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寒臘八同日,俗語「大寒遇臘八,喝粥做尾牙」什麼意思?

2021-01-18 網易

2021-01-17 10:58:50 來源: 大嘴巴吃

舉報

  這個話題有三個層次的內容: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寒」;二是古傳統節日中的「臘八節」;三是民俗中的臘月十六「祭尾牙節」。那咱就一一說來,探解其中源由。

  

  一、大寒

  每年陽曆的1月20日至26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300度時,寒冷達到了極點。在中國農曆的安排裡,這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農曆年的最後階段,新生的春天即將到來。物極必反,是為「大寒」。

  大寒節氣一般跟農曆的歲末時間重合,故大寒時期多是古時先民過年的時間,農諺有:「小寒大寒,殺豬過年」、「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的物候:一候雞始乳;二候徵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意思就是說,到了大寒節氣,母雞就能夠產蛋了;而鷹隼之類的候鳥,此時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盤旋於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來抵禦嚴寒;在一年的最後這些天,水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厚最為結實。

  大寒氣候的變化也是預測來年雨水及糧食豐欠情況的重要標誌,農民以此來及早安排農事。如「大寒天若雨,正二三月雨水多」、「大寒見三白,百姓衣食足」、「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大寒白雪定豐年,大寒無風伏乾旱」等等。

  大寒節氣的養生仍在於「冬藏」,大寒期間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應適當多吃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禦風寒邪氣的侵擾。因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以古人有諺「慎風寒,節飲食,是祛病之法」。

  二、臘八

  按農曆安排,一般「大寒」之後便迎來「臘八節」,即農曆十二月(臘月)初八。2021年正巧「大寒」與「臘八」同為一天。

  

  從先秦起,臘八就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古老節日。

  相傳釋迦牟尼是在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的,佛教稱此日為「佛成道節」。中國佛教徒於每年臘月初八舉行誦經活動,並在佛座前獻「乳糜粥」。因此,臘八粥也叫「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隨後,臘八喝「臘八粥」逐漸演變成了華夏的一種民間習俗,寓意喜慶五穀豐登,寄望來年日子更好。

  儘管天寒地凍,中國的先民卻把這一時空過得極為喜慶和歡樂,就像封凍已久的地帶突然熱鬧起來了:人人都在動,走動、勞動、響動,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布新,醃製各種臘菜、臘肉,煎炸烹製雞鴨魚肉等各種年餚。

  臘八節還成為人情、人性美學的展示平臺,歷朝歷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珍貴的詩詞歌賦,如白居易的名詩《問劉十九》,即寫盡了這一人情之美,詩曰:「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三、尾牙

  農曆十二月(臘月)十六是「尾牙」,即「祭尾牙節」。這個牙在古時是「打牙祭」的意思。

  古代商人「掌柜的」,經常在每個月的初二、十六這兩個日子來祭祀土地公,以期保佑自家在土地爺的管轄地能諸事順利、財源廣進。而往往在祭祀完成後,那些貢品就會分給夥計們打打牙祭。尤其是在年尾的臘月十六最後一次祭祀最為隆重,同時等祭祀完成後,店鋪商家就要關門停業過大年,夥計們也就放假了。所以,這個習慣慢慢就成了民俗而傳承下來。也就像當今的「企業年會」一樣,因此,在古時被稱為「尾牙」,也叫「祭尾牙節」。

  而今,年終時也伴隨著聖誕、元旦還有春節的來臨,很多企業乾脆就把「企業年會」就著這3個節日的期間舉辦,這樣大家和氣融融,既有大家庭的溫暖,又突顯了「尾牙宴」的節日歡樂氣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今年大寒臘八是同日,「大寒遇臘八,喝粥做尾牙」,什麼意思?
    寒冬臘月中最適合做冰上遊戲,古時達官顯貴,河邊酒肆中飲酒吃肉,觀山河雪景,興致到時就吟詩唱歌。按時間節點來看,現在最適合做此類事情,體驗古人生活樂趣。大寒是一月二十日,農曆臘月初八,是傳統臘八節。民間素有過了臘八就是年的說法,臘八過後,人們開始準備過年相關事項。在古代臘八節是用於祭祀祖先,祈求家宅平安,萬事順意,主要習俗有喝臘八粥、吃臘八蒜、跳儺舞等。
  • 今年大寒和臘八是同一天,所謂大寒遇臘八,喝粥做尾牙,啥意思?
    其中有句俗語叫做:「大寒遇臘八,喝粥做尾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大寒遇臘八意思就是大寒和臘八節出現在同一天,因為每年的臘八節都是農曆的臘月初八,是固定的。而大寒是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是根據太陽黃經達到三百度來判斷的,所以大寒遇上臘八節是一種巧合,而今年臘月初八也就是大寒,正好是同一天。喝粥做尾牙在臘八節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 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
    導讀: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時間過得飛快,大寒節氣也隨即而來,今年的大寒節氣正逢臘月初八。臘八在民間是被認為是小年。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節日,臘八到來,不但要喝臘八粥,而且還要祭灶王。
  • 俗語「不怕大寒凍死鬼,就怕春天后母嘴」,啥意思?
    從氣象規律上來說,大寒雖說名為大寒,實際上大寒一般卻比它之前的小寒節氣要相對暖一些。更冷的小寒之所以會排在比它偏暖的大寒節氣之前,主要是基於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冬季的小寒和後面的大寒分別對應著夏季的小暑和大暑,雖然大寒相比於小寒有些暖,但相對整個冬季來說,大寒的天氣還是比較冷的,小寒與大寒前後排列,對應起小暑和大暑來,顯得更和諧順暢一些。
  • 臘八專輯作品||大寒時節話臘八(一)
    今天是臘八節亦是大寒,俗話說:大寒小寒 凍成一團。寒冷到了極致必是溫暖。
  • 農諺「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什麼意思?道理在哪?
    如果用這樣的觀點去理解流行在農村的各種各樣的農諺俗語,就很容易從中發現某種或暗藏或明顯的哲理與閃光點。 今天已是公曆2021年的1月17日、農曆庚子年的臘月初五,根據曆法上測定的時間,三日後的2021年1月20日凌晨4時39分42秒的那一刻,北鬥七星的鬥柄將指向「醜」位,太陽的黃經也會達到300°。
  • 臘八攜手大寒,這個鼠年確實不一樣,今年冬天還會冷多久?
    臘月初八,要喝粥;二十三,吃糖瓜;二十四,打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年三十,守歲熬一宿。下周,我們就將迎來臘八節,今年的臘八節攜手大寒,二者碰到了同一天,是不是很巧。臘八節為傳統的民間習俗,作為過年序幕,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故事。總結來看,無非就是名人傳說。
  • 大寒:迎年!
    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大寒,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大寒時,太陽黃經為300°。大寒就是氣候冰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大寒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諺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 大寒|歲末天寒又一年 且待逢春齊團圓
    「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一般來說,大寒節氣的氣溫與冬至節氣相近而稍高,因此許多地方有「臘月有個小陽春」的說法。臘月逢八日喝粥風俗由來已久,這種粥由米、豆、棗、蓮、花生、枸杞、慄子、果仁、桂圓、葡萄乾、核桃仁等放一起熬製而成。今年的臘八和大寒正好是同一天,快喝上一碗臘八粥驅散嚴寒吧!
  • 今年大寒和臘八節是同一天,你知道臘八節前一天是什麼節日嗎?
    時光如梭,轉眼就到了臘月初三,再過五天就是臘八節,也是24節氣中的大寒。很多人都知道臘八節喝臘八粥,但是你知道臘八節前一天是什麼節日嗎?有句俗語叫做:「臘七不驅儺,來年多病患」,什麼意思呢?臘月初七是什麼節日呢?
  • 大寒 | 喝2碗暖脾粥,進補勝燕窩,為牛年體質打基礎!
    昨天臨時追了某女星代孕熱的事情,今天繼續我們的大寒節氣推文哦。從2021年01月20日,也就是昨天,正式進入了大寒節氣,正好昨天也是臘八節。 再過15天,我們將迎來立春節氣,將重新開啟新一年的24節氣輪迴。 六師妹想說,感謝寶媽們的支持和陪伴,讓我們一起走過了2020年的24個節氣。
  • 大寒 ——合祭眾神 以祈瑞年
    如此,臘八成為過年的開始,故有「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說。臘明日,原稱「初歲」。太初曆確定後,臘明日改稱「小新歲」,即後世之小年。臘月廿三或廿四,小年祭灶,便是臘日合祭眾神之遺。是以,今臘八、小年、除夕之俗,均為古臘日的分化。一分為三,三位一體。
  •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大寒是什麼時候?
    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意思很簡單:大寒節氣,詩人把臘酒斟滿酒杯,靠近火爐取火。無事莫開門將大寒的冷描寫的淋漓盡致。大寒是冬春交替的節氣,梅柳待陽春到來。大寒是1月20日,臘月初八,距大寒不過幾天時間。大寒是一年中最後的節氣,過了大寒就是春,新節氣輪迴會開始。在大寒節氣中,最適合進補,吃豬牛羊等大肉補身體。
  • 2021大寒祝福語及圖片 大寒祝福語2021簡短一句話
    3、小寒大寒,凍成一團。     4、小寒大寒,殺豬過年。     5、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     6、小寒大寒,全年最寒。     7、大寒牛眠溼,冷到明年三月三。     8、小寒、大寒,凍成一團。
  • 農諺「小寒不寒大寒寒,大寒不寒倒春寒」啥意思?今年啥時最冷?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寒不寒大寒寒,大寒不寒倒春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原創】詩詞精選88首〖長江詩社〗(第339期)「2020年臘八專題」合刊·專輯(珍藏版)
    說臘八文/散悠今年臘八煮粗糧,溢出春秋縷縷香。寫盡田園成果展,早餐勝似飲瓊漿。臘八節文/夕陽紅臘月初八遇大寒,冰雕玉徹靚山戀。紅梅點點迎春意,萬戶歡聲待好年。寫在庚子年臘八節文/姚再明災年不俗寸心涼,肆虐心冠多感傷。臘八驅邪多喝粥,金牛賀歲定安康。
  • 大寒 | 暖醞冰霜裡,春釀嚴冬時
    1月20日4時40分,迎大寒節氣《大寒節氣:寒氣逆極》作者丨宋英傑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什麼是寒?《左傳·昭公四年》這樣說:「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悽風,秋無苦雨。」大寒臘八,萬事「粥」全大寒和立春前後,有許多重要節慶,臘八節就是其中一個。人們用粳米、大米或小米等米類,加上花生、慄子、紅棗等材料,熬成一鍋香甜的臘八粥。
  • 過了臘八就是年!從詩詞看古人如何過臘八節
    臘八節,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北方俗稱臘八,有喝臘八粥的習俗。民間說法是,過了臘八就是年,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每逢臘八,老百姓一家人齊聚,泡臘八蒜、喝臘八粥,一派熱鬧的節日氛圍。臘八粥是一種由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紅棗、蓮子、花生、桂圓和各種豆類熬製而成的粥,又稱「佛粥」「大家飯」。每逢臘八,無論官府、寺院、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成為一種習俗,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今日小編就擷取幾首古代詩詞,從中一窺古人如何過臘八節。其一,去哪裡喝臘八粥?
  • 大寒來了,你知道「大寒不寒,人馬不安」是什麼意思嗎?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臘月)十五,大寒,冬季的第6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那麼,問題來了,大寒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大寒不寒,人馬不安」的說法?大寒有什麼特點和習俗,飲食起居應該注意些什麼?實際上,每年陽曆1月20日前後,當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就是大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說,「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 年終已至 大寒與尾牙不得不說的故事
    更多時候是等到意識到時,才發現時間的猛然迫近,就像這春節來得無聲無息,眼瞅大寒一過還真就進入手指數得過來的倒計時。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茲大寒一過,就至立春,新一年的節氣又開始重新輪迴。所謂冬去春來,大寒雖然寒冷,但考慮到已接近春天,就氣溫而言反倒不如小寒來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