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計》:一場精心編排的收視狂歡

2021-02-20 部zhang玩家
《變形計》:一場精心編排的收視狂歡

阿餅 X博士 2019-01-07

我們視作最酷、最怪的電影號——

「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

掃碼關注就完事了

一百多年前,卡夫卡寫下了一篇名揚世界的中篇小說《變形記》,講述了一名公務員變為甲蟲的故事,入選了我國高中教科書。

記得當時老師提到一個高端的詞:異化。通俗地講,就是人性的扭曲。

一百多年後,中國有人按照這個模板搞出了一檔真人秀節目。標題也只有一字之差:《變形計》,而且一播就是十二年。

在節目中,無數個來自城市和農村的小孩身份被互換,賺取了電視機前千萬觀眾的熱淚。有人痛哭流涕,也有人不斷詬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2005年,湖南衛視的李泓荔去英國進修,偶然接觸到了一檔名為《wife swap》的「換妻」節目。這檔節目通過將不同階層的女主人交換,引發戲劇衝突,製造節目看點。

△ 《wife swap》這檔交換家庭主婦的真人秀節目,在IMDb上甚至連及格分都沒到

看到這檔節目後,李泓荔靈光乍現。於是在2006年,《變形計》應運而生。

和《wife swap》不同的是,《變形計》的設定更為尖銳,直接讓城市「問題少年」和農村「貧苦少年」身份對調,結合當下熱點,引發觀眾的思考。

比如《變形計》第一期節目叫《網變》,這期節目緊追「網癮」熱點,將城市「網癮少年」與西北孩子交換。節目一經播出,廣受好評。

為此,中宣部和公安部點名表揚,湖南廣電為其頒發了2006年度一號宣傳嘉獎令。從此,《變形計》的變形之路越走越寬。

△ 爸媽看了拍手叫好,孩子看了沉默流淚

時代在發展,「問題少年」的類型也在不斷更迭,但萬變不離其宗,《變形計》總能敏銳地察覺到當下最尖銳的矛盾。

2014年韓國男團橫掃大陸,於是節目組找來了當過韓國練習生,但不尊重父母的李宏毅;

△ 2016年李宏毅在《惡魔少爺》中的劇照

2015年,整容明星開始低齡化,於是《變形計》又找上了瘋狂整形,但脾氣火爆,嬌生慣養的韓安冉;

《變形計》裡韓安冉很有信心地表示要「活到老,整到老」

這樣看來,變形計總是勇猛地直擊當下時代痛點,並總能對青少年出現的種種問題實行一次愛的教育。

似乎不管是什麼叛逆小孩,只要放農村裡關一關,讓他們憶苦思甜,就能改造成功。在我小時候,父母也常說:再不聽話就幫你報名變形計。

但是問題又來了,《變形計》真的改變了城市奢靡的社會現象,或者說真的改變了這些不良少年嗎?

如果你是《變形計》的忠實觀眾,那麼你一定會發現節目中最有刺激點的莫過於那些「城市主人公」。他們往往家境富裕,享受著錢權帶來的歡愉,出手闊綽。

十來歲的年紀,抽菸喝酒蹦迪,打老師打家長,動不動就發脾氣,是全校有名的叛逆孩童。

比如,網絡上「真香」梗成名前的王境澤就是這麼一個典型。他相信暴力能解決一切問題,如果解決不掉,就解決掉製造問題的人。於是他成為了學校扛把子、鈴蘭的巔峰。

△ 我走路帶風可以這麼形容

而城市主人公的種種表現,仿佛都能回溯到其複雜的家庭背景。王境澤就是家裡的單傳,全家七大姑八大姨可不得像少爺一樣供著他。

而初到農村時,城裡的小少爺總會用暴力手段不合作,比如摔行李、爆粗口、和導演組動手...

△ 據不完全統計,《變形計》中被摔的行李箱加起來能環繞北京三環一圈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礪後,暴戾的城市主人公就會「性情大變」,從抗拒到妥協,再到接受和不舍,離開農村時一定要一把鼻涕一把淚。這時,《變形計》就會總結城市孩子的變化:從不為他人考慮到體貼別人,從錦衣玉食到吃飯不挑。最後在孩子和父母的擁抱中結束,觀眾抹起了淚花,一家人相擁而泣,大家紛紛感嘆道:「改造得真好!孩子長大了!」

△ 抱著嗷嗷哭就完事了

但是,節目看得多了,觀眾們也會生疑:一個不良少年僅僅參加幾天的變形就能性情大變?

直到我看到一次直播裡,李宏毅坦言,導演組要求他們使勁折騰,打壞了東西也不用賠。我這才明白,許多不良少年極端表現,都是為了節目效果編排的。

如果說《變形計》是一場精心編排的戲劇,那麼城市主人公就是主角。他們縱情地在節目展示自己中瘋狂、揮金如土、與家長老師抗衡的一面。但在不少未成年人眼中,他們的行為並不是錯誤的,而是不羈,瀟灑,個性。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幾乎每個被《變形計》「加持」過的城市孩子,微博粉絲都超過了百萬,當起了網紅。王境澤在快手上炒著「真香」的梗;韓安冉繼續整容,做了一名帶貨的博主;易虎臣開網店,拍微電影。

但流量從來都是需要真正的實力的,本就一無所長的他們,當人設被後起的網紅超越後,便失去了價值。

於是王境澤的微博點讚甚至上不了雙;韓安冉只能和網友撕逼;易虎臣淪落到借粉絲的錢不還。

想想《變形計》播出時,很多人以為問題少年在節目結束後,都會有所改變,一勞永逸。

但如果你留意一下後續,這些重回父母懷抱的孩子並沒有如預期一樣好好學習,而是被流量所帶來的巨大紅利所蒙蔽,又迅速被消耗幹,他們的人生就像這齣起承轉合的真人秀。看起來,似乎最終受益的只有這檔真人秀的收視率。

但凡看過那麼幾期《變形計》的人,幾乎都能記住幾個城市主人公的名字。但是現在問問各位朋友,大家能夠記得幾個農村主人公的呢名字?是不是一個都記不住,甚至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城市的孩子好歹享受了一番成名所帶來的紅利,但是農村的孩子,徹底成為了這個節目悲涼的底色。

節目組的謝滌葵說:「《變形計》是我們在偏遠山區挖到的一劑良藥,專門治療讓很多家長失去信心的城市獨生子女病。」變形的是城裡孩子,而農村孩子根本不需要變形,他們只是被莫名其妙丟到一個繁華世界去享樂。

在《變形計》說城市的孩子的看點在於各種不食人間煙火,各種飛揚跋扈,那麼農村孩子所被設定的模板更加單一乏味:第一次坐飛機、與城市格格不入、愛讀書、與學校的同學溫情擁抱、吃了一輩子沒吃過的東西。

△ 農村孩子在城市中的彷徨和局促不安,節目組真的不用考慮一下嗎?

《變形計》對農村孩子的總結十幾年無新意,永遠是靦腆的孩子變得熱情,看過了光之後會去努力學習。

它再一次貶低了人性,站在城市人的角度傲慢地審視農村。每一個來到城市的農村孩子像是一隻動物,在家庭被家人圍觀,出去吃飯被客人圍觀,甚至在學校,永遠也是同學中被關懷的目標。

△ 這種來自城裡人充滿關切的目光,會不會讓農村孩子溫暖到感覺被灼燒?

這本身就是一種歧視,當一種關懷變成了特殊的目光,那就是一種歧視。

可能當時農村孩子沒有察覺到身上被貼上「貧困家庭」的標籤是一件多麼羞辱的事,但當他們長大後,他們根本不願提起《變形計》的往事,這是他們一生的恥辱。

對於貧困孩子來說,最羞恥的事就是說出自己家裡的貧窮,然後在眾人憐憫的目光中長大,而《變形計》恰恰就是這麼對待農村孩子的。

在知乎上有一個參加《變形計》的農村孩子說出了變形之後的現狀,現在的他是一名人民教師,儘管他刻意迴避,但是身邊的同事還是知道他的往事,知道他的貧困,於是對他刻意關照,這種特殊的關照常常讓他渾身不自在。

還有農村孩子享受了幾天城市生活之後,意淫自己是城市的孩子,立馬嫌棄起了自己的家人。農村變形的主人公高戰喜。在他從城市回來以後,開始挑食,嫌棄農村父母,說自己是姓魏,而不是高。而魏是城市爸媽的姓氏。

這是孩子來到大城市發生的變化。

而發生在鄉村裡,那些用來給城市孩子作比對的農村老人,也被這個節目組一次次凌辱。

當一個樸實的老人,拿出家裡最好的食物款待城裡孩子時,城裡孩子卻報以不加掩飾的厭惡。王境澤當著老人的面質疑這種地方能住人,並堅決不喝他們的水,嫌髒。這一段導演原意是表現王境澤的嬌慣,但這無形中也一次次傷害著樸實農村人的善心。

△ 老奶奶好言的勸慰換回的是對他們的食物的貶低,落寞的樣子看著讓人心疼

這不僅僅會對居住的農村家庭造成傷害,更會對整個村莊帶來惡劣的影響。王境澤聽說幫村民蓋屋子能吃到肉,便興致勃勃地去了,沒想到所謂的肉就是一塊塊肥肉,他厭惡的表情掛在臉上,而農村人說:「這是他們這最貴的東西了。」

在城裡孩子打壞他們為數不多的財產時,農村人永遠只能站在遠處默默地看著,看著自己視為珍寶的食物被孩子毫不在意地丟到地上,即使節目組有賠償,但是這種跪著拿錢的方式,讓農村人的尊嚴蕩然無存。

《變形計》從來不是雙線故事,他其實只有城市主人公一條主線,而農村永遠是底色,是城市孩子永遠的陪襯。

在維基百科上,「變形計」詞條上專門有一個介紹類目,外界對《變形計》上的質疑。許多人指責《變形計》價值觀導向扭曲,但儘管如此,這樣一檔充滿爭議的真人秀卻依然播了十幾年。

目前,變形計在芒果TV上的播放量共8.1億,可能家裡有電腦的人都看過這個節目。

在這十二年裡,節目組推陳出新,不斷地迎合觀眾的期望,比如將張迪和農村小女孩麗姐強行組CP;

△ 這就是那個把城市孩子張迪「逼瘋掉」的麗姐

△ 「真香」王境澤和高澤文的「鐵達尼號」

《變形計》的長盛不衰,說明了它能夠充分迎合當代觀眾的需求。

在大眾的預期中,人們的孩子是樸實無華的,富二代是趾高氣昂的。那麼想解決問題,就要讓城市孩子去鄉下吃苦,讓鄉下孩子去城市見見世面,這樣隨意改變他人命運的主宰者視角讓每個觀眾熱血沸騰。

觀眾們看不見農村孩子的迷失,看不見城市孩子的空虛,只是被自己設計的情節感動到淚流滿面。

△ 據《GQ》雜誌採訪,「城市變形榜樣」施寧傑回家第一晚就立馬去夜店

那麼,如果《變形計》不能改變孩子,誰才能改變?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父母。

在《變形計》夜店王子高澤文在即將離開農村時,有這樣一個細節,他聲淚俱下地敘述起了他的父母在他六年級時離婚,當年的情節他歷歷在目,而據他父親描述,高澤文在六年級以前品學兼優,家裡的獎狀貼滿了一牆。

他的父親始終沒弄明白兒子怎麼突然不聽話了,學壞了,於是開始打罵。從未想過自己在離婚時就要做好準備,將來必須承擔起母愛,用雙倍的付出和兒子溝通。

△ 單身父親的翹楚應該就是姆爺了,不僅僅要努力賺錢,同時要充分和孩子解釋溝通。姆爺甚至「屈尊」和JB合影,就為了討女兒歡心

高澤文父親直到節目完結都沒明白這個道理,只是在和兒子含淚的擁抱中片面地覺得這個節目的改造真成功。

所以,《變形計》一如中國的親子關係,它從來不是親子的互動,而只是長輩手握父權,主宰孩子的命運,將其交付到一檔節目手中。

在這十二年的時間裡,家庭教育不斷被異化,價值觀不斷被扭曲,人們沉浸在改造孩子的狂熱信仰之中。卻從未注意到那些被流量包漿又迅速被反噬的城市主人公,永遠沉默的農村主人公,和那些絲毫未改變的家長。

再看看節目居高不下的收視率,是不是讓人覺得不寒而慄。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收藏

相關焦點

  • 《麻辣變形計》收官 口碑收視冰火兩重天
    《麻辣變形計》收官  搜狐娛樂訊 (文/工藤)由著名製片人何靜一手打造,馬可、迪麗熱巴等領銜主演的保鏢題材青春偶像勵志劇《麻辣變形計》【觀劇】將於今晚(4日)正式收官。  伴隨著9月的來臨,開場聲勢浩大,收場門庭冷落的暑期檔電視劇拼殺大戰終於落下帷幕,一向作為收視重鎮的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選擇《神犬小七第二季》和《麻辣變形計》兩部同班底製作的電視劇先後上演,非大IP也並沒有華麗的陣容,卻硬生生在噱頭滿滿的暑期檔其他大劇中間殺出一條血路,兩部劇從播出到結束始終佔據收視率冠軍的寶座,但奇特的是,兩部劇的網絡風評與討論度卻和超高收視率成反比:劇情簡單幼稚,
  • 湖南衛視《麻辣變形計》奪下暑期收視高地,中小成本原創劇何以逆襲?
    該劇自 8月10日開播以來,收視一路飄紅,城市網破1.5+,全國網屢次破3,雙網持續穩居全天電視劇第一位(開播第6天,52城市網收視率達到1.523,收視份額達到4.559;全國網收視率破3,收視份額近10;播畢前4天網絡播放量超過60億),成績十分亮眼。
  • 2015電視編排 920帶的現實尷尬
    但節目帶只有40分鐘時長(包括廣告時間),只能以「小節目」填充之,從節目創意、形式感、內容拓展度、節目屬性,及至節目獲得高收視率上,920節目留給電視臺和製作公司的發揮餘地都不大。新模式下,大多數衛視920時段收視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僅有少數衛視表現突出。從這個角度來看,衛視920節目似乎又成為了電視臺的雞肋。
  • 全新課程|與身體的一場狂歡,Let's Sambalaya!
    不管過去一年遇到了怎麼樣的波折和挑戰,在迎接全新一年的前夕,一場「與身體的狂歡」,沒有誰比你更值得擁有!別以為年底派對只有美酒和佳餚,在 Space,這一場活力盛宴,更是又火又辣!嚴寒天氣下,你更需要的,是無盡的能量激發你活力四射!這個 12 月,讓我們一起以拉丁甩走煩惱,以熱情延續活力!
  • 《飲食男女》忽視了太多導演精心編排的細節(下)
    覺得電影情節讓人痛心的,是因為我們如導演所想的那般無出其右地跟著故事明線在走,覺得結局出人意表被欺騙的,則是因為忽視了太多導演精心編排的細節。(由於分為上下篇,若有小夥伴沒看第一篇的可以先去觀看第一篇的文章哦~)這部電影的精妙之處在於,在看似矛盾重重的衝突中,其實穿插著導演精心執導的線索。
  • 《麻辣變形計》撞檔奧運依舊笑傲收視榜 江何工作室原創開發何以招招制勝?
    然而,江何工作室連續推出的《麻辣女兵》、《神犬小七》系列和即將推出的《麻辣變形計》,卻能衝破這一「魔咒」,成為行業劇的標杆,如當代軍旅劇《麻辣女兵》不僅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首播期間同時段收視率排名第一,還榮獲了湖南廣播電視臺衛視頻道電視劇年度收視金獎、湖南省五個一工程獎、全軍金星獎、北京市十佳優秀作品獎。
  • 變形計楊桐自殺內幕揭秘 楊桐為何參加變形計
    原標題:變形計楊桐自殺內幕揭秘 楊桐為何參加變形計   【變形計楊桐qq群】變形計美少年楊桐顏值高就是任性 變形計楊桐身家背景qq群「爸爸走之後,我看見媽媽崩潰的樣子,就覺得欠媽媽很多」藏族媽媽因雙腿殘疾已經無法正常行走,扛起整個家庭重擔的小女孩就是本期的農村主人公——卓瑪!
  • 多少人,在「偷偷」看著《變形計》?
    不靠明星大咖、也不做話題炒作,湖南衛視真人秀節目《變形計》不知不覺已伴隨觀眾快進入第十個年頭。一檔乾淨樸質的節目,歷經十一季不衰,媲美黃金綜藝。低調的變形計,真正的高人氣2006年,當全國觀眾沉浸在「全民選秀」的喧鬧中,《變形計》低調開播。
  • 《神犬小七2》《麻辣變形計》芒果連播:沒有一線大咖,如何佔領黃金收視平臺?
    對於一部電視劇來說,質量固然是重中之重,但播出平臺對一部電視劇的收視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由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完美世界江何工作室獨家原創開發製作,何靜擔任總製片人總發行人,吳玉江擔任製片人的《神犬小七第二季》、《麻辣變形計》即將接連登陸湖南衛視,霸屏暑期。
  • 湖南衛視雙12超拼夜收視奪冠!三大原因,讓它收視爆表
    12月11日晚,雙12前夕,唯一一場晚會在湖南衛視上演。 沒有雙11晚會那麼盛大,那麼競爭激烈,一家衛視,一臺晚會的表演稍顯寂寞,但是在湖南衛視的精心準備編排之下
  • 《神犬小七2》《麻辣變形計》暑期來襲
    《神犬小七第二季》、《麻辣變形計》即將登陸湖南衛視暑期檔,青春熱血勵志偶像劇傾情聯播。
  • 沈騰:被曝和美女約會的背後,或是一個被精心編排的笑話
    但事實上,這個消息極有可能就是個假消息,其與美女約會的背後,或是一個被精心編排的笑話。為什麼會這樣說?除此之外,還有網友為沈騰做出「證明」,以澄清他是被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故意編排出來的。所以,從以上可以看出,沈騰被曝深夜約會美女被疑人設崩塌的背後,或是極可能是被編排設計的,這跟沈騰經常演出的戲劇一樣
  • 湖南衛視中秋收視飄紅 國慶持續發力再推新編排
    搜狐娛樂訊 伴隨著中秋團圓的喜慶氣氛,湖南衛視中秋收視持續飄紅,經典劇作《還珠格格》更是「能量」驚人。在國慶節即將到來之際,為了讓觀眾們感受到更多正能量的傳遞,湖南衛視整合編排思路,除了延續中秋的溫馨感動之外,再次率先啟動特別編排。
  • 湖南衛視套播《知否》,究竟是創新編排還是「殺雞取卵」?
    原因是湖南衛視在該劇收官之際,將原本可以一天播完的電視劇分兩天播,通過套播新劇的方式編排。 湖南衛視「套播」背後的編排模式究竟是怎樣的?有何創新與不足?  《知否》自開播以來,收視一路飄紅,為湖南衛視新年創造了開門紅。  在充分開發《知否》的剩餘價值這塊,湖南衛視也不遺餘力。
  • 富貴人家的一場「遊戲」,毀了王紅林的生活,《變形計》值得看嗎
    編 輯:許百萬「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從2015年起,《變形計》已播出19季。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或多或少會受到外界影響,家長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幫他們少走一些歪路。
  • 富人家的一場遊戲,窮孩子卻當了真!當年《變形計》改變了哪些人
    富人家的一場遊戲,窮孩子卻當了真!當年《變形計》改變了哪些人?當初《變形計》有多麼吸引人,最後就有多麼讓人厭惡;原本是一檔公益性綜藝節目,卻慢慢演變成了「氪金遊戲」,富人家花錢的確是變了,有的甚至變成了明星;而窮孩子卻被現實一次又一次泯滅希望。
  • 你知道為什麼《變形計》會是「停播」嗎?
    據悉,湖南電視臺《變形計》去年收視率很低,全年湖南電視臺收視率較往年相對較低。因此,為了保證收視率,湖南衛視當即「砍掉」原本就處於收視率《變形計》的底部,以挽救收視率偏低的局面。2。有傳言說這是被廣電禁止的。自廣播以來,真人秀節目《變形記》一直是好的也是壞的。有人認為,送城市孩子到山裡受苦,幫助他們回到真善美是件好事。這對農村的孩子不公平。
  • 《麻辣變形計》:保鏢題材+極限運動+成長主題,偶像劇不只談戀愛
    自8月10日開播以來,《麻辣變形計》在奧運熱潮的衝擊下仍能穩居收視榜首,創下城市網破1.5、全國網破3的輝煌戰績。該劇何以稱霸暑期檔?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主創對青少年觀眾的心理進行了恰切把握。作為極限運動高手乘風破浪、飛簷走壁,與武力滿格、智商滿格的死黨們一同被拉入神秘的魔鬼訓練,經歷嚴酷磨練未被擊垮反而浴火重生……這些分分鐘燃爆的劇情設置簡直就是少年觀眾的內心小劇場。
  • 雙十一晚會收視排名:湖南衛視第一,浙江衛視第二,江蘇衛視墊底
    湖南衛視毫無疑問成為最大贏家,在浙江衛視、東方衛視聯合圍攻之下,突破重圍拿下收視冠軍。 對於這樣一場雙十一晚會來說,可謂是資本的比拼,但是在資本的背後更是電視臺的PK。
  • 收視大跌遇到死亡編排,停更2天還變深夜檔
    第一集的酷雲收視率就超過了《以家人之名》的首播成績,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後勁不足,次日收視大跌。已經播出了4集,根據最新的消息,該劇收視率大跌現在又要遇到新的編排,看來是雪上加霜了。這樣看來編排對收視率確實非常不友好了,很容易讓人沒有繼續追劇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