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前的客觀與鏡頭後的客觀,誰是主宰?

2021-02-19 Elle生活

1826年夏天,法國攝影術和印刷製版發明者——尼埃普斯,在實驗室中製成世界攝影歷史上第一張可以攝影成像的圖片。

1839年1月9日,法國畫家達蓋爾於法國科學學會上宣布他的傲世大發明。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成功發明的攝影技術,被命名為「達蓋爾照相術」。

攝影技術出現距今已有近200年,關於攝影主觀性和客觀性的矛盾,至今仍存在諸多爭議。攝影既是人們記錄客觀事實的途徑,也是攝影師表達主觀思想的途徑。

攝影家多蘿西婭·蘭格拍攝的《遷徙的母親》,就曾引起攝影界廣泛的討論。

緊湊的景別將觀者的目光引導至母親的愁容上,而三個孩子的背影,則從側面交代了母親愁容滿面的原因。人們認為這張照片客觀、真實的記錄了大蕭條時代的人民。

然而這張完美的照片,其實是攝影師主觀視角的呈現。事實上這位母親有5個孩子,當蘭格接近他們後發現照片只能框取其中3個,為了呈現更好的作品,蘭格選擇捨棄一部分真實。

這張照片正是攝影主觀性與客觀性矛盾的極佳展示。

既然攝影師能夠在攝影中展示個人的主觀性,那麼不同的攝影師自然也會呈現出不同的主觀視角。

幾年前由Canon Australia贊助的實驗中,完美的詮釋攝影中的主觀性。

6個攝影師被要求拍攝同一個人Michael,但是被告知了關於此人的6個不同版本的人物故事。隨後攝影師們就根據他們聽到的故事,進行拍攝,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在相同的拍攝地點以及使用相同的道具,6個攝影師帶著各自的主觀性,拍攝出6種完全不一樣的風格。

正如實驗的贊助方Canon Australia所言:「一張照片所展現的與其說是鏡頭前的人,不如說更多表現了拍攝者的特質」

那麼在攝影中男性攝影師和女性攝影師也會存在主觀性的區別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女性攝影師憑藉天生的敏銳直覺,攝影過程中,更善於捕捉不易被察覺的情緒。

比起男性攝影師,女性攝影師更容易讓人進入放鬆的狀態,更容易調動模特的情緒。

情感使然,女性攝影師也更樂於將目光放在弱者身上。

隨著攝影技術的普及,湧現出許多出色的女性攝影師,她們的作品被廣泛傳播,並獲得世人的認可。

1926年出生於美國的保姆攝影師——薇薇安·邁爾,就是這樣一名傳奇女性攝影師。她的照片直至2007年才被大量發現,隨後傳遍世界。其照片已在美、英、德、法、丹麥、挪威、比利時等國展出,並出現在世界各國的報刊雜誌上。

世界上報酬最高的攝影師之一的安妮·萊博維茨,是《名利場》雜誌的攝影師,同時也是在美國史密森學會的國家畫廊舉辦攝影展的第一位女攝影家。她憑藉獨特的人像攝影風格而聞名於世,被評論家們稱為「攝影師中的左拉」。

來自莫斯科的女性攝影師伊麗莎夫塔·保羅迪娜,曾經是一名心理治療師,如今是一名時尚攝影師,這兩種職業以奇妙的方式融合,碰撞出嶄新的創作思路,並體現在她的作品中。在她的鏡頭中,人物會自然流露出內心敏感、安靜的一面。

不久前華為特邀伊麗莎夫塔·保羅迪娜創作了一組攝影作品,而拍攝工具則是近期上市的華為P40 Pro。

伊麗莎夫塔善於挖掘情緒,華為P40 Pro善於再現色彩,兩者共同促成這組作品情緒與色彩的極致表達。

@Elizaveta Porodina  |  HUAWEI P40 Pro

@Elizaveta Porodina  |  HUAWEI P40 Pro

在P系列創立之初,華為就踏上了美學和影像的探索與革新之旅。

今年3月,華為影像旗艦P40系列問世,開闢了1/1.28英寸型CMOS傳感器的全新領域,更創造了10倍純光學變焦、100倍數碼變焦的記錄,引領手機攝影進入超感知時代,同時開創了多項世界第一。

致力於提升手機攝影攝像技術的華為,除了在產品上苦下功夫,在營造手機攝影文化氛圍上同樣不遺餘力。

自2017年開始,華為舉辦的新影像大賽憑藉其專業性和用戶參與積極性,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手機影像比賽之一。

「新影像」,不再是一張簡單的靜態圖片,而是通過智慧型手機賦予「影像」新的定義和形式。

智慧型手機讓影像記錄更加方便易得,且不只靜態影像,動態視頻也成為影像記錄的流行方式。「新影像大賽」正是藉助新工具打破桎梏,激發消費者影像創作靈感,倡導人們回歸生活、關注生活並享受生活中的樂趣。

今年的「新影像大賽」,華為邀請了伊莉莎夫塔參與本次大賽的終審環節,同時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6位影像領域大師,為終審把關,他們分別是:

史蒂夫·麥凱瑞(Steve McCurry):瑪格南圖片社攝影師

伊麗莎夫塔·保羅迪娜(Elizaveta Porodina):俄羅斯著名時尚人像攝影師

魯本•克拉貝(Reuben Krabbe):加拿大極限運動攝影師

卡羅萊納·亨克(Karolina Henke):瑞典知名攝影師(Profoto保富圖推薦)

安德魯·加裡希(Andrew Garrihy):華為消費者業務全球首席品牌官

李昌竹:華為消費者業務 消費者戰略市場部副部長

今年的評委十分的多元化,他們有的是運動攝影師、有的是人文攝影師,也有像保羅迪娜這樣專注於時尚人像的攝影師。希望每一種風格的照片都能被欣賞,每一種攝影視角都會被認可。

今年的「新影像大賽」已經開始徵集作品了!本屆大賽將分設6大競賽單元,儘可能的容納更多的題材,讓用戶拍其所想,開放創作。

遠與近

鼓勵探索手機鏡頭的新功能,如長焦、微距、超廣角等,以不一樣的視角記錄生活。

夜之美

嘗試在夜晚或弱光環境下拍攝照片,體現當時的氛圍、拍攝的樂趣或是別出心裁的創意。

你好,生活!

拍攝有關生活方式的照片,彰顯自己以及所觀察的人們生活的格調與興趣,表現生活中的特色。

眾生相

拍攝大千世界的「面孔」,包括你、我、TA或TA們的肖像、身姿、表情等。

時間線

精心拍攝並製作一段10分鐘以內的短視頻或手機電影,以動態影像的方式表達創意、分享故事。

敘事者

用一組照片(3-9張)來表達情緒、講述故事、記錄變化或發現趨勢。

本次大賽將評選出3個獎項,共計73名獲獎者,並送出超豐厚的獎品,以獎勵獲獎者。

■ 年度攝影師(3名)

• 新影像創作基金10, 000美元(稅前)

• 華為P40 Pro 1臺(8GB+256GB,顏色隨機)

• 獲獎證書電子版

■ 組別獲獎者(15名)

• 新影像創作基金1,000美元(稅前)

• 華為P40 Pro 1臺(8GB+256GB,顏色隨機)

• 獲獎證書電子版

■ 優勝獎(50名)

• 華為P40 Pro 1臺(8GB+256GB,顏色隨機)

• 獲獎證書電子版

■ 組委會推薦獎(5名)

• 華為P40 Pro 1臺(8GB+256GB,顏色隨機)

• 獲獎證書電子版

徵稿通道


1、官網途徑

* 官網徵稿通道:

https://gallery.consumer.huawei.com

* 參賽流程:點擊「我要參賽」

註冊/登錄-選擇參賽組別-上傳作品

2、一鍵參賽

華為手機用戶可進入「手機圖庫」

選擇參賽照片-點擊分享

選擇「華為新影像」

進入新影像社區,隨時隨地樂享互動

3、探索更多影像技巧,詳見新影像學院

https://consumer.huawei.com/cn/huaweitime/

4、分賽區

華為主題,華為視頻,花粉俱樂部,會員中心

5、大賽合作夥伴

DJI大疆創新,保富圖,剪映

超豐厚的獎品+各位攝影大師的認可,這樣的賽事怎麼不心動?

趕快帶上你的作品來「新影像大賽」,和全世界分享你的主觀視角吧!

相關焦點

  • 大白升級 佳能100-400mm II鏡頭客觀評測
    佳能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鏡頭包裝內物品展示前面筆者對佳能新款100-400mm鏡頭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想必大家也能看出新款大白從結構到技術都煥然一新,下面就讓我們通過客觀測試來為大家進行一一解析
  • 電影視角之鑑:相輔相成的主觀與客觀
    勾勒畫面的角度得考慮使用多少毫米的鏡頭,還有攝影機移動與否,場景又要如何剪輯,這是幾乎所有電影製作者要做的選擇。是要插入主觀視角,還是用客觀視點鏡頭來刻畫場景,每一個決定都可以從這項測試的問題裡篩選出來。
  • 主觀鏡頭、視點鏡頭、過肩鏡頭、空鏡頭、特技鏡頭簡析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電影有客觀鏡頭和主觀鏡頭兩種。
  •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是不是真的否定物質的客觀存在?
    因為「心外無物」四個字,自己膚淺的認為王陽明因為沒有看到了千裡空山之中的花木,就認為此花木不存在,否定了客觀物質的存在。但千百年來,多少聖賢奉陽明心學為修身經典。如果真的如此膚淺?陽明心學又豈能歷久彌新,在歷史天空閃爍耀眼的光芒。近年來,靜心學習《傳習錄》,才發現自己曲解了王陽明「心外無物」。王陽明的心外無物,並非否定自己未認知事物的客觀存在。
  • 講個笑話:香港媒體中立客觀
    媒體一直以來都被看作是為社會大眾傳遞事實真相、提供公平客觀報導的平臺。然而,在持續幾個月來的香港反修例事件中,中立客觀的新聞報導似乎在香港社會一度隱形。媒體本該堅守的責任意識和職業準則在鮮明的政治立場中遭到丟棄。
  • 【有好物】電視劇《推拿》的「客觀」與「不客觀」
    但是,我個人在看完後,總體覺得這部電視劇還是比較客觀的。下面就讓我來談談,作為盲人客官,我是如何看到這部電視劇裡的客觀的,具體細節體現在:1.心態刻畫相對客觀在很多人看來,盲人大部分都是自卑、敏感的。事實上,視障人有自卑的,也有充滿自信的。在這部電視劇中,曲芒來,就是一個比較自卑,且敏感的人。
  • 誰能客觀的評價Beyond的音樂?
    Beyond是一種搖滾啟蒙,在中國搖滾音樂歷史上beyond有自己的開拓地位,單純的比誰的歌更好聽,更流行是片面的。好聽好看都是因人而異的,有人喜歡黃色,有人喜歡紅色。不接受與流行,他們代表著一代人的公共記憶,誰能客觀人評價他們的音樂。
  • 客觀看《鳴梁海戰》
    有時候演員的演技靠那麼幾個鏡頭就確定了,因為大部分還是普通的鏡頭嘛。對於「曹操」這本書,看完之後認為對比「明朝」遜色原因有:曹書中寫法以三國志等史料為基礎進行流行詞彙的寫法,講述人物傳記並點評,跟明朝書中寫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遜色就遜色在,此書用詞方面和客觀評價方面我認為用詞有些地方用的很低俗,其次作者客觀評價比起明朝差強人意有點片面之嫌。
  • 董元奔‖生活·理性和感性語義:語義與客觀生活的相互構建
    此文可作為作者昨日發於百家的《語境·時地性·感性意義:通過立足客觀生活澄清語義》一文的姊妹篇。語義具有模糊性特徵,其模糊性來源於語言的感性意義即語義中的非理性方面。那麼,語義為什麼會有非理性方面,語言的理性意義難道不能主宰語義的發展變化嗎?我想,這都是生活的緣故。那麼語義與客觀生活到底有什麼關係呢?首先,客觀生活構建了語義。
  • 客觀談創造營2020最終出道位
    C位:劉些寧、徐藝洋這兩個人我都沒pick過,但客觀來講兩人都有海外女團成長經歷,舞蹈方面在目前前十選手中算突出,劉些寧缺點很明顯,唱歌不行,不是一般是不行,這點與孟美岐有差距;徐藝洋實際上唱歌可以,我說的可以就是不破音在調上並非突出,這也是在幾次宿舍日記和加料版裡她清唱時發現的。
  • 視聽語言知識:電影主觀鏡頭、空鏡頭 、特技鏡頭簡析
    凡是代表導演的眼睛,從導演角度(以中立的態度)來敘述和表現一切的鏡頭,統稱為客觀鏡頭。凡是代表劇中人的眼睛,直接目擊、觀察大千世界中的人和事、景和物,或者表現人物的幻覺、夢幻、情緒等的鏡頭,稱為主觀鏡頭。
  •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看似是安慰,實則隱含客觀因果
    相信誰都聽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句話,生活中誰出現了災禍時,就有人用這句話來安慰他。說者或許無心,聽者也未必有意,很多人單純只是把這句話,當成一句安慰別人的話,隨口一說,並不是真的認同這句話。因為很多人都認為,大難不死這是偶然的事情,必有後福這是必然。
  • 老蛙鏡頭使用體驗徵集
    首先,老蛙鏡頭的名氣很大,發力做了很多鏡頭,鏡頭的素質也不錯,雖然質量不能和蔡司,尼康,佳能媲美,但人家都是百年老店,老蛙起步才幾年,要真能追上才是見了鬼呢。其次,老蛙的鏡頭比起同規格的外國鏡頭也的確便宜了不少,一分價錢一分貨,想花2000塊感受5000塊的效果這不現實,而不花錢純吹水也沒有意思,到底花得值不值只有花了的人自己清楚。
  • 如何客觀看待2018平昌冬奧會?
    平昌註定不太平,終於熬到了閉幕式,原本以為能夠在閉幕式上沒有比賽沒有競爭,能夠和氣一團讓運動員來享受這一美麗時刻,可是可惡的韓國人居然又玩起了小把戲,在展示本屆奧運會精彩時刻的鏡頭中竟然就給了中國一個鏡頭,居然是短道速滑摔倒的鏡頭,這是多麼可惡,你怎麼不放韓國女子隊員兩人同時摔倒的鏡頭!
  • 以客觀歸責理論處理特異體質傷害案件
    因果關係是犯罪構成的客觀因素,是定罪的客觀根據之一,所以,如何認定因果關係就成為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從刑法理論上看,因果關係理論經歷了從條件說到相當因果關係說的演化過程。近年來,我國學者倡導的客觀歸責理論,又對因果關係理論產生了巨大影響。
  • 什麼是長鏡頭?有什麼作用?
    他認為,鏡頭應該是客觀的,要忠於事實,只有用長鏡頭才能原原本本記錄事物本身。而蒙太奇則很主觀,剪輯的時候,用哪些,丟掉哪些,都是導演的主觀判斷,太容易夾帶私貨。雖然自古以來兩者一直相愛相殺,但是這種偽一鏡到底是符合巴贊長鏡頭理論中的「客觀」「真實」的,也屬於長鏡頭。 從物理意義上看,長鏡頭未經剪輯,所以不屬於蒙太奇。但從藝術角度上來看,長鏡頭則是一個鏡頭內的蒙太奇,兩者都是影視藝術構成手段的兩大形態,相互融合、相互補充。
  • 客觀看待,他依然是肖戰
    為了能有更好的鏡頭形象展示,原本不胖的他,短短3個月時間暴瘦30斤。為了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他付出了,努力了,也終於走進了大眾的視野。沒有人的成功是從天而降,選秀出道的他並沒有星途閃耀,隨著公司接了幾個商演後便開始認真從小角色開始做起小演員
  • 《八佰》影評——我不想以客觀的角度來評價
    《八佰》是我從去年到現在最期待的國產電影,加之姜武擔任主演,我對它的期望值甚至超過了《流浪地球》,所以肯定無法做到以很客觀的角度來評價,也不想以客觀的角度寫完這兩千多字,因為我真的太喜歡了航拍鏡頭交代整體環境,用於對比蘇州河兩岸仿佛天堂和地獄的殘酷差別(頗有一種魔幻現實主義色彩),有助觀眾迅速明確戰局,很快投入到劇情之中。戰鬥過程中,管虎導演沒有擴大戰場的範圍,而是把我們在航拍中看到的大格局縮小並保持在四行倉庫。
  • 年底績效考核,用OA客觀公平好操作
    年底,對大部分企業來說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績效考核,哪位員工該加薪,哪位員工該升職,誰又該批評警告降薪,其評判標準都在績效考核上,特別是年後跳槽高峰期,考評不公平,很容易讓人才流失讓庸才留下,最終導致企業巨大的人才損失。
  • 鏡頭語言:電影鏡頭畫面的構圖
    即在二維平面的銀幕上,創造出使觀眾深信不疑的三維的空間感。    電影鏡頭畫面構圖的首要任務是突出主體形象,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並準確地引導到影片創作者希望觀眾注意的地方。    電影鏡頭畫面構圖的特點    整體連貫的節奏性——內容完整的一個電影鏡頭畫面通常總是由兩個以上乃至幾十個電影畫面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