水吟》亦可看作是曹操的一首悔恨之曲。在宛城之戰中,曹操的損失可以說是極其慘重的,尤其是典韋的死,更使其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

在《三國演義》的第12集,曹操第二次祭奠典韋時,《淯水吟》再次響起。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來,此時的曹操絕不是在祭奠紅顏薄命的鄒氏,而是祭奠在宛城之戰中喪生的將士。尤其是典韋的死,更使曹操留下了「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的話語,可見典韋的死對於曹操的打擊有多大。

時至今日,《淯水吟》依舊是筆者百聽不厭的經典曲目,這裡,不光有對鄒氏這位薄命紅顏的感嘆,有對曹操的指責,更有著對典韋這位忠勇之士的深深惋惜。

大家對文章有什麼看法?歡迎您評論留言。

本文由「紅酒中的薔薇花」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相關焦點

  • 童星出身魏慧麗,演孫悟空比演高小姐更出色,一人串聯三大名著
    ,但其戲份都很重要,也都是各自小說中比較著名的美女,而魏慧麗本人的演技也是相當精湛,將三個不同性格、背景、時代的美女演繹得相當成功。電視劇《三國演義》在宛城之戰這裡改編較大,鄒氏不僅只是一個一閃而過的美女
  • 童星出身魏慧麗,演孫悟空比演高小姐更出色,一人串聯三大名著
    另外一位則是出演了山東版《水滸》閻婆惜、《西遊記》高翠蘭和《三國演義》鄒氏的魏慧麗。真要理論起來的話,魏慧麗這三個角色雖然都是配角,但其戲份都很重要,也都是各自小說中比較著名的美女,而魏慧麗本人的演技也是相當精湛,將三個不同性格、背景、時代的美女演繹得相當成功。更有意思的是,由於她在三大名著影視劇中的搭檔多為熟人,她甚至能一個人把三部影視劇給串聯起來。
  • 特大鄒氏喜訊:2017年鄒氏中秋月餅即將上市
    這樣既解決、滿足了宗親們的節日採購需求又能放心吃到放心安全月餅及得到實實在在優惠待遇、又能幫助到需要幫助的宗親、又能凝聚宗親力量緊緊團結在一起,可喟是一舉三得 !歡迎各地宗親會加入、共商鄒氏發展之建設,共創鄒氏美好生活、重要是:鄒氏人一條心,團結互助、商貿互通,資源共享,更主要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誠意邀請各地宗親會加入、共商善舉……現加入有:廣東肇慶宗親會鑑初執行會長電:138-2262-7888廣東增城宗親會偉東會長
  • 《知否》原著大鄒氏:鄒氏一族的衰敗與她脫不了干係
    作者:半碗原創不易,抄襲必究知否原著中對沈從興和張桂芬這條線提及的並不多,這段「N」個人的電影中,我卻看見了大鄒氏的身影,縱然她身後有誥命追封,縱然她的未亡人每次醉酒都念著她的名字,縱然她讓多少行伍兄弟交口稱讚
  • 曹操三大錯:錯睡一人,錯放一人,錯託一人,這三人都是誰?
    然而,曹操一生卻犯了三大錯,錯睡一人,錯放一人,錯託一人,導致自己的長子、侄兒、愛將身死,蜀漢建立,曹魏江山丟失,這三人都是誰?錯睡一人:鄒氏曹操是一個英雄,愛美人,即使這個美人結過婚,也不嫌棄。他在宛城之戰中,逼降軍閥張繡,進駐宛城。
  • 號外、號外:鄒氏一家親月餅即將預定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這樣既解決、滿足了宗親們的節日採購需求又能放心吃到放心安全月餅及得到實實在在優惠待遇、又能幫助到需要幫助的宗親、又能凝聚宗親力量緊緊團結在一起,可喟是一舉三得 !我們舉事不為名,謀事不為利,此次活動全程透明公開,經得起時間考驗!
  • 曹操為了鄒氏痛曹昂和典韋,最後他如何處置鄒氏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曹操就是三國亂世中的英雄,他有能力,有魄力,能文能武,會吟詩作賦,在文學領域裡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被人稱為「三曹」但是,曹操也一直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 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是奸佞小人,劫持東漢末代皇帝漢獻帝「攜天子以令諸侯。」
  • 羅洪鄒氏輿地世家的成就和價值|羅洪鄒氏|鄒文蘇|鄒新垓|鄒代鈞|...
    本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獲得了顯著的成果:一是連輯先生、周志懿老師、楊亦農教授以及眾位與會代表就建設輿地學研究機構、講好七代鄒氏輿地世家故事並發掘其中價值、鄒氏輿地世家祖居修繕保護及開發建設、爭取國家立項及政府和民間資金、推進衍生建設等方面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二是鄒今友董事長當即帶頭捐資100萬元,邵陽海王醫藥有限公司捐款200萬元;三是將鄒氏輿地世家研討會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落實行動
  • 我作曲的故事之《海外遊子吟》(過客詞)(合唱組曲)
    《海吟》共七曲,六曲都譜得很順利,唯獨第二曲《追尋中國魂》,遇到困境。詩,無疑是好詩,可是不好譜曲。因為它是兩句一段,共八段,不合一般歌詞是四或八句,兩段或多段之「常規」。多個方案均告失敗之後,我不得不向過客求救:「能不能重寫一首?我實在譜不出來。」過客兄勉為其難,以古詞的形式,另寫了一首。我一看,形式沒問題,可是意境比不上原作。怎麼辦?
  • 《知否》原著:大鄒氏倆女兒結局美滿,嫡長子卻被小鄒氏耽誤了!
    ,後來叛軍造反,沈從興的姐姐身為皇后,大鄒氏是為了保護沈從興的姐姐沈皇后而死的,大鄒氏的犧牲保著了皇后,也為沈家的未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大鄒氏大女兒嫁給衛王世子,皇后娘娘因為是沈從興的姐姐,又被大鄒氏所救,所以對大鄒氏大女兒的婚事格外的關心,為大鄒氏大女兒選了兩個非常不錯的候選人,原著是這樣寫的引用原文:「皇后姑姑還是很疼姐姐的,手上的兩個人選都是上上品,一個是衛王世子,溫雅尊貴,才貌過人;一個是剛在邊關立功回朝的薄小將軍,少年英雄,英挺不凡。」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小鄒氏是好是壞 小鄒氏小說結局是什麼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小鄒氏是好是壞 小鄒氏小說結局是什麼】《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朝堂的戲份逐漸增多,因此朝中大臣的家屬也慢慢出現了,小鄒氏上線讓人蠻驚喜的,她堪稱是「林小娘」二代,嗲嗲的聲音讓沈國舅欲罷不能,並非善茬。
  • 【族譜爭鳴】雪泥鴻爪話心聲——鄒氏家族支系爭議祖源辨析(上)
    譜載:西漢鄒陽生子三,長瑣、次慎、幼植;瑣之子仲俊封東魯侯……我們對此老譜提供的資料,十分重視,乃取現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多歧為貴,不取苟同」的觀點,在編纂《中華鄒氏族譜》時,擯棄了鄒陽生慎、植二子說,確立了鄒陽生瑣、慎、植三子說。這也消除了我多年來對仲俊公錯系祖宗的疑竇。
  • 《知否》原著:英國公夫人太彪悍,一番話罵醒張氏,打敗小鄒氏!
    由於皇后對大鄒氏深深愧疚,補償給了小鄒氏由於沈將軍的髮妻是大鄒氏,被叛軍以為是皇后,直接誤殺了,這讓皇后深感愧疚之心,而沈將軍與大鄒氏感情十分要好,沒想到大鄒氏就這樣走了,相當於沈家欠鄒家一個人情。沈從興愛屋及烏,寵妾滅妻沈從興其實並不愛小鄒氏,只是對鄒家深感愧疚,所以納了她為妾,小鄒氏可不像大鄒氏一樣知書達理,潑辣的很,時不時就作妖,還敢怒懟當家大娘子,大娘子就是英國公府家的張大娘子。
  • 《知否》唯一身負誥命的妾室,小鄒氏恃寵而驕,作沒幸福
    小鄒氏,沈國舅貴妾,把一把好牌打的稀碎的人,她一出場就攪合了顧廷燁和盛明蘭的合府之宴,破壞了新舊勢力聯姻的安穩,給沈家招來了很大的麻煩。為什麼一個妾室能有這麼大的影響?這就要從政權更迭說起。再一件是小鄒氏謀害嫡妻,以下犯上。張大娘子生產在即,床邊一個人沒有,婦人生產,如走鬼門關,時刻都有危險。張大娘子也是生了好久都不行,怕自己出事,遂找來好友明蘭壓陣,也是怕真有事可以交代後事。
  • 湖南婁底九溪鄒氏支系尋「律晞公」後裔信息一則!望各地鄒家人多多轉發
    請點上面「鄒氏宗親總會」加入鄒氏家族!
  • 陳夢希《知否》續家族權貴 嫁皇帝愛將成小鄒氏
    很多主要角色相繼出場,第56集一個重要新角色那就是陳夢希飾演的小鄒氏。小鄒氏的形象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原本是個天真可愛,甜美清新的小姑娘,卻因她婚姻的不幸,純粹是場包辦婚姻。就這樣陰差陽錯的小鄒氏成為了妾室,於是發生了一系列爭寵的故事。小鄒氏陳夢希的出現,賦予角色鮮活的個性特徵使之成為一個亮點,口齒伶俐的她在之後的劇情中襯託貫穿起盛明蘭(趙麗穎飾演)周圍的各種人物關係。
  • 風光的小鄒氏,為何成為被捧殺的女子?
    小鄒氏的婚姻也很明確: 沈家的女兒是當朝皇后,女婿是當朝國舅,皇帝倚重。本來是大好的日子在向鄒家招手,可這是大鄒氏過世了。所以,最靠譜、最心安理得不放富貴的方式——嫁個女兒過去,保持姻親關係。 鄒家沒有出挑的人才,朝中也沒有倚重的親人。只有把小女兒嫁過去,看著大鄒氏的孩子,並保護大鄒夫人子女的利益。這樣,富貴才得以綿長。
  • 《知否》原著:小鄒氏插手沈國舅嫡長子婚事被關進家廟,蒼老悲涼
    雖說沈府也算是高門顯貴(出了個皇后),但明眼人都知道,沈家看著熱鬧,其實內裡更加熱鬧。 小鄒氏一事鬧得京城沸沸揚揚,更讓那些要嫁女的人家都離沈府遠遠的。 誰都知道,要是嫁進沈家,新婦將會有兩個婆婆,一個是世家大族的高貴嫡母,佔了名分;一個是小鄒氏,佔了實際情分。 女兒嫁進去,只會兩面為難。
  • 【九州詩社】雲水歌吟之五言絕句專輯
    心思(三) 金樽把數巡,一洗舊風塵。至囑殷殷意,前途更自珍。 菊吟 金翹蕊綻黃,隱逸享秋光。性本凌寒質,相宜十月霜。  秋吟 一嶺竹風長,三秋桂子香。芸窗金菊伴,佳節近重陽。  夜 一夢周公近,三更玉漏殘。朦朧天際月,星鬥正闌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