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陝西社會民生,雜草叢生的西安鐘樓

2021-01-18 迪比特愛歷史

1913年,陝西華陰西嶽廟,也叫華嶽廟。從外面殘存的白雪可以知道拍攝時間應該在冬季。西嶽廟位於陝西華陰市區東約1.5公裡的嶽鎮東端,是歷代祭祀華山神的廟宇和皇帝巡視時的行宮,大約建於漢武帝元光初年,後世歷代均由擴建或重修。整個廟宇建築仿皇宮形制,規模宏大,建築雄偉。

1914年1月18日,西安南門外的民居。過去的西安大概水源還是較多的,房屋呈磚瓦結構依水而建,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江南呢。

1914年1月22日,西安南部一個集市。從照片情形和拍攝時間來看,應該是年關時某個廟會的情景,相當熱鬧。

1914年2月1日,西安灞橋,看來是枯水季節,河流近乎乾涸。

1914年2月1日,西安灞橋附近,牛拉石蹍。這種情形現在30多歲農村長大的人應該不會陌生,幾千年的生活方式只是在近二十年來顯得漸行漸遠。

1914年2月1日,西安附近,通過溝谷通道的馬車。

1914年8月31日,西安鐘樓。現在的鐘樓附近是相當的繁華的,誰能想到一百多年前是這樣的蕭條,鐘樓的牆上竟長了野草。

1914年9月3日,集市上的人們。看樣子是個非常熱鬧的地方,照片前面的人們似乎對拍照的外國人感到很好奇,不約而同地望向鏡頭。

1914年9月3日,陝西西安,街頭的糧食交易市場。擺在圍席中滿滿的糧食,表明人們獲得了一個豐收的季節(本組圖片均由尼古拉斯.邁耶拍攝拍攝於民國初年)。

相關焦點

  • 陝西西安的明代古蹟—城牆、鐘樓、鼓樓
    西安地處陝西中部的關中平原,北臨渭河南面終南山,古稱長安,建城已有3000多年,是中國六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南京、北京)之一。明朝初年在此設西安府,西安由此而得名。明朝將長安城向北向東擴展,形成今日西安古城之規模。現存明代古蹟主要有城牆、鐘樓、鼓樓等。
  • 陝西老照片:民國初期的西安古城、灞橋、鐘樓以及華陰廟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秦時稱「鹹陽」,漢至北周時期稱「長安」,短暫的新朝(王莽)曾改為「常安」,隋朝稱「大興」,唐朝又改為「長安」,直到明代,才大致形成如今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稱也源於明代。西安南門外,1914年西安灞橋,1914年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改滋水為灞水並修橋,故稱「灞橋」,現位於西安市灞橋區,也曾叫做情盡橋、斷腸橋、銷魂橋,曾是西安東出的必經之地。
  • 「鐘樓書店,歡迎回家!」
    2008年置換至端履門運營的鐘樓書店現址,將於2020年12月31日起暫停營業。 2021年,一座與鐘樓相望的蘇式老建築,新華書店鐘樓書店重裝亮相,以全新的空間規劃和業態布局迎接廣大讀者。
  • 陝西西安十大旅遊景點推薦
    西安城牆景區位於西安市中心區,西安城牆不僅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城垣建築,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設施,是明代初年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呈長方形
  • 別再誤會鐘樓了,鐘樓也藏著許多本地人愛去的地方~
    每一位到西安遊玩的人都會選擇到鐘樓廣場拍照打卡反而西安本地人似乎很少去鐘樓認為這是外地人才會去的打卡地但其實,鐘樓藏著許多好玩地哦·上海三聯書店· 南大街30號中大國際大廈A座5層508 在西安爆火的上海三聯書店,原來也藏在鐘樓廣場附近。
  • 西安鐘樓,即將再度被點亮!
    西安日景和夜景鐘樓航拍◎NEWS2020年1月,鐘樓照明改造悄然啟動。或許,將這座西安的地標建築活化,是一種表達對城市熱愛的最好體現。作為城市觀察者——西安城記,除用數百萬文字記錄下西安的「政經文城史人築商」外,也想為西安留下一份屬於自己的禮物和印記。於是,從2018年開始,我們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攜手創作了兩個作品:「鐘樓模型」和「手繪唐長安城」。
  • 陝西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築,中國現存鐘樓中最大,有很大的文化價值
    目前,陝西的一些地域文化在不同的地域發展中有不同的建築模式。這與陝西豐富的歷史文化密切相關,在陝西,從古至今,與陝西豐富的歷史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它有許多非常不同的文化設施和建築景觀,其中大部分可以更好地保存下來,以便後代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古代文化建築,更清楚地感受到他們的精神。
  • 西安民生百貨龍首店宣布閉店 經營時間不足6年
    7月1日下午,記者在位於西安城北未央路上的盛龍廣場一層看到,該店大門緊鎖,通往盛龍廣場的人行通道也已關閉,店門上貼出的通知稱:因民生百貨戰略轉型調整,龍首店將於2020年7月1日起正式閉店。您所持的民生預付卡、會員積分等業務可在民生百貨其它門店進行辦理。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這份面向顧客發出的閉店通知落款時間為2020年6月30日。
  • 1932年的西安——偉大古國之風範
    在這十年裡,陝西通火車、禁種鴉片、紅軍抵陝、西安事變等等一系列的大事件,對全中國隨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陝西自近代以來,終於從幕後走到舞臺中心。這篇《長安遊記》就記錄西安在1930年代早期的社會景象。本文作者是蕭梅性,不知何許人也。從現有的資料看,他曾寫過不少遊記,篇幅均不長,行文卻瀟灑,也曾寫過幾篇討論鐵道交通的文章,不知是否從事這方面工作。
  • 大美之城丨《這裡是西安》,這裡是西安城牆安定門
    >先跟隨西安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這裡是西安》的鏡頭一起了解一下西安城牆安定門的前世今生吧《這裡是西安》是西安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的一檔關注西安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探索西安人文歷史,展現當代西安精神內涵的專題性欄目。
  • 2年關4店!民生百貨再關龍首店!
    民生百貨龍首店位於西安城北未央路盛龍廣場,2014年11月29日試營業,滿打滿算經營時間5年半。 至此,民生百貨在西安2年內已連續關閉4家門店: 2018年7月,民生百貨曲江店關店; 2018年8月,民生百貨西大街店關店; 2019年5月,民生百貨鐘樓店關店; 2020年7月,民生百貨龍首店閉店
  • 西鹹新區民生事項全執行西安政策?這份重要文件解答了
    全力保障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加快推進西戶鐵路改造提升。 堅持公共設施共建共享,爭取主城區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各類優質社會公共服務資源向新區覆蓋,各類民生事項全部執行西安政策。
  • 大成帶你去旅遊,走進大西北闖入大陝西——歷史古都西安
    大成今天要帶大家走進的就是我們的大西北陝西。陝西可以說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來到陝西不得不說的就是西安了。今天大成就給大家講講西安有哪些好玩的景點西安市十三朝之都。西安在歷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印記更是我國有名的古都。可以說西安值得遊玩的景點非常的多。歷史悠久的古城牆,喧鬧的回民街,還有到西安必看的兵馬俑。
  • 盤點西安鐘樓和北京鐘樓的故事,原來鐘樓在古代有這麼多作用!
    大多數鐘樓已經成為當地的地標或旅遊景點。例如,西安鐘樓、古城牆建築和悠久的歷史吸引了無數遊客。第二,西安鐘樓如今,許多城市基本上都有「鐘樓」,其中北京鐘鼓樓和西安鐘樓最為著名。現在,當我們談到「鐘樓」時,我們都會想到西安的鐘樓。位於西安市中心的鐘樓是中國現存最完整、最大的鐘樓建築。
  • 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西安經開服務滿分
    2020年,經開區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紮實辦好民生好事,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為確保十四運順利舉辦,經開區按照《第十四屆全運會場館建設體育工藝標準與技術規範》要求,對西安城市運動公園體育館進行全面提升改造,並對附屬訓練館場地設施進行翻新,對動力中心進行遷建。目前十四運場館整體提升改造工作已全面完成。按照中央及省市相關要求,經前期考察研究,確定在西安體育中心和涇渭體育公園各建兩塊足球場地。
  • 鐘樓大雁塔等地標「素顏」 - 西安晚報
    熄燈前後的鐘樓 記者 竇翊明 攝  本報訊 (記者 高樂) 3月28日晚上20點30至21點30分,鐘樓、鼓樓、城牆、大雁塔等西安地標建築熄燈一小時,以此響應2020年「以生命之名 為地球發聲」為主題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呼籲西安市民關注保護生物多樣性,重視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
  • 陝西楊凌:小作坊託起大民生
    新華社西安12月8日電題:陝西楊凌:小作坊託起大民生新華社記者姚友明經過7個多小時的烹製,陝西楊凌麥力祺食品微創產業園內譚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傳統小吃甑糕,新鮮出鍋了。2014年,譚家甑糕店面所在的市場面臨拆遷,譚軍平覺得做甑糕生意太小,他想勸說父親乾脆別再幹了。「2018年,聽說區裡要打造食品小作坊園區,我第一批就搬進來了。」譚軍平說。「今年我們謹慎發展,3月底到11月,整個銷售額突破400萬元,2017年、2018年的時候,企業銷售額都在200萬元左右。」譚軍平說,通過真空包裝,譚家甑糕現在還遠銷英國和美國。
  • 【陝西文物覽】西安碑林——關中八景圖
    《關中八景圖》刻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碑石為圓首方座,通高283釐米,寬85釐米。「關中八景」,即位於陝西關中腹地的八處風景名勝。在這方碑石中,朱集義以長安為中心,將「八景」按照自東向西的地理方位順序排開。關於「八景」的說法,在關中地區自清代以來就已約定俗成,只是順序略有不同。有詩云:「華嶽仙掌望崤函,雁塔晨鐘響城南。驪山晚照披秦地,曲江流飲繞長安。灞柳風雪三春暖,太白積雪六月寒。草堂煙霧緊相連,鹹陽古渡幾千年。」
  • 西安消失的這100樣東西,每一樣都讓人淚奔...
    華僑商店是民國時期成立的,雖然經歷過民國的滄桑,卻沒撐過拓寬改造的東大街,2011年,華僑商店被拆除了。同華僑商店一樣誕生於民國時期,民國35年(1946)成立時名為銀漢電影院,後更名鐘樓電影院,1991年便增設鐳射廳、豪華小影廳,是西安最早的多功能影院
  • 西安鐘樓今起開放 開放時間延至晚9:30
    8月25日,華商報記者從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獲悉:經歷為時76天的修繕之後,西安鐘樓搶險加固修繕項目竣工,8月26日將如期開放。這是新中國成立後西安鐘樓第六次修繕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館長王磊介紹,西安鐘樓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建築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鐘樓之一,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距今已636年。初建於今廣濟街北口,與鼓樓相對。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整體遷移於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