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想著改變他人的行為或想法,只會徒增煩惱,倒不如這麼做……

2021-01-12 小沃讀書

《人間值得》的作者,90歲的恆子奶奶告訴我們,改變他人是不可能的,雖說不是100%不可能,但只是稍微做了些努力,就不要指望別人的想法和行動會發生改變。用盡千方百計,耗費幾年或幾十年想要改變他人,只會讓自己陷入麻煩之中。所以還是自己想方設法地創造快樂比較重要。

所以,我們不要想著去改變別人,當你改變不了的時候,會很有挫敗感和無力感,而這種感覺會讓自己的心情很是糟糕。

一、我們不是說服他人的專家

我們不是心理學家,不是演說家,更不是談判與說服專家,他們懂得如何用語言與行動去說服一個人發生改變,改變他人的思維與行為習慣。我們只是平平凡凡的普通老百姓,沒有大智慧與好口才,所以,對於我們不擅長去勸導別人的事情,就不要時時刻刻去勸導了,到頭來反而弄的兩個人都不開心。

我的公公很喜歡喝酒,從年輕時一直喝到現在,每天中午我們一起吃飯的時候,他都要喝上兩杯酒,而我的婆婆從他們結婚到現在,每天都在生氣的說:「別喝了,怎麼還喝呢!」每次說完都氣夠嗆,而我的公公則無以為然地說:「就再喝一杯。」

二、一個人行為思維習慣養成後,很難去改變。

我婆婆一直在想改掉公公喝酒的習慣,可是勸說了一輩子,跟著生氣了一輩子,也沒起到什麼作用。

我婆婆的初衷都是為公公好,喝酒傷身體,喝酒誤事,這些道理公公不明白嗎?他明白,但是他控制不住自己。有菸癮的人同樣不是如此嗎?你舉出各種抽菸帶來的危害,他們難道不明白嗎?明白,但還是控制不住,這是一種癮,刻到骨髓裡的一種癮,一旦養成了就很難改掉。

而我們一直在苦口婆心的去勸誡身邊的人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我們一直在想著改變親人常年以來所行成的一些行為習慣。

比如,「老公,你能不能不要把臭襪子亂丟棄?」

「老公,睡覺前要洗臉洗腳」

「媽媽,不要總省錢過日子,適當的對自己好點。」

「爸爸,別抽菸了,對身體不好」

「……」

很多,很多,我們嘗試過各種辦法,想讓周圍的人去改掉一些「壞毛病」,可是收效甚微,說的多了,別人甚至會嫌棄我們嘮叨,煩擾到了他們,而我們為此也會心生無力感與委屈甚至是憤怒。

「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對,應該是這樣的……」

「你怎麼這麼小氣,我們應該大方些。」

「不要總這麼懶散,做事情勤快些。」

「……」

我們也想著去改變周圍人的價值觀人生觀,想讓他們變得跟我們一樣,我們總想讓對方跟我們的觀點達成一致。殊不知,對方也想讓我們跟他們一致。

三、改變他人不如改變自己

《富爸爸窮爸爸》中的富爸爸曾說「你最好改變一下觀點,停止責備我,不要認為是我的問題。如果你認為是我的問題,你就會想改變我;如果你認為問題在你那兒,你就會改變自己,學習一些東西讓自己變得聰明。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容易。」

生活就是這樣的,我們總在不停地去改變身邊的人,總覺得,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以外,別人都應該改變,殊不知,最應該發生改變的就是你自己。

我是小沃,喜歡讀書,喜歡感受生活,喜歡努力地去提升自己,希望我的文章能給你的心靈帶去一點點慰藉。

相關焦點

  • 短句分享:總有人活得比你成功,比你滋潤,總愛比較只會徒增煩惱
    1、任何一個人離開你,都並非突然做的決定,人心是慢慢變冷,樹葉是漸漸變黃,故事是緩緩寫到結局,而愛是因為失望太多,才變成不愛。2、世上最奇怪的一種人叫朋友,略得些名利,朋友全來了;略咳嗽一聲,朋友又全部散開:宜隨緣,不宜花太多精力追求。
  • 希望你的前任發生改變,變成你所期待的樣子,只是徒增痛苦
    在一段感情中,會希望前任發生改變,變成你所期待的樣子,其實這只是徒增痛苦,讓情況變得更糟糕。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你能夠控制的只有自己。其實,所有的困惑都因為我們內心隱含的一個聲音:「我希望他改變,變好,但是他沒有。」
  • 永遠不要試圖改變一個人
    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和喜好,總期待他人按自己要求做事,註定相處痛苦。俗話說:「山若不來,我便過去。」與其被期待對方改變所困,不如改變自己,提升自己,活出自己的主場。在《親密關係》書中講道:「期待是憤怒的前身。」
  • 人生沒有那些假如,不做無畏的思考,放過自己
    有一段時間,很喜歡聽信樂團的《假如》,反反覆覆地聽著:假如時光倒流,你會做什麼,一樣選擇我或不抱我……。反覆聽這首歌,不用解釋都知道,那是失戀的痛。總想著也許是錯過,總想著假如我不放手會怎樣,但事實自己卻已經成了定局了,只是是自己不放過自己。很多時候,我們不想去接受一件事情的結果,總想著假如當時不是這樣,假如怎樣,其實那都是無畏的思考。
  • 討厭一個人,你會怎麼做?我覺得倒不如這樣!
    與人相處的時候,難免會遇到討厭他人的情況。有的時候是因為三觀不同,或是對方做了讓我們反感的事情,一時間接受不了,不好當面表達,所以我們內心深處會有太多氣憤。出於小氣吧,我們想小小地報復一下,讓對方也有不快的情緒,但是都冷靜下來想,這並不是一個長久的辦法。
  • 準大學生開學報到,這幾樣東西儘量別帶,大四學姐:徒增煩惱
    大學確實和高中不同,父母不會陪伴在學生的身邊,同學們也是來自五湖四海,會說自己完全聽不明白的方言。大學的老師也和高中的老師大不相同,大學主要依靠的就是學生們自覺,老師幾乎很少會參與到學生的課外生活中。相信很多的準大學生,在憧憬自己的大學生活的同時,也難免會有一些緊張。畢竟要和自己以前完全不認識的人在一起生活四年。
  • 快樂源自內心,欲望過多,只會徒增煩惱
    他主張以單純的心過往生活,如此而來,心若寧靜,世間物慾的狂風,又奈何吹起煩惱的波瀾? 其實,追根揭底人生觀決定著我們的思想,也左右著我們的快樂。宗白華先生在書中,就把人生觀總結為三種,並羅列了具體分類,給人以自省。
  • 《一禪小和尚》:不再煩惱,不再憂傷
    有時候我們會幻想如果人生可以再來一次該多好。如果我們出生的時候能夠選擇做什麼該多好。能夠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不再有煩惱,也不再憂傷,生活會不會比現在好,人生還不會色彩斑斕。這集,一禪悠閒的躺在廣闊的草地上望著天空,發著呆,想著自己的未來,他看著天上飄著的雲彩,想著如果有來生,可以做一朵雲彩該多好,就這麼整天飄來飄去,悠悠閒閒,開心的時候就去幫助人們,為烈日下的人們遮陽,為他們擋住熾熱的陽光,少一些勞累,多一些舒適。為辛苦勞動的人們做一些貢獻。在不開心的時候去農田森林裡哭泣,為農田澆水,為給森林以灌溉。
  • 若是總是想著「如果當初……」,只會淪為活在過去的心囚
    何必為痛苦的悔恨而失去現在的心情,偶爾抱怨發洩一下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無休止的抱怨只會增添煩惱。人生在世,很多人在犯錯之後不能原諒自己,甚至憎恨自己,進而影響到現在乃至未來做事的心情。如果憎恨過於強烈,就無法洗心革面,無法看到希望的曙光。不如反過來想一想,錯誤既然已經犯下了,再懲罰自己有什麼用呢?
  • 不值得回想的別多想,那樣只會徒增疾苦而已
    不值得回想的別多想,那樣只會徒增疾苦而已一、 如果別人惹了你,並不需要去報復。因為智商差是這世上最遠的距離,別人做一件極壞的事,你跟著做,就等於把自己也拉低到同樣層級。當有人和你過不去時,請遠離小人,保持平靜的心情。不要生氣,但更不要記得。
  • 別徒增煩惱
    至於很多人說的孩子眼睛能夠看到大人看不見的東西,這純屬無稽之談,對於老年人更無需在意孩子看到自己哭泣,這是孩子的問題,和老年人沒有任何的關係,更不需要認為這是不祥之兆,不必給自己徒增煩惱。二、哪幾類有孩子見到「生人」很容易會大哭?
  • 好羞澀,《無恥之徒》也出衍生劇了
    這完全就是米奇和伊恩的拌嘴,再加上不斷加入的回憶殺,恐怕沒有觀眾會真的認為這兩人過不下去了。果然,賭氣出門後,兩人發現對方早已深深佔據了自己的內心。兩人又回憶了一番風流往事,終於說到關鍵點上了,他們不知道如何跟他人相處,沒有家長做榜樣,他們都有個爛爹。
  • 日本鬼子變身美少女只為萌倒中國人?不如先正視歷史!
    早在2010年,為了改變中國人對"日本鬼子」的印象,日本網民舉行了一個網絡投票,希望設計出來了一個動漫形象,「萌倒」中國人。在腦洞如黑洞般的日本網友手中,「日本鬼子」也被玩出了各種清奇的思路,最後票選出來了一位宅男創作出來的帥氣又性感的小姐姐↓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
    而我方今天判斷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理由有二 其一,在一段感情之中當雙方維持感情都已經舉步維艱之時,強求只會徒增悲傷煩惱,很難帶來好的結果。你說你今生愛我永不變,然而生活困苦,無依無靠,別人家等我情侶一到周末出門甜蜜約會,我們分散兩地各自為生計發愁。
  • 2019即將過去,清空煩惱;2020即將到來,念你依舊
    2019,歲末,清一清心中的悲傷與煩惱,給心靈留一寸空間,容納快樂有一句話說得好:煩惱都是自找的。其實,大部分的煩惱與憂愁,都不過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折磨自己。何苦!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年末,不如把那些煩惱與憂愁打包處理。煩惱,該忘記的就忘記;是非,該遠離的遠離;憂傷,該過去的過去;怨恨,該消弭的消弭。一切的負面影響,統統拋給過去。
  • 想出家的年輕人,真應該讀一下冰心這句名言,便會改變想法!
    很多年輕人想著,反正現實中活著也無法結婚,不如不結婚,那樣省去了煩惱。因為沒有出家,老是想著要談朋友結婚,也只有出家了,用佛門戒律來約束自己,才不會去亂想。更有些人是現實中受到了打擊和挫折,或是失戀了,才會想不通,想不開,所以才出家,斬斷情絲,遁入空門。
  • 抱怨是無能的表現,抱怨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生活是過給自己的,抱怨多了,只能給別人徒增煩惱,加重別人對你的厭惡感,對事情的解決絲毫沒有任何作用。抱怨別人,說明你心中對他極度不滿,試圖想改變他,想讓他能成為你想像中的那樣,但結果也許會令你大失所望,你根本無法改變別人,因此,你無比氣憤,抱怨越來越多......
  • 讓家庭所有成員和諧和睦起來的關鍵是改變我們自己的心態和行為
    爸爸這樣子我總感覺他被孤立了,再加上爸爸不是本地人,我想他一定很孤獨也很苦惱,我很想幫他,我想過將我上述的這些想法都告訴他,可是他這麼愛面子,我說不出口。我很想改變這樣的狀況,但是我不知道該怎樣做,也怕我說的話會傷害到爸爸。楊老師您能幫幫我嗎?我知道你肯定很忙,每天除了工作還要幫這麼多素不相識的人解答各種問題,為此我真的很感動。希望你能在閒暇的時間想起有這麼一封郵件等你回復。謝謝!祝身體健康,家庭幸福!
  • 曹雲金看到嶽雲鵬這麼火,會不會有想法?
    怎麼會這樣說呢,表面上看的題目內容說的是相聲演員曹雲金和嶽雲鵬的對比,這裡面有個淵源就是曹雲金是從德雲社出來的,現在德雲社的嶽雲鵬火紅半邊天,問曹雲金會不會有想法,其實答案很簡單,沒有想法,有想法也白想。
  • 做一個好人就能改變命運嗎?
    經常會有聽到有人宣傳:做一個好人就能改變命運,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我們要清楚「好人」與「壞人」的標準是什麼?做一個「好人」當然是有必要的,這是前提條件,而不是能真正改變命運的決定因素,或者說遠遠不夠,更何況,你以為的「好人」,你的「好人」標準也許在其他人看來是不對的,比如在親情面前,你肯定袒護自己的人,溺愛自己的孩子,這對他人是「好」還是「壞」?宗教徒的「放生」,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是「好」還是「壞」?你自己不事生產,喋喋不休地給別人灌輸不符合他們生活環境的理念,去推廣你的私心,是「好」還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