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封誥命?風光的小鄒氏,為何成為被捧殺的女子?

2020-12-27 騰訊網

古人的婚戀觀中,原配妻子亡故後,習慣性的會迎娶適婚的小姨子。《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顧偃開是一個,沈國舅也是一個。只是,娶過來的女子大都悲情。而沈國舅的妾室小鄒氏,得封誥命後,為何人們卻說她是被沈家捧殺一生的悲情女子?

小秦氏嫁給顧偃開的時候,已經滿了二十歲。在古代,小秦氏是晚嫁女,而她的悲情婚姻來自一個恃寵而驕壞了秦家人名聲的好姐姐;不肯為她出嫁妝的寡薄兄嫂;還有,小秦氏不愛顧偃開,所以她嫁過去時,目標明確——讓自己的兒子襲爵!

對比於小秦氏的「無愛」式悲情婚姻,鄒家卻是為了保住滔天的富貴,把小女兒嫁了過去。小鄒氏的婚姻也很明確:

沈家的女兒是當朝皇后,女婿是當朝國舅,皇帝倚重。本來是大好的日子在向鄒家招手,可這是大鄒氏過世了。所以,最靠譜、最心安理得不放富貴的方式——嫁個女兒過去,保持姻親關係。

鄒家沒有出挑的人才,朝中也沒有倚重的親人。只有把小女兒嫁過去,看著大鄒氏的孩子,並保護大鄒夫人子女的利益。這樣,富貴才得以綿長。

那麼,為何沈國舅不直接娶了小姨子為妻,博一個「富貴不忘恩」的美名?因為,鄒家檔次太低了,連小沈氏都不禁自嘲的對明蘭說:你是不是覺著沈家很不知廉恥?我兄長娶張氏,又納鄒氏,前不顧糟糠情分,後又貪圖富貴權勢?

人為利聚,不管是英國公嫁嫡女給沈國舅,還是鄒家把女兒塞過來做妾,都是各有所圖:

新帝登基,英國公府需要上表忠心,剛好沈國舅是新任鰥夫。為提升皇帝對自己的信任,英國公將最尊貴的嫡女兼獨女嫁了過來。

沈國舅就是皇帝的大舅子,可他最多算一個暴發戶。在京城,他除了富貴,根本沒有根基。所以,需要根深葉茂的英國公府來提升自家的勢力,

鄒家想要保住富貴,就是需要繼續和沈家繼續保持姻親關係,保護大鄒氏子女的利益。順便麼,方便鄒家人打秋風。

沈家、張家、鄒家的婚姻,已經很是畸形了。而國舅與原配妻子大鄒氏是鶼鰈情深;皇后娘娘還是八王妃的時候,大鄒氏就盡心盡力的照顧。沈國舅和皇后都感念大鄒氏的恩情,所以才盡全力幫扶鄒家。

大鄒氏過世後,沈家還是不忘鄒家恩情 ,本來是知恩圖報的好事,可為何說沈家捧殺了小鄒氏?

原著中,明蘭第一次見到小鄒氏,就發現小鄒氏與皇后的關係很親暱。而且,一個妾室居然被封了一個五品宜人:

妾室敕封誥命本就罕有,除非是兒子著實優秀出色,為國家為社稷建功,那麼母憑子貴可得敕封,歷朝歷代以來,有幾個未生子的妾室能得誥命的?

沈家為了保全知恩圖報的名聲,納了鄒氏為妾。可妾是奴才,沈家覺得對不住鄒家,將小鄒氏封為五品宜人。這樣一來,小鄒氏和平妻無疑。所以,沈家的後院裡,一個妾室可以把持大半個家業。張氏夫人只是躲在自己的院子裡,委屈的活著。

對於小鄒氏在沈家後院做的事情,皇后和國舅不識不知,卻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樣一來,就助長了小鄒氏的氣焰。不僅敢和張氏作對,還敢攔截給張氏看病的太醫。而小鄒氏曾經有孕,因為救姐姐的孩子意外小產了,更成了沈家人厚待小鄒氏。

沈家進京時,張家和鄭家已經開始議親,可皇帝的意思,卻讓小沈氏搶了張氏的美好姻緣。因為這一層關係,小沈氏對張氏嫂子並不好,反而厚待小鄒氏。

這樣三路匯合後,更構成了沈家毫無立場的捧殺小鄒氏。而小鄒氏在沈家後院,也越來越無法無天:

躥動沈國舅的孩子,與皇帝的孩子爭東西。還口口聲聲說自己的娘親對他們有恩。

躥動沈國舅的孩子,放著張氏夫人,繼母都是黑心肝的,要搶他們的銀子爵位。

給沈國舅家的孩子介紹娘家的孩子,讓沈家要襲爵的嫡長子迎娶鄒家的表姐,把沈國舅的女兒,嫁到鄒家去。

公主下嫁沈家,國舅嫡子要求公主把小鄒氏這個妾室當做正經婆婆看待。竄動國舅嫡子和公主吵架。

小鄒氏這樣的囂張,沈家人似乎沒有說什麼。直到張夫人差點難產過世,家庭矛盾直接升級為國家矛盾時,沈家人才驚醒:

張家兒郎在沙場上為國盡忠,女兒在後宅為國盡忠。哪怕在後宅受人欺負,我們也認真履行責任。

沈家呢,既娶張家又納鄒家。納就納了吧,結果嫡庶不分,鄒家仗著沈家,也沒做幾件好事!

這件事的結局是:鄒姨娘被長嘴,鄒家兄弟被流放。而張夫人和沈國舅的關係緩和了!

可見,關鍵時刻,沈家根本不用思考,就能捨棄鄒家。不知道此時,鄒姨娘有沒有驚醒,還是糊塗的過一生?

原著中,鄒姨娘雖然被長嘴,卻沒有被送走,依舊在沈家的後宅裡作威作福。不知道的以為沈家為了報恩,才寵著一個妾室,明白事理的卻清楚,這是沈家用小鄒氏成全了自己的名聲。

小鄒氏一生無子,卻竄動大鄒氏的孩子與張氏為敵。可她卻從來沒有想過與夫君的相處之道。她嫁給沈國舅是衣食無憂,可她是否想過,這是自己想要的婚姻嗎?如果當初仗著沈國舅的權勢,尋一門好的親事,也許是另一種境地。

編後語:「捧殺」是一種殘忍的手段,小秦氏對顧廷燁是捧殺。而沈家對小鄒氏也同樣是捧殺!

女人,選擇婚姻的時候,一定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婚後,一定要經營好婚姻。靠著與男人的那麼點子情分過日子,當情分沒了的時候,夫妻也就做到頭了!

相關焦點

  • 《知否》小秦氏和小鄒氏都為姐夫續弦,為何一個正妻一個妾室?
    劇中小秦氏成為了正室,但小鄒氏卻只能做沈國舅的妾室。為什麼同樣是嫁給自己的姐夫,結局卻不一樣呢?    這樣看來小秦氏嫁入顧府時,顧家已沒有正室大娘子,所以小秦氏嫁入顧府便可以順理成章的成為顧家大娘子。但是小鄒氏可不一樣,她嫁入沈將軍家時,家中已有張氏作為正妻,因此只能做妾室。
  • 知否:她們都是貴妾,有人得封誥命,有人得夫君真愛,只她得子
    原著中出現了三位貴妾,她們分別是小鄒氏,萬春舸,張氏。    作為書中最有名的貴妾,小鄒氏是借著姐姐的福蔭嫁到威北侯府的,也是新皇登基後第一個以貴妾的身份得到誥命的女子。  她入府後,沈從興先是將教養鄒氏子女的重任交託到了她的手上,而後張氏為了避其鋒芒,更是交出了管家權,所以入府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她可以說就是威北侯府的當家主母了。  可是如此的幸運也被小鄒氏自己一點點的毀掉了。
  • 封妻蔭子:封誥
    這顆星是個愛領獎狀的星星,比如學習成績好,給你一朵小紅花,比如,小李演技好,給你個影帝。這個星星落命和財,最應封賞之意。封賞嘛,一般都有獎品的,重點查下命宮和財宮,就好像小李今年,財帛就落封誥了。而且吉化得很厲害,封誥這顆星多偏重於文人藝術上的封賞,為什麼?
  • 《知否》唯一身負誥命的妾室,小鄒氏恃寵而驕,作沒幸福
    沈家,現在的皇后家,皇后有一弟弟,沈從興,在禹州的時候,他娶了鄒家姐姐,夫妻倆感情好的不得了,但因為捲入政局,被殺手當作皇后殺掉了,死得很慘。但小鄒氏並沒有看到這些,她仗著恩情飛揚跋扈,以妾滅妻,無法無天,差點害了張大娘子一屍兩命,這官家就不能不管了,最後被送走,劇裡她就在也沒有出現。她是曇花一現,但也是「濃墨重彩」,因為出場就是麻煩,她的錯有自己的格局小,也與姐姐的寵愛有關。
  • 臺輔星 封誥星 – 紫微鬥數星曜系列
    封誥封誥星,陰土,司封章,輔佐右弼星,主貴,帶有物質的性質。本為吉星,但若與兇星聚,行敗運,或對已有高官厚祿者,則為封閉之星,主墓碑、封頂、盡頭、死胡同、欄網、擋路、撞倒、牢獄、囚禁等。氣度沉穩,言詞含蓄,凡事觀察入微、巨細靡遺。智慧高、反應快、推理能力強。重感情、有熱忱的助人之心。喜歡美的事務,小有才藝,略帶潔癖。有時生活稍嫌懶散。
  • 乙級星諸星特徵---三臺星·八座星、臺輔星·封誥星
    六、臺輔星·封誥星 星名陰陽五行  司    主    備考臺輔  陽土 臺閣>  貴顯  臺輔星是協助左輔、右弼星,封誥星是獲封賜爵號封誥  陰土封章    1.臺輔、封誥雙星皆主貴顯,臺輔星屬陽土,司臺閣;封誥星屬陰土,司封章。
  • 知否小鄒氏:險些害死懷孕主母,看她如何「作」沒了姐姐留的富貴
    可就算天子開恩,想拯救一下鄒家,也奈何不了鄒家有個小鄒氏這樣荒誕至極的女兒,看她如何一步一步把姐姐用命換來的富貴「作」沒的。    沈國舅明知小鄒氏的所作所為不符合規矩,為何還是縱容她去做這些事情呢?說到底不過是因為一個「情」字,這個情不是對小鄒氏的感情,而是對她姐姐大鄒氏的情。
  • 知否知否小鄒氏不「簡單」演員陳夢希與角色共同成長
    陳夢希飾演小鄒氏很多主要角色相繼出場,第56集一個重要新角色那就是小鄒氏(陳夢希飾演),小鄒氏在原著中戲份不多,但導演並未刪除這條人物線,反而還找了一個顏值清秀、怎麼看也不象壞人的女演員來扮演,賦予她鮮活的個性特徵使之成為一個亮點
  • 《知否》原著:明蘭被封誥命夫人,向袁家討要一封休書,華蘭感激
    這部電視劇還展現了古代官宦之家日常生活狀態的景象和女子出嫁的不易,非常講究尊卑有別,嫡庶之分。劇中的女主角明蘭,便是盛家小妾所生的庶女,在那個非常講究嫡庶之分的時代,庶女的日子是非常不好過的,可明蘭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隱忍,帶著女主的光環,一路過關斬將,最後嫁進了侯府,還得封了誥命,在古代女子加封誥命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啊,是有階品的人了,地位自是不用說的了,明蘭能走到如今的地位,不得不提的大功臣便是她的大姐姐盛家嫡長女盛華蘭了,當初為了明蘭與顧廷燁的婚事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小鄒氏是好是壞 小鄒氏小說結局是什麼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小鄒氏是好是壞 小鄒氏小說結局是什麼】《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朝堂的戲份逐漸增多,因此朝中大臣的家屬也慢慢出現了,小鄒氏上線讓人蠻驚喜的,她堪稱是「林小娘」二代,嗲嗲的聲音讓沈國舅欲罷不能,並非善茬。
  • 知否:小鄒氏和小秦氏區別,同樣是嫁給姐夫,一個自願跳火坑,一個被...
    導讀:小秦氏和小鄒氏,都嫁給了自己的姐夫。但是兩人的下場,都是不得善終,悽慘離世。而一開始,只要是明眼人,就能看出來,自己的姐夫不是最佳的選擇。那為什麼兩人還都跳進了火坑呢? 小鄒氏跳火坑的原因 小秦氏和小鄒氏,雖然都是嫁給了自己的姐夫,跳進了火坑。
  • 知否:一樣是續弦,小秦氏可以嫁姐夫做正妻,為何小鄒氏只能做妾
    在《知否》中,小秦氏和小鄒氏兩人的境遇既讓人可恨又讓人同情,同樣都是因為姐姐去世,妹妹續弦,小秦氏嫁了顧老侯爺成了正妻,而小鄒氏嫁了沈從興成了妾氏。秦家與顧家素來交好,鄒家於沈家來說也是有大恩情的,但是為何小秦氏和小鄒氏一個做了正妻,一個只能做妾呢?
  • 《知否》原著被送進家廟小鄒氏,她的人生,毀在太貪
    小鄒氏是沈國舅的貴妾,沈國舅為報大鄒氏的恩情,在大鄒氏去世後,納了大鄒氏的妹妹小鄒氏為貴妾。那麼為什麼不直接娶了小鄒氏呢?因為鄒氏的娘家不夠硬,對沈家沒幫助,但沈從興又想報答大鄒氏,納了小鄒氏為妾。大鄒氏能讓沈從興念念不忘,自有她的魅力,連顧廷燁對她很高評價。在沈從興妹夫還沒有當上皇帝還是八王爺的時候,被分配在蜀邊偏遠荒涼,大鄒世為著沈從興記掛皇后娘娘,她一介弱女子,全力支持夫婿遠離故土去蜀邊定居。
  • 《知否》原著:大鄒氏倆女兒結局美滿,嫡長子卻被小鄒氏耽誤了!
    最後一心想高嫁的大鄒氏大女兒選擇了衛王世子,能嫁給世子,大鄒氏大女兒這段婚姻也是美滿的呀。    小女兒嫁給英國公外孫,大鄒氏小女兒也算是青梅竹馬了,自己因為頑皮被送到鄭家私塾學習,就這這裡認識的英國公外孫,兩個人的相識也是非常有趣的,原文的這樣描寫的,引用原文:「是我剛入學不久,在鄭家後院裡遇到一個驕橫的小子
  • 《知否》原著:英國公夫人太彪悍,一番話罵醒張氏,打敗小鄒氏!
    沈從興愛屋及烏,寵妾滅妻沈從興其實並不愛小鄒氏,只是對鄒家深感愧疚,所以納了她為妾,小鄒氏可不像大鄒氏一樣知書達理,潑辣的很,時不時就作妖,還敢怒懟當家大娘子,大娘子就是英國公府家的張大娘子。小鄒氏張狂到什麼地步?簡直不知死活當時沈從興和張大娘子一同去參加顧侯府參加宴會,沈從興帶上了小妾,按理來說小妾自然是不能一同來的,但沈從興破格對小鄒氏偏愛,可小鄒氏接下來的舉動,實在讓人難以隱忍,竟然當著很多人的面說張大娘子一個月沒幾天跟沈從興圓房,還說生不出孩子這些話,想想將門之女,被一個小妾爬到頭上,這簡直就是莫大的恥辱。
  • 知否中陷害張大娘子的跋扈小妾小鄒氏,原來也是可愛單純的模樣
    到了後期,明蘭的好閨蜜張桂芬張大娘子同樣也遭到了囂張跋扈的小妾小鄒氏同樣的暗算,幸好明蘭拔劍霸氣相護才保得張大娘子母子平安。小鄒氏仗著自己死去的姐姐,在府中也算是興風作浪,囂張跋扈。對待張大娘子也是冷嘲熱諷,氣的大娘子也是病的不輕,後來憑藉自己的個人魅力獲得了沈將軍的喜歡,惹得小鄒氏記恨在心?趁著大娘子生產,沈將軍又不在府中之際。
  • 《知否》原著大鄒氏:鄒氏一族的衰敗與她脫不了干係
    有句老話說得好,最大的敵人從來不是活人,而是死人,大鄒氏去了,卻在不停地影響和左右著沈從興。是以,沈從興被迫娶了英國公家嫡女,成了籠絡新舊臣子「工具人」,他又不舍鄒氏一族為自己和姐姐所犧牲的一切,迎娶大鄒氏的妹妹、自己原來的小姨子進門兒,美其名曰周全鄒氏滿門的富貴。
  • 《淯水吟》:表面是鄒氏一人之曲,其實是三個人的寫照
    初聽《淯水吟》,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鄒氏一人的命運輓歌。觀眾有這種想法是非常正常的,因為此曲的歌詞幾乎都是在寫鄒氏的悲劇命運,劇情中的演唱者也是由鄒氏一人完成的。在《三國演義》中,鄒氏可以說是一個一筆帶過的人物,但王健老師和谷建芬老師卻對鄒氏的悲慘命運作了格外的注釋。
  • 曹操喜歡張繡的嬸嬸鄒氏,他喜歡大齡女子,是否有心理疾病?
    當時兩人的年齡曹操是155年生,197年討伐張繡、納的鄒氏,當時197-155+1=43歲。鄒氏是張濟之妻,張濟是191年登上歷史舞臺,跟名將朱儁交戰,雖然沒有出生年月的記載,但應該是跟曹操年紀相差不大。而鄒氏一樣,也是沒有生年記載,特別是《三國志》中只有一句「太祖納濟妻,繡恨之。」,不像《演義》裡說的那麼詳細。個人推測,曹操和鄒氏年齡相差不大,何來喜歡大齡女子一說?
  • 《知否》原著:小鄒氏插手沈國舅嫡長子婚事被關進家廟,蒼老悲涼
    但張氏想得通透,既來之則安之。他們對我無義,我自關起門來安安穩穩的過日子,旁人如何又關我何事? 她的這份通透,還延續到沈從興原配大鄒氏嫡子的婚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