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喜歡張繡的嬸嬸鄒氏,他喜歡大齡女子,是否有心理疾病?

2020-12-27 苦惱家常事

只是因為貌美而喜歡、無關年齡,更談不上疾病。當時兩人的年齡曹操是155年生,197年討伐張繡、納的鄒氏,當時197-155+1=43歲。鄒氏是張濟之妻,張濟是191年登上歷史舞臺,跟名將朱儁交戰,雖然沒有出生年月的記載,但應該是跟曹操年紀相差不大。而鄒氏一樣,也是沒有生年記載,特別是《三國志》中只有一句「太祖納濟妻,繡恨之。」,不像《演義》裡說的那麼詳細。個人推測,曹操和鄒氏年齡相差不大,何來喜歡大齡女子一說?難道60~70老頭找相同年齡老伴,都是喜歡大齡女子?曹操有可能只是找個年齡相當的女子。曹操還喜歡年輕女子曹操的妻妾,在《三國志》中有記載的一共十五人,兄嘚,十五人啊。

這還沒有包括那些沒有生育過、沒記載的妻妾。同時,有必要提到甄宓,《世說新語》寫到,「魏甄后惠而有色,先為袁熙妻,甚獲寵。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甄宓原先是袁熙妻子,曹操聽過甄宓的美貌,打敗袁紹後,急令左右召見甄宓,那一年,公元204年,曹操204-155+1=50歲,甄宓204-183+1=22歲,這也說明曹操喜歡年輕貌美女子。因為曹操對甄宓是有所覬覦的,當召見甄宓時,左右說曹丕已經先去了,結果曹操說到,「今年破賊正為奴。」意思是,打了勝仗結果便宜了曹丕。貌美是關鍵何晏的母親,「晏,何進孫也,母尹氏,為太祖夫人」,雖然不知道年齡多大,但以何晏「傅粉何郎」的典故,面容白淨漂亮多半遺傳自母親,所以被曹操看上了。

杜夫人,「布之被圍,關羽屢請於太祖,求以杜氏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見之,乃自納之。」,從裴松之的註解看,秦宜祿的妻子美貌,連關羽都向曹操請求納之。曹操最初同意了,後來等到城破的時候,曹操先見了杜氏,就留下做妾,沒給關羽。還有卞皇后,原本是「倡家」,指從事音樂歌舞的樂人,姿色一般不俗。所以貌美是關鍵,年齡是次要的,再說大一點,不也溫柔體貼,所以只是喜歡、無關年齡,更談不上疾病。現在一些明星四五十歲,但保養好,化妝後看著三十多,你要是問一些網友,估計會說「我可以」

相關焦點

  • 曹操為了鄒氏痛曹昂和典韋,最後他如何處置鄒氏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曹操就是三國亂世中的英雄,他有能力,有魄力,能文能武,會吟詩作賦,在文學領域裡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被人稱為「三曹」但是,曹操也一直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 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是奸佞小人,劫持東漢末代皇帝漢獻帝「攜天子以令諸侯。」
  • 曹操霸佔張繡的嬸娘鄒氏害得自己差點沒命,他後來如何處理鄒氏?
    在《三國志》的記載中,曹操南徵宛城,張繡自知不敵,開城投降,後因曹操霸佔了張繡的嬸娘致使張繡降而復叛,正史的記載並沒有提到張繡的嬸娘姓甚名誰,只是一筆帶過,畢竟惜墨如金的陳壽並不會給一個女子過多的篇幅。
  • 曹操是否好色,為何會在宛城看上張繡嬸娘,為何不顧及張繡顏面
    曹操起初同意了,後來關羽不放心 ,怕曹操反悔,找曹操說了好幾次,說多了,曹操起了疑心,這個秦宜妻子是不是很漂亮,派人一看,果然很漂亮,於是曹操自己就收編,不給關羽,誰叫曹操是老大呢,哪怕是他最喜歡的關羽,只是曹操看上的女人,也不給,這就是好色,看到漂亮的美女曹操就什麼也不顧了。
  • 一代梟雄曹操,為什麼這麼喜歡寡婦,這其中有大智慧
    ,有個三妻四妾的很正常,但是我們的曹丞相,卻獨樹一幟,偏偏喜歡寡婦(沒有歧視的意思,只是因為曹操強佔別人的老婆太多)。曹操喜歡強佔別人老婆的事情,大家耳熟能詳,比如張繡的嬸娘鄒氏,因容貌姣好被曹操惦記,於是就將其納入後宮,張繡知道後,羞憤難當,氣急敗壞之下,發兵偷襲曹操,直接導致曹操損兵折將,可是曹操並沒有因為這件事放棄愛好。
  • 張繡殺了曹操的兒子為什麼曹操不殺他
    就比如對待張繡,張繡曾經殺了他的長子,那是最有資格也最有能力繼承他的大業的人,可是等他再一次抓住張繡的時候,對他卻沒有一絲的恨意,相反還對他非常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曹操做的這些事情還好,雖然脫離情理之外,但還在謀事之中。最讓人不能夠理解的就是曹操對張繡的處置,明明張繡是想要置曹操於死地,可是曹操對張繡的叛亂說了這麼一句話「吾降張繡等,失不便取其質,自今已後不負敗!」大致意思就是「我收降張繡是因為沒有抓住他的質押,以後不會在有這樣的失誤了!」
  • 一代梟雄曹操鍾愛寡婦,僅僅只是癖好嗎?世人後來還是看錯了曹操
    如果說曹操身上被人指點的錯誤或者習慣,又或者是不良的癖好,恐怕莫過於「喜歡他人妻」這一癖好,且這樣的癖好卻早已被手下和他的對手及敵人知曉,同時曹操「人妻控」這個說法也被後人廣為傳播。那麼曹操的一生到底有多少位妻妾呢?
  • 三國裡最好色的不是呂布、董卓、劉備,竟然是大奸雄曹操!
    說到杜夫人,其實是關羽先看上的他跟曹操說過很多回,希望曹操在打敗秦宜之後能把杜夫人給自己留著說的多了,曹操當然就在意了剛給秦宜弄死,他就帶兵找到了杜夫人結果呢,肯定是見色起意了唄把關羽的話拋在了腦後,直接把人給辦了所以後來曹操招攬關羽的時候,他怎麼都不答應!
  • 曹操喜歡寡婦,許多人至今不懂,看完才了解他不愧是一代梟雄
    大部分時候所提倡的愛情都是純潔為主,並不會有一種喜歡別人老婆的衝動,這是立法所不能容忍的,更是一種讓社會感覺尷尬的現象。例如在很多港劇裡面我們就會看到這樣的場景,一位少爺想要迎娶青樓女子,或者想要迎娶一個改嫁的女人,只要他家裡有一定的地位,家人就會覺得這是一種屈辱,甚至還會強行拆散他們。  按理來說,曹操也應該如此才對。
  • 曹操墓裡的一老一少兩名女子分別是誰?是三國時期的一大醜聞嗎?
    種種跡象表明,東漢大墓正是魏武帝曹操所建。一男一女在曹操墓中均發現男顱骨,經鑑定男顱骨為60多歲的男子,綜合各種資料鑑定,專家一致認為這就是曹操的顱骨。而且曹操墓中有兩位女子,引起了很多猜測。這類物品中有一件被鑑定為一名50多歲的女子,與曹操的夫人卞氏相符。這沒有疑問,因為無論從年齡,還是從地位來看,都可以如此。問題是,又有一位二十多歲的婦女,她又是誰?
  • 《淯水吟》:表面是鄒氏一人之曲,其實是三個人的寫照
    東漢建安年間,曹操徵討張繡,張繡投降之後,好人妻的曹老闆居然打起了張繡嬸娘鄒氏的主意,致使張繡萌生叛意。在謀士賈詡的計策之下,曹操吃到了一次極為慘痛的敗仗,曹操長子曹昂、侄曹安民、手下大將典韋,均死於這場戰役之中。基於這個事件,歌詞作家王健、作曲家谷建芬創作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淯水吟》,歌曲的演唱者,則是當年紅極一時的著名歌手毛阿敏。
  • 曹操雄才大略,卻有一個獨特嗜好,讓女子們有苦說不出
    而曹操雖然雄才大略卻有一個愛好,那就是非常喜歡人妻!每到一個地方第一時間打探當地漂亮的人妻、寡婦,讓世人哭笑不得,讓女子苦不堪言。強納張濟遺孀鄒氏張濟原本是董卓手下的大將,董卓西遷長安後派遣張濟鎮守宛城。
  • 曹操被張繡殺害了長子侄子和愛將,還丟了老婆,曹操為何以德報怨
    曹操自信過頭,忘了宛城畢竟是人家張繡的地盤,他還沒得及動手,消息就傳到張繡耳朵裡。張繡不等曹操出手,玩了個關門打狗,對曹操發動襲擊。曹操慘透了,靠曹昂、曹安民和典韋的捨命相救,才逃脫升天。對這段歷史,裴松之認為,嬸嬸被霸佔只是張繡的藉口,曹操試圖拉攏張繡手下猛將胡車兒,對張繡圖謀不軌才是真相。
  • 張繡降曹後,當年害死典韋、曹昂的胡車兒,究竟被誰殺了?
    軍中常常盛讚「帳下壯士有典軍,提一雙戟八十斤!」曹操待典韋猶如兄弟,知道他喜歡飲酒、飯量大,每次都賜他很多酒食,左右三四人輪番為其倒酒才供應得上。曹操為其豪壯氣概大為感嘆。在宛城之戰中,典韋還像往常一樣,一如既往的捨命救主。但這一次,雖然成功救走了曹操,他自己卻再也沒有站起來。
  • 北地槍王,張繡有什麼戰績?其實他間接的影響了歷史走向
    在三國的歷史上,有一個人曾兩度投降曹操,其間還殺害了曹操的大兒子和愛將典韋,他就是張繡。
  • 張繡和趙雲是什麼關係
    後來,張繡投靠到曹操的部下,而曹操對張繡叔叔的妻子垂涎三尺,甚至將張濟的妻子,也就是張繡的嬸嬸佔為己有,張繡非常氣憤,在心裏面懷恨曹操。事後,曹操知道張繡憎恨自己,便想要將張繡趕盡殺絕,而張繡識破了曹操的陰謀,於是選擇投奔劉表。
  • 他是曹操最得力的戰將,被稱為「古之惡來」,為何戰死沙場?
    我們都知道曹操帳下有諸多能徵善戰的將軍,如許褚、張遼、龐德等,而他在曹操早期徵戰時便跟隨曹操。曾只手將百斤大旗舉起並揮舞自如,也曾在濮陽城下大戰呂布數十回合不分勝負,曹操驚嘆其為「其勇罕見,真乃古之惡來」!
  • 三國人物之死(君主篇)——張繡之死
    因為畏懼曹操的勢力,張繡便主動投降了曹操了。張繡不戰而降,曹操自然大喜過望,高置酒會,大宴諸將。之後,曹操則又犯了好色的毛病。當時,張繡遺孀(鄒氏三國演義的稱呼,史無其名)寡居,曹操看那鄒氏容貌出眾,便留在自己的身邊,成為自己的女人。
  • 曹操的一生中,殺錯了兩個人,結果造成了損失!
    曹操在接納張繡的時候,意外發現張繡的嬸嬸生的十分美麗,原來是張濟的老婆。在曹操的威逼利誘之下,當晚就被帶走了,之後張繡知道了此事,氣得怒火中燒,自己本身就是為了不讓百姓和士兵們死傷而投降,但這曹操卻卻如此對自己,不僅羞辱自己,還羞辱死去的叔叔。於是憤怒的張繡決定背叛曹操。
  • 張繡殺了曹操的兒子、侄子和愛將,他的下場你想不到!
    劉表這一招用的非常嫻熟,多年以後,劉表接納劉備,讓劉備駐紮在新野為他看家護院。當時天下形勢逐漸明朗,袁紹擊敗公孫瓚,佔據黃河以北四郡,雄霸天下。曹操擊敗呂布,佔據兗州、徐州及荊州少部分區域。袁紹有稱霸天下之心,於是有吞併曹操的意圖,而曹操佔據中原,北有袁紹,南有劉表,境地非常窘迫。為了抵抗袁紹的威脅,曹操必須先解決南方的劉表勢力,而夾在曹操和劉表之間的宛城(屬南陽郡)正好是個緩衝地帶。換句話說,劉表佔據宛城,宛城就是劉表的屏障。而曹操如果佔據宛城,那麼宛城就是曹操的屏障。於是曹操於公元197年南徵張繡,劉表沒有派兵支援,張繡投降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