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解糾紛 走進「e時代」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網上糾紛網上化解見聞

2020-11-22 中國法院網
 

  打造「類案批量智審系統」,助推3.4萬件金融糾紛案線上化解;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形成聚集42家機構、951名調解員的「1+N」調解新模式;上線「楓橋E站」,打造企業家門口的「解紛驛站」……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聚焦網絡空間治理法治需求,著眼涉網案件類型特點,持續推進科技與司法深度融合、雙向賦能,在線糾紛多元化解平臺上線一年多來,成功調解各類糾紛近2萬件,網上糾紛化解走進「e時代」。

  「楓橋」網上建糾紛「E站解」

  廣州的文先生近日因著作權糾紛,把淘寶某網店起訴到法院,沒想到的是,案件「兜了一圈」又回到了淘寶平臺。

  正當文先生納悶時,法院特邀調解員和阿里巴巴集團調解員齊齊上線,僅45分鐘就敲定了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

  原來,為推動更多網上糾紛在線高效化解,廣州網際網路法院於6月30日創新上線了「楓橋E站」,「E站」集傳統「楓橋經驗」與現代網際網路「思維」於一身,通過將解紛站點直接設至企業、機構網際網路平臺,激活網際網路企業數據、技術優勢及自有解紛資源力量,推動平臺糾紛平臺化解,探索適合網絡空間治理的司法新模式。

  「『楓橋E站』好比『網上的派出法庭』。」廣州網際網路法院院長張春和介紹,「數字經濟時代,海量糾紛發生在企業和平臺,海量數據儲存在企業和平臺,『楓橋E站』意在架起法院與企業間的解紛橋梁,通過法院居中組織調解,實現平臺治理與司法治理的能動銜接,以『一站式』理念為當事人提供『驛站』式便利,確保事不出網,人不出戶,就地解紛。」

  上線一個月以來,「楓橋E站」已在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和廣州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4個平臺設立站點,成功調解糾紛50餘起,調解平均用時僅需35分鐘左右。

  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聶立澤認為,廣州網際網路法院運用網際網路思維重構能動司法新理念,實現了三個變化:從「請進來」到「走出去」,激活網際網路企業自有力量,實現糾紛就地化解;從「自解紛」到「協同治」,解紛資源支持和示範性庭審送入平臺,提昇平臺治理法治化水平;從「要數據」到「用數據」,以「可用不可見」形式破解當事人舉證難、平臺數據調用難等痛點,打造數據暢通、便民利民的網際網路司法審判體系。

  樣本「可視化」類案「批量解」

  7月28日上午10時,一宗小額借款合同糾紛通過該院「類案批量智審系統」調解成功。在僅20分56秒的調解過程中,600名類案當事人在線參與旁聽,當天即有110餘名類案當事人達成調解意向。

  兩天後,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從未達成調解協議的案件中,再次挑選出一件進行示範性庭審。「本來是計劃當庭宣判的,但庭審中雙方逐漸表露出和解意向,最後還是當庭調解了。」

  直播一結束,法官賴廣鑫的手機就響個不停,「又有四五十件案件達成和解撤訴。」

  近年來網際網路金融糾紛日益增多,廣州網際網路法院上線「類案批量智審系統」,為數量多、標的額小、同質化特點明顯的案件提供糾紛化解可視化樣本,「一案調解最多曾有2503名類案當事人在線旁聽,促成近千名當事人達成線上和解,真正實現了『審理一件、化解一片』。」賴廣鑫說。

  系統在設計上也充分體現了「源頭治理」理念。以網際網路金融借款糾紛為例,只要身份認證、利率設定、存證認證等均符合標準的金融產品,相關案件就可導入批量系統進行快審,通過引導企業規範產品設計、合同籤訂和行業交易模式,推動低成本的糾紛源頭化解。

  「類案批量智審系統」具有示範性調解、示範性庭審、交互式審理、在線聯審四大審理機制,系統運行近一年來,已有3.4萬件金融糾紛案實現網上辦結。

  網上「新生態」實現「多元解」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的新模式還真不少:全國首個5G「YUE法庭」,實時合成庭審地點虛擬畫面,突破場域限制,當事人無論身在何地,無論參審參調,虛擬技術真實還原,猶如身臨其境;「YUE審事」對接「粵省事」數字政府服務平臺,訴源治理延伸新觸角,為源頭解紛提供新渠道;「E法亭」便民智能設施同步部署穗港澳,三地當事人擁有了線下家門口的「微法庭」,庭審「天邊在眼前」。

  登錄「在線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可以看到:內地調解員、港澳臺特邀調解員、網際網路企業平臺、律所、高校、人民調解組織、商事調解組織等機構依次排列、一應俱全。

  「涉網糾紛類型新、數量大、分布散、取證難,僅憑法院一家力量,已難以充分滿足糾紛快速化解的實際需求。」張春和告訴記者。目前,已成功構建起一個聚集42家機構、951名調解員的專業解紛新格局。

  「它將網際網路技術滲透到了每個司法環節當中,帶來了審判工作和司法服務上的全新體驗。」聶立澤認為,從這背後,看到的是與時代同頻的網際網路思維。

  張春和表示,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構建多元化解格局,是廣州網際網路法院構建「以網治網」網絡空間治理生態圈的重要舉措。2019年,全院通過和解、調解、撤訴等非判決方式化解案件4.4萬件,佔全年結案總數的91.86%。接下來,廣互將繼續深化「訴源治理」模式探索,進一步打通跨域司法交流與社會治理合作新通道,為網上糾紛多元化解和糾紛網上多元化解提供成本更低、質效更優的廣互經驗。


 

 

相關焦點

  •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掛牌成立
    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增設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的方案》,在廣東省委、廣州市委高度重視,以及上級法院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利用兩個多月時間完成了新設網際網路法院臨時辦公場地選址、人員選任、信息化建設等籌備工作。
  • 海南法院構建「一站式」多元解紛訴訟服務體系護航自貿港建設
    近日,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鳳超告訴《法治日報》記者,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委部署,海南法院聚焦「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推動構建黨委領導下的訴源治理機制,深化「分調裁審」改革,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護航海南自貿港建設。
  • 司法為民一站式 創新服務爭一流 都蘭法院不斷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
    司法為民一站式 創新服務爭一流 都蘭法院不斷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2020-12-23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法院:去年兩成多民事員額法官化解近七成民事糾紛
    北京高院今天通報了北京法院2020年「多元調解+速裁」工作情況。據悉, 2020年全市17家基層法院運用「多元調解+速裁」機制共結案32萬餘件,用21.1%的民事員額法官化解了69.5%的民事糾紛。前端速裁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為49天,比後端平均審理時間縮短29天。
  • 沂源交警構建交通事故糾紛化解大格局——打通化解交通事故糾紛...
    淄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沂源大隊通過打造「道交一體化訴調服務中心」,實現法院、公安交警、保險流程銜接、系統對接和數據共享,將交通事故糾紛解決在訴前,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流程、全線化、一站式的解紛渠道和服務,打通了化解交通事故糾紛的「最初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
  • 趙駿:​網際網路法院,專業、高效、便民的「網上天平」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網際網路法院針對「網上案件」實行「網上審理」,是專業、高效、便民的「網上天平」。自2017年以來,基於時代發展和司法實踐的客觀需求,我國先後在杭州、北京、廣州設立了三家網際網路法院。
  • 榮縣法院:「三三法」化解家事糾紛
    出現由家庭矛盾引發的糾紛,簡單地就案審案、一審了之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麼該如何處置和化解?榮縣法院給出了他們的答案。三個整合 建立專項審判模式為推進家事審判工作,榮縣法院在2019年5月就成立了「未成年人與家事案件審判庭」,構建起家事與涉未成年人案件專業化審理機構。
  • 【一站式多元解紛】州中院訴前調解高效化解企業糾紛
    【一站式多元解紛】州中院訴前調解高效化解企業糾紛 2020-12-25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媒體聚焦】揚州日報:邗江法院「一站式」訴訟服務 破解訴訟解紛...
    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大格局,以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保障一站式多元解紛,以一站式多元解紛拓展一站式訴訟服務空間,按照集約高效、多元解紛、便民利民、智慧精準、開放互動、交融共享要求,全力打造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推動法院工作由終端裁決向源頭防控延伸,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
  • 涉僑糾紛怎麼解?荔灣「法院+僑聯+司法」打造粵味解紛新模式
    涉僑糾紛怎麼解? 關注我,讓我成為你的專屬小太陽吧為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推進和完善荔灣區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協作機制,6月2日上午,由荔灣區法院、區僑聯、區司法局聯合舉辦的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培訓暨座談會在區法院舉行。
  • 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在基層
    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縣矛盾糾紛化解聯合服務中心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正在這裡辦事的村民劉俊英說道。清水河縣委政法委副書記薛培棟告訴記者,中心依託縣信訪接待場所建立,佔地面積約950平方米,2019年12月完成建設。中心著眼於矛盾糾紛化解,目標就是實現「一個大門進來、一個中心對接、一攬子解決問題」的「一站式」服務。
  • 望城法院:構建訴源治理新模式,創新多元解紛五步工作法
    編者按 :近年來,湖南高院制定出臺多項政策,推動全省法院形成分層遞進、繁簡結合、銜接配套的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著力打造立體化集約化信息化的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實現人民群眾訴求表達渠道更通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更有效。
  • 以案釋法 | 撫遠法院:多元調解促和解 醫患糾紛被化解
    以案釋法 | 撫遠法院:多元調解促和解 醫患糾紛被化解 2020-12-22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Ta們這樣化解家事糾紛……
    2018年以來,在興寧區黨委政法委的牽頭下,興寧區法院聯合城區公安、檢察、教育、司法、民政、婦聯、共青團等單位制定《南寧市興寧區深化家事審判改革工作方案》,建立「三機制一會議」(家事糾紛聯合化解機制、反家暴聯動機制、家事案件調查員工作機制、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聯席會議)的聯動協同模式,聯合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對轄區內發生的家庭暴力事(案)件進行有效管控和處置,有力維護了家庭和諧穩定和婦女兒童合法權利
  • 10餘家中、省媒體關注,重慶一中院多元解紛「有妙招」!
    為豐富「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力量,重慶一中法院與與西南政法大學勞動社會保障法制研究中心合作搭建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此舉系重慶法院系統創新性嘗試。同時,該院引入專業行業調解力量搭建8大平臺,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手段,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快捷精準的訴訟服務。
  • 廣西北海僑港「1+3+N」解紛模式 漁民:「家門口」就能解決糾紛
    法治服務的海上陣地漁民興業的和諧家園——廣西北海僑港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室化解矛盾糾紛紀事「我們要求賠償150萬元……」「大家別急,先坐下來喝口涼茶降降『火』,有什麼問題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僑港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室致力於構建多元解紛聯動機制,聯合各方紮實推進訴源治理,廣開糾紛解決渠道,一站式解決糾紛,實現「小事不出港、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逐漸探索出一條符合僑港特色的「楓橋經驗」之路。
  • 安徽六安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去年以來,安徽省六安市充分利用「9+X」綜治信息系統、市縣鄉村四級綜治中心等工作平臺,建立「實戰型」綜治中心,創建部門聯動「四個一」模式,擴建矛盾化解「線上+線下」通道,健全「網上流轉、網下辦理」工作機制,加強專兼職調解員隊伍建設,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著力提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質效,取得明顯成果。
  •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起訴流程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公眾號起訴流程(文章最後會有起訴需準備證據的參考)  在線訴訟流程  首先在微信搜索廣州網際網路法院並關注    在提起訴訟前,大家可看下圖了解廣州網際網路法院會受理哪些情形的訴訟哦    起訴需準備證據的參考  一、網際網路購物合同糾紛  1.購物平臺訂單(截圖);  2.商品銷售網頁頁面(截圖)
  • ——南通崇川區法院家事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紀實
    作為全國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法院,崇川區法院持續大力推進家事審判改革。試點成立以來,該院家事法庭共立案受理家事案件3874件,審結3893件,一審服判息訴率96.81%,調解撤訴率80.34%。  專業解紛,打造「有溫度的審判」  2014年8月,崇川區法院設立家事法庭。
  • 化解糾紛有妙招,掌上法庭來幫忙
    化解糾紛有妙招,掌上法庭來幫忙 2020-06-21 04: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