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隨母姓」的孩子已成年,3個問題很棘手,過來人:後悔!

2020-12-21 拜託了爸媽

隨著當代年輕人思想逐漸開放,女性社會地位不斷提高,孩子「隨母姓」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只不過,面對這樣一種社會現象,人們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表示支持:

網友A:「我們家給老二起名,就是媽媽的姓氏,只要一家人都同意這麼做,並且把孩子教育好,我認為沒什麼問題。」

網友B:「我老公姓牛,小女兒上學後天天因為被起外號回來哭,每次都嚷嚷說為什么姓牛,還說我的姓氏好聽,想跟我姓袁,要不是婆婆一直攔著,女兒已經改名字了。」

有些人表示反對:

網友C:「跟爹姓是傳統,符合人們多年來的習慣,孩子跟媽姓不是不行,只是不容易被大眾認可,為了給孩子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還是跟爹姓方便點。」

網友D:「我不贊同跟媽媽姓,做家長的應該為孩子的以後多考慮、多打算,孩子跟媽媽姓並沒有問題,但這麼做帶來的後果,孩子是否有能力承擔,如果不能,那麼母親的姓氏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負擔,但如果孩子足夠強大,心理素質過硬,不在乎他人看法,那麼跟媽媽姓也無妨。」

我們不難看出,不同的人在對待「隨母姓」這件事情的時候,態度是不一樣的,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當代社會對於這種現象還不能做到完全接受和認同,而當下社會環境,難免會給「隨母姓」孩子的成長造成一定的影響。

「隨母姓」帶來的不良影響很現實!

1、親子關係不平衡

我們知道教育孩子需要父母共同參與,只有掌握關係平衡,才能讓孩子成長得更好,但如果孩子潛意識裡,逐漸疏遠其中一方,那麼孩子的身心發展就無法得到完善,難免會造成一種尷尬的家庭氛圍。

姓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提高一個人對自己親人的親密度,孩子跟媽媽姓,就會給孩子營造出一種自己與母親更加親密的氛圍,加之父親工作繁忙,沒有時間與孩子相處,那麼孩子與父親的關係就會進一步疏遠,難免會影響到家庭平衡。

2、長輩的區別對待

現階段我國認同「隨母姓」現象的多半是年輕人,老一輩的人基本都很排斥這種做法,如果一個家庭當中,兩個孩子姓氏不同,那麼公婆作為與孩子關係較近的長輩,自然會本能地偏向於隨自家姓氏的孩子,而對於另一個「隨母姓」的孩子,他們則會把孩子當作外人看待,在生活中必然會做出區別對待的舉動。

3、孩子間關係緊張

這個問題是由於長輩區別對待延伸出來的,隨著孩子不斷長大,對事物的認知慢慢提升,這些「隨母姓」的二胎們會意識到自己和哥姐所受待遇是不同的,時間長了心理上難免會出現不平衡的現象,兩個孩子間的關係也會更加緊張。

孩子「隨母姓」前,要考慮好這些問題!

由於當代社會對該現象認同度並不高,所以家長在給娃取名過程中,選取姓氏之前必須考慮好幾個問題。

1、家人是否同意

給孩子起名時選取姓氏對一個家庭來說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因此,除了孩子的父母外,最好在取名之前徵求一下長輩的意見,如果夫妻有理由說服長輩,並且得到了高度認同,那麼讓孩子取母親的姓氏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長輩極力反對,小兩口就要考慮是否扛得住家庭以及社會帶來的壓力了。

2、正確教育孩子

除了徵求家人同意外,孩子成長中的教育工作也要做好,尤其是對於孩子認識姓氏這方面,家長一定要好好引導,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自信心,這樣孩子才不容易被成長中負面的聲音所影響,孩子也會正確看待自己的姓氏。

各位寶媽,你是否考慮過讓孩子跟自己姓呢?

相關焦點

  • 孩子隨母姓尷尬嗎?
    金莎參加了綜藝節目《女兒們的戀愛》,節目中她的父親來到了現場,在自我介紹的時候,金沙爸爸說自己姓吳,金莎隨母姓,張紹剛卻說聽到後有點尷尬,此話一出,金莎隨母姓引起熱議,大家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孩子隨母姓尷尬嗎?
  • 姐姐隨母姓,弟弟隨父姓,長大後兩人卻像「陌生人」,父母后悔
    孩子隨母姓還是隨父姓可能會引發不少家庭矛盾,尤其是二胎家庭裡,有的父母希望兩孩子一個跟媽姓,一個跟爸姓,但是這樣其實會影響家庭成員之間關係。好在小蘇沒有讓她失望,3年裡先後生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可是小蘇和丈夫的工作都比較忙,沒有足夠的精力照顧兩個孩子,於是全家人商量過後,決定由姥姥姥爺照顧大女兒,小兒子就讓爺爺奶奶照顧。不僅如此,婆婆還提出乾脆讓姐姐隨母姓,弟弟隨父姓,姥姥也樂意接受。
  • 金莎隨母姓,她爸爸被主持人調侃「尷尬」,孩子隨母姓尷尬嗎?
    而且金莎的家裡長輩都很開明,並不在意隨誰姓的問題,金莎也表示很喜歡自己的名字。所以,對於金莎一家來說,從來不覺得孩子隨母性會尷尬,倒是主持人的一波操作,讓他們很尷尬。不可否認,在過去的時代裡,很多隨母姓的孩子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就像我們熟悉的劉亦菲、吳亦凡,他們都是因為父母離異而隨了媽媽的姓。
  • 張紹剛稱金莎隨母姓尷尬,子隨母姓你可以接受嗎?
    要知道孩子該跟誰姓,在法律層面,從來不是問題。》第一千零一十五條規定,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 奇識增|金莎隨母姓讓張紹剛「尷尬」,「隨母姓」有問題嗎?
    日前,金莎的爸爸在綜藝《女兒們的戀愛》中自我介紹姓「吳」,並稱金莎隨母姓。主持人張紹剛聽到,笑言這個自我介紹非常尷尬:「我是金莎的爸爸,我姓吳。」金莎爸爸則坦然表示:「不尷尬。」而坐在旁邊的程莉莎表示:「這其實很正常。」這段內容被網友翻出來,引發廣泛熱議。有人不滿:「尷尬的應該是張紹剛吧,都什麼年代了還有這種封建的想法。」「隨誰姓是人家的自由,關你什麼事?」
  • 有種「隨母姓」叫姓氏罕見,媽媽因姓氏「稀有」,孩子成功隨母姓
    眾所周知,現在孩子隨父姓是主要趨勢,而孩子隨母親姓氏的只佔8%,這是跟我國的文化有很大關係的。在我國大部分子女隨父姓的風俗中,卻也有一些孩子隨了母姓,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母姓比較好聽或是比較特別,像文中這個孩子就是隨了母親的姓氏。有種「隨母姓」叫姓氏罕見,媽媽因姓氏「稀有」,孩子成功隨母姓!
  • 二寶隨母姓,卻帶來更多的麻煩,孩子真的不能跟媽媽姓嗎?
    而在女兒上了幼兒園之後,更是因為跟哥哥不一樣的姓氏遭到了全班同學的嘲笑,稱她是沒有爸爸的孩子。事到如今,孫亮和妻子才後悔,難道這樣做真的錯了嗎?孩子隨母姓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而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引導孩子正確面對這件事的話,極容易會讓孩子為此陷入到自卑的情緒中。想要孩子隨母姓父母應該怎麼做?
  • 堅持「二胎隨母姓」的家庭,1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3種困擾難逃脫
    放在以前,不管一個家庭生幾個孩子,基本上孩子都是隨父姓的,這是正常現象。然而近年來卻出現了一種新的現象,就是「二胎隨母姓」,一胎不做要求,基本上還是隨父姓,但是要了二胎,大家就會考慮隨母姓的問題,很多人覺得,一人一個才算公平。對於這種現象,大家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呢?所謂的「二胎隨母姓」,真的更好嗎?
  • 鳳凰男承諾頭胎隨父姓二胎隨母姓,孩子出生後卻反悔,被妻子打臉
    他們選擇讓步,同意前夫提出的頭胎隨父姓,二胎隨母姓。為慎重起見,他們還把前夫的父母,以及介紹人找來一起商談。飯桌上,在介紹人的見證下,兩家人正式談好,第二個孩子隨母姓。不久後,蘇昕和前夫結婚,婚後一年,順利產下頭胎。
  • 寶媽姓氏太少見,全家同意娃「隨母姓」,孩子的名字獨一無二!
    一般來看,我國孩子們基本上都是隨父姓的居多,就算現在思想更加開放,有不少人都想要孩子隨母姓,但從實際角度來說,隨母姓還是存在弊端,除非父姓太難取名,或者是母姓比較特殊才會讓孩子隨母姓。經過商議後,全家同意娃"隨母姓",並為孩子取名"月"。這讓寶媽高興極了,每次讀起來"第五月"這個名字都顯得格外獨特,讓孩子的名字獨一無二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自己這個獨特的姓氏也終於能夠繼續傳承下去,這也是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 若有幸娶到這3個姓氏的老婆,不妨讓孩子「隨母姓」,寓意不一般
    最明顯的就是女子嫁入夫家,不僅孩子要跟隨丈夫的姓氏,就連自己的姓氏前,也要冠名上丈夫的姓氏。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的社會雖然沒有那麼封建,但是人們早已經習慣了孩子「隨父姓」的風俗,甚至家裡如果有孩子「隨母姓」的提議,還會覺得是「沒面子」的事情。
  • 張紹剛因稱金莎隨母姓尷尬引爭議,關於孩子姓氏問題你怎麼看?
    1、張紹剛說金莎隨母姓尷尬,尷尬在哪裡?近日,在綜藝《女兒們的戀愛》中,出現了讓人尷尬的一幕。認為它尷尬,甚至強調這點作為小笑話,反應了有些人內心的大男子主義在作祟。其實,在大多數人眼中,孩子隨父姓是從古至今都約定俗成到天經地義的程度,這也是因為根深蒂固的男權主義思維。而隨著現今社會女權意識不斷覺醒,在女性權益各種爭取中,孩子的冠姓權也就成了"必爭之地"。
  • 「兩頭婚興起」:你支持不娶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嗎?
    男人們一邊嘴上說著彩禮是陋習,要彩禮的人是賣女兒,但是不要忘了彩禮也是一種傳統,既然都是傳統,此傳統可以廢,彼傳統就不能廢嗎?另外還要注意這種婚姻模式並不是說男人入贅,是平等!孩子並不是只隨母姓,也有隨父姓的孩子,所以實在很不明白,這種絕對平等的做法有何不可?
  • 子隨父姓最為合理,子隨母姓離婚率極高,不要讓孩子承受心靈傷害
    網友@琦謌個人表示「說白了,這不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的問題,而是隨父姓還是隨外公姓的問題(因為母親的姓繫於外公),是不折不扣的男人與男人之間的爭鬥,母親在這當真不過是女方家的一個爭鬥「法器」罷了,如果因為爭奪冠姓權造成離婚,受傷最深的無疑是隨母姓的孩子,如若隨了母姓(外公姓)導致離婚,男方可能會主動放棄孩子。
  • 隨父姓還是隨母姓?從papi醬的孩子隨夫姓引起網絡爭議說起
    有人嘲諷其原來一向自詡女性獨立,過年都要與老公各回各家,還說不想生孩子,沒想到現在不但生了孩子還隨了父姓。其「獨立女性」的人設瞬間有崩塌之勢。網友評論那麼,回到爭議的核心問題——孩子究竟是應該隨父姓還是隨母姓呢?
  • 不嫁不娶,孩子隨父姓又隨母姓,兩頭婚是雙頭啃老還是兩全之策?
    而且很多夫妻婚後財產都是獨立的(個人名下的房產不寫對方名),如果生孩子的話,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隨母姓。如果只生一個孩子,那麼孩子既隨父姓又隨母姓,孩子的名字大多會是父姓+母姓這種形式。有些家庭第一個孩子隨父姓還是隨母姓要看各自的經濟實力,誰經濟實力強,第一個孩子跟誰姓。此外,男方照顧隨父姓的孩子,女方家庭照顧隨母姓的孩子,孩子稱呼外公外婆為爺爺奶奶,再沒外公外婆一說。
  • 金莎回應隨母姓是怎麼回事 金莎為什麼隨母姓?
    29日晚,金莎發文回應隨母姓一事,「我們家好像不在意這個問題,跟隨母姓就是媽媽比較喜歡毛主席的詩句「金沙水拍雲崖暖」,希望我能做一個溫暖的人,爸爸老家門前也有一個金沙塔,覺得很有紀念意義。」此前張紹剛在節目中說金莎隨母姓尷尬引發熱議。女演員金莎爸爸在《女兒們的戀愛》中自我介紹稱自己姓吳,女兒金莎隨母姓。
  • 起名新套路「父姓+母姓」,但這3個問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近來,一些父母給孩子起名字時,選用了新套路,就是以「父姓和母姓」一起,比如父親姓王,母親姓李,那麼就組成合成「王李」。不過,「父姓+母姓」這樣的起名新套路,現在成了一種潮流,很多父母家長都以這樣的方式給孩子起名字,但這也導致了很多問題。
  • 寶媽姓氏太罕見,全家同意孩子隨母姓,取出來的名字驚豔無數網友
    說到給孩子取名字,父母們一定會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因為名字不僅僅是孩子的代號,它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特殊的意義,裡面包含了家長對小孩的寄託和感情。但是現在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那就是孩子隨父姓,還是隨母姓呢?這些名字雖然獨特,但因為過於「標新立異」了,因此會給孩子的生活帶來很多影響。但如果寶寶的姓氏本來就罕見,那父母們就不用操心這些問題了,簡單取一個名,就已經很獨特了。網上有位寶媽姓「第五」,小編第一次看到時也很驚訝,還專門去查了百家姓,發現果然有這個姓氏,而且擁有這個姓氏的人很少,全國上下也就不到五千人。
  • 金莎隨母姓被張紹剛說尷尬,難道隨父姓才是天經地義?
    至於隨母姓,他們家很開明的。,這本就不是個問題。隨母姓,說到底沒有問題,因為證明著社會的進步,不該被歧視。父母雙方的權利,孩子本身的權利,應該是等同的,沒有誰就應該高高在上。"的觀念,還是"認為孩子應該隨母姓"的觀念,這兩種觀念都是不客觀、不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