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小夥回村,路口遇到個「女子」,老伯:別看,快背我走

2020-12-23 半杯水文學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野奇談系列。

背景音樂:感受不一樣的故事

作者聲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

一條幽靜的山村小路,殘破不全的青石板,已經所剩不多了,但是憑著這充滿歲月氣息的刻痕,不難想像,當年這青石小路有多美。沿著小溪一路蔓延到山腰,走在這山間小道,聽著這涓涓流水聲,別提多愜意。

只可惜,山村沒落,小路也自然荒廢。枯枝敗葉隨處可見,老樹彎腰,遮擋住原本就不多的陽光,讓青石板上長滿了綠色的苔蘚,再加上路旁那三兩座孤墳,讓人不禁聯想,這條幽靜小路究竟通往何方?又或者這條路當初發生了什麼?竟沒落了村子,破敗了這唯一的山村小道呢?別急,故事即將開始,冬日已臨,添點衣服,別被故事涼著了。

小夥叫水生,家中除了70歲老母以外便再無親人。當然鄉裡鄉親都是同宗同族,但畢竟不是血緣至親,所以說除了老母親就沒有親人了也不為過。說實話,其實山村的土地並不豐富。能種糧食的少之又少,東一塊西一塊,也就後山頂上好一些,但是山頂也缺水,所以每年產的糧食並不多,好在他們就母子倆相依為命,勉強夠填飽肚子。

至於其他地方,要麼到處是石頭要麼就是背陰處,糧食肯定是種不出來。所以水生大部分時間還是很清閒的,因此時常去山上砍柴賣,也成了他養家餬口中的必要一環。只是這山路崎嶇難行,每一次賣柴,至少要個一天時間,還經常到深夜摸黑回家。

要說不害怕那是假的,再壯碩的小夥,一個人三更半夜走在這山間小路也會膽寒吧。好在水生經常和村裡人一同前行,要說是他一個人,借給他8個膽也不敢。可人生偏偏就是如此,水生怕什麼就來什麼。

那一年剛好入冬,也不知道怎麼回事,11月就已經下了3場大雪,水生20多年來還從來沒見過這麼冷的冬天。天凍地寒,早就沒人砍柴了,都窩在家裡準備過冬等著過年呢。

可偏偏這個時候母親卻病了,估計是天冷受了寒的緣故。家裡吃喝的糧食是有,但是哪有母親看病買藥的錢。水生又是個孝子,這麼可能忍心讓母親被病痛折磨。因此不得不再次上山砍柴,也好去城裡換些藥回來給母親治病。

起初還是很順利,藥也買回來了,但,事就出在回村的路上,故事也從這裡開始了。還記得那一天的月亮很大,也省了水生做火把照路了。但是路雖然看清了,可這碧綠的月光灑在這山間小路上,別提多瘮得慌。還不如一點看不見,點火把呢,至少不那麼害怕不是嗎?

去過山裡的朋友肯定知道,山裡許多鳥還有動物和蟲子,都喜歡晚上叫喚,就比如貓頭鷹等聽著讓人頭皮發麻。水生這一路上都是如此,而且感覺這聲音就在背後一樣,不知不覺就驚起一身冷汗。

而且,由於是青石板小路,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刻,走在上面是有回聲的。就好像有個人跟在你背後,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聽,一回頭卻除了碧綠的月光,又什麼都看不見。

此時的水生都快崩潰了,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趕快回到村口。夜再深一點,他會更害怕,更何況前面路口還有幾座孤墳。不過當他遇到路口時,也就意味著他快到村子裡了。

終於,水生能遠遠看見個小岔路口了,頓時欣喜,於是加快腳步,把頭扭向另一邊不看那幾座孤墳,然後快速通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一路小跑一個人影從路口閃過。由於過度緊張,他並沒有看清,只感覺好像是個女人。但是他可不敢回去確認一下,說不定自己眼花了,又或者也是趕路的人。

可是當到了第二個分叉口時,他不知怎麼了,有意無意放慢了腳步,眼睛也是死死盯著路口。忽然,他又看見了個人,準確來說又是個女人。這一次他看清了,穿著打扮古色古香,至於樣貌他還是沒看清,只記得她嘴唇很紅。

此時此刻水生已經冷汗直流了,心中冒出個很不願意相信的想法,「莫不是遇到不乾淨的東西了?」還有一個路口就到村裡了,此時他卻不敢再邁步。不過有時候轉機就發生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水生一邊喘著粗氣,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不過很快他就眼前一亮,頓時安心了,因為他發現前面同樣有個趕路的老人。一個人他害怕,但是兩個人就不一樣了,人多真能壯膽。但是高興過頭的他,全然忘記這老人出現的有多麼詭異。

「老人家,慢些,等等我。」水生後面喊了一嗓子。「喲呵,小夥子,你也這麼晚趕路,我是去城裡看閨女去了,你幹嘛去了?」老人和水生有一句沒一句聊著,甚至還聊了剛才在路口見到過的那個女子。

不知不覺中,終於到了最後一個路口,老人家的村子還在裡面一點,而水生家只要轉過路口就到了。可雖然旁邊已經多了個人,但是水生還是莫名感到害怕。隱隱約約感覺有什麼事要發生,果不其然,當他又一次扭過頭的時候,全身汗毛都立了起來。

沒錯,他又看見了那個女人。一樣的古色古香,一樣的大紅嘴唇。「不對,第一個路口和第二個路口,我遇到的女人,都是她。」水生不自覺大喊了一聲,對著旁邊老伯說道。

女人就算飛,也不可能從身後冒到前面路口,那麼只有一個解釋。還未等水生回過神,身旁老伯突然喝道:「別看,快背著我走,快背著我跑,我跑不動。」說完直接趴在水生背上。

說時遲那時快,老伯一上背,撒腿就跑,也不管村子就在旁邊,他就沿著路向老人家方向繼續跑。心想先躲過一劫再說,明天白天再回家也成。可跑著跑著就發現不對勁了,不是那個女人又出現了,而是他的後背。明明感覺剛才老伯骨瘦如柴,很輕,和他砍的一捆柴差不多,可現在怎麼越來越沉。

不過雖有疑惑,又加上後背老人不停催促,所以水生還是咬牙堅持跑著,直到他用完最後一絲力氣,而老人的家也終於到了。這已經不能算是小屋了,很破,到處都是泥土,而且還很矮。最關鍵的是他家大門竟然是塊石頭做的,仔細一看竟然還有字,上面寫著「某某年……之墓」水生哇的一聲叫了出來,這哪裡是房子,分明就是個老墳。而這墳他也感到很熟悉,仔細看著周圍,不就是這條小路上的那幾座孤墳中的其中一座嗎?

「我,怎麼又回來了?」水生終於經受不住暈倒了,而在暈倒的一剎那,他又看見了那個女人。而這次水生終於想起了她是誰,不就是小時候見過畫像的奶奶嗎?原來這女人出現三次,是為了阻止自己遇見這個老伯啊,只可惜自己明白得有些晚了。

溫馨提示:山野奇談民間事,用盡半生寫紅塵。好聽的故事,好看的文,感謝您一直以來的陪伴,接下來的故事更加精彩。故事雖好,但切莫與現實相照應,當真不得。

本故事屬民間文學作品,杜絕封建迷信。配圖來自網絡,需要請聯繫刪除。了解民間文化,從欣賞故事開始。有您喜歡,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價值,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遺落民間的精神瑰寶吧!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貨車司機偶遇老伯搭車,老伯:小夥子,今晚要逢九停九
    要是以往也就算了跟就跟吧,但自從接了這趟活,他老是心神不寧,上下眼皮跳個不停,說實話這才是他真正不想接這單生意的原因。千萬別懷疑一個司機的預感,很玄乎的。當然這些話他不可能和妻子說,也自然不同意她跟車了。頭三天一直在高速上跑,倒也平平安安,可後幾日就不那麼好跑了。因為需要走幾天的山路,除了幾個小山村,基本上是遇不到人。
  • 民間故事:下雪天,女子在破廟烤火,來了個小夥後,她慶幸走得快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鄉野奇談系列。作者聲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現在的你,我相信要麼在空調屋裡,要麼就是坐在火爐旁烤火吧。下雪的冬天,總是那麼冷,那古人又是如何過冬取暖的呢?我想除了穿厚一點以外,也只能靠烤火取暖了。
  • 民間故事:憑啥?這戲你能看,我不能看?大叔:我吃泥,你吃嗎?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野奇談系列,鬼敲門之老太爺偶遇鬼戲班。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因大雪,老太爺被困村外,家人著急便派大姨太奶家兒子前往尋找。可前腳剛出門,古怪的事便發生了,敲門人到底是誰?還有老太爺遇到的那個冰天雪地裡的戲班子貌似也不簡單。為何只看了一場戲,個個都成了皮包骨頭,難道真的只是過了一夜?好了第二部分故事,請大家接著欣賞,前半部分,如果你沒看,可以從文末前文連結處查看,也可以關注我,在主頁中查看。天氣微涼,多加點衣服,可別被今天的故事,凍著涼了。
  • 民間故事:除夕夜,爺爺讓他娶了個不簡單的女子,僅因本命年?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原創短篇小說《本命鬼媳》中集。作者聲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上集回顧:小周今年本命年,相依為命的爺爺竟然在除夕夜,莫名其妙領回來個女人,還讓他一身紅衣和她拜堂成親。更關鍵的是,爺爺還讓他一年內千萬別脫紅內衣。
  • 民間故事:老漢送柴給窮小夥,小夥由高官到乞丐,一語道破天機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143期民間小故事《老漢送柴給窮小夥,得了高官卻失了德,懊悔不已》。用故事說明道理,用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用您那給力、發財、溫柔的小手點個關注,多謝!清朝的時候,江南李家塢村,風景優美,崇山峻岭中掩映著一個小村莊。
  • 民間故事:單身男子從山上背下一個少女,卻將老娘背上了山​
    在當時十七八歲男子都應該婚嫁了,眼看王鐵錘到了二十多歲,也沒有一個人說親,孫氏也是著急上火,畢竟自己也快七十了,如果能王鐵錘能有個著落,自己死也瞑目了。王鐵錘雖然嘴上不會說,但是看到漂亮姑娘總是會多看幾眼的。 這天,王鐵錘照常在山上砍柴,一個女子從茂林中走出,面帶嬌羞地問道王鐵錘此中什麼地方,只見王鐵錘臉比女子的還紅,說此地名叫陳塘關。
  • 民間故事:女子回家,被貪財圖色歹人所害,漁夫相助此案水落石出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05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民間故事。故事傳播行善積德的正能量。希望諸位看官讀過這則故事後,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閒言少敘,民間故事這就開講了:金陵城外的王三和劉二,皆是漁夫。他們常常背著漁網一起去村外的大河中捕魚。一晚,王三帶著燒酒,背著漁網找到劉二,相約去村外的河中捕魚。臨行前,妻子再三囑咐:「天黑流急,注意安全,早些回家來!」
  • 民間故事:村頭坐著一個姑娘,漁民好心將她帶回家,妻子卻說掃帚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586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廣成人張勝,乃是一名漁夫。在他所住村子的最北面,有條很寬很大的河。村中很多男人都來此打魚,把魚賣到鎮子上換些錢餬口。三更過了,張漁夫才收網回了家。張漁夫走到村頭那片林子時,就瞧見不遠處坐著一位女子。張漁夫有些納悶:「夜如此深了,女子為何在此不回家呢?」張漁夫走過去一看,一位年輕妙齡女子正坐在地上看著他。「我與姑娘不認識,為何這樣看我?」張漁夫問道。「我認識你,你叫張勝,是這村裡的一名漁夫。」
  • 民間故事:與鬼賭命
    清朝雍正年間,朝廷腐敗,民間詭異居多,山西有一個賭徒張三好賭成命,每日不來上一兩把就手痒痒,由於終日賭博,家中值錢的東西都被張三賣了個精光。一日,張三從賭坊回來,見街邊有一小攤,圍坐著幾個人,不時地從那裡傳來幾聲喝彩聲,張三走近一看,只見一位老伯坐在攤位旁,攤位中擺放著幾個碗,邊上幾個年輕人熱切地大叫著開開開。
  • 「來,我背你.」年近花甲的他再次做了件窩心事
    中午12時許,在餘賢路路口,一位七旬老伯顫顫巍巍走下計程車後扶著一旁的電線桿正思索著回家的路。由於年紀已長,這位七旬老伯腿腳不便,正巧被中午趕著回家吃飯的陳全康撞了個滿懷。「老伯,是身體不舒服嗎?」「怎麼一個人在這裡。」……幾番盤問下得知,老伯姓陳,家住餘新鎮餘南西區,今日一個人出門辦了點事,叫了計程車回來後只記得家裡大概的位子,由於腿腳不便,下車後一直扶著電線桿歇息片刻。
  • 民間故事:清明上墳,女子「引火燒身」,大爺:說,做啥虧心事了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村怪談系列。作者聲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民間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生平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意思是,如果一個人做人做事光明磊落,是個正人君子,那麼就算是半夜「鬼敲門」也沒什麼好怕的。那麼,如果做了虧心事呢?難道還真有所謂的「鬼」來找你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只要是「心裡有鬼」我想就算是這種「巧合」也夠你喝一壺了。
  • 民間故事:他善心救下一隻狐狸,一個月後,家裡來了一位美貌女子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39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北宋年間,在群山環抱的薊州城外,有一個小村子。小村子背靠青山,前有潺潺流水。每到春日,這裡百花爭豔,鳥語花香,如同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卷,讓人陶醉於其中。而在這個美麗小村子裡,住著一個叫李廣的年輕樵夫。李廣的父親,前些年得了頑疾,早早離世。
  • 民間故事:古墓鬼妻
    民間故事:古墓鬼妻宋朝慶曆年間,四川江陽北邊的無名小村,有個叫劉景的農民,他家極貧,四十五歲也沒娶妻。這天他在坡上幹完活天已黑了,忽然記起是七月十五,正逢中元節。劉景孝順,他每月十五,都要去後山給去世的雙親燒紙。
  • 民間故事:玉兔仙子的懲罰
    民間故事:玉兔仙子的懲罰多年前,連山村有個叫趙平的年輕人,住在山腳下的村莊裡。他家有幾畝薄田,外加到山裡採藥打獵,也勉強能有個溫飽。不過,從父母去世後,趙平生活更艱難了些。她母親是個很賢惠的人,村裡很多人都稱讚。可趙平現在一個人,也沒人願意嫁給她,說嫁他後,將來生下孩子都沒人幫著照看。
  • 老伯騎跨在大橋欄杆上,身體傾向江面,晚報記者與路人合力救人
    「老伯,你別衝動,千萬別衝動。」昨天上午10點出頭,蘆淞大橋上,株洲晚報記者廖智勇眼見一位老伯正騎跨在大橋欄杆上,身體向江面傾斜,情形十分危險。他快步衝向橋邊人行道,拉住老伯肩膀,將其抱回人行道上。▲回到辦公室,廖智勇繼續進行當日工作。
  • 民間故事:龍之子
    女子等那青衣人走遠,方才往井邊呼喊白衣人。不多時只見井水不斷冒出水泡,煙霧騰飛如沸水一般。水位不斷往上漲,快到井邊時,方才見白衣人從水裡爬了出來,似受傷嚴重。女子將其扶進了屋內,為他找來了刀傷藥細心調養,不經意間就住了有一個多月。白衣人才恢復了個大概。原來女子名叫阿英,因大婚日前夫突亡被婆家視為掃把星,不被待見。不久便逐出了門,回到娘家。阿英對白衣男子暗生情愫,事之貼體入微。父母見公子衣著儀態不凡,都十分高興。白衣男子也對阿英的細心照料感動,兩人不久後就住到了一起。
  • 民間故事|鞋匠半夜歸家,墳坡上捉回一隻兔子,一年後變大富豪
    民間故事|鎮魂釘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湖州有個鞋匠名叫曲秀,每天走村竄鄉的四處補鞋。這活兒,說不辛苦那是假的,每天起早摸黑,經常半夜還在回家路上。一天晚上他借著月光,正走在回家的山路上,看見前面有一長裙女子,身材似乎很好,大約是個美人,不疾不慢的走著。
  • 民間故事:村裡有喪事,小夥去送禮,老婆婆:不對,這禮該送給你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鄉野雜談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時隔多年,等我再次遇到他,才理解「你信就準,不信就不準」的真正含義。其實相面算命只是推理,真有道行的是「生死相」,這種人不問前程不算姻緣,只相生死。時至今日這行早已失傳,真假暫且不論,只欣賞故事就好。在開始故事之前,想談談我對當年那位先生所說的「信就準,不信就不準」的理解。
  • 聊齋故事:野獸村女子出嫁受欺,全村替其出頭,不料惹禍上身
    在她十六歲生日那天,村長佘老伯為秀蘭準備了一場生日宴,在這一天佘老伯告訴了秀蘭從她的身世之謎。佘老伯告訴秀蘭,她是自己在山裡撿回來的孩子,佘老伯把秀蘭抱回村裡後,村裡人都很喜歡這個孩子,決定共同將她撫養長大。秀蘭從小在村裡長大,直到現在她還沒有邁出過村子一步,村裡人也同樣很少離村。
  • 民間故事:痴情女子負心漢,美人施計馴丈夫
    然而夢想是美好的,但故事終究是故事,現實生活又是另外一回事。妻子越是貌美如花冰雪聰明,丈夫往往越是苦不堪言。今天我就講一段書生娶得狐仙之後的故事。話說有個名叫柳方的書生,機緣巧合娶了一位聰明伶俐的狐女,婚後兩人生活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