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英國公夫人太彪悍,一番話罵醒張氏,打敗小鄒氏!

2021-02-08 真逗真逗驚起一片歐鷺

《知否》中英國公府祖先跟寧遠侯府差不多,是北宋的肱骨老臣,雖然在電視劇中英國公出現的次數不多,但劇中的人設還是很大的震撼力的,而且像這種勳貴人家,連皇上都要讓三分的。

由於皇后對大鄒氏深深愧疚,補償給了小鄒氏

由於沈將軍的髮妻是大鄒氏,被叛軍以為是皇后,直接誤殺了,這讓皇后深感愧疚之心,而沈將軍與大鄒氏感情十分要好,沒想到大鄒氏就這樣走了,相當於沈家欠鄒家一個人情。

沈從興愛屋及烏,寵妾滅妻

沈從興其實並不愛小鄒氏,只是對鄒家深感愧疚,所以納了她為妾,小鄒氏可不像大鄒氏一樣知書達理,潑辣的很,時不時就作妖,還敢怒懟當家大娘子,大娘子就是英國公府家的張大娘子。

張大娘子雖然出身高貴,而且是個又颯又厲害的女人,但由於沈從興的偏袒皇后的愧疚,這讓張大娘子十分為難,身為沈從興正妻的張氏,何其委屈,自己的丈夫深愛著前妻,偏袒這妾室,只能隱忍。

小鄒氏張狂到什麼地步?簡直不知死活

當時沈從興和張大娘子一同去參加顧侯府參加宴會,沈從興帶上了小妾,按理來說小妾自然是不能一同來的,但沈從興破格對小鄒氏偏愛,可小鄒氏接下來的舉動,實在讓人難以隱忍,竟然當著很多人的面說張大娘子一個月沒幾天跟沈從興圓房,還說生不出孩子這些話,想想將門之女,被一個小妾爬到頭上,這簡直就是莫大的恥辱。

而英國公夫人自然是十分心疼,她並沒有替女兒撐腰,反而是想辦法對付鄒家,所以暫且留著他們繼續作妖,並不是英國公府真的拿他們沒有辦法了,而是從長計議,要想打蛇,就得瞄準了七寸打,讓她永世翻不了身,所以英國公夫人就先暫時委屈女兒,讓那幾個舅爺不停鬧事,讓侯府受牽連,到時候叫侯爺收拾爛攤子,還能看看姑爺的深情還能磨到幾時。

最後,鄒家真的被縱得無法無天,最後英國公夫人一網打盡

在張大娘子生產時,鄒家竟然公然把張大娘子的太醫扣留,還好明蘭及時相救,此次鄒家的人可算是闖了大禍,差點導致張氏難產,最後英國公當晚霸氣抱走了自己的女兒。

而英國公夫人利用此事,再加點火,直接讓所有人一位張氏難產,把這件事鬧得很大,最後張氏想到自己經歷的苦難,在加上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大喊了一生:「爹,女兒盡孝了。」

此時英國公當然忍不下去了,等沈從興一來,直接冷冷的說一句:「和離」,簡直就是霸氣救女,這一幕都讓人十分感慨,有個強大的娘家,就是最大的後盾啊。

這件事一出,是個人都明白誰對誰錯,拎不清的沈家是非不分,竟把一個狠毒的妾室寵上了天,最後還害得正經大娘子難產,果然太后就發怒了,直接下令掌摑小鄒氏,還把以前的帳全部拿出來算了,鄒家蠻橫無理還搶佔民田,禍害百姓,最後鄒家被流放了。

最後,就算是皇后想出來求情都難了,沈國舅被關了起來,鄒家直接被流放了,真是大快人心。

張氏被接回娘家後,英國公夫人直接對女兒大罵了一頓:

原文:「這回連你爹都病倒了,你若再不清楚明白些,也妄為張家的女兒了。今日,他們敢推搡你,明日就敢要了這孩子的命。你放明白些,你到底是嫁出去了,娘家能幫你多少。再怎麼使力氣,還得看你自己的。如今我和你爹尚在,倘將來我們去了,你哥哥嫂嫂當家,那又隔了一層,這孩子的前程該如何」

她想告訴自己的女兒,最終要靠自己,一定要有鬥志,不然你妄為張家的女兒了,雖然很嚴厲,但句句在理,雖然鄒氏被太后掌摑,但難免日後不做妖,未來的日子只能靠你自己。

張氏真的被母親罵醒了。

後面張氏活出了自己,從鬼門關走過一遭的她,看到了人情冷暖,人心險惡,所以她以狠治狠,最後手撕小鄒氏,打敗小鄒氏,最後結局小鄒氏已經被毀容,終身被幽禁,而張氏最後和沈從興和好,兩個人和和美美。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張桂芬之母:富養女兒,不僅要讓她經濟富足
    當然,電視劇畢竟是有集數限制的,無法再現原著的全部內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張氏難產,這是《知否》後半部分的重頭戲之一,發生在盛老太太中毒前夕。張桂芬是英國公獨女,出身高貴,是京城裡數一數二的貴女。新皇登基後,為了拉攏京城裡的重臣,讓京城重臣跟禹州重臣進行聯姻。沈從興是皇后的親弟弟,被賜婚娶了張桂芬。
  • 知否:英國公夫人和女兒張氏,各用了一次刀,換得夫婿一生愛與敬
    虎父無犬女,同樣的,有個霸氣的母親,女兒自然不會太差。要說《知否》中最霸氣的人,不是盛家老太太也不是盛明蘭,而是英國公夫人和她的女兒張大娘子,母女倆生命中各使用了一次刀,便換得了夫婿一生的愛與尊敬,唯一的區別就是母女倆用刀時,對待的事情不一樣。
  • 知否:活的最解氣的誥命夫人張氏,絕對的武力值面前,所有陰謀詭計都...
    文:瀟瀟挖好劇 導讀:沈國舅的夫人張氏,前半段的婚姻過的非常慘。受盡了妾氏小鄒氏的欺負。而最後,她的人生,確是過的最解氣的。 1 張氏是英國公的獨女。
  • 《知否》張氏難產 明蘭挺孕肚救人 英國公出場引人淚目!
    對於《知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明蘭的閨蜜張氏難產!張大娘子是英國公的獨女,論家世與人品,都是汴京城數一數二的女子!有這麼顯赫的家世背景,可還是躲不過聯姻。下嫁給了沈國舅。還有了身孕。本想過著相敬如賓的日子。結果在生產之際。沈國舅的小妾小鄒氏衝撞了張大娘子。導致難產!張大娘子就讓人去請明蘭。於是明蘭坐著馬車就過來。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小鄒氏是好是壞 小鄒氏小說結局是什麼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小鄒氏是好是壞 小鄒氏小說結局是什麼】《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朝堂的戲份逐漸增多,因此朝中大臣的家屬也慢慢出現了,小鄒氏上線讓人蠻驚喜的,她堪稱是「林小娘」二代,嗲嗲的聲音讓沈國舅欲罷不能,並非善茬。
  • 知否:原著中這對手帕交,一個成了永昌侯夫人,另一個嫁給英國公
    在《知否》的原著中,就有提到過一對手帕交,她們年少時就是親密的好友,興趣相投,卻也在歲月的侵蝕中,需要各自面對自己在人生中遭遇的困難。永昌侯梁夫人明蘭見情形有異,便試探地問道:「伯母與梁夫人是舊識?」張夫人怔怔地看著梁夫人的背影:「我們二人的娘家是世交,住得又近,我們倆便如親姐妹一般長大的。後來,她。。。。。。算了,陳穀子爛芝麻的。」
  • 知否:張氏、柳氏和梁夫人,一樣的故事,不一樣的路
    不沾邊卻相似的三人國舅沈從興的原配妻子鄒氏去世後,他又續娶了英國公的嫡女張氏,可是為了保住鄒家的地位,沈從興又納了鄒氏的妹妹為妾,還為她討了誥封,這可是實實在在的貴妾啊!張氏出身名門,小鄒氏滿肚子壞主意,兩人一直不睦,張氏倔強不肯低頭,沈從興選擇了寵愛妾室,與張氏的夫妻關係一度緊張。
  • 《知否》原著被送進家廟小鄒氏,她的人生,毀在太貪
    對沈家有幫助的是根深葉茂的英國公府,作為老貴,英國公也藉此機會向皇帝表忠心,願意把嫡女下嫁給新貴沈國舅,兩家聯姻。皇帝本來就是為了維護皇權穩固聯姻,主張新貴和老臣結為姻親。沈從興想著完美算盤,納小鄒氏為妾,他好好對她,可以報答大鄒氏恩情;娶英國公的嫡女,三朝元老英國公府可以提升自家的勢力。沈從興的這個決定,讓他的後宅極不安寧。小鄒氏性格和大鄒氏完全不一樣,小鄒氏太好強,又愛搞事情,沒有大鄒氏的格局和寬廣的心胸。
  • 《知否》原著大鄒氏:鄒氏一族的衰敗與她脫不了干係
    作者:半碗原創不易,抄襲必究知否原著中對沈從興和張桂芬這條線提及的並不多,這段「N」個人的電影中,我卻看見了大鄒氏的身影,縱然她身後有誥命追封,縱然她的未亡人每次醉酒都念著她的名字,縱然她讓多少行伍兄弟交口稱讚
  • 知否結局:張大娘子遇人不淑,母親講了兩個故事,幫她把爛牌打好
    《知否》原著中,英國公獨女張大娘子不愛沈從興,兩人和好後,小鄒氏也沒被送走。孔嬤嬤人生偶像的一句話,讓張氏最終點頭,同意和沈從興和好。但她打算,等丈夫一死,她就趕緊帶兒子搬走!張大娘子作為國公獨女,見過這世間無數好男兒!
  • 《知否》原著:張大娘子劍削「賊兩耳」,自此小鄒氏被嚇破膽子!
    《知否》這部劇中有個角色應該是除了女主盛明蘭之外另一個令人羨慕的女性角色,那就是張大娘子。雖然劇中小鄒氏老是設計害她,但好在惡人有惡報。原著中,有一幕是張大娘子削掉「賊兩耳」,從此小鄒氏見她如老鼠見了貓。這也說明,張大娘子是個很有魄力的女人。
  • 《知否》原著:孔嬤嬤人生偶像的一句話,讓張氏同意和沈從興和好
    看《知否》電視劇時,我很喜歡沈從興的夫人張氏。她雖然不如主角亮眼,但卻很颯爽,且自有一番風骨。
  • 知否:小鄒氏佔儘先機,卻輸在貪念,最後還是要靠張家福蔭庇佑
    而小鄒氏能夠成為沈從興的貴妾,是因為沈從興覺得對不起亡妻,所以想給鄒家一個依靠而已。隨著張氏和小鄒氏的進門,矛盾就顯現了出來,小鄒氏就是經常挑撥沈從興和張氏的關係,張氏一再忍讓,小鄒氏卻是一再的挑釁。歸根結底,問題是出在沈家身上,給了張氏誥命的身份,偏偏也給了貴妾的小鄒氏誥命的身份,這就讓小鄒氏有了妄念,認為你張氏有的我也有,還有大鄒氏姐姐的恩情,沈家不會虧待自己,所以一心想取而代之張氏的地位。嫉妒是一回事,置人於死地又是另一回事。
  • 《知否》原著:小鄒氏插手沈國舅嫡長子婚事被關進家廟,蒼老悲涼
    看《知否》原著和電視劇,讓我覺得差別最大的人是英國公之女張氏。 電視劇裡,張氏經產子一事後變得強大起來,和沈國舅的感情也慢慢緩和起來。很符合電視劇的結局。
  • 風光的小鄒氏,為何成為被捧殺的女子?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顧偃開是一個,沈國舅也是一個。只是,娶過來的女子大都悲情。而沈國舅的妾室小鄒氏,得封誥命後,為何人們卻說她是被沈家捧殺一生的悲情女子? 只有把小女兒嫁過去,看著大鄒氏的孩子,並保護大鄒夫人子女的利益。這樣,富貴才得以綿長。
  • 《知否》無愛婚姻的張氏:可以活出自己,只因有個權勢娘家靠山
    張氏是英國公的嫡女,迫於家族利益下嫁給新貴沈國舅,父親英國公三朝元老在京城是首屈一指的貴族,張氏從小受父母寵愛金尊玉貴長大,低嫁給沈國舅這個皇親國戚,很無奈。沈家比自家門戶低的就罷了,沈國舅不僅二婚還帶三個孩子,沈國舅又對過世妻子表現的情深義重難以忘懷,又納妻妹小鄒氏為妾,還封妾氏為誥命夫人,小鄒氏又是個要強愛搞事情的性子,還處處擠兌張紙,這讓高傲清高的張女士很受不了。張氏的情形和當年顧廷燁的母親白氏很相似,都是二婚男並且都對亡妻情深義重,念念不忘。
  • 趙麗穎《知否》的人情世故:高級的閨蜜關係,有如明蘭和張氏一般
    《知否,知否》除了描寫明蘭和顧廷燁、齊衡的愛情故事以外,還有明蘭和父親、母親、祖母、兄弟姐妹的親情,甚至還有明蘭和張桂芬、餘嫣然等人的閨蜜友情。其中讓人感觸頗深的,大概是明蘭和英國公嫡女張桂芬的閨蜜之情了。一、張桂芬與明蘭曲折的相識過程張桂芬和明蘭在相識成為好閨蜜以前,還發生了一次小摩擦。在顧府設宴款待京城貴婦人的時候,大部分府邸的夫人都來到了顧家。
  • 《知否》原著:大鄒氏倆女兒結局美滿,嫡長子卻被小鄒氏耽誤了!
    小女兒嫁給英國公外孫,大鄒氏小女兒也算是青梅竹馬了,自己因為頑皮被送到鄭家私塾學習,就這這裡認識的英國公外孫,兩個人的相識也是非常有趣的,原文的這樣描寫的,引用原文:「是我剛入學不久,在鄭家後院裡遇到一個驕橫的小子
  • 知否原著:沈國舅的兒女們,跟著小妾長大,婚事都受到了影響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電視劇裡,演出了沈國舅家後院裡正妻張大娘子和小妾小鄒氏的一系列矛盾,突出了英國公獨女張氏的自立自強。
  • 知否:她們都是貴妾,有人得封誥命,有人得夫君真愛,只她得子
    原著中出現了三位貴妾,她們分別是小鄒氏,萬春舸,張氏。    她入府後,沈從興先是將教養鄒氏子女的重任交託到了她的手上,而後張氏為了避其鋒芒,更是交出了管家權,所以入府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她可以說就是威北侯府的當家主母了。  可是如此的幸運也被小鄒氏自己一點點的毀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