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編導網微信號:biandaov
電影有客觀鏡頭和主觀鏡頭兩種。凡是代表導演的眼睛,從導演角度(以中立的態度)來敘述和表現一切的鏡頭,統稱為客觀鏡頭。凡是代表劇中人的眼睛,直接目擊、觀察大千世界中的人和事、景和物,或者表現人物的幻覺、夢幻、情緒等的鏡頭,稱為主觀鏡頭。
1、主觀鏡頭
是電影所特有的語彙,它是基於影片中某個人物的視線和心理感受拍攝的電影畫面,他使「我們的眼睛與劇中人的眼睛合而為一,於是雙方的感情也就合而為一了。」(巴拉茲《電影美學》)
劇中人的眼睛 把鏡頭作為劇中人的眼睛,這是影片中常用的手法。它讓觀眾從劇中人的視角,來體味其經歷、感情和行為。使觀眾與劇中人合而為一。
人物的精神狀態或情緒 比如用天旋地轉,搖晃不定的畫面,表現人物的頭暈目眩或傷勢嚴重;用光怪陸離、混沌不清的形象,反映人物的醉眼朦朧。
人物心理 藉助主觀鏡頭展現人物的幻覺、幻聽、想像以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鏡頭的主客觀地位是經常變化的,主觀鏡頭只能是穿插,運用的好,錦上添花。如果一部影片從頭到尾都是主觀鏡頭,那將事倍功半,適得其反了。
2、空鏡頭
指沒有人物的鏡頭,人們習慣稱之為景物鏡頭。蘇聯評論家法馬林說過「戲劇不能容忍自然景物。電影則必須要自然景物。戲劇是表演。電影則是生活。」(《世界電影》,1982年第1期)這裡所說的「自然景物」就是電影裡的空鏡頭,它常被用來比喻、象徵、抒情、烘託氣氛、借物寫人等。空鏡頭能介紹整個故事發生的環境,一般較多地用在影片的開始。空鏡頭往往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以景物傳遞著濃烈的感情。隱喻性的空鏡頭常常直接把抽象的概念用視覺形象生動地體現出來。空鏡頭常常讓觀眾產生想像,使觀眾暫時離開影片劇情的敘述,讓視覺的感受力集中去領略事件的情緒色彩,「按照自己的信仰、情感和思想在藝術品裡重新發現它自己,而且能和所表現的對象起共鳴」。
3、特技鏡頭
這是利用電影攝影機技術性能(包括洗印技術)來創造各種現實的與非現實的銀幕畫面的表現手段。特技鏡頭可以造成某種情緒色彩、情調、氣氛,創造特定的心理效果。
慢鏡頭:慢鏡頭是用高速攝影機拍攝而成的。一般的鏡頭1秒鐘24格,高速就能48或96格,而放映的速度仍然是每秒鐘24格,於是就產生了慢動作、慢運動。攝影上又叫做升格。首先,慢鏡頭可以創造意境,表達詩意或哲理。其次,慢鏡頭可以表現人物頭腦中印象最深的東西,這些東西對他一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快鏡頭:與慢鏡頭相反,攝影機以低於24格/秒的頻率拍攝,當以正常頻率(24格/秒)放映出來時,就產生了較實際過程為快速的視覺效果,即所謂的「快動作鏡頭」。攝影上稱之為降格。快鏡頭中的人物動作像機器人似的毛手毛腳,常常造成一種滑稽可笑的銀幕效果。快動作鏡頭也可以造成急劇緊張的心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