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少年》關乎體育,更關乎挑戰命運

2020-12-23 大眾網

  強棒愛心棒球基地創始人希望通過紀錄片傳達給更多人,「總有人在默默與命運抗爭」

  《棒!少年》關乎體育,更關乎挑戰命運

  ■本報記者 謝笑添

  自從體育紀錄片《棒!少年》公映後,強棒愛心棒球基地創始人孫嶺峰的生活更忙了。這位前中國棒球隊隊長東奔西走參與影片宣發,接觸了許多過去並不熟悉的事務。以至於只有在乘坐火車前往下一站的旅途中,他才能抽出閒暇,通過電話與本報記者聊了聊這些日子的感觸。儘管言語中滿是藏不住的疲憊,真誠而耐心的態度始終未變。

  

  在2015年建立強棒愛心棒球基地之初,孫嶺峰就想過要留下一些影像資料作為紀念,兩年後,紀錄片導演許慧晶來到這片為「事實孤兒」們建起的樂園,一個更具野心的計劃誕生了——他們不僅要將這裡的故事拍成紀錄片,還要搬上大銀幕。

  從《河岸》到《媽媽的村莊》,許慧晶的作品始終關注底層群體的生存狀態,他甚少涉獵體育題材,對棒球更是一竅不通。但這並不影響《棒!少年》的拍攝,這並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勵志體育紀錄片,棒球只是紐帶與載體,故事真正講述的是一群挑戰命運的勇士。

  「紀錄片所展示的不及生活裡的十分之一」

  紀錄片的伊始,是棒球少年小雙在山坡上翻弄著小石堆的場景,當他揭開石頭,也揭開了一個殘忍的事實:這是埋葬小雙父親之地。

  無論是內斂的小雙,或是影片中性格截然相反的另一位主角馬虎,都只是強棒愛心棒球基地裡的平凡一員。在那裡,每一張稚嫩的面孔背後,都藏著一段沉重的往事——有人兩歲時父母被泥石流捲走,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以為雙親只是在外打工;有人在遭遇父親病故的打擊後,又親眼目睹長兄被離家出走的母親以8000元賣給他人……

  按照社會學的分類,這群孩子被稱作「事實孤兒」。但孫嶺峰想要傳遞給社會的不是一出出苦情戲,而是「再悲慘的命運也有被改變的可能」。猶記得三年前第一次造訪基地時的場景,聽聞有人前來採訪,孫嶺峰並未過多介紹孩子們的身世,而是徑直將本報記者帶到棒球場邊。望見客人到來,孩子們遠遠地鞠躬問好,笑容燦爛,禮數周到,令人很難將他們與悲慘的身世聯繫起來。在孫嶺峰看來,這是棒球的魅力,「他們的內心其實很敏感,剛來時不相信任何人。但棒球能幫助孩子卸下心理的防備,即便他們什麼也不會。」

  按照他設想的路徑,這些孩子中有不少人即使今後無法走向職業道路,也能憑一技之長獲得進入高校深造的機會,不必在破敗的屋舍中為基本的生存煩憂。但命運對他們的改變不止於此。

  紀錄片前半部分著大量筆墨,刻畫了自小缺乏管教的馬虎的種種陋習,他口不擇言拿同伴逝去的父親開玩笑,一而再地製造言語與肢體的衝突。用許慧晶的話說,「他一出現就把基地攪得底朝天。」其實類似問題在基地內的多數孩子身上多少都存在。但孫嶺峰堅信「他們本性不壞,只是缺失了家庭的基礎教育」。這就是為何在拿起棒球棍前,孩子們先得學會在餐前飯後向操勞的阿姨與教練致謝,進屋前輕聲敲門詢問,每日清晨背誦《弟子規》。

  孫嶺峰將這稱作「貴族教育」。這群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就在新環境下悄悄改變,但在他們的人生有著太多殘缺與遺憾,化作了紀錄片裡一個個惹人潸然淚下的片段,譬如馬虎在深夜思念母親時唱起的那首歌,又譬如影片收尾處,小雙站在山坡上,向從小養育自己、如今罹患癌症的二伯喊出「不要丟下我」。這是片中令孫嶺峰最難忘的畫面。然而當被問及第一次觀影的感受時,他的回答卻是,「沒什麼感覺,因為這些故事每天都在我的生活中真實地發生著,紀錄片所展示的不及生活裡的十分之一。」

  這並非誇大。就在40多天前,小隊員「大飛」因腦炎進了重症監護室,直至紀錄片上映前夕才脫離危險。「如果是在老家,他可能一天也撐不下來。」那段時間,孫嶺峰和基地裡的教練、隊員一直陪伴在「大飛」身邊,就像孫嶺峰在朋友圈所寫下的那樣,「只要活著,人生的比賽就沒有結束,我們一同挑戰命運。」

  縱然現實冰冷,總有人願為之抗爭

  在基地裡,每個人都在挑戰命運。孫嶺峰如此,這群曾被命運拋棄的孩子如此,在古稀之年仍隨著這支隊伍東奔西跑的前中國棒球隊主教練張錦新同樣如此。但多數時候,挫折或許才是人生的常態。

  影片之中,孩子們前往美國,滿懷壯志站上世界頂級青少年賽事的舞臺,卻只換來一場徹底的潰敗;而在影片之外,這部口碑甚佳的紀錄片終究擺脫不了極低的排片率與冰冷的票房反饋。棒球、紀錄片、體育紀錄片,在商業片主導的中國院線市場,每一個標籤都註定了這樣的結局。

  在棒球市場依然貧瘠的國內,甚至無法為這樣一座公益基地提供穩定的安身之處。過去這三年,強棒愛心棒球基地已兩易居所。當初在北京市區內使用過的宿舍早已被夷為平地,如今的新址則離市中心40公裡開外。那裡雖屬通州管轄,實際位置已接近河北,遠離交通要道,沒有公交直達。即便在影片上映後,周遭本就稀少的住家也鮮有人知曉身邊這處基地的存在。

  在孫嶺峰的眼前,擺著太多現實的困難。為了讓這群曾在赤貧生活中掙扎的孩子茁壯成長,基地裡的餐食頓頓帶肉,訓練前後配發牛奶,一年四季統一服裝,加上場地租賃、外出參賽的一系列費用,當初在基地僅有20名球員時,孫嶺峰算出的成本是每年200萬元,而如今球隊的規模是68人。

  與三年前相比,基地的生存狀態並無本質改變。為避免「利用公益賺錢」的誤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孫嶺峰甚至連服飾捐助都全部婉拒。高昂的運營成本中,一部分來自於外界投資,更多的部分由他和其他合伙人自掏腰包。在孫嶺峰的心裡,基地唯一的出路,或許只有等到孩子們未來步入社會、創造財富,然後再回饋基地。但這一過程之漫長,可能遭遇的變數之難料,考驗著他的決心與耐心。

  至少在此刻,孫嶺峰並未猶豫。在他看來,這部紀錄片的意義之一就是讓更多人了解到,「無論現實如何,總有人在默默與命運抗爭。」西西弗斯的快樂並不在於一次次地將巨石推上山頂,而是在這一過程裡牢牢拽住自己的命運。更況且,命運並非只有殘酷。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當不少人都以為《棒!少年》將隨著慘澹的市場反饋逐漸淡出院線時,這部紀錄片卻顯示出逆勢上揚的排片率。或許,在未來某一天,影片外的強棒愛心棒球基地也能迎來一樣的契機。

  【編輯:田博群】

相關焦點

  • 《棒!少年》並非傳統的熱血體育紀錄片,它所講述的是挑戰命運的故事
    自從體育紀錄片《棒!少年》公映後,強棒愛心棒球基地創始人孫嶺峰的生活更忙了。這位前中國棒球隊隊長東奔西走參與影片宣發,接觸了許多過去並不熟悉的事務。 在2015年建立強棒愛心棒球基地之初,孫嶺峰就想過要留下一些影像資料作為紀念,兩年後,紀錄片導演許慧晶來到這片為「事實孤兒」們建起的樂園,一個更具野心的計劃誕生了——他們不僅要將這裡的故事拍成紀錄片,還要搬上大銀幕。 從《河岸》到《媽媽的村莊》,許慧晶的作品始終關注底層群體的生存狀態,他甚少涉獵體育題材,對棒球更是一竅不通。
  • 少年棒,但命運不棒.
    兩個孩子說著殘酷的話,就像在說一個一個與己無關的笑話,笑著笑著打鬧起來,就好像那殘酷的命運並不是他自己的經歷。這是紀錄片《棒!少年》中的一幕,這個紀錄片記錄了一支少年棒球隊的成長曆程。說出這段話的孩子叫梁正雙,是棒球隊的主力投手,他出生前父親就已經去世,出生後母親不知所蹤,被他大伯養大,家裡有一個姐姐,是在垃圾堆裡撿來的。他的悲慘並不是孤例。
  • 《紙牌屋 第六季》關乎政治,關乎權謀
    雖然關乎政治,關乎權謀,但自始到終的背後,都是人性,戲劇強化了衝突,就好像給你一個放大鏡去審視,是的,人生是複雜的,在三十多歲的年紀,應該認識到這一點,才好變得成熟起來。 順便推薦下我的公眾號:小趙電影 ,可看劇
  • 這19句話關乎人類命運
    1.中國主張,各國應為全人類前途命運和子孫後代福祉作出正確選擇,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齊心協力、守望相助、攜手應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打贏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護佑世界和人民康寧。2.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未來的成敗取決於今天的作為。
  • 少年棒,但命運不棒
    兩個孩子說著殘酷的話,就像在說一個一個與己無關的笑話,笑著笑著打鬧起來,就好像那殘酷的命運並不是他自己的經歷。這是紀錄片《棒!少年》中的一幕,這個紀錄片記錄了一支少年棒球隊的成長曆程。這群窮孩子們來到大城市,來到北京,用棒球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就是故事的主角隊「強棒天使隊」。教練說,他希望這些孩子能打到省隊,打到國家隊,甚至打到美國去。最不濟,棒球能幫他們混個體育特長生的身份,讓他們上一個大學。
  • 《棒!少年》:被看見與被選擇的命運 | 名家
    在這樣的沉寂中,12月11日上檔的紀錄電影《棒!少年》,因其過硬的口碑而引發媒體和觀眾關注。在今年8月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上,《棒!少年》斬獲最佳紀錄長片和觀眾選擇榮譽,並因其豆瓣評分高達8.7,被認為是截至目前2020年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院線電影。
  • 小眾紀錄電影《棒!少年》為何比劇情片更吸引人?
    初知《棒!少年》,是因為它在今年的FIRST獲得了超高的口碑評分、拿下了年度最佳紀錄長片獎,被一票影迷譽為「年度紀錄片黑馬之作」。《棒!少年》為什麼能觸發不同層級的觀眾相同的共鳴?起初,我的猜想是棒球少年們意氣風發的那一番「燃」。畢竟本片選擇將鏡頭聚焦於北京市郊的一座棒球少年訓練基地,標準的體育題材紀錄片視角。
  • 「叫板」命運 口碑佳作紀錄電影《棒!少年》定檔12.11
    發布會上,由愛奇藝出品的紀錄電影《棒!少年》也正式宣布定檔,將於12月11日全國院線上映。少年》的背後,蘊藏著一個感人的真實故事。前中國棒球國手孫嶺峰退役後,嘗試以各種角色推⼴棒球運動。他深知體育對於他人生的意義,希望用體育改變更多的人。5年前,孫嶺峰創辦了愛心棒球基地。他輾轉全國各個貧困地區,接收符合條件的「困境少年」並帶回基地培養,不僅負責他們的生活,還提供棒球訓練和文化課教育。如今,棒球基地已有67個孩子,按照約定,他們將被基地無償撫養至18歲。
  • 海南周刊 | 《棒!少年》:逆境下的最強本壘打
    作為近年來國內院線少有的一部體育題材紀錄片,《棒!少年》獲得了今年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長片獎,又在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摘走「評審團特別推薦優秀紀錄片」獎項。該片憑藉過硬口碑引起眾多影迷的關注,目前豆瓣評分8.7。
  • 關乎雄安人的前途命運!
    一些學校優秀教師匱乏,美術體育等「副科」老師更是捉襟見肘,但眼下的招聘,無論軟硬條件,都並不能和我們的需求匹配。 我們缺老師,卻又拿不出相應的條件招來且留下好老師,這個問題需要深刻反思。農村有一句很現實的話: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又要好又要巧,又要驢兒不吃草,怎麼可能?
  • 電影《棒!少年》能帶動體育電影的春天嗎?
    從「苦甲天下」的中國西海固地區,到被視作棒球殿堂的美國紐約洋基球場,一群由留守兒童組成的少年棒球隊,通過體育實現了人生境遇的改變,這就是正在國內院線上映的獲獎紀錄片《棒!少年》所要講述的故事。該片導演許慧晶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體育鼓舞人心的力量通過影視載體呈現,能夠獲得更多共鳴。作為近年來國內院線少有的一部體育題材紀錄片,《棒!少年》以黑馬之姿拿到今年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長片獎,又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摘走「評審團特別推薦優秀紀錄片」獎項。
  • 《月代頭布丁》一個關乎愛情,關乎成長的故事徐徐道來,撫慰心靈
    誘人的甜品美食,捧腹的穿越幽默,《月代頭布丁》用一位穿越至現代的日本武士學做西點為引,在一個單親母子家庭中的展開,是質樸溫情的,電影並沒有去刻意的製造何般笑點,而是在恬靜的日常中,將一個關乎愛情,更關乎成長的故事徐徐道來,撫慰心靈。
  • 胡軍 | 表演,只關乎內心 無關乎其他
    他的魅力在於有著一種成熟男人的風範,不僅光彩奪目,更讓人記憶猶新。由他創作的英雄勇士,氣吞山河、剛直堅毅;由他刻畫的兄父男兒,溫暖可靠,亦可愛柔情。不同的角色塑造,令他以不同的姿勢,馳騁在演藝的道路上。
  • 新民藝評丨叫板命運,「棒!少年」
    有一部紀錄片,它的關鍵詞大約是體育題材、素人、青少年、愛心、公益,聽起來很難獲得市場的認可;但上映前後,陳可辛、周迅、馬伊琍、陸川、李晨、宋佳、肖央、黃渤、梁靜、譚卓、易烊千璽、王一博……許許多多明星和導演,在社交媒體上寫下了熱情洋溢的推薦語。但似乎,並不管用。在戲裡,強棒少年隊在美國,毫無意外地輸了;在戲外,紀錄片《棒!少年》,也毫無意外地輸了。
  • 《棒!少年》導演許慧晶:「燃」的背後是對少年命運的關注
    少年》導演許慧晶:「燃」的背後是對少年命運的關注 2021-01-14 04:18:04 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卞立群 責任編輯:卞立群 2021年01月14日 04:18 來源:華西都市報
  • 長相關乎命運?顏值決定收入?心理學家給出答案
    那麼如何透過面相看清命運呢?引言:隨著網紅行業的興起,似乎「顏值」已經成為很多事情的的敲門磚,比如工作面試、出道成名、自媒體運作都離不開好看的長相。那麼面相關乎命運這一說法是真是假,是不是只要長得好看就會有輝煌的人生?
  • 一切經典總關乎~情
    關乎印度1. 一個英國導演的印度片,好萊塢式的流暢,美國式的浪漫和光明,黑暗,混亂,汙穢,,,中不乏真善美,好好活著。。。。 給我15分鐘的記憶,15分鐘的記憶,只關乎你,愛,到此,別無所求。。只為愛情哭泣。。
  • 李眉蓁勝敗關乎江啟臣命運!
    26日,李眉蓁到「港都杯」遊泳錦鏢賽為參賽選手打氣同時發表體育政見,承諾當選後會爭取2025年世大運、2030年亞運來高雄舉辦,提升高雄能見度。不料事隔一天,就被罷韓團體「高雄好過日」踢爆,亞運報名今年4月已經截止,揶揄她不愧是「韓導」的接班人。
  • 體育為留守兒童的人生創造了更多可能性——專訪電影《棒!少年...
    少年》導演許慧晶新華社記者鄭昕從「苦甲天下」的中國西海固地區,到被視作棒球殿堂的美國紐約洋基球場,一群由留守兒童組成的少年棒球隊,通過體育實現了人生境遇的改變,這就是正在國內院線上映的獲獎紀錄片《棒!少年》所要講述的故事。該片導演許慧晶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體育鼓舞人心的力量通過影視載體呈現,能夠獲得更多共鳴。
  • 地球上3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關乎人類生存,科學家也無解!
    在這浩瀚的宇宙中,如同滄海一粟,人類更不值得一提。從小老師就教導我們知識改變命運,直到長大之後才知道知識並不是唯一的途徑,可以通過其他的方法來改變命運。 人類是眾多生物中最特殊的生命體,還能通過雙手創造產物,就算成為地球的主導者,依舊對自己的命運非常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