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林徽因輓聯
提到林瓔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會感到茫然,但如果提到她的姑媽大部分人絕對都認識,她的姑媽就是民國著名才女林徽因。
林徽因的才華不僅僅在文學上,更在建築上,當初西南聯大的校舍就是她跟梁思成共同設計的,後來清華的教師宿舍也是出自林徽因之手,甚至連國徽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都有她的參與,哦對,八寶山革命公墓的主體建築也是林徽因設計的。在建築設計之外,保護古建築更是林徽因奮鬥了一生的目標。
而林瓔在建築方面的才能,一點都不比姑媽林徽因少,並且她之所以走上建築這條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林徽因的影響。
林徽因當初之所以認識徐志摩,契機在於16歲那年跟著父親林長民去歐洲留學。林長民曾任內閣司法總長,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思想在當時屬於比較進步的那一批人。這林長民正是林瓔的祖父。
林長民的原配葉氏去世後,娶了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為續弦,但林長民並不喜歡何雪媛,順帶著連年幼的林徽因也頗受冷落,他真正喜歡的是妾室程桂林,程桂林給林長民生了4個兒子,其中大兒子林桓正是林瓔的父親。
林桓早早就因為戰亂去了美國,因此1959年林瓔出生時是在美國的俄亥俄州。受林徽因影響,林瓔很小就展示出了在設計方面的天賦與傾向,並且成績一直很好,大學讀的是世界名校耶魯大學。
我們大學的時候在幹什麼?學專業知識?背英語單詞衝刺四六級?找各種實習單位?林瓔的大學已經開始單獨做設計了,她在大學還沒畢業的時候就設計了越戰紀念碑,那年她才21歲,卻已經憑藉作品震驚了世界;而她1986年從耶魯讀完研究生畢業後,僅僅一年就獲得了耶魯大學的美術博士學位。
林瓔的設計並不以房屋設計為主,而是傾向於各種能夠反映一定內涵的藝術作品,她樂意用設計作品來紀念一些具有反抗精神的事件,或者蘊含一些時間、空間的概念,比如說在拉巴馬州馬丁.路德.金民權運動發祥地蒙哥曼裡設計了民權紀念碑,再比如說耶魯大學的"婦女桌",紐約火車站的《隕蝕的時間》等。
林瓔不僅是建築設計師,同時還是藝術家以及著名的環保人士,2010年的時候,林瓔獲得了當時的美國總統歐巴馬親自授予的美國國家藝術勳章,這是美國政府給予藝術家和藝術贊助人的最高榮譽獎項,她也是這次獲獎中唯一的華裔。
6年後的2016年,林瓔再次得到歐巴馬親自頒獎的榮譽,這次她獲得的是美國最高榮譽的文職勳章——美國總統自由勳章,而與她一同獲獎的還有比爾蓋茨夫婦這樣重量級的人物,由此可見此獎的重要性,而林瓔同樣是這次21名獲獎者當中唯一的華裔。
在林瓔當選耶魯大學校董的時候說了這麼一段話:"我的父母親移民來到這個國家時一無所有,但作為教育家,他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我知道,如果我的父親在世,他一定會同我的母親一樣為我而驕傲。
林瓔因是林徽因的侄女而走上建築設計這條路,但如今的她已經走出了自己的風格跟風採,她曾被評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國人"與"五十位美國未來的領袖",除開林徽因侄女的名頭之外,她自己的名字更值得人們去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