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圖片上方在銀河的中間擠進來飄了朵大大的雲,雲上四隻飛鳥託著兩行字,「有好物——CRPD LIFE」「有好物分享大會」圖片下方有一群等待被分好物的觀眾。
劇情簡介:沙宗琪」推拿院由盲人沙復明,和一眼明一眼盲的張宗琪創立.起因是他們共同炒股,全盲的沙復明將多年打拼得來的積蓄悉數交給張宗琪打理。股市變化時,張宗琪瞞著沙復明在股市運作,在達到自己目的的同時,張宗琪勸說沙復明合開了這家推拿院。推拿大師沙復明負責技術,精於算計的張宗琪負責行政,推拿院貌似有條不紊地運作著。失戀的芒來,理想化的小馬,想擁有一家自己店的王泉,追逐愛情的孔佳玉,金嫣,要證明自己的都紅等一行人云集推拿院,為沙復明帶來了一堆甜蜜的煩惱。而此時的張宗琪借著明眼人的優勢,繼續盤剝著推拿院的小小利潤。沙復明眼盲心明,在艱難應對時,柔弱的崔雲,出現在了他的身邊,為他帶來身心的溫暖和更大的前進動力.然而,推拿院的內憂外患漸漸加劇,沙復明的身體再也不堪重負,崔雲也被迫離開了。https://baike.sogou.com/v100526715.htm?fromTitle=%E6%8E%A8%E6%8B%BF%EF%BC%882013%E5%B9%B4%E6%BF%AE%E5%AD%98%E6%98%95%E3%80%81%E5%BC%A0%E5%9B%BD%E5%BC%BA%E4%B8%BB%E6%BC%94%E7%94%B5%E8%A7%86%E5%89%A7%EF%BC%89
這部30集電視連續劇在播出過程中收到的評論褒貶不一:在健全人看來,它拍攝得不夠現實,他們覺得盲人似乎沒有那麼好;而視障觀眾,則認為這部電視劇並沒有原原本本地反映推拿店的生活。但是,我個人在看完後,總體覺得這部電視劇還是比較客觀的。下面就讓我來談談,作為盲人客官,我是如何看到這部電視劇裡的客觀的,具體細節體現在:1.心態刻畫相對客觀
在很多人看來,盲人大部分都是自卑、敏感的。事實上,視障人有自卑的,也有充滿自信的。在這部電視劇中,曲芒來,就是一個比較自卑,且敏感的人。他在和金嫣外出乘公交車時,由於金嫣從外表上看起來並不像視力有障礙,司機質疑其視障身份,並要求她買票。金嫣毫不退卻地與司機對峙,僵持之下,曲芒來覺得這樣的爭吵非常丟人,覺得視障人免費乘車是一件被人瞧不起的事情,便帶著金嫣逃下公交車;但金嫣則認為是自己的權利就一定要爭取,即使視障,也沒有什麼好丟臉的。而且金嫣對待愛情也是非常地有信心,最終收穫了自己的真愛。這兩個典型的例子客觀地反映出了視障群體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2.抓住了有特點的細節
視障人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是靠聲音獲取的,因此,對聲音的判別和記憶也相對較深刻,特別是對於某一個特殊的聲音,他們往往會記憶很長時間。而這個細節,導演將之巧妙地利用起來,貫穿故事的始終。具體表現為:劇中人物沙復明(全盲)在大學時結識了一位女孩兒,儘管兩個人只有兩面之緣,相處了兩個小時,但是女孩兒的聲音卻始終縈繞在他的腦海裡。若干年後,他已經成為了推拿中心的老闆,人也已近中年,在街頭突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在求助,便毫不猶豫地衝上去將那人帶回了推拿中心。儘管這個人並不是記憶中的女孩兒,而且,長得也並不「好看」,但先入為主的聲音好感,讓沙復明一直對這個女人牽腸掛肚,最終,兩個人竟然結成連理。這也說明了視障人對自己的另一半的要求:聲音比長相重要得多。你說咱這算不算另一種「以貌取人」呢?3. 形象刻畫比較到位
很多視障人由於先天失明,又沒有接受過禮儀訓練,所以肢體動作會比較不符合大眾審美。好吧,其實就是古怪!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盲態。另外,他習慣了自己的小空間,經常會在腦海裡想像或者回憶一些事情,所以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表情,例如會突然微笑;還有,很多視障人喜歡仰著頭。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是醜化視障人,但是我個人認為,這正是非常真實的體現。表現在大家面前,總比隱藏在幕後要坦然得多。因為只有正視它,才有可能改變。4.視角相對客觀,不偏向哪一方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覺得做推拿,是一件非常不「正規」的事情。即使你的店面規模再大,也很難和其他的企業相提並論。而對於視障推拿師自己而言,他們也覺得只要有活幹,有錢掙就可以了。至於那些所謂的管理制度,他們覺得與自己無關。在《推拿》劇中,作為前臺的健全人高唯一心想將推拿中心推向正軌,幾次三番地要求老闆和員工籤合同。而老闆張宗琪和他健全的妻子覺得和盲人籤合同,首先是非常荒唐的事情,另外,盲人怎麼籤合同呢?他們又不能寫字,而那些推拿師也覺得這種想法是根本不現實也無意義的,還會帶來束縛,這也正是目前很多推拿店現狀的真實寫照。在很多人看來,視障人在出行時,身邊一定要有人陪同,否則他們是無法或者很難獨立出行的,而在這部電視劇中,每一位推拿師都是自己單獨出行,這與大家的印象是有很大差異的,這也是很多健全觀眾最不理解的地方,他們覺得這很虛假。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視障人也是完全可以單獨出行的,特別是在他們熟悉的地方,而劇中的那些視障推拿師平時單獨行走的也是他們相對較熟悉的路線、社區;而且在過馬路時,他們也總會跟著行人和聽著紅綠燈的提示行走,這也是現實當中視障人的做法。當然,每部電視劇都是這樣——有好,也有遺憾。《推拿》裡有客觀的地方,也有誇張失實。比如在劇中,小孔隨父母回家,王大夫去找小孔家時,儘管之前小孔給他發過家中的「地圖」,但真的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作為一個視力全無的人來說,我個人認為,他也很難遊刃有餘地去面對。但劇中王大夫卻表現得胸有成竹,不僅迅速找到她家廚房,還做了一頓美味佳餚,就此徵服了小孔的父母,這裡面不免有些過於誇張了。而且,劇中全盲的比例過多。在現實生活中,視障群體其實大部分都是有一定視力的,即使在推拿中心,往往也是低視力多於全盲。不過在沙宗琪推拿中心,除了金嫣有一些視力之外,所有推拿師全部是全盲,導演或許是想用這樣的方式來反映全盲的狀態,但更有可能他們也和大多數健全人一樣,忽略了低視力群體的存在。其實低視力群體的生活狀態同樣和健全人有著較大的差別。他們同樣是視障群體的一個主要部分,但又與全盲的狀態不同。從我這麼一個低視力來看,這部電視劇確實是一部不錯的作品。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把視障人當作了一個普通的人看,他的想法和人生觀、價值觀也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們身體上的障礙導致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健全人有一些差異。另外,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既沒有過度地反映視障人心理的消極,也沒有誇張地譜寫視障人的自強不息與神奇。儘管大家可能覺得有些劇情過於誇張,甚至不現實,那只是他們對這個群體不了解。我覺得凡是看過這部電視劇的健全觀眾多少還是會對真實的視障群體有更多客觀的了解和認識。作為一名視障人,我在這兒想對康洪雷導演說一聲謝謝,是您讓健全人有了一次了解視障群體的機會,也讓視障群體較為真實地走上了中國的電視螢屏。這是一位低視力眼裡的客觀,但可能是另外一位視障夥伴眼裡的主觀。不管是主觀還是客觀,相信每位客觀看完了,都會在自己的主觀中又添加了一點點客觀。《公約》第八條提高認識裡,強調要採取行動消除人們的偏見定見,但這種消除,不是用一種新的單一的形象,去替代某種舊的印象,而是在充分的表達與交流中,讓人們看到更為立體而豐富的群體形象,以及每個個體的獨特性。嘿,愛看電影、愛讀書、愛煲劇、愛購物、愛時尚……最關鍵的是愛生活的各位客官們,丯小二在這裡,期待你來推薦「好物」哦!投稿郵箱
tougao@yrfoundation.org
【有好物】電影推薦:《哪吒之魔童降世》
有問答
以上為一張圖片:圖片上部分是「公約歷程」公眾號的二維碼,中間有一行文字:感謝有人公益基金會支持,圖片下部分為有人公益基金會的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