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長得太醜,只能去當虛擬主播了

2021-02-10 網際網路前沿

作者 | 周文君

來源 | 網際網路前沿(ID:netqianyan)

隨著直播行業的火熱,主播成了當下最吃香的職業之一。他們不僅能享受粉絲的簇擁,還能在短時間內獲得一筆不菲的收入,著實羨煞旁人。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主播的,光是顏值這一道門檻就令大部分人望而卻步。那麼,外觀條件不好就當不了主播了嗎?也不盡然。科技的飛速發展讓人們在這個時代又多了一種選擇,那就是「虛擬主播」

虛擬主播與普通主播的最大區別,在於虛擬主播並不需要本人出現在屏幕上。也許你會問,本人不出鏡,那豈不是和電臺主持、解說員一樣了,還能叫主播嗎?這就要說到重點了。之所以叫虛擬主播,就是因為其採用了一套虛擬形象代替本人出鏡。這種虛擬形象運用了動作捕捉技術,能夠採集真人的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然後反映到虛擬形象上。換句話說,主播在現實中的表情動作,和畫面中的虛擬形象是一致的。就像遊樂園中穿著玩偶服裝的工作人員一樣,虛擬主播的本質是一種角色扮演者。而他們所扮演的形象,在行話裡叫「皮套」。虛擬主播如果想獲得高人氣,一個好的皮套是必不可少的。皮套一般先由專業的畫師繪製出設計圖,再由建模師使用相關軟體建立2D或3D模型,最後用動捕軟體與真人聯繫起來即可完成。一個普通的皮套成本在千元左右,越精美價格越高。由於虛擬主播的受眾主要是ACGN(可理解為二次元)愛好者,虛擬主播的皮套一般採用萌系設計,且以女性角色居多。直播的內容與普通主播沒有太大區別,既有遊戲實況,也有唱歌聊天,都是偏娛樂化的內容。直播行業是粉絲經濟的產物,主播的粉絲數也直接決定了自身的收入。虛擬主播的粉絲結構和同行一樣,金字塔頂端是活躍度極高、消費能力強的核心粉絲,底部則是偶爾看看,當作飯後消遣的「散粉」。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虛擬主播的粉絲重合度很高,每一個愛好者,都可能同時是多個主播的粉絲。這一點與普通主播多為唯粉(專一的粉絲)的區別較大。雖然虛擬主播在國內是新興職業,市場也相對較小,但對於有意願入行的人來說,依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虛擬主播,不吃青春飯

首先,正如前文所說,虛擬主播並不需要姣好的面容,只需能說會道即可。既然不用露臉,也就省去了化妝、燈光、美顏特效等繁瑣的準備工作。表面上看虛擬主播製作皮套需要花不少錢,但長期看來成本其實是更低的。同時,不必露臉也就意味著虛擬主播並不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職業。人的顏值會隨著年齡逐漸降低,但聲音幾乎不會。只要這個行業存在,便可以一直做下去。因此虛擬主播的「保質期」更長。其次,虛擬主播的工作和生活是分開的,直播活動不會影響到現實中的自己。對於真人出鏡的主播來說,出名也就意味著自己的過往將被人「扒」出來公諸於世。情況惡劣的甚至會被洩露個人隱私,包括手機號等聯繫方式,給現實生活帶來困擾。但虛擬主播就不存在這個問題。雖然粉絲明白皮套的背後是一個真實的人(行話裡叫「中之人」),但大多數粉絲都會心照不宣,不問及現實中的情況。即使偶爾有人想捅破這層窗戶紙,也會遭到其他粉絲的抵制。虛擬和現實涇渭分明,可謂虛擬主播最大的優點。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虛擬主播不必擔心「人設崩塌」。在這個信息爆發的時代,為了讓觀眾快速了解自己,主播一般都會經營一套自己的人設,比如元氣。高冷、萌蠢等。一旦做出了與人設不符的事,很可能遭到「反噬」,快速掉分。然而對於虛擬主播,人們對他們人設崩塌(行話叫角色崩壞)的容忍度比較高。因為形象本來就是虛擬的,只要中之人不變,增減人設也無可厚非,甚至這種反差感會更加吸粉。總而言之,虛擬主播具有門檻低、風險小、容錯率高三大特點。在直播界,虛擬主播的確是獨樹一幟的。

所謂平臺,既是指狹義上的直播平臺,也是指廣義上的平臺——供人們展示自己的舞臺。虛擬主播,最早產生於國外視頻網站「YouTube」,由於形象是虛擬的,因此被命名為Virtual YouTuber,即知名度較高的「Vtuber」「絆愛」是世界上第一個Vtuber,由Activ 8公司運營,以視頻製作者的身份出現。由於其人設是「不怎麼智能的AI」,因此也被中國網友戲稱為「人工智障」。自2016年12月亮相以來,絆愛的人氣便一路猛漲,到2018年3月訂閱人數突破百萬大關。國內關於她的表情包也層出不窮,深受人們喜愛。凡是涉及虛擬偶像的討論,幾乎都繞不開她。然而好景不長,2018年6月開始,絆愛的粉絲數卻呈斷崖式下跌。原來,絆愛背後的公司A8為了擴大商業成果,替換掉了原本絆愛的中之人,並增加了三個「分身」,比如面向中國市場的「中國愛」。運營公司的行為,惹惱了絆愛的核心粉絲。他們認為,一旦替換了中之人,角色的靈魂就變了,絆愛也就不是原來那個絆愛了,於是集體取關以示抗議。由此可見,由公司運營的虛擬主播,難免會因人事調動產生隱患。對於公司來說,皮套和中之人是割裂的,前者屬於公司,後者歸於個人;但對於粉絲來說,兩者是一體的。這也是目前虛擬主播行業中一個難以調和的矛盾。那麼,對於個人運營的虛擬主播是不是就沒有這方面的擔憂了呢?的確,從形象製作到角色扮演,都可以由個人來完成。但他們獨立的同時也損失了最大的資源——平臺優勢。絆愛之所以能如此火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背後資本帶來的推廣資源。沒有公司的渠道,僅憑虛擬主播個人的實力很難在直播平臺以外的地方獲得流量。就目前看來,肯在這個新興領域投資的公司屈指可數。另一方面,由於受眾問題,虛擬主播只能在某些特定的直播平臺才能獲得人氣。比如國內的虛擬主播幾乎都集中在B站,離開了B站他們將無落腳之處。兩種平臺的缺乏,都是是虛擬主播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相關焦點

  • AI虛擬主播簡史
    (小龍) 但這把「火」來得快,去得也很快。就在小龍誕生的當年,阿娜諾娃就徹底告別了歷史舞臺。自阿娜諾娃「死」後,虛擬主持人市場仿佛瞬間熄火,自此步入了長達十多年的「黑暗時代」。 2.0時代:偶像先行,AI虛擬主播順風飛翔 2016年,當一位自稱「超級AI」的虛擬主播絆愛(kizunaai)在YouTube上首次亮相時,也許誰都沒想到,她會成為照亮「黑暗時代」的第一縷曙光。
  • 虛擬主播大熱!國內驚現一位神秘虛擬主播!
    虛擬偶像可以作為主播在視頻網站上以虛擬形象發布視頻或進行直播,一般是通過3DCG及動作捕捉技術將自己的人物形象和動作展現在屏幕上。而聲音既有聲優配音,也有使用電腦合成音的虛擬主播。不過他們發布或者直播的內容倒是和正常的主播區別不大,既有當下流行的遊戲實況。
  • 虛擬主播的魅力在哪裡?一點一點講給你
    第二,我們要了解人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喜歡上一個虛擬主播。這一部分討論觀眾喜歡上虛擬主播「過程」。 第三,我們得弄明白虛擬主播相比真人直播或者其它表現形式而言,有何特殊性。這一部分致力於討論虛擬主播的觀眾為何更傾向於選擇虛擬主播作為生活娛樂的重要內容,且不惜在其中投入大量時間乃至金錢。
  • 歡迎光臨虛擬主播「本土化時代」
    昨天,一場虛擬主播演唱會引發圈內熱議,NGA論壇的討論專樓一晚上蓋到了17頁。單從陣容上來說,昨天晚上B站播出的《創世之音》虛擬主播演唱會可以說是今年第一場VUP大型線上慶典了。演唱會直播時長接近2個小時,內容被分成了十一個章節,泠鳶yousa、鹿乃、新科娘等眾多虛擬主播串聯起了雪原、深海、森林、賽博城市等10主題場景。
  • 國內最強虛擬主播菜菜子,竟然是毒舌的蔡明老師
    那時候他們就已經提前得知了男女比例將會失衡,預言科技會讓人與人之間距離越來越遠,禿頭的郭達找對象只能將目光聚焦到生物範疇之外,寄希望於科技發展。節目開場,單身多年的郭達就顯露出男性對女性的普遍誤解,推著車哼著曲:「千金難買是單身,單身時間長了想結婚,現在的女人實在氣死人,我乾脆買它個機器人。」他幻想擁有一個十全十美的伴侶,於是定製了一個毛阿敏長相的機器人。但就在開箱的一瞬間,來自賽博坦的蔡明給他敬了個禮。
  • 國內最強虛擬主播菜菜子,竟然是大家熟悉的蔡明老師
    差評君給大家舉個例子,主播大家都見過吧,而虛擬主播指的就是錄製視頻或者進行直播的人是一個虛擬出來的角色,相當於大家在看一個二次元角色在直播。除了虛擬主播,還有一些人會以虛擬 UP 主的身份錄製並上傳視頻,他們有時也會被叫做 VTuber。
  • 國內最強虛擬主播菜菜子,竟然是大家熟悉的蔡明老師。。。
    差評君給大家舉個例子,主播大家都見過吧,而虛擬主播指的就是錄製視頻或者進行直播的人是一個虛擬出來的角色,相當於大家在看一個二次元角色在直播。除了虛擬主播,還有一些人會以虛擬 UP 主的身份錄製並上傳視頻,他們有時也會被叫做 VTuber。而蔡明老師這次直播就是採用了虛擬身份菜菜子直播的,大家在直播間能聽到蔡明的聲音,但畫面卻是菜菜子。
  • 國內最強虛擬主播菜菜子,竟然是大家熟悉的蔡明老師...
    VTuber 的中文名叫做虛擬主播或者虛擬 UP 主,在 YouTube 視頻網站上面做視頻的主播叫做 YouTuber,而 VTuber 就是虛擬 YouTuber差評君給大家舉個例子,主播大家都見過吧,而虛擬主播指的就是錄製視頻或者進行直播的人是一個虛擬出來的角色,相當於大家在看一個二次元角色在直播。除了虛擬主播,還有一些人會以虛擬 UP 主的身份錄製並上傳視頻,他們有時也會被叫做 VTuber。
  • 叮咚,歡迎光臨虛擬主播「本土化時代」
    昨天,一場虛擬主播演唱會引發圈內熱議,NGA論壇的討論專樓一晚上蓋到了17頁。單從陣容上來說,昨天晚上B站播出的《創世之音》虛擬主播演唱會可以說是今年第一場VUP大型線上慶典了。演唱會直播時長接近2個小時,內容被分成了十一個章節,泠鳶yousa、鹿乃、新科娘等眾多虛擬主播串聯起了雪原、深海、森林、賽博城市等10主題場景。
  • 虛擬主播「造神」:資本進場,誰會是下一個贏家?
    10月29日,虛擬主播切茜婭CheIsea艦長數量突破1000位,成為第一位擁有1000位艦長的國產虛擬主播。 11月5日,虛擬主播美波七海開啟了自己的首次B站直播,直播時長249分鐘即收穫295位艦長與8位提督(比艦長更加昂貴的VIP服務),營收達到11.93萬。 而在此之前,許多B站虛擬主播連取得百艦成就都十分困難。
  • 虛擬主播,從小眾歡樂,到B站的臺柱子
    虛擬主播排行榜後期之秀正在把虛擬主播第一人小希遠遠甩在身後。相比真人主播動輒百萬的粉絲數,虛擬主播的熱度仍在上升中。國內的虛擬主播市場還處在野蠻生長之中,存在著些許問題。2)頭部影響力有限目前的虛擬主播圈內開花,圈外未聞。說到虛擬形象,非二次元們大概只能想得到洛天依,可洛天依的定位是「歌姬」,而不是up主或主播,而真正的虛擬主播對圈外人來說卻聞所未聞,不知為何物。日本虛擬主播圈內大佬絆愛,作為行業絕對領軍人物,頻頻出圈,為接虛擬主播的傳播提供了許多啟發。
  • 如何製作一個虛擬主播動畫視頻,沒有基礎也可以
    如何製作一個虛擬主播動畫,沒有基礎也可以實現現在短視頻很火,非常熱門,很多朋友在做視頻的時候不想真人出境,那麼怎麼辦呢?很多人想到了代替的方案做一個虛擬主播為了做一個虛擬主播的視頻,沒有基礎的我,查詢了大量的資料,最終找到了京東的虛擬主播,效果是這樣的:
  • 訊飛AI大學|虛擬主播「變形計」
    翹首以盼,虛擬主播初登場2001年,世界上第一個虛擬主持人阿娜諾娃的誕生給傳媒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CNN將其描述為「一個可播報新聞、體育、天氣等的虛擬播音員,堪比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主播。」在專業公司制定好絆愛的3D模型後,由真人穿上動捕設備,在背後控制絆愛的面部動態表情及動作,並由聲優去配音及對口型,從而進行直播或錄製視頻。科大訊飛3D虛擬主播小晴從2D到3D,從只有頭部到擁有全部身體,從只有虛擬人物播報到擁有演播室進行播報,虛擬主持人日漸成熟,被越來越多媒體關注和使用。
  • 日本彩虹社:批量製造虛擬主播
    同時,「從一開始」在印尼、印度、韓國等國家啟動本土化的虛擬主播項目,截止2020年1月,已出道7名印尼語主播、3名英語主播和4名韓語主播,開始構建東亞圈和亞洲新興經濟圈的虛擬主播網絡。 由於彩虹社深耕直播領域,直播時長一般為1~2小時,很考驗中之人的臨場能力。彩虹社中之人除了聲音、唱歌等常規業務能力強之外,還有造梗能力強、善於產生反差萌的特點。
  • 日本虛擬主播,即將在日劇中出演
    根據官方的說法,這部電視劇是日本首部由虛擬主播(也就是Vtuber)主演的深夜檔日劇!(深夜黨噢,嘿嘿)但是,虛擬主播?日劇?沒錯,各位小夥伴們沒有看走眼,這並不是動畫,而是一部搭檔真人主演的正兒八經日劇!難道是《暗殺教室》中那般的人工智慧嗎?!隨著日本虛擬主播產業在這幾年的極速發展,虛擬主播在日本娛樂界中,能夠做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多。
  • 虛擬主播是門好生意嗎?我們找頭部虛擬主播機構創始人聊了聊
    2019年B站與日本彩虹社合作推出VirtualReal項目,孵化和運營虛擬主播,一方面看中了虛擬主播文化在國內的待開發階段,另一方面覬覦MCN和公會對vup更強的話語權和控制能力。樂府告訴渾水,他決定創立魔女公司Project,將vup愛好轉變為事業,是因為虛擬主播能夠更好得實現KOL和MCN的雙贏。
  • 那個QQ知名表情包「退休了」,國產虛擬主播究竟該走哪條道兒
    除了《戰鬥吧歌姬》以外,另一個國產虛擬主播企劃——新科娘official,近些年的發展也同樣不太順利。知名的虛擬主播企劃新科娘,在剛推出的時候,曾因為其疑似央視官方虛擬主播的身份背景,被許多網友所關注,雖然事後得知新科娘只是中央新影新科動漫頻道的官方萌娘化擬人形象,不過許多網友依然將其視作CCTV的官方虛擬主播,而憑藉這一背景優勢
  • B站虛擬主播的前生今世
    蔡明和「菜菜子」的組合,打破了他們心中的「次元壁」,讓「菜菜子」的虛擬形象大範圍出圈。借著「菜菜子」的東風,「虛擬主播」這個新名詞,進入到了更多人的視野之中。什麼是虛擬主播?一個虛擬主播的誕生需要經歷哪些過程?虛擬主播從何處來,又要前往何處?
  • 傳說的誕生:虛擬主播緋赤艾力歐「變形記」
    她有著出眾的嗓音,也有著不錯的聲線控制能力,卻因為並不像企業勢一樣有著充分的資源,大多數的時候也只能一個人在直播間唱歌。 即便如此,她卻在每次直播的時候展現出了非常認真的態度。無論是每次長達數小時的直播時長,亦或者是熱情的粉絲互動,她都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自己對直播的熱情與對觀眾的反饋——就算是並不高額打賞也無關緊要,只要還有人能夠聽她的歌聲,她就會一直唱下去。
  • 虛擬主播死於新歌MV發布前
    2020年,人們對「虛擬主播」這個詞已經不再陌生了。近幾年,隨著技術發展和資本的入場,虛擬主播很快從百花齊放進入到了逐漸同質化的內卷階段,為了博得更多觀眾的關注,虛擬主播和她們背後的運營者想出了各種各樣的奇怪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