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測:2020送餐機器人將迎來海外市場爆發

2020-12-27 站長之家

餐飲是民生基本,方便快捷是生活指數的本錢,送餐機器人作為提升餐飲行業運營效率的利器、智慧餐飲的重要代表,其發展顯得尤為重要。據專家預測, 2020 將是送餐機器人的海外爆發之年。

天時地利:智能之光,人力之痛

天時與地利,是市場發展的基礎。

天時即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尤其是無人駕駛和機器人技術的出現,為徹底解放低附加價值勞動力提供了積極的信號。同時機器人技術締造的全自動智能時代也在時刻被社會文化所預兆,以2020 東京奧運會為例:2018 年 2 月 28 日東京奧運會吉祥物在日本東京公布,配有奧運會會徽圖案的富有未來感的機器人吉祥物方案獲得最高票數,另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希望能在夏季奧運會這一世界性的競技比賽中能為機器人設置一項特殊的比賽項目,同時本次奧運會也將擁有豐田等公司的一系列機器人為其服務。

所謂地利,即相對於國內,歐美等發達國家,人力成本之高更是市場的痛點,這也是送餐機器人能夠在海外擁有廣闊市場的原因。調查顯示,國內服務員工資月薪 4000 左右,在新加坡能拿到 1400 新幣折合人民幣約 10000 元;在美國,整個市場中服務員工資水平最低,為月薪1400- 2200 美元,相當於10000- 15000 元人民幣;在歐洲也能拿到 2000 歐元折合人命幣約 15000 元。發達國家服務員行業勞動力成本高的痛點遲遲難以解決,這也是機器人將在海外市場實現商業化規模落地的原因之一。

痛點長存,懸遲未決

人力成本痛點長存,但是遲遲沒有得到有效企業方案的解決。事實上,國外送餐機器人發展水平低於國內。例如,美國的Bear Robotics、義大利的Tactile Robots、新加坡的Techmetics等公司的送餐機器人產品仍處於樣機階段,離真正的商業化落地還很遙遠。其機器人使用場景有限、未進行量產、沒有在實際商用中經過問題的檢驗、未更新迭代……商業化落地之路並沒有捷徑可走,這些公司目前還處於國內同類機器人公司普渡科技 2016 年的發展階段。

在國內,以普渡科技為代表的新銳公司已經擁有了基本型產品,在國內市場已經廣泛鋪開,不斷在技術上更新迭代、迅速落地。據調查,普度科技 2019 年出貨達 5000 臺以上,國內其餘腰部公司,如擎朗智能,出貨量也已超過了數百臺。

2010 年興起, 2015 年泡沫戳破,送餐機器人跳動的火焰逐漸熄滅,而到了 2016 年,經歷過嚴酷的洗牌之後,送餐機器人出現了新的定義——提升效率的工具,以降本增效的效率利器形態讓行業重煥新生,並通過了市場的嚴格考驗。

因此,送餐機器人爆發式增長、走向海外,是行業自然而然的發展過程。

不受跨文化溝通限制,市場教育度更高

仔細追蹤近三年的出海報告數據,能看出中國品牌出海意願不斷上升;但與此同時,在出海的實際成效上與全球平均水平依然有著不小的差距。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出海本身就需要面對跨文化溝通所帶來的天然障礙。以微信印度市場為例,《微信「死於」印度》一文中提到,2012- 2015 年任微信印度市場戰略副總監的Humanshu Gupta說,「微信的產品設計完全依照張小龍的願景,擁有許多在中國非常受歡迎的功能,但這些功能並不太受印度用戶的喜愛。」比如,「附近的人」的功能就讓女性遭到了更多的騷擾。

而不同於文化差別明顯的社交媒體等軟體,送餐機器人作為效率工具出海,不受跨文化溝通和各國習俗的影響,反而由於海內外消費觀差異,擁有比國內更有優勢的市場培育程度。送餐機器人作為新興事物,在國外的接受度相對於國內會更高,用戶願意帶著嘗鮮的心態購買新事物,同時也更願意試錯,對產品性能的問題能適度接受。

根深於降本增效的強大優勢、快速取得的商機、強大的研發生產實力,可以預見送餐機器人在海外市場將得到極快的發展。

自 16 年起,普渡科技不僅耕耘國內市場,在國際市場也開拓了一定的市場基礎。在 2019 年,普渡科技售出 5000 多臺送餐機器人,客戶登陸了英國、美國、新加坡、韓國、比利時、奧地利、泰國等全球 20 多個國家的 200 多個城市。而 2020 之初,在全球最大的消費技術產業盛會2020 CES消費電子展上,僅僅開展 24 小時,普渡科技就攜其新款機器人吸引近千觀眾到訪,得到了如BBC等近 30 家媒體的報導,給海外市場帶來了一份全新的中國科創成果——送餐機器人。

出展的兩款全新產品分別是送餐機器人「貝拉BellaBot」與回盤機器人「好啦HolaBot」。 「貝拉」帶著全新的「多模態交互」能力登場,而另一款新品「好啦」則是全新的餐飲機器人類型——回盤機器人。

據普渡科技調查,一家火鍋店一年回盤次數達到 127750 次,平均一天要進行 350 次回盤任務。回盤本身就是餐廳中剛需高頻的業務之一,而普渡科技將要對這個全新的市場發起進攻,從提升單次回盤數量、改變回盤模式兩方面提升餐廳整體的回盤效率。兩款機器人共同跑出「一來一回」的餐飲機器人賽道。

總的來說,送餐機器人的發展歷程正從不成熟走向成熟,從野蠻生長走向秩序化發展,從國內走向國際,並向世界遞上「中國智造」的名片。

免責聲明:「站長之家」的傳媒資訊頁面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自媒體人、第三方機構發布或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更不對您的投資構成建議。我們不鼓勵任何形式的投資行為、購買使用行為。

相關焦點

  • 凝心聚力 乘勢而上,走近送餐機器人全球標杆企業擎朗智能
    科沃斯於2010年在上海成立,最初以教育機器人起家,2013年全面戰略轉型,開始涉足商用服務機器人領域,產品涵蓋送餐機器人、導引機器人等,其第二代純雷射導航送餐機器人,銷售額過千萬,並得到了市場廣泛的好評。2016年發布第三代送餐機器人Peanut以後,擎朗智能開始了商用服務機器人量產下線進程及規模化商業場景應用。
  • 送餐機器人標杆企業普渡科技榮獲「2020中國餐飲金火焰獎」!
    由中國烹飪協會、CCH連鎖加盟展組委會、今日新餐飲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餐飲金火焰獎」評選活動結果正式揭曉。其中,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憑藉著優秀的產品力和服務軟實力榮獲「2020金火焰獎創新供應品牌」獎。
  • 義大利疫情日趨嚴重 送餐機器人新技術助力疫情防控
    不過,就在不少餐廳準備關門歇業的時候,部分餐廳積極引進中國爆火的送餐機器人,由機器人給消費者送餐,避免服務中的接觸感染風險,實現「絕地求生」。義大利一家歷史悠久的餐廳平日店內一般都有15名工作人員,但上個月下旬起,店裡只留下了4個服務員與1個送餐機器人協作工作。後廚員工負責將菜品交給機器人,送餐機器人即可精準送達。
  • 不僅能送餐還能回盤,普渡科技想讓機器人為更多餐廳服務
    貝拉送餐機器人在CES 2020上,普渡科技展示了上個月剛剛發布的兩款全新的餐飲機器人:送餐機器人「貝拉BellaBot」與回盤機器人「好啦HolaBot」。此前,鈦媒體就已經採訪過普渡科技(普渡科技「歡樂送」:送餐機器人走進餐廳,高效又實用)。當時,他們的主打產品還是「歡樂送」機器人,而新亮相的兩款機器人,進一步完善了普渡科技在餐飲方面的布局。其中送餐機器人貝拉更是一舉拿下了新華社頒發的「2020 CES科創獎」,成立四年的普渡科技又打造出了怎樣的送餐機器人?他們未來又有怎樣的願景?
  • 擎朗智能,未來的全球商用服務機器人領導者
    科沃斯於2010年在上海成立,最初以教育機器人起家,2013年全面戰略轉型,開始涉足商用服務機器人領域,產品涵蓋送餐機器人、導引機器人等,其第二代純雷射導航送餐機器人,銷售額過千萬,並得到了市場廣泛的好評。2016年發布第三代送餐機器人Peanut以後,擎朗智能開始了商用服務機器人量產下線進程及規模化商業場景應用。
  • 萬臺送餐機器人落地真相:錢少事多還聽話
    餐飲大數據研究服務機構NCBD(餐寶典)2020年統計分析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送餐機器人市場規模只有2.2億元,而2020年送餐機器人規模或達到12億左右,預計在2025年接近150億元,屆時送餐機器人在整體服務機器人市場中的佔比,將從2019年的1%左右上升至10%左右。
  • 萬臺送餐機器人落地真相:錢少事多還聽話!
    餐飲大數據研究服務機構NCBD(餐寶典)2020年統計分析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送餐機器人市場規模只有2.2億元,而2020年送餐機器人規模或達到12億左右,預計在2025年接近150億元,屆時送餐機器人在整體服務機器人市場中的佔比,將從2019年的1%左右上升至10%左右。
  • 疫情影響 擎朗送餐機器人在日本加速落地
    為了保障門店安全運營,打消顧客消費疑慮,餐廳的防控措施層層加碼,幫助中國餐飲市場實現復工的「無接觸」式送餐機器人受到了日本餐飲人重用。進入5月,擎朗送餐機器人開始登陸日本,因在福岡市定樂屋-天神大名店提供「無接觸配送」助力復工復產,一舉成為當地餐飲改革的典範。  該餐廳工作人員表示,「不僅僅是為了配餐,送餐機器人也解決了與客人保持距離、減少接觸等問題。COVID-19結束後生活方式還是會改變的,飲食店也必須改變。」
  • 機器人視界|機器人運營 暴走的網際網路思維
    目前,服務機器人市場的業務模式主要為租賃和銷售兩種模式,而租賃又可以細分為零租和長租,銷售則依據具體的需求配置,而當前的業務模式更多是以租賃甚至是合作的方式為主,這也意味著,機器人企業要想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需要巨額投入。在AI資本潮的助推下,許多機器人企業不惜以重金試圖將紅利當頭的機器人服務市場收入囊中。
  • 納米機器人、猿保姆,關於2020的預測哪些成真了?
    根據各種專家、科學家和未來學家的說法,我們可能已經在冥王星著陸了,機器人現在應該在給我們洗衣服,同時我們都能活到150歲。 埃隆大學在2006年指出:「未來學家和技術專家表示,到2020年,各種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將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幾乎完全取代體力勞動。」 英國未來學家伊恩 皮爾森(Ian Pearson)在2005年接受英國《觀察家報》採訪時表示:「在2020年前製造出具有超人智力水平的智能電腦是可能的。」「它肯定會有情緒。」
  • LG首個送餐機器人落地!旗下餐飲機器人大軍又添一員
    LG的送餐機器人Cloi ServeBot有四層託盤,具有自動避障功能,還可以將收餐時撤下的餐盤送回後廚。Cloi ServeBot已經不是LG推出的第一款餐廳機器人了。去年11月,智東西就曾報導過LG電子與韓國上市餐飲企業CJ Foodville共同研發的Cloi Chefbot的廚藝機器人,它可以在1分鐘製作一碗麵條。
  • 【頭條】LG首個送餐機器人落地!旗下餐飲機器人大軍又添一員
    繼廚藝機器人後,近日LG電子又推出一款送餐服務機器人Cloi ServeBot,並已在首爾一家餐廳投入使用。LG的送餐機器人Cloi ServeBot有四層託盤,具有自動避障功能,還可以將收餐時撤下的餐盤送回後廚。Cloi ServeBot已經不是LG推出的第一款餐廳機器人了。
  • 2020海外休閒遊戲市場預測:國產遊戲如何在競爭中逆襲?-虎嗅網
    本文針對海外休閒遊戲市場,結合實際案例和數據,回顧分析了2019年海外休閒遊戲的各品類發展概況,並對2020年各細分品類的發展趨勢做了預測,或許能給想要出海或已經出海的中國遊戲行業的朋友提供一些借鑑和方向。在正文開始之前,我們先總結一下如何進行本次預測。
  • 機器人視界|機器人 2020年人工智慧行業「優等生」
    據預測,2020年年度,中國工業機器人總量將達到15.66萬臺,同比2019年將實現4.5%左右的正增長。在應用行業方面,由於疫情防控封鎖措施和老齡化加劇造成的勞動力短缺,工業機器人在電子、汽車、製造業、和製藥等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中,汽車以及電氣電子設備製造行業為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領域。
  • 專家預測新冠大流行結束後將迎來咆哮年代2.0版
    專家預測新冠大流行結束後將迎來咆哮年代2.0版2020-12-23 23: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針對這個問題,一位流行病學家給出了他的看法:人們將生活在一個咆哮20世紀20年代在經歷了1918年流感大流行帶來的陰鬱歲月之後,自由自在、大手筆消費、生機勃勃的時代--的現代版。  耶魯大學教授、社會流行病學家Nicholas Christakis博士在接受《衛報》採訪時說道:「流行期間,人們更加篤信宗教,變得更加節儉,他們會省錢也會規避風險。
  • 明年樓市將迎來「困難期」?專家預測:明年房價或超出人們的想像
    與此同時,房地產市場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投資者不再相信買房就能賺錢。此外,有幾個跡象表明,明年的房地產市場將迎來一個「困難時期」 ,一些專家預測,明年的房價或將超出人們的想像。前段時間,國家高層對住房企業設定了「三條紅線」 : 淨負債率不得超過100% ; 短期負債現金比率不得超過1倍; 扣除出售資產後的負債率超過70% 。
  • 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召開
    2020年12月11日,「2021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以下簡稱「預測峰會」)在北京順利召開。中汽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為預測峰會致歡迎辭。他表示,2020年是我國汽車市場經歷的不平凡的一年,我國汽車銷量有望超過2500萬輛,同比降幅可能收窄到2%以內,大大好於年初預期。這充分體現了我國汽車產業的強大恢復能力和經濟的強大韌性。  付炳鋒進一步指出,「十四五」期間我國汽車行業將經歷一輪轉型升級的爬坡過坎期。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機遇。
  • 煙臺驚現機器人送餐,會送餐、會說話、會唱歌跳舞……
    門口有一個迎賓機器人。她的外觀很可愛,白色和紅色搭配,看起來很舒服,送餐機器人真的能做到人性化服務、能準確送達顧客的菜、能做出簡單的問候嗎?小編心裡是充滿了疑惑。機器人送餐,如動畫場景般美好又特別,很多來過店裡的小盆友都成為了她忠實的粉絲!跟著小編一起來一探究竟:
  • 伍德麥肯茲:海外光伏市場分析與展望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20已經過半,疫情影響成為全年經濟的主流關鍵詞,光伏產業也不例外,3月份開始,隨著海外疫情的持續發酵,行業對今年光伏市場的預測普遍看衰,組件曾一度報出棄療式低價。但隨著疫情趨勢逐漸明朗,海外市場逐漸恢復,不管是回首上半年還是展望下半年,似乎都要比原本預期更加明朗許多。
  • 專家預測:未來兩年出境遊仍將低迷 國內遊將以中青年為主力
    12月15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在華中師範大學發布《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報告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旅遊市場及旅遊產業的影響,並預測未來兩年內,我國公民出境旅遊市場將持續低迷,國內中高端旅遊市場將恢復發展,我國旅遊業將迎來一些新的趨勢,包括出遊群體將以中青年為主,老年群體出遊意願將會降低,周邊短途旅遊將成為主流,傳統旅行社將面臨較大困難,旅遊民宿業將獲得迅速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