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鍾祥:「442模式」助力矛盾糾紛就地化解

2020-12-24 瀟湘晨報

新華網武漢12月23日電(吳芬芬、黎昌政)今年以來,湖北省鍾祥市探索推行群眾信訪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442」工作模式,市、鎮、村(社區)1560名調解員分級為遇事群眾「把脈問診」,有效推動矛盾糾紛、群眾信訪和訴源治理「就地解決」。

「442」工作模式由鍾祥市政法委牽頭,在政法信訪大樓統一建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市綜治中心、市群眾信訪接待服務中心、市綜治維穩信訪情報研判指揮中心「4個平臺」;實行「一個平臺受理、一個流程辦理、一套制度管理、一切資源共享」的「4個一」工作機制;實現「一地統管、一門辦結」的「2個一」目標。

「442」工作模式實現集中辦公、集約管理、集成服務的工作模式,群眾走進政法信訪大樓,導訴臺工作人員會全面負責來訪、求助、投訴群眾接待、登記,再分流到調處中心功能調解區調處,然後由調解員接待。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有25名專職調解員,主要承接訪調、訴調等重大民商事矛盾糾紛。

「剛處理好的是一起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甲方受乙方邀請在工地務工,後受傷入院,甲方出院後就誤工等費用提出調解申請。中心經過調查了解、多次與雙方當事人協調溝通,雙方達成乙方補償甲方0.5萬元的協議。」調解員彭隆中介紹。

今年元月正式運行至今,鍾祥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共受理案件1747件,已調結1095件,調成率70%;訪調對接290件,已調結277件,正調解7件,退回6件,調成率95%;行政調解與人民調解對接177件,已全部調結。

「中心有兩個視頻調解室,一個指導全市鄉鎮多元中心矛盾化解,另一個指導全市村級調委會調解,同時也能視頻接訪處訪。」鍾祥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主任宋善選表示,「我們要求案件3天內審核受理,2天內根據糾紛性質和屬地管轄,分到各鄉鎮多元矛盾糾紛化解中心和各專業調委會,15天內化解。」

各鄉鎮依託鄉鎮綜治中心,建成本地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推進「6+X」工作模式,由政法辦、信訪辦、網格辦、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6個單位派員常駐,其他單位派員按需參與化解調處,並選聘專職調解員。555個村(社區)均成立調解會,明確村(社區)治保主任為專職調解員,鼓勵「五老人員」和鄉賢人士參與到矛盾糾紛調處中來。網格員開展常態化矛盾糾紛排查和報告,簡單矛盾糾紛就地調處,複雜矛盾及時上報。

吉興國是鍾祥市舊口鎮羅集社區副主任兼調委會主任。「我處理的大部分是家庭矛盾、鄰居矛盾。」他介紹道。事雖不大,但吉興國都會用心調解,直到矛盾解除,雙方和解。

【來源:新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銀州區75個評理說事點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
    銀州區75個評理說事點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 今年以來,銀州區積極推進評理說事點建設,目前,全區75個評理說事點建設完成並投入運行,發揮了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的積極作用。
  • 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在基層
    今年接待辦理初信、初訪事項26件,一次性化解24件,化解率達92.3%。建立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矛盾糾紛化解聯合服務中心,實現「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調處服務,是呼和浩特市創新社會治理、積極探索建立貼近群眾、服務百姓的新舉措。呼和浩特市委要求,四級服務中心嚴格按照標準建立,實行集中辦公、集約管理、集成服務。
  • 一應俱全的矛盾化解「超市」來了!鹿城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
    ,該中心的揭牌意味著鹿城矛盾糾紛化解從碎片治理向集成治理、被動治理向主動治理、突擊治理向長效治理、單向治理向多元治理的重大轉變。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工作人員陳丹告訴記者,該中心設立公共法律服務、訴訟服務、聯合接訪、勞動監察仲裁、矛盾糾紛調解、綜合信息指揮、警務服務、心理服務等8大功能區,充分整合區級綜治中心、人民來訪接待中心、訴訟服務中心等九大工作平臺,以及紀委監委、政法委、信訪、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勞動仲裁等23個部門力量進駐,面積達4400平方米。
  • 「品牌調解」處處開花——寧晉縣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模式紀實
    搭建平臺 完善架構寧晉縣將「防範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作為全縣治理體系建設的切入點,通過搭平臺、建體系、強隊伍,建立縣域「三級平臺+四級網格+N個群眾組織」的矛盾糾紛預防和多元化解體系。以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領導小組為龍頭,鄉鎮平安建設服務中心為主導,村調解委員會為基礎,成立了12個專業性調解組織,把個人品牌調解室建設作為強化調解工作的突破點,走品牌化調解之路,充分發揮群眾自治優勢,通過群眾智慧創新群眾工作。
  • 河口團區委「123」工作法助力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少雙 通訊員 車純鳳去年以來,河口團區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指示精神,動員廣大團員青年積極參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工作體系建設,全面深化青春向網格報到行動,探索「123」工作法,將團的力量下沉到社區,引導青年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展現青春作為
  • 安徽六安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至此,一起極易引發民轉刑的矛盾糾紛得以圓滿化解。這是舒城縣利用各級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的有利契機,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綜合性一站式服務平臺,整合利用各政法單位和相關部門的職能、資源,藉助信息化指揮系統,把好矛盾糾紛源頭關、監測關、管控關,對重大疑難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集中力量,聯合化解。
  • 積極學習「楓橋經驗」 打造矛盾糾紛化解「平度樣板」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土地權屬、家庭鄰裡、贍養撫養、物業房產、醫療衛生等矛盾糾紛也日益增加。為此平度市積極學習「楓橋經驗」,結合市情,開創了「四四聯動」+「智慧調解」的大調解體系,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搭建「四級平臺」,做好矛盾糾紛的「傾聽者」
  • 牡丹區東城街道「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建設運營
    有鑑於此,為徹底扭轉信訪矛盾調處的被動局面,做到矛盾糾紛專抓專管,東城街道秉承「吸附在街道,化解在基層」的工作理念,在市、區有關領導的關懷指導下,結合街道實際,從信訪「有場所、有渠道、有結果」的設計入手,整合相關職能部門工作資源,高規格建設了東城街道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建立健全了工作機制,並實施限期化解回復,從而為群眾提供集信訪、調解、立案、訴訟、服務於一體的「一站式」紓困解憂服務,真正做到了
  • 婚調委巧斷家務事 河北探索創新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化解模式
    河北省各級婦聯組織會同有關部門探索創新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化解模式婚調委巧斷家務事夫妻感情不和、家暴、出軌等問題導致婚姻亮起紅燈,該找誰調解?家庭遭遇贍養、撫養、繼承、財產等複雜糾紛該如何解決?近年來,河北省各級婦聯組織會同政法、民政等機關,成立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多方協作不斷探索創新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模式。婚調委如何運行?調解效果怎麼樣?筆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多方聯合,給瀕危婚姻「號脈」「本來俺倆感情不錯,可自從他迷上了上網,對俺和孩子越來越愛答不理。」
  • 洪湖「小巷議事點」化解鄰裡矛盾
    湖北日報訊 (記者張茜、通訊員肖莎、吳剛)12月8日早上8點不到,洪湖市新堤辦事處春雨亭社區「小巷議事點」就坐滿了人。「巷長」熊正慧與社區居民圍坐一起,現場調解一起鄰裡糾紛。原來,春雨亭社區5巷9裡的老張家裝修,改造下水道引起積水,將鄰居姜某家的大門泡壞了。姜某一怒之下,把老張家大門也砸壞了。
  • 省婦聯權益部部長謝琦琦一行赴安吉調研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
    5月13日省婦聯權益部部長謝琦琦一行深入我縣對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進行調研。
  • 北京法院:去年兩成多民事員額法官化解近七成民事糾紛
    據悉, 2020年全市17家基層法院運用「多元調解+速裁」機制共結案32萬餘件,用21.1%的民事員額法官化解了69.5%的民事糾紛。前端速裁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為49天,比後端平均審理時間縮短29天。北京高院立案庭庭長楊豔介紹,2020年北京法院著力推動「多元調解+速裁」工作制度化、定型化,鞏固深化民商事、知產案件在訴訟前端快調速審、後端精審細判的前後端審判格局,破解案多人少矛盾,促進審判質效提升。楊豔介紹,2020年北京高院深入推進「多元調解+速裁」向前延伸,在部分法院先行試點。
  • 瑞安市司法局創新矛盾糾紛立體式調處 搭建多元化解展示臺
    瑞安市司法局創新工作方法,採用資源拼盤、人員重組的方式,及時分流、調處縣鄉兩級矛調中心各類矛盾糾紛,1—11月,全市各人民調解組織化解各類矛盾糾紛9962件,涉及金額5.18億元。一、「鄉賢調解」+「精英調解」,兩大陣營雙珠合璧。
  • 呼和浩特:「三訪」活動助推基層矛盾糾紛化解
    今年以來,呼和浩特市紀委監委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以「領導接訪、主動下訪、反饋回訪」為主要內容的「三訪」活動,助推基層矛盾糾紛化解,信訪問題線索清倉見底。開展「上訪變下訪」活動以來,呼和浩特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重心下沉、關口前移,深入包聯鄉鎮和督導部門開展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就地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截至目前,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累計開展「上訪變下訪」活動548批次1069人次,共排查問題417個,解決矛盾262個。
  • 沂源交警構建交通事故糾紛化解大格局——打通化解交通事故糾紛...
    新的工作模式抓住了調解事故矛盾糾紛的「牛鼻子」,實現了矛盾糾紛由「事後處置」向「源頭化解」轉變、警力資源由「疲於應付」向「主動作為」轉變,群眾處理交通事故從「多頭跑」到「一站辦」,讓公平正義更加可觸可感。實現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多種解紛力量聯動,將大量交通事故糾紛化解在訴前,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多元解紛服務。
  • 中衛有效化解基層矛盾糾紛
    去年,中衛市首次提出仲裁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在全市開展「人民調解+仲裁+信訪」糾紛治理工作,使基層各類矛盾糾紛得到及時有效化解。 11月29日,沙坡頭區文昌派出所接到群眾王某報警,稱其兒子門牙被人打掉。經初步了解,中衛市某小學2名學生一起玩耍時,致使一方摔倒,導致該學生門牙摔斷。
  • 浙江麗水:加強行政裁決工作化解矛盾糾紛顯成效
    浙江麗水:加強行政裁決工作化解矛盾糾紛顯成效 2020-12-22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官深入田間地頭,現場勘查化解糾紛
    法官深入田間地頭,現場勘查化解糾紛 2020-12-25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石門:糾紛解決在源頭,矛盾化解在一線
    12月15日傍晚,石門縣易家渡鎮社區居委會主任許雲華一行回訪已經調處結案的矛盾糾紛當事人後,正準備離開居民向二妹家,不料突然被她兩手拽住胳膊不讓走,許主任無奈只好用眼神示意其他同事解圍。本案矛盾糾紛當事人向二妹和宋大春兩家均是皂市庫區移民。向二妹一家移民在先,早在2016年前建好樓房。本來,向二妹一家對屋前有馬路,屋後有菜園的農家庭院十分滿意。
  • 濟南市長清區構建「1+1+N」多元智慧民調新機制,化解矛盾糾紛1200...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揚「黨政領導,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新楓橋經驗,是加強基層治理的關鍵所在。長清區司法局積極創建多元糾紛化解機制加強基層治理,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貫徹弘揚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新時代「楓橋經驗」精髓,加強源頭治理,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