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交警構建交通事故糾紛化解大格局——打通化解交通事故糾紛...

2020-12-22 澎湃新聞

一個中心

五種力量

N個調解方式

部門聯動,多元共治

構建交通事故糾紛化解大格局。

淄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沂源大隊通過打造「道交一體化訴調服務中心」,實現法院、公安交警、保險流程銜接、系統對接和數據共享,將交通事故糾紛解決在訴前,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流程、全線化、一站式的解紛渠道和服務,打通了化解交通事故糾紛的「最初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警察+法官+司法工作者+人民調解員+保險調解員,五種力量共同打造交通事故聯動調處、快速化解的工作新機制,構建起集「人民調解、訴前調解和輕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於一體的多元化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機制,循法而行、依法而治,推進社會治理系統化、科學化、智能化、法治化,為公安交通管理事業夯基固本。自訴調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共受理各類交通事故民事賠償案件358起。

資源集約化:

集約要素系統思維多元調解格局效果好

近年來,沂源縣每年平均有1200餘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需要進入訴訟渠道解決。為使群眾能更快速便捷地處理交通事故糾紛,經過積極探索創新,今年4月,沂源交警大隊聯合沂源縣人民法院、縣司法局、縣金融辦及相關檢驗鑑定機構整合資源,集中辦公,在事故處理科成立了「道交一體化」訴調服務中心,構建起「五位一體」的大調解格局,成立了事故法庭,實現了交通事故處理相關業務的無縫銜接。集約所有部門要素,利用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做實工作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沂源樣本」。

調解前置、標準透明、規則統一。「一站式服務」讓群眾進入事故處理科這「一扇門」,就能辦結完畢事故認定、矛盾調解、案件受理、案件審判、保險理賠等多項服務和裁判,暢通了群眾通過訴訟程序解決矛盾糾紛的渠道。同時,也讓群眾在事故處理的「開端」能夠得到「終端」的司法服務,使一些不必要進入訴訟的輕微交通事故案件可以自行和解,節約了警力和司法資源。沂源交警大隊積極協調相關部門,不斷完善工作制度,優化辦事流程,方便群眾快速解決交通事故訴訟糾紛。新的工作模式抓住了調解事故矛盾糾紛的「牛鼻子」,實現了矛盾糾紛由「事後處置」向「源頭化解」轉變、警力資源由「疲於應付」向「主動作為」轉變,群眾處理交通事故從「多頭跑」到「一站辦」,讓公平正義更加可觸可感。實現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多種解紛力量聯動,將大量交通事故糾紛化解在訴前,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多元解紛服務。

處理數據化:

「掛圖作戰」交通事故 處理「一站辦」

為最大限度做到案結事了人和,讓更多的群眾感受到法律的親和力。在糾紛化解過程中,訴調服務中心創新工作方法和辦案模式,實行「清單化」工作流程「掛圖作戰」。從事故發生到最終解決,整個流程實行「清單化」運行,交警部門負責上傳交通事故基本信息、當事人身份信息、聯繫方式、送達地址確認書、詢問筆錄、責任認定書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證明、勘查信息、檢驗報告、交通事故救助基金適用、選擇道交糾紛網上一體化處理的意願等信息;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負責上傳調解組織、調解員、鑑定機構和鑑定人名冊、調解情況、調解書等信息;鑑定機構負責上傳鑑定委託書、鑑定人、鑑定報告等信息;保險機構負責上傳當事人投保記錄、保險合同、理賠請求、理賠數額以及理賠時間等信息;法院上傳訴訟基本信息、訴前及訴訟調解、在線審理、司法裁判等信息。通過「清單化」流程,相關部門明晰工作環節、簡化業務流程、提升辦公效率,解決因職責模糊導致的推諉扯皮問題,初步形成責權一致、分工合理、運轉高效的糾紛化解體系。

進入訴前調解程序後,交通事故法庭創新推出從訴前引導、風險評估到疏導分流、多元調解,進而以司法確認確保效力、最終實現權益的人民調解+司法確認訴前化解模式。第一步,風險評估、訴前引導。申請立案前,由法庭評估人員依託自行研發的糾紛風險評估多元化解信息化平臺,幫助查找糾紛風險點,引導群眾自主選擇糾紛解決快、低成本的方式化解糾紛。第二步疏導分流、調解優先。當事人同意採取非訴途徑解決的,委託人民調解員、特邀調解員先行調解。第三步業務指導、多元聯動。在委託調解期間,法官指導糾紛化解思路和方法,提供法律業務幫助,對需要採取多元聯動方式化解的,協助組織相關力量化解。第四步司法確認、保障效力。糾紛經調解達成協議,當事人自願申請司法確認的,依法快速審查確認,確保調解協議的效力。通過運用「四步工作法」實現對道交事故的一攬子化解流程。

劉某因為雨天與人發生刮蹭,讓他沒想到的是當天通過服務中心的調處,他就拿到賠償款,對解決事故糾紛的速度,劉某很是驚嘆。作為一個駕齡十幾年的老司機,經歷的大小事故也有好幾次了,但沒有一次像這次如此快速順利得以解決。劉某說:「以前處理事故短則十幾天,長則要拖上幾個月。這次通過調處中心竟然這麼快就解決了,真的是完全沒有想到!」

辦理網絡化:

「一案一群聊」司法調處便民高效

用法治的溫情化解冰冷的隔閡,用網絡的便捷代替跑腿的繁瑣。

11月27日,沂源縣交通事故法庭法官一早來到辦公室,為一場即將開始的開庭做準備。因為有「一案一群聊」訴訟模式,各方在開庭前,已經對事故損害賠償事宜在微信群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協調,因此此次的開庭進行的比較順利。僅用30分鐘,這起交通事故案就圓滿調解。被告承諾當天就兌現一部分款項。

據了解,「一案一群聊」就是由人民調解員主導發起「交通事故微信交流」平臺,每起案件創設一個微信群,由法官、人民調解員、保險公司、司法鑑定人員等與案件有關的人員組成,群內成員均可獲知交通事故基本信息、調解組織、鑑定機構、鑑定意見、保險合同、理賠請求、賠償數額等相關信息,並可足不出戶完成在線舉證、質證、訴前調解、司法確認、參與訴訟、籤收文書等工作,極大地方便了當事人參與調解和訴訟活動,最大限度減少了當事人打官司的舟車勞頓。

通過幾個月的運行,在道路交通事故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工作模式下,當事人不再需要多次奔波於交警隊、法院、鑑定機構、保險公司之間,極大地方便了當事人參與調解和訴訟活動,真正實現了讓「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截至目前,在辦結的道交糾紛案件中,調解成功案件標的達1398萬元,為當事人節約訴訟費約30萬餘元;50餘名當事人在一趟都沒有跑的情況下15天內就收到了賠償費,訴訟成本極大減少。

新的處理模式同時發揮了保險行業人民調解、交通事故人民調解的潛力,保險行業人民調解和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組織分擔化解了大部分道路交通事故糾紛。減少奔波、減輕訴累,更加公開、更加透明,滿足了人民群眾需求,體現了司法審判溫度。

讓每位群眾在出事故的那一刻就知道賠償多少獲賠多少,採取哪種調解方式最方便快捷。部門集約辦公,當事人自助自主選擇調處方式,讓事故處理走上快車道。運行7個月以來,進入訴訟程序的道交糾紛案件同比減少了68%,走出了一條方便群眾辦理、高效化解矛盾、創新社會管理的新路徑,節約了司法資源,真正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交通事故處理工作考驗著執法者的智慧,是衡量工作全面性的重要標尺,也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關鍵一環。事故糾紛處理,涉及多個部門,交警部門作為執法者,一直處在鏈條的前端,也就是說,如果市民出了事故,交警部門處理完畢後,技術鑑定、法醫、打官司等環節,市民都需要在各個部門之間來回奔波,耗費大量財力和精力。「小事」不小事關民生。

利民之事、絲髮必興。

如何將所有環節串聯到一起,實現群眾利益最大化?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沂源交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經過精心策劃、深入調研、反覆研究之後確定並建設「道交一體化訴調服務中心」,整合了事故處理鏈條上所有的部門,市民出事故後即便需要法醫鑑定和車輛鑑定,都能在這裡全部解決。細節決定成敗,在服務中心,如果出事故沒錢醫治,民警會根據條件申請救助基金,如果沒錢打官司可以在窗口找到免費的法律援助,每個窗口一頭連著為民宗旨,一頭連著百姓福祉。

內外融通、直抵民心。

創新在社會化治理中居「核心地位」。今年4月,沂源法院的交通事故審判團隊整體搬遷入駐事故科,不是有官司了法官才來,而是所有人員的全時段入駐,實現辦公地點、辦理事項、工作人員的三集中。「當我們用盡了所有的調解手段仍然不成功的時候,車主可直接在『事故科』打官司。」沂源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往打官司需要跑斷腿,如今打官司只需分分鐘,極大提高了群眾滿意率。

政貴在行、事成於實。

部門之間的合作,群眾成了最大的「贏家」,民生改革只要執法部門願意在自己劃定的執法範圍內多走一步、靠前一步,必將實現改革效應的成倍增長。有解思維就是辦法總比困難多,系統思維就是把互相聯繫的各個方面及其結構和功能進行系統認識的一種思維方法,整體性原則是系統思維方式的核心。沂源交警把事故糾紛處理看成一個系統,打造集所有部門為一體的整體,正是有解思維和系統思維的有力註解。為民之路沒有終點,只有新的更高起點。

原標題:《沂源交警構建交通事故糾紛化解大格局——打通化解交通事故糾紛「最初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交通事故引糾紛 法官調解當庭兌現賠償款
    交通事故引糾紛 法官調解當庭兌現賠償款 2020-05-14 0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交通事故糾紛立案當天調解結案 1.5萬元賠償款一次性付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楊璐 陳晨 通訊員 任宇7月9日,濟南市萊蕪區法院對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進行立案,速裁團隊當天調解、當天結案,被告王某當庭將1.5萬元賠償款轉帳給原告代理律師。2020年5月9日,被告王某駕駛車輛在牛泉鎮由東向西行駛至路口時,與原告駕駛的車輛相撞,造成雙方車輛受損的道路交通事故。萊蕪區公安局交警大隊做出事故認定書,認定王某負事故全部責任,因雙方就賠償事宜協商未果,訴至法院。立案當日,在法官主持下,原告代理律師與被告王某到庭參加調解。
  • ...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打造新時代多元化「道路交通事故調解...
    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打造新時代多元化「道路交通事故調解處理中心」本網訊 近年來,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圍繞「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工作要求,緊密結合「
  • 交通事故要起訴?法院喊你到交警大隊來開庭(圖)
    交通事故要起訴?法院喊你到交警大隊來開庭(圖) 時間:2015-07-08 14:05:41 來源:中國網 編輯:李倩   中國網四川南充7月8日訊 (孟玲)  近日,南部縣法院南隆法庭在縣交警大隊「道路交通事故巡迴法庭」開庭審理了一起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賠償案。
  • 省錢又高效,榆中法院輕鬆將矛盾糾紛化解於訴前!
    省錢又高效,榆中法院輕鬆將矛盾糾紛化解於訴前!同時,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在調解員耐心勸解、釋法說理下,針鋒相對的雙方當事人也握手言和,達成協議。
  • 葬禮上的交通事故
    仁壽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認定當事人徐某在本次交通事故中承擔主要責任,當事人王某在本次交通事故中承擔次要責任。被告徐某對本次交通事故認定結果不服,向眉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申請覆核,眉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作出覆核結論,對仁壽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的認定結論予以維持。
  • 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行政調解協議的效力
    該事故經交警部門認定,被告蔡某負事故全部責任,原告不負事故責任。原告受傷後,在縣第一人民醫院住院治療11天,用去醫療費和門診費4784元。事故發生後,在交警部門的主持下,盧某與蔡某籤訂了《交通事故調解協議書》,約定由被告蔡某賠償原告盧某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夥食補助費、交通費等各種費用共計人民幣23784元整。今後雙方不得就此事再起事端,若再挑起事端,各自承擔法律責任。
  • 法官深入田間地頭,現場勘查化解糾紛
    法官深入田間地頭,現場勘查化解糾紛 2020-12-25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鬥門有矛盾糾紛怎麼辦?找他們!
    在鬥門有矛盾糾紛怎麼辦?找他們!第2、第3個個人品牌調解室鄺蓮芳調解工作室設立在珠海市公安局西部辦證中心,是鬥門區首批行業性個人品牌調解室,主要承辦鬥門交警大隊移交的交通事故賠償糾紛,調解案件以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失賠償為主。
  • 新疆法院統一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從武 為妥善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統一裁判思路和裁判標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近日下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試行)》,決定自2020年12月23日起,在新疆全區法院統一適用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
  • 交通事故私了後能否反悔?「私了」交通事故後出現爭議怎麼處理?
    在交通事故案件中,有些是剮蹭的事故,對於這樣的事故大家普遍認為是小事故,損害賠償的解決方式有兩種,一是自行和解達成賠償協議,即「私了」;二是通過訴訟由法院調解或判決。通常「私了」省時、省力、成本低,賠付快,不但有利於糾紛的解決也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事故雙方協商一致,達成一次性賠償協議,這是事故當事人的首選。但很多人在私了之後就反悔了,反悔的情況一般有三種一是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達成協議後又出現新的損失而反悔;二是達成協議後一方立馬就反悔;三是達成協議後一方遲遲不履行協議。
  • 交通事故起糾紛 法官執行促和解
    交通事故起糾紛 法官執行促和解 2020-12-17 15: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磅|新疆法院統一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
    導讀為妥善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統一裁判思路和裁判標準,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下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試行)》(以下簡稱《賠償標準》),決定自2020年12月23日起,在全區法院統一適用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
  • 「品牌調解」處處開花——寧晉縣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模式紀實
    整合調解資源,推動調解工作向重點行業領域延伸,完善司法調解組織,建立健全了首接首調責任制、聯調聯處、訪調訴調對接、案件分流等十項工作運行機制,在全縣範圍內,建立了矛盾糾紛動態排查、網格化管理、分析研判、預防預警等工作制度,推進三調聯動,構建起大調解格局。目前,全縣共有縣、鄉、村三級調解組織440個、調解員1552名。
  • 遭遇交通事故,不要輕易私了
    如今車輛已經是人們的主要交通工具,在上班或出行途中常常會遇到一些交通小事故,因為怕麻煩,許多人選擇私下達成調解協議,但私了解決得不徹底也會造成糾紛。近期,鳩江法院審理了一起健康權糾紛案件,原告卜某某騎電動車與騎電動車的被告李某相撞,雙方均有受傷,事後兩人達成協議,由李某支付卜某某600元醫療費,並給卜某某更換了電動車。
  • 一站解糾紛 走進「e時代」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網上糾紛網上化解見聞
    打造「類案批量智審系統」,助推3.4萬件金融糾紛案線上化解;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形成聚集42家機構、951名調解員的「1+N」調解新模式;上線「楓橋E站」,打造企業家門口的「解紛驛站」……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聚焦網絡空間治理法治需求,著眼涉網案件類型特點,持續推進科技與司法深度融合、雙向賦能,在線糾紛多元化解平臺上線一年多來,成功調解各類糾紛近
  • 交通事故發生後已立即做什麼?交通事故私了是否有風險?
    交通事故發生後,涉及傷人的,當事人或家屬應第一時間報警,參加保險的,24小時內報保險公司。交警隊會按照規定的程序逐步處理,一般情況下,自事發之日起,十個工作內作出認定,當事人拿到《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後,如果對責任認定有異議可以在三日內向上級交警部門提請覆核。
  • 交通事故後,傷者「死無對證」,事故責任方應不應該賠償?
    鄰居報警後,該事故經交警部門調取監控、現場走訪等多方調查取證,確定事故車輛為王某的貨車並作出事故認定:王某和錢某均負事故同等責任。「案件爭議:錢某的死亡是否與交通事故有因果關係?」2019年6月,錢某近親屬錢某超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司機王某及王某投保的某保險公司應在事故責任範圍內對錢某的死亡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王某及保險公司則堅持認為死者的死亡與交通事故無關,拒絕賠償。錢某超遂提出對錢某所患急性應激障礙與交通事故有無因果關係、錢某死亡與交通事故有無因果關係以及死亡參與度等進行鑑定的申請。
  • 被忽略的計程車交通事故停運損失
    經交警支隊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確定關某全責,陳某無責。後陳某的計程車被送到秦皇島市某汽車4S店進行維修,維修期限為10天,在此期間陳某無法運營,遭受了一定的損失,為此陳某將關某和其投保的保險公司訴上法庭。
  • 【NO.113】乾貨|最高院公報之「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裁判規則...
    被保險人未作通知,因保險標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以家庭自用名義投保的車輛從事網約車營運活動,顯著增加了車輛的危險程度,被保險人應當及時通知保險公司。被保險人未作通知,因從事網約車營運發生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以在商業三者險範圍內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