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天空
感受法治新生態
在解決基層信訪矛盾糾紛過程,「理」「情」「德」往往難以把握尺度。莆田市利用群眾敬仰媽祖「立德、行善、大愛」文化精神,由社區黨員、退休幹部、社會賢達、祖廟董事等擔任評理員,引導群眾換位思考,將雙方利益損失減到最小,營造以和為貴的鄉風社情,探索出一條化解矛盾糾紛的新路子。
從罵聲到笑聲
「歷經兩年多的鄰裡積怨,今天終於圓滿解決。」湄洲島後巷村村民魏某明與鄰居曾某鎖終於握手言和,雙方露出滿意笑容。
兩年前,因魏某明家新建圍牆,擋住鄰居家門口並影響通風,鄰裡爭吵不斷引發矛盾。湄洲「媽祖評理室」得知情況後,邀請評理員圍繞魏某明家新建圍牆造成不安全隱患等展開評理,引導魏某明換位思考,說服自行將圍牆高度降至1.2米以下,鄰裡雙方終於達成和解並籤訂協議。
從質疑到釋懷
「通過反思和大家的引導,我覺得是我的錯,在這裡向他道歉。」湄洲島港樓村村民程某煙動情說到。
近日,鎮政府組織汙水管網施工,將村民曾某華原屬的護坡開挖埋設網管,在進行恢復原狀時,程某煙質疑曾某華侵佔其土地範圍,想方設法阻攔施工引發矛盾糾紛。湄洲「媽祖評理室」評理員邀請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負責人共同參與評理,通過看圖紙、察現場、量實地、大家評等方法,使程某煙心中疑惑得到釋懷。
從私心到愛心
北岸管委會山亭鎮港裡村是湄洲媽祖的誕生地,世俗近、行向善,媽祖獨特的文化精神一直福佑著相鄰鄉親。
在山亭鎮某工地做木工的唐某明的孩子住院急需花錢,但工資又被工地包工頭拖欠。山亭鎮「媽祖評理室」得知情況,立即成立工作組,邀請雙方當事人和評理員參加評理,圍繞事實,勸說包工頭及時支付工資以解決燃眉之急,包工頭當場表態「本周內全部付清工資,並提前預付唐某明兩月的工資」。
「媽祖有愛、商人有情」「有理能評、有苦能訴、有難能扶」的「媽祖評理室」評理平臺正在積極倡導媽祖文化精神源遠流長、深入人心。
責編:劉興
審核:方琮 高奇
■福州連江:亮眼「成績單」背後的四個「密碼」
■三明泰寧:「合作社+」助力綠色發展 探索基層鄉村治理新模式
■泉州:高溫「烤」驗下的監獄民警(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