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物】電視劇《推拿》的「客觀」與「不客觀」

2021-02-21 歷程2013

配圖:圖片上方在銀河的中間擠進來飄了朵大大的雲,雲上四隻飛鳥託著兩行字,「有好物——CRPD LIFE」「有好物分享大會」圖片下方有一群等待被分好物的觀眾。

劇情簡介:沙宗琪」推拿院由盲人沙復明,和一眼明一眼盲的張宗琪創立.起因是他們共同炒股,全盲的沙復明將多年打拼得來的積蓄悉數交給張宗琪打理。股市變化時,張宗琪瞞著沙復明在股市運作,在達到自己目的的同時,張宗琪勸說沙復明合開了這家推拿院。推拿大師沙復明負責技術,精於算計的張宗琪負責行政,推拿院貌似有條不紊地運作著。失戀的芒來,理想化的小馬,想擁有一家自己店的王泉,追逐愛情的孔佳玉,金嫣,要證明自己的都紅等一行人云集推拿院,為沙復明帶來了一堆甜蜜的煩惱。而此時的張宗琪借著明眼人的優勢,繼續盤剝著推拿院的小小利潤。沙復明眼盲心明,在艱難應對時,柔弱的崔雲,出現在了他的身邊,為他帶來身心的溫暖和更大的前進動力.然而,推拿院的內憂外患漸漸加劇,沙復明的身體再也不堪重負,崔雲也被迫離開了。

https://baike.sogou.com/v100526715.htm?fromTitle=%E6%8E%A8%E6%8B%BF%EF%BC%882013%E5%B9%B4%E6%BF%AE%E5%AD%98%E6%98%95%E3%80%81%E5%BC%A0%E5%9B%BD%E5%BC%BA%E4%B8%BB%E6%BC%94%E7%94%B5%E8%A7%86%E5%89%A7%EF%BC%89

這部30集電視連續劇在播出過程中收到的評論褒貶不一:在健全人看來,它拍攝得不夠現實,他們覺得盲人似乎沒有那麼好;而視障觀眾,則認為這部電視劇並沒有原原本本地反映推拿店的生活。但是,我個人在看完後,總體覺得這部電視劇還是比較客觀的。下面就讓我來談談,作為盲人客官,我是如何看到這部電視劇裡的客觀的,具體細節體現在:

1.心態刻畫相對客觀

在很多人看來,盲人大部分都是自卑、敏感的。事實上,視障人有自卑的,也有充滿自信的。在這部電視劇中,曲芒來,就是一個比較自卑,且敏感的人。他在和金嫣外出乘公交車時,由於金嫣從外表上看起來並不像視力有障礙,司機質疑其視障身份,並要求她買票。金嫣毫不退卻地與司機對峙,僵持之下,曲芒來覺得這樣的爭吵非常丟人,覺得視障人免費乘車是一件被人瞧不起的事情,便帶著金嫣逃下公交車;但金嫣則認為是自己的權利就一定要爭取,即使視障,也沒有什麼好丟臉的。而且金嫣對待愛情也是非常地有信心,最終收穫了自己的真愛。這兩個典型的例子客觀地反映出了視障群體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

2.抓住了有特點的細節

視障人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是靠聲音獲取的,因此,對聲音的判別和記憶也相對較深刻,特別是對於某一個特殊的聲音,他們往往會記憶很長時間。而這個細節,導演將之巧妙地利用起來,貫穿故事的始終。具體表現為:劇中人物沙復明(全盲)在大學時結識了一位女孩兒,儘管兩個人只有兩面之緣,相處了兩個小時,但是女孩兒的聲音卻始終縈繞在他的腦海裡。若干年後,他已經成為了推拿中心的老闆,人也已近中年,在街頭突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在求助,便毫不猶豫地衝上去將那人帶回了推拿中心。儘管這個人並不是記憶中的女孩兒,而且,長得也並不「好看」,但先入為主的聲音好感,讓沙復明一直對這個女人牽腸掛肚,最終,兩個人竟然結成連理。這也說明了視障人對自己的另一半的要求:聲音比長相重要得多。你說咱這算不算另一種「以貌取人」呢?

3. 形象刻畫比較到位

很多視障人由於先天失明,又沒有接受過禮儀訓練,所以肢體動作會比較不符合大眾審美。好吧,其實就是古怪!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盲態。另外,他習慣了自己的小空間,經常會在腦海裡想像或者回憶一些事情,所以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表情,例如會突然微笑;還有,很多視障人喜歡仰著頭。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是醜化視障人,但是我個人認為,這正是非常真實的體現。表現在大家面前,總比隱藏在幕後要坦然得多。因為只有正視它,才有可能改變。

4.視角相對客觀,不偏向哪一方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覺得做推拿,是一件非常不「正規」的事情。即使你的店面規模再大,也很難和其他的企業相提並論。而對於視障推拿師自己而言,他們也覺得只要有活幹,有錢掙就可以了。至於那些所謂的管理制度,他們覺得與自己無關。在《推拿》劇中,作為前臺的健全人高唯一心想將推拿中心推向正軌,幾次三番地要求老闆和員工籤合同。而老闆張宗琪和他健全的妻子覺得和盲人籤合同,首先是非常荒唐的事情,另外,盲人怎麼籤合同呢?他們又不能寫字,而那些推拿師也覺得這種想法是根本不現實也無意義的,還會帶來束縛,這也正是目前很多推拿店現狀的真實寫照。在很多人看來,視障人在出行時,身邊一定要有人陪同,否則他們是無法或者很難獨立出行的,而在這部電視劇中,每一位推拿師都是自己單獨出行,這與大家的印象是有很大差異的,這也是很多健全觀眾最不理解的地方,他們覺得這很虛假。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視障人也是完全可以單獨出行的,特別是在他們熟悉的地方,而劇中的那些視障推拿師平時單獨行走的也是他們相對較熟悉的路線、社區;而且在過馬路時,他們也總會跟著行人和聽著紅綠燈的提示行走,這也是現實當中視障人的做法。當然,每部電視劇都是這樣——有好,也有遺憾。《推拿》裡有客觀的地方,也有誇張失實。比如在劇中,小孔隨父母回家,王大夫去找小孔家時,儘管之前小孔給他發過家中的「地圖」,但真的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作為一個視力全無的人來說,我個人認為,他也很難遊刃有餘地去面對。但劇中王大夫卻表現得胸有成竹,不僅迅速找到她家廚房,還做了一頓美味佳餚,就此徵服了小孔的父母,這裡面不免有些過於誇張了。而且,劇中全盲的比例過多。在現實生活中,視障群體其實大部分都是有一定視力的,即使在推拿中心,往往也是低視力多於全盲。不過在沙宗琪推拿中心,除了金嫣有一些視力之外,所有推拿師全部是全盲,導演或許是想用這樣的方式來反映全盲的狀態,但更有可能他們也和大多數健全人一樣,忽略了低視力群體的存在。其實低視力群體的生活狀態同樣和健全人有著較大的差別。他們同樣是視障群體的一個主要部分,但又與全盲的狀態不同。從我這麼一個低視力來看,這部電視劇確實是一部不錯的作品。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把視障人當作了一個普通的人看,他的想法和人生觀、價值觀也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們身體上的障礙導致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健全人有一些差異。另外,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既沒有過度地反映視障人心理的消極,也沒有誇張地譜寫視障人的自強不息與神奇。儘管大家可能覺得有些劇情過於誇張,甚至不現實,那只是他們對這個群體不了解。我覺得凡是看過這部電視劇的健全觀眾多少還是會對真實的視障群體有更多客觀的了解和認識。作為一名視障人,我在這兒想對康洪雷導演說一聲謝謝,是您讓健全人有了一次了解視障群體的機會,也讓視障群體較為真實地走上了中國的電視螢屏。這是一位低視力眼裡的客觀,但可能是另外一位視障夥伴眼裡的主觀。不管是主觀還是客觀,相信每位客觀看完了,都會在自己的主觀中又添加了一點點客觀。《公約》第八條提高認識裡,強調要採取行動消除人們的偏見定見,但這種消除,不是用一種新的單一的形象,去替代某種舊的印象,而是在充分的表達與交流中,讓人們看到更為立體而豐富的群體形象,以及每個個體的獨特性。嘿,愛看電影、愛讀書、愛煲劇、愛購物、愛時尚……最關鍵的是愛生活的各位客官們,丯小二在這裡,期待你來推薦「好物」哦!

投稿郵箱


tougao@yrfoundation.org

【有好物】電影推薦:《哪吒之魔童降世》

有問答

不要緊張,不要在意,不該問的儘管問,不好說的隨便說。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或進入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我要上車」即可提問。《公約歷程》課程,結合中國本土DPO領導機構一加一殘障人公益集團十多年實踐的經驗積累,在國際殘障運動發展的基礎上,由哈佛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及崔鳳鳴博士設計,蔡聰主講,解巖全程督導。並組成認證委員會給予認證。案例選取全部來自中國本土的真實事例,既保持中國特色,但其複雜性又具備國際通用可能。促使殘障者及其家長全面、系統的學習《公約》第十條之前的內容,掌握《公約》的基礎理念,帶動身邊更多殘障家庭走向社會,融入社會,同享美好生活。(一)全面、系統的學習《公約》第十條之前的內容,掌握《公約》的基礎理念。(二)有步驟地理解、領會和運用《公約》第十條之後的各項權利,通過實踐和總結,接受不同形式的倡導工具和手法的培訓,逐步深入到每項具體權利的應用、落實和監督中。《公約歷程》的課程體系,以《公約》的條款作為唯一的參考和設計維度開發出針對不同對象的培訓課程。《公約歷程》分為3套課程,分別是:殘障意識基礎課程、殘障權利核心課程、殘障培訓師TOT。未來,隨著《公約》的普及和落實,還將開發殘障行動領導力課程、殘障融合發展課程等。

以上為一張圖片:圖片上部分是「公約歷程」公眾號的二維碼,中間有一行文字:感謝有人公益基金會支持,圖片下部分為有人公益基金會的logo。

相關焦點

  • 年底績效考核,用OA客觀公平好操作
    但是公平公正的績效考核又何其難,想必管理者們都心知肚明,怎麼樣用數據說話,讓績效考核客觀公平好操作,華天動力協同OA系統的績效管理平臺用起來,以科學公平的績效考核為參考,對員工實現更加公平公正的獎懲,該加薪的一個不漏,該升職的放心提拔。一、360度考核法 全面又客觀華天動力協同OA系統採用的是更加全面、客觀的360度考核法。
  • 《古董局中局Ⅱ:鑑墨尋瓷》客觀意見:真實影評!
    首先,這不是一部偶像劇,是懸疑、冒險、和劇情片,也是一部電視劇,所以,用小說的觀點去看電視劇本身就是一個錯誤,所以,本人是以影評人客觀的去看待這部鑑墨尋瓷的。第一點,這部劇對於客觀來說,只能算是還行,如果平時很多時間,非常閒的話,推薦這部電視劇,還是可以下飯的,但是如果是按照大片的觀點來看這部劇,那不好意思,你會很失望的。
  • 日本防衛研究所涉華報告不客觀不負責不專業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梅世雄、梅常偉)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26日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本防衛研究所涉華報告不客觀不負責不專業。    有記者問,據報導,日本防衛研究所11月中旬發布《中國安全戰略報告2021》稱,中國正擴大軍備攻勢,試圖加強以科技為核心的軍事力量。
  • 工作㹴的客觀論據
    理想的工作㹴,這樣的事情意味著擁有一整套的客觀論據。最重要的是它必須足夠小,使它很輕易地通過地洞,無論獵物走到哪裡都可以跟上。
  • 以客觀歸責理論處理特異體質傷害案件
    目前,司法機關在處理一些傷害案件中,對於行為人在不知道且難以知道被害人患有心臟病等疾病的情況下,因其輕微傷害行為引起被害人心臟病等疾病突發而死亡的場合,如何判斷行為人應否對被害人死亡結果負責,無疑是考驗刑法因果關係理論、歸責理論實用性的試金石。  因果關係是犯罪構成的客觀因素,是定罪的客觀根據之一,所以,如何認定因果關係就成為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
  • 關於朱之文兒子結婚客觀說
    就客觀來說一個娛樂明星有這個多的關注度對於我們來說應該是要感到悲哀的,也不是說我們也是見不得別人好。我相信對於老朱一家子來說也是想過正常人的生活!他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大的反應,關於老朱的新聞也經常看到,為村名修路,為家鄉做貢獻,各種捐款…就他而言我們是應該祝福他們的!大家可以有一個平常心去對。
  • 《決戰中途島》客觀且真實
    由此可見,製片方對兩方刻畫尤為具體與客觀,是不可多得的好電影
  • 鏡頭前的客觀與鏡頭後的客觀,誰是主宰?
    攝影既是人們記錄客觀事實的途徑,也是攝影師表達主觀思想的途徑。攝影家多蘿西婭·蘭格拍攝的《遷徙的母親》,就曾引起攝影界廣泛的討論。緊湊的景別將觀者的目光引導至母親的愁容上,而三個孩子的背影,則從側面交代了母親愁容滿面的原因。人們認為這張照片客觀、真實的記錄了大蕭條時代的人民。然而這張完美的照片,其實是攝影師主觀視角的呈現。
  • 2017年新蜘蛛俠玩具(不客觀)剁手指南
    各位看官準備好錢包,看完後心裡只有三個字:買買買!廢話不多說,猛料來了!🕷️出自一個蜘蛛俠腦殘粉的不客觀指南🕷️🕷️2017.07.07《蜘蛛俠:返校季》——還有不到一個月就上映啦!!(當然,大陸仍然沒定檔🌚但是小黃人都定了七月,蜘蛛俠沒理由不讓上吧。不管 反正不上就砍人🙃)(賤賤也這麼認為呢。
  • 新常態是一種客觀狀態 不能用好或壞來判斷
    有人問,新常態是一個好狀態還是一個壞狀態?這種問法是不科學的。新常態並沒有好壞之分。單純認為新常態好或者壞都不客觀,更不利於科學開展工作。   無論從世界經濟大格局來看,還是從我國發展歷程來看,發展總會呈現明顯的階段性。從空間上看,隨著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世界經濟深度調整,我國出口優勢和參與國際產業分工模式面臨新挑戰。從時間上看,我國發展經歷了由盛到衰再到盛的幾個大時期。
  • 唯心主義理學先驅韓愈的客觀唯心主義都提出了什麼觀點?
    「道」是客觀存在,所謂仁義自然也是客觀存在。至於「德」則是「道」的一部分,是「足乎已無待於外」,即存在於人們主觀之中的。可見,韓愈所謂「道」,其實就是封建的倫理道德,是宇宙精神,這種觀點顯然是客觀唯心主義(引文見《韓昌黎集》卷11《原道》)。韓愈的「原道」主要是反「佛」、「道」。在他看來佛和道的所謂「道德」是沒有仁義的,道德既抽去了仁義,那麼還有什麼道德可談呢,也就根本不成其為道德了。這是「原道」的主旨。韓愈把道德仁義說得很具體。
  • 不真實的不是客觀事件本身,不真實的是主觀想法和偏見
    上一篇推文中我們一起學習了「主觀VS.客觀」這組對立面在原文中的應用,這篇推文中就進一步來看看「主觀VS.客觀」在迷惑選項設置上可能會放的陷阱,這是一類殺傷力極大的迷惑選項,讓我們一起來繞開這個坑吧! 01
  • 電影視角之鑑:相輔相成的主觀與客觀
    《雙面勞倫斯》(2012)這些技巧運用的有效性,很大一部分基於對主觀視角和客觀視角的策略性運用。簡單來說,客觀視角是指電影視覺語言的運用,僅僅用來傳遞信息,就像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一樣,從角色角度產生的情感波動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反之,主觀視角能夠傳遞出情感衝擊,是基於某一角色心理與情感活動的視角。
  • 2020司法考試客觀題報名入口
    2020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公告已發布,客觀題考試實行網上報名,報名時間為7月28日0時至8月12日24時,報名人員應當在規定期限內登錄司法部網站(www.moj.gov.cn),按照網上報名要求、流程及步驟填報個人信息。
  • 客觀看待,他依然是肖戰
    2015年的冬天,他們參加選秀節目《燃燒吧,少年》,和其他選手不一樣的是他完全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和舞蹈訓練,為了趕上同伴的進度,他夜以繼日的練習舞蹈,膝蓋跳腫了說沒事,接著跳。腳指甲蓋跳到脫落,只是問老師後面還會不會長出來。為了能有更好的鏡頭形象展示,原本不胖的他,短短3個月時間暴瘦30斤。為了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他付出了,努力了,也終於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 知名影后盛讚楊穎演技好,稱其表演真摯自然,章子怡的評價客觀嗎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了:知名影后盛讚楊穎演技好,稱其表演真摯自然,章子怡的評價客觀嗎這部分人的在潛意識中認為,楊穎的表現大概應該會和《創業時代》《孤芳不自賞》《擺渡人》等影視作品中一致,演技不及格。持這種觀點的網友並不在少數,該劇開播時網上幾次掀起關於「楊穎演技」的討論,就是最好的證明。
  • 《蒙上你的眼》客觀一點
    很多時候沒必要太過於計較細節的問題,個人覺得評分應該過8,電影裡想表達的東西太多,可惜時間不夠,放它5個小時又怕你腎受不了,所以總體來說還算是一部佳片,桑姐的演技是真沒話說,片中的景色也是漂亮,最後盲人學校的時候直接戳中淚點,這難道不是我們在社會中應該關心的事情嗎?說實話,換作是我遇見電影裡的情況是真沒勇氣活下來!那些詆毀這部電影的人也麻煩你們客觀一點好嗎?
  • 人如果想要客觀地了解事物,就不能道聽途說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喜歡聽一些小道消息,很多時候聽多了就覺得它是真的了,人對身邊的某一些事情或事物產生好奇也是很正常的,但不能都道聽途說,那樣的話只會越來越偏離真相了,很多事情一旦被人傳多了就不知道是真是假了,如果因此而相信的話會對自己甚至他人都會造成傷害,因此對於一些非正當渠道獲得到的消息就應該要保持冷靜和客觀求證的態度
  • 英語班是報線上的還是線下的好?客觀分析真實效果?
    英語班是報線上的還是線下的好?客觀分析真實效果? 2020年11月27日 19:0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英語班是報線上的還是線下的好?
  •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是不是真的否定物質的客觀存在?
    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心外」第一次接觸王陽明是在高中的哲學課上。因為「心外無物」四個字,自己膚淺的認為王陽明因為沒有看到了千裡空山之中的花木,就認為此花木不存在,否定了客觀物質的存在。但千百年來,多少聖賢奉陽明心學為修身經典。如果真的如此膚淺?陽明心學又豈能歷久彌新,在歷史天空閃爍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