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萊特
7月9日晚,著名表演藝術家蔡明以新身份在B站直播,她化身虛擬主播「菜菜子Nanako」,開播僅25分鐘就迅速登上人氣榜第一,人氣值突破600萬,「蔡明 菜菜子」的話題也進入了微博熱搜,可謂「出道即頂流」。
虛擬主播,可以理解為二次元「雙簧」,前面表演動作的演員更換為虛擬形象——以MMD或Unity等軟體製作的3D模型,藏在後面配合說、唱的人則稱為虛擬主播的「中之人」,也就是蔡明老師的角色。同時利用全身動作捕捉設備或簡單的Facerig讓虛擬形象和中之人的表情和動作同步,達到自演自唱的效果。
在B站活動的虛擬主播稱為「Vup」(虛擬up主),在油管活動的虛擬主播則稱為「Vtuber(Vtb)」。V是單詞virtual的縮寫,意為「虛擬的」。
截止今年5月,B站上與Vup相關的投稿數量已超15萬,視頻播放量超17億,這其中在B站活動的Vup近2000名,他們本人投稿的內容數量超過5萬,播放量則達到了10億,B站頭部Vup中已有四位的粉絲數量在百萬級。
虛擬主播火了?
虛擬主播的」外貌」範圍廣泛,從JK(女高中生)、AI(人工智慧)到吸血鬼、護士等等應有盡有。
世界第一個虛擬YouTuber絆愛設定是人工智慧,但表現得不太聰明,被網友戲稱為「人工智障」。絆愛是人氣最高的虛擬主播,截至7月19日,絆愛的YouTube頻道(A.I.Channel)已經擁有276萬的訂閱用戶。2018年絆愛成為推廣日本旅遊Come to Japan的宣傳大使,顯示了這個Vtuber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
虛擬主播的人設是另一大看點。多樣化的人物設定,總有一款適合你。有的虛擬主播嚴格維持設定,也有的靠中之人演繹發揮,後者給予了直播者更大的自由發揮空間,產生了多變而富有特色的角色形象。
來自日本最大的虛擬主播團體彩虹社,最受歡迎的「月之美兔」就是完全拋棄了設定,放飛自我的代表。官方的部分設定為「性格有些傲嬌但是本性認真的班長(學級委員)。」但在月之美兔的第一次直播中,就因為有人問及電影《人體蜈蚣》而開始認真介紹,從而光速崩掉人設。後續隨著中之人不斷自爆獨特的經歷,帶給觀眾們「盲盒般」的新奇體驗。
虛擬主播有的是依靠團隊創作(稱為「企業勢」),有的是個人製作的(稱為「個人勢」)。團隊製作的模型大都非常精緻,可支持動作多,人物能夠大幅度全身運動。
誰在為虛擬主播配音?算是一個比較忌諱的話題,據說各官方粉絲群及視頻評論都明令禁止討論中之人相關話題。
也有部分藝人毫不避諱地玩跨界,甚至中之人也成為虛擬主播「攬客」的手段之一。
比如菜菜子的中之人蔡明老師,張口就暴露,藏都藏不住;日本國寶級演歌歌手小林幸子的vtuber所幸就叫「バーチャルグランドマザー小林幸子」(virtual grandmother小林幸子);聲優玩vtuber不罕見,杉田智和以大叔音配紫色長髮萌妹還是令人意外;虛擬主播企業Hololive的中之人裡有許多niconico遊戲實況主播,官方表示Vtuber的形式將給一些形象並不出眾的主播更多機會展現自己。
也許有人問,女性虛擬主播的中之人會不會有男性?據了解,變聲器很容易將男聲變成女聲,但非對話音比如笑聲還是會暴露性別,很難做到天衣無縫。因此在非機械女聲的Vtuber裡,中之人是男性的概率非常小。
VTuber四天王,左起分別是:Nekomasu、電腦少女Siro、絆愛、Mirai Akari和輝夜月(對,四天王,是五位)。
虛擬主播主要分為短視頻系和直播系兩大類。
短視頻的優勢在於觀眾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就可以快速體會到要點,並且方便跨語言傳播,因為幾乎沒有翻譯組可以堅持翻譯數小時的直播內容。
四天王之一的輝夜月幾乎次次在5分鐘的短視頻內展現魅力,配合高效的字幕組,在歐美地區獲得了巨大人氣。
和其他VTuber常做剪輯的專題視頻不同,彩虹社基本以直播為主,多名虛擬主播輪番上陣,達到近乎24小時不間斷直播,且單次直播時長不少於一小時。直播時,虛擬主播玩遊戲、唱歌、聊天和觀眾交流,和真人直播差不多。
與觀眾互動的「紙片人」。相較於動畫或遊戲中的角色(又稱紙片人),虛擬主播最大的優勢是能夠與觀眾互動。他們依託於社交網站與粉絲溝通,高頻轉發回復粉絲的同人作品、送出簡單的祝福,向觀眾募集靈感作為拍攝素材等。對此網上也出現了反對的聲音,認為虛擬主播不應該完全依賴與觀眾的互動,一味討好觀眾,而要做優質內容的提供方。
真實的友好關係。虛擬主播們進行業內聯動,幕後互動的溫馨氛圍,是粉絲最希望看到的。「關係好」不僅停留在鏡頭前的刻意演出(營業),而是從虛擬照進現實。例如一起玩恐怖遊戲,互相幫助解決直播設備問題、線下一同出遊等。
治癒心靈的陪伴感。虛擬主播可愛的形象、吵吵鬧鬧的活力會感染屏幕另一端的觀眾,撫慰他們疲憊的心靈。這也許就是很多人從嘗試到看得停不下來,陷入虛擬主播泥沼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吧。
彩虹社大家庭
Vtuber與傳統Youtuber相比利潤率相當高。虛擬主播絆愛的運營公司Activ 8 背後的母公司GUMI在2018年的決算報告書中介紹:
傳統Youtuber,由於IP屬於本人,事務所能拿到的利潤好的時候也就20%,約80%都要歸Youtuber本人所有。而Vtuber的IP是屬於公司,所以幾乎100%的收入都能歸公司所有。
因為Vtuber的IP屬於公司,所以會發生更換中之人的情況。原創偶像IP企劃《戰鬥吧!歌姬》經歷了玉藻中之人更換的事件,所幸粉絲雖然對於老玉藻非常不舍,但也歡迎了新玉藻的加入。海外擴展的時候,更換中之人更為普遍,絆愛「一分為四」的事件在網上褒貶不一。從商業的角度看,這種做法可以理解。然而對於粉絲來說,中之人早已成為虛擬主播的一部分,換人一時半會接受不了。
報告書中稱:
二次變現部分,與現有Youtuber的廣告、商品相比,Vtuber還可以動畫化、遊戲化、遊戲內聯動,還能賣手辦,能預計到相當廣闊的展開。
網絡資料顯示,有一定名氣的虛擬偶像有幾種收入來源:一是商演直播活動,據悉遊戲公司直播一場可以達到約20萬人民幣。二是舉辦演唱會,適用於體量比較大、擁有多名知名虛擬偶像的企業。彩虹社舉辦的VtL(Virtual to Live)演唱會,票價最高16000日元,現場約10000人觀看了演唱會。不僅如此,在線觀看直播的用戶也需要買票,再加上同步銷售的周邊,收入非常可觀。三是出演電影,四天王之一的VTuber計算機少女小白將主演電影作品《白爪草》,於今年秋天上映。
對於一些人氣不足的虛擬偶像,最直接的收入來源則只能靠Youtube的廣告和用戶打賞獲取收入。
國內的虛擬主播主要聚集在繁星直播。主播數量少,但打賞額卻絲毫不亞於B站,頭部的甚至更高。2020年3月繁星直播虛擬主播打賞排行第一名達到65.9萬,高於B站的第一名54.7萬。
大部分的日本虛擬偶像幾乎都選擇了B站,hololive最早入駐,其中很多Vtuber在國內都大有人氣。彩虹社目前已有靜凜、綠仙、本間向日葵、椎名唯華四人官方入駐B站。
為了孵化和養成更多能夠與國內用戶共情、互動的本土虛擬偶像,B站與彩虹社運營方Ichikara達成了合作,共同推出了中國虛擬藝人企劃「VirtuaReal Project」。至今已經孵化了40餘名性格迥異、多才多藝的虛擬藝人,其中就包括虛擬主播菜菜子Nanako。
連登27年春晚,留下無數經典作品,年近花甲又「二次出道」,成了虛擬主播頂流。不愧是永立潮頭的蔡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