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老師太適合二次元了,蘿莉音和刻在DNA的魔性笑聲,完全詮釋了「萌元素」,強烈的違真是誰看誰上頭!
作者/ 發財大彎鉤
來源/ 不相及研究所(ID:buuuxiangji)
創業見聞(ID:chuangribao)授權轉載
菜菜子直播節選,建議調小音量,那個魔性的笑聲回來了!▼
幾乎所有人對蔡明的印象都來自春晚,很多年輕人覺得她是過氣的網絡段子複讀機,而在中老年人眼裡,她是一開口就有年味的國家一級演員。
但很少有人知道,她其實早就先世界一步進入了賽博時代。
1996年,中國尋呼機的用戶數量剛達到頂峰,老乾媽才開始賣辣醬,馬化騰還在用Windows95敲代碼。
而蔡明就像時代的穿越者,在大紅色的春晚舞臺上,穿著銀色緊身衣,扮演郭達定製的進口機器人老婆,向全國人民證明了小品還能這麼演。
在那個機器都還沒怎麼普及的年代,蔡明就在春晚上扮演了人工智慧的布道者。
春晚第一次出現了人與機器人情感故事的作品,雖然已經過去了24年,今天的00後看了《機器人趣話》仍然會嘖嘖稱奇。
不同於其他春晚語言類節目圍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這部短短十來分鐘的小品,融合了《銀翼殺手》和《攻殼機動隊》的元素,給當時一些人的震撼不亞於80年代的蘇聯加入了歐盟。
那時候他們就已經提前得知了男女比例將會失衡,預言科技會讓人與人之間距離越來越遠,禿頭的郭達找對象只能將目光聚焦到生物範疇之外,寄希望於科技發展。
節目開場,單身多年的郭達就顯露出男性對女性的普遍誤解,推著車哼著曲:
「千金難買是單身,單身時間長了想結婚,現在的女人實在氣死人,我乾脆買它個機器人。」
他幻想擁有一個十全十美的伴侶,於是定製了一個毛阿敏長相的機器人。但就在開箱的一瞬間,來自賽博坦的蔡明給他敬了個禮。
在那個遙控器只能控制電視的年代,郭達坐在沙發上用遙控器輸入丈夫程序,就能隨心所欲地讓蔡明切換不同的妻子形態。
事業型、家庭型、嬌媚型、熱情奔放型、溫柔賢惠型,一個遙控器就能體會到後宮佳麗三千。
郭達想要溫柔的,蔡明立馬從冰冷的機器人切換成宅男理想型女僕,當場下跪,遞煙捶腿。
郭達選擇清潔型機器人,蔡明立馬變成譯製腔的歐美片風格,嫌棄他家是豬窩。
這部作品真正超前的不僅僅停留在表面,而是故事的內核。
在蔡明的自述中,郭達想要的愛情是由幾百個工人拼裝出來的高科技流水線產物,還有千千萬萬個像她一樣的機器人在服侍其他主人。
人工智慧似乎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機器人在感情上代替了人,模糊了人與機器之間的界線,同時也預言了很多現代人只能靠買矽膠娃娃來排解孤單的現狀。
郭達所代表的這群人的愛情是可複製的
而在郭達將遙控器調到善解人意型的時候,這部作品又探討了人性的虛偽。
蔡明就像掌握了吉普賽人祖傳的讀心術,把他心裡的黑暗面當眾抖了出來,也許別人都會感到尷尬,而郭達第一時間想的竟然是抽自己一個大嘴巴子。
足夠善解人意的蔡明立馬滿足他的要求,連抽了他四個。
「哎喲我的媽呀,你怎麼打人呀你。」
「你說想抽自己,我善解人意替你抽了,你又不高興,你們人類真虛偽。」
這個小品從主題上來說,可能是30多年春晚之冠了,反思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影響,一個妄想機器女友對自己言聽計從的人,最後反而自食苦果。
機器人蔡明與郭達上演的人機虐戀,用預言解構了當代生活,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賽博朋克作品之一。沒有歌功頌德,沒有強行感動,真切體現人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當年的春晚也是時代的前哨,每年都能向全國觀眾展現最新的舞臺技術和時代精神。
隨著網際網路對信息壁壘的消融,年輕人獲取信息的方式變得越來越垂直且迅速,連電視的地位都快被手機取代。
但蔡明是個例外。那個把郭達折磨瘋的機器人可能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被技術加持。
明星可以劃分為流量明星,實力明星,和蔡明。導演畢贛曾經在吐槽大會上說,如果把蔡明關到蘋果手機裡面,她就是Siri本人。
蔡明不僅僅局限於此,她早就是個老二次元。在《最終幻想》的玩家心中,她還是扮演愛麗絲的最佳人選,有人甚至懷疑遊戲的原畫師就是照著蔡明畫的。
今年7月9日,蔡明以虛擬主播「菜菜子Nanako」的身份在B站和二次元文化完成了一次碰撞,首次直播人氣值就超過600萬。
她只是玩著「消消樂」和「你畫我猜」,講著家長給孩子的老生常談,僅直播25分鐘就破了b站最快百艦記錄。
誰能想到當年一人能配18個角色的蔡明,到今天還能套著二次元美少女的外形與觀眾互動,畢竟這個聲音早就已經刻進了無數人的DNA裡,打娘胎裡就聽過了。
在回答觀眾提問環節,蔡明上演了一場大型勸學現場
「把腦子塞十二指腸裡都想不出蔡明老師和虛擬主播有啥關係,有一種少兒頻道主持人穿著短旗袍,在夜店裡誦讀佛經般的二元對立性。」
通過新技術,蔡明的表情和聲音被捕捉成數據,跟網際網路更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與虛擬偶像基於聲庫合成虛擬形象不同,虛擬主播技術門檻更低,真人演員在背後配音,被稱為「中之人」。頭部虛擬主播可以向藝人轉型,甚至成為偶像。
圖片來源知乎用戶@每一天歡樂
最早起源於日本,西渡而來的Vtuber虛擬主播概念在B站這個國內最大的二次元社區裡脫胎成為「Vup」,迎來本土化的春天,開始破圈籠絡一批忠實的粉絲。
有一部分虛擬主播其實是up主「轉生」而來的,放棄本人出境,以二次元人物形象直播,通俗地講就是不做人了。
任何人都有機會進入這個領域,為了孵化中文本土的虛擬主播,2019年開始B站與日本最大的虛擬主播團體運營企業ichikara合作,共同推出了VirtuaReal虛擬藝人企劃項目。
至今已經孵化了40餘位性格迥異、多才多藝、來自同世界觀的虛擬藝人,其中就包括出道即頂流的虛擬主播菜菜子Nanako。
曾經,你的爺爺奶奶在電視機前被蔡明逗得哈哈大笑,今天,你的兒女則在iPad前和菜菜子互動。
現在越來越變成一個沒有距離的時代,虛擬技術完成了各種意義上的連通,長輩與晚輩,主流與小眾,你和我。
下一代人可以在夜晚陪伴任何人,也可以被任何人陪伴。曾經高高聳立在虛擬和現實之間的次元壁已經被科技的洪水猛獸摧毀。
現在的偶像還是不是人,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偶像本身。
前浪後浪,潮漲潮落,當蔡明這樣的老藝術家成為了賽博偶像,永遠屹立在潮頭,誰不想成為下一個蔡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