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四將」排第一的張俊,是怎麼從抗金名將墮落成千古罪人的?

2020-12-27 騰訊網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能比「靖康恥」更大的慘敗,應該是沒有的。正是這北宋朝廷的這一劫難,將宋朝「積貧積弱」的形象永久地刻在了人們心中。本來這一恥辱都快被嶽飛洗刷乾淨,可惜卻被宋高宗12道召回金牌徹底葬送。嶽飛回朝後,不僅兵權被削,還屈死獄中。除了人盡皆知的秦檜以外,高宗的愛將張俊也罪不可赦。

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嶽飛在南宋鞏固政權,抗擊金國的鬥爭中戰功赫赫,被稱為「中興四將」。而這四將中,以張俊最早領兵,排名第一,最受高宗器重。然而,這樣一位抗金名將,最終卻淪落成害死嶽飛的千古罪人之一,銅像也長跪於嶽飛墓前。那麼,張俊是怎麼墮落的呢,為什麼前後反差如此巨大?

首先說一說張俊的生平。《宋史》記載「張俊,字伯英,鳳翔府成紀人。好騎射,負才氣。起於諸盜,年十六。」張俊從小就是一個喜歡打架的人,而且武藝超群,還頗有文才。可以算得上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少年英雄。在不斷的討伐盜賊過程中,逐漸立下了功勳,成為了宋朝的一名官員。

張俊在年輕的時候,還是很有志氣的。在金人南犯後,張俊始終與金人抗爭,戰爭異常的慘烈。在金國進攻太原的戰役中,張俊僅僅帶著幾百人殺出重圍,追隨宋高宗。在宋徽宗、宋欽宗被金人擄走後,張俊勸高宗即位,算得上最早一批擁立高宗的武將。這也是宋高宗一生都無比信任張俊的重要原因。

後來,高宗南逃後,面臨的是內憂外患的局面。當時南方到處都是盜賊、北邊金國從來就沒停止過進攻宋朝的領土。可以說,整個宋朝,到處都是戰亂,可憐的是百姓,高宗也不安寧。正是在這種局面下,張俊卻大顯身手,一方面在剿除匪患中立下無數功勞,另一方面,和金國的抗爭也是拼死抵抗。

在苗傅、劉正彥造反以後,高宗局勢岌岌可危。張俊帶著本部兵馬,聯合韓世忠、劉光世一舉擊潰苗傅,拯救了宋高宗。兀朮進攻臨安,張俊也是殊死抵抗,保衛高宗。最後在張俊的堅決抵抗和正確指揮下,總算打敗了金人。還有豫章之戰、「藕塘之戰」以及無數的剿匪平亂,終於奠定了張俊高宗手下第一將的地位。

宋高宗對張俊曾經說過一句話「朕非卿,則倡義誰先;卿舍朕,則前功俱廢。宜戮力共扞敵兵,一戰成功,當封王爵。」而果然,張俊一生對宋高宗也是死心塌地,出生入死。後來南宋在眾將的血戰下,穩住了局勢,南方的叛亂也大部分肅清,形勢好轉起來,於是高宗開始謀求向金國「乞和」。任用秦檜為相,收回了諸將的兵權。

宋金戰役消停後,張俊也逐漸生活放縱起來,不僅住上了豪宅,還有專門的樂團,生活堪比神仙。而在秦檜陷害嶽飛的冤獄中,張俊極力配合,甚至於捏造張憲夥同嶽飛謀反的罪名。儘管秦檜在多般調查以後,仍然得出了「莫須有」的結論,卻依然以此殺害了嶽飛父子,造成南宋以至於整個古代歷史上最大的冤案。

縱觀張俊的一生,前期浴血奮戰,為穩定宋朝江山確實貢獻不小。可是,在嶽飛崛起以後,大有收復河山、還於舊都的希望之時,身為軍中第一人卻和秦檜互相勾結。在看透趙構求和的意圖後,也是張俊第一個跳出來歸還兵權,請求和談。如果僅僅如此,張俊也還算得上是一號人物。可惜,他卻非要誣陷嶽飛,致嶽飛於死地。

不得不說,張俊絕對是一個精明的人,善於揣摩高宗的心意。而且一生都和高宗牢牢地捆綁在一起。第一個勸進、多次拯救高宗、第一個歸還兵權、第一個請求和談、昧著良心陷害嶽飛、建豪華宴席奉承高宗,這一切都打進了宋高宗的內心。由此看來,張俊的一切其實也就很好理解了。不管是抗金名將也好、千古罪人也罷,不過都是投機於宋高宗以圖自己的榮華富貴而已。所以說,張俊其實並不曾墮落,其本性就是如此。

相關焦點

  • 南宋中興四將真實相貌:嶽飛身材魁梧,面相憨厚,圖五實屬是小人
    所謂「南宋中興四將」是指在宋室南渡過程中,戰功卓著並使大宋保住半壁江山的四位名將。其中,中興四將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如今後世多以宋朝劉松年所繪《中興四將圖》流傳最廣,即嶽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不過現藏於國家博物館的這一幅《中興四將圖》,並不是原畫,而是後世的描摹之作。
  • 南宋五大將為什麼變成中興四將,出局的名將,僅次於嶽飛和韓世忠
    南宋「中興四將」的說法由來已久,版本也有所不同。其中南宋宮廷畫院劉松年繪製的《中興四將圖》代表著南宋朝廷的意見,可以說是「官宣」版本。《中興四將圖》流傳千載,如今珍藏在國家博物館。畫中四人分別是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和嶽飛。
  • 南宋中興四大名將:嶽飛戰功最高,為何排名不如韓世忠
    前言 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嶽飛,被譽為南宋「中興四將」,四大將統領所部兵馬,抵抗金軍南侵,立下不少戰功,為宋室南渡,偏安一隅,延續趙宋王朝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 一樣的抗金名將不同的人生結局,嶽飛死了,韓世忠為何能安享晚年
    而這其中最為後世知曉的大概要數嶽飛和韓世忠了,此二人加上劉光世、張俊被人並稱為"南宋中興四將"。嶽飛因與投降派不妥協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死在風波亭下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這就引出另一個問題了,為何同為抗金名將的韓世忠不但安然無恙而且位極人臣甚至爵封郡王呢?難道韓世忠是個假的主戰派,暗地裡與秦檜沆瀣一氣?當然不是。
  • 中國歷史上五大惡人名將
    回顧中國歷史,也有一些堪稱功勳卓著的名將,卻只是因為人品太差,而很少被人提及,即使提起來了,也全是負面評價。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屢建奇功卻又被人鄙視的名將,我們可以叫他們「惡人名將」。按照老規矩,還是從功勳與受鄙視程度從後往前說。惡人名將第五名 北宋張俊
  •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大惡人名將
    提起北宋抗金名將,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想起嶽飛和韓世忠,而且似乎只能想起他們倆,但實際上,當時有個說法,叫做「中興四將」,為首的叫張俊,老末叫劉光世,因為劉光世畏敵如虎,屢戰屢敗,所以大家都說他位列「中興四將」屬於狗尾續貂。
  • 和嶽飛並駕齊驅的抗金名將韓世忠詞作的水平咋樣:不輸嶽飛?
    南宋中興四大名將中,嶽飛之外的三人裡真正可以和嶽飛並駕齊驅的只有韓世忠,他們二人都力主抗金,戰績卓越;都是從普通士兵成長起來的傑出將領;都有一個深明大義,令人羨慕的賢內助,其實,他們還有一點非常相似,只是韓世忠在這一點上的表現一直被人們忽視了
  • 劉光世:我躲貓貓賣隊友,可我是「中興四將」
    ,說來都十分給力,唯獨南宋的「中興」,說多了就嘆氣。要論嘆氣的事,除了嶽飛的「莫須有」冤案,南宋「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的北伐,更有嶽飛韓世忠之外,另幾位「中興能將」們,其中一位,就是被《宋史》列為「中興四將」之一的劉光世。說起這位「名將」,那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一輩子,不是在逃跑,就是在逃跑的路上。不同於嶽飛、韓世忠的起於底層,相比之下,劉光世是典型的官二代——他爹叫劉延慶,是北宋西軍的高管:鄜延路總管、馬軍副都指揮使。
  • 中國歷史名將大全
    司馬穰苴:春秋時齊國軍事家,貢獻了古代第一部兵書《司馬法》的大部分思想,但沒有帶兵打仗的具體戰績記載。,後又提攜王濬、杜預,號為當世伯樂;  王濬:西晉滅吳主力,制竹筏破江中鐵錐,用大油鍋燒斷攔江鐵索,創造水戰經典;然矜功自伐,負氣任志,破吳之前謊報得吳將孫歆之頭,而當孫歆被杜預解往洛陽之後,徒遭人恥笑;破吳之後,雖被王渾誣陷,但他卻一直念叨到死,實在缺乏名將氣度。
  • 南宋名將中戰功最大,力主抗金的韓世忠為什麼沒被秦檜殺害?
    宋室南渡後,南宋的將領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嶽飛因戰功卓著,被譽為「中興四將」。這四人當中,劉光世名不副實,最不應該名列其中。他畏懼金軍,是著名的「逃跑將軍」,其戰績遠不如劉錡、吳玠、吳璘等。張俊雖抗金有功,但後來攀附秦檜,成為陷害嶽飛的幫兇,人品最差。「精忠報國」的嶽飛最為人熟知,讓人欽佩。
  • 中國古代每戰必勝的十大名將
    徐達深通謀略,善於指揮大軍團作戰,僅沈兒峪之戰就斬獲元軍首級10餘萬,俘獲元朝官吏1865人,將校士卒84500餘人,北元第一名將擴廓帖木兒僅與其妻子數人逃竄至黃河時得流木以渡。 徐達北伐不僅推翻了元朝黑暗殘暴的統治,使燕雲十六州時隔430年再次回歸漢人的手中,更是打破了歷史上由北向南統一的公式,可謂千古奇功。
  • 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嶽飛,被陷害遭九名嶽家將背叛,這是為何?
    引言 在中國歷史上,南宋抗金名將嶽飛以精忠報國的形象受到後世的敬仰與讚揚。嶽飛一心為國,北伐中原,幫助南宋王朝收復了襄陽六郡,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這位出生貧困農家,19歲就投軍衛國的將領,風風雨雨二十餘載,帶領旗下的嶽家軍多次戰勝強敵,為風雨飄搖的南宋政權立下了赫赫戰功。
  • 陷害嶽飛的,除了秦檜,還有万俟卨,你知道這三個字怎麼讀嗎?
    看到跪在墓前的四個銅像,我這才知道,原來當年構陷嶽飛,置他於死地的人足足有4個,分別是: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秦檜和王氏這對夫婦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張俊也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與嶽飛齊名;但這個万俟卨,是何許人也?似乎不怎麼出名啊!而且他的名字也很奇怪,應該怎麼讀?自古忠良多枉死!
  • 辛棄疾本是金國人,為什麼成為南宋的抗金名將?
    辛棄疾更是一位抗金名將,終其一生都在為抗金事業奔波。鮮為人知的是,辛棄疾原本是一名貨真價實的金國人。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從頭說起吧。 後來,他的兒子辛文鬱也做到了從四品的中散大夫。 1140年5月28日,辛文鬱喜得貴子,取名為辛棄疾。 辛棄疾父母早亡,由爺爺辛贊撫養長大。辛贊非常喜歡這個聰慧過人的孫子,經常帶著他遊覽名山大河,開闊他的見識,向他灌輸愛國主義情懷。辛棄疾耳聞目睹在金國的統治下,漢人過著悲慘的生活,很早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
  • 中興名將戎馬一生,韓世忠為何偏愛風塵女,三個妾室全部來自青樓
    但畢竟是皇帝被人抓走了,現任皇帝又被金兵追的到處跑,皇帝再固執,面對這樣的情況,也是不得不重用武將了,而在這場天下巨變中,就誕生了著名的中興四大名將。他們分別是嶽飛、張俊、劉光世和韓世忠,嶽飛的故事和結局大家都知道了,直搗黃龍府,笑談渴飲匈奴血,壯志飢餐胡虜肉,嶽飛的理想是無法實現了,最終風波亭上父子忠魂禁斷,無數百姓為之落淚,到現在秦檜和其黨羽一直還跪在杭州,為當年齷齪卑鄙的行為贖罪。
  • 宗澤抗金做了哪些事,令金人驚呼他為「宗爺爺」?
    作者:陳二虎一、抗金第一人說起歷史上的抗金,人們自然想到嶽飛,然而,如果說抗金第一人,白首蒼顏的宗澤實至名歸。宗澤,載入史冊的抗金名將,又是一位伯樂,識嶽飛未班,提拔重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宗老爺子渾身是膽,常常單騎進入山大王營寨,不懼不畏,曉之大義,收降那些擁兵為王、落草為寇的盜賊上百萬人,令其歸於麾下,成了抗金的重要力量。當時河西勢力最大的匪徒是王善,他與張用聯勢,聲勢浩大,有幾十萬之眾,往來掠奪汴京一帶,宗澤不帶一人一騎,策馬幅巾來王善大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王善深為宗澤的高風亮節所打動,率數十萬歸降。
  • 【家規家訓】中興名將韓世忠:忠勇愛國 誠信敦厚
    韓世忠雕像韓世忠(1089-1151)字良臣,北宋綏德(今綏德縣崔家灣鎮紙房溝村)人,民族英雄,南宋名將,與嶽飛、張俊、劉光世合稱「中興四將」。中興四將韓世忠自幼好習武藝,頗有大志。17歲報名從軍,從此以身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