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酒傳媒
來源 | 烈酒商業觀察 文 | WBO烈酒
新冠疫情導致經濟下行,多個行業出現緊縮。但是,日本威士忌(簡稱日威)卻在悄悄提價。WBO此前曾獨家報導過,2019年日威價格遭遇滑坡。看來在今年,這種情況又有所變化。
01
日威逆勢上漲,平均漲幅為5-10%,有知名品牌超20%
據廣州榮葡酒業總經理張家榮介紹:疫情期間,日威竟然漲價了,平均漲幅在5-10%的區間。
「山崎12年以前的零售價是1900多元,現在要2100元。無年份的之前是700多元,現在900多元。漲幅在20%以上,拿貨價漲幅相同。」張家榮說。
據他介紹:由於日威上漲,其他的威士忌如麥卡倫、格蘭菲迪也開始跟漲,只是幅度不及日威大。
銷售威士忌的杭州樽悅美酒文化傳播公司經理鄭力也表示日威的價格在略微上漲,上漲幅度為5-8%。由於成本上漲了,進口商也把價格上調了一部分。
另一名在廣東銷售威士忌的酒商也表示日威價格最近漲了,且無論高端低端,都在漲。這名酒商也談到了同樣問題:日威上漲帶動了蘇格蘭威士忌跟漲,但日威漲幅相對更大。
據WBO觀察,日本知名威士忌品牌響的入門級產品「和風醇韻」,2019年底在淘寶甚至天貓的價格不足700元/瓶,而今每瓶已達到850元左右,漲幅同樣超過20%。
02
三大原因:產能小+炒作+主線品牌部分產品停產
日威為何逆勢上漲?張家榮認為是多個因素所致。
他告訴WBO:「首先是貨源問題,疫情期間,很多威士忌都運過不來;其次,國內的供應商和品牌代理商則基於此營造出一種物以稀為貴的感覺。再則,現在市場上一直有一幫人在炒作、追捧日威。各方面綜合在一起,價格則提升了。」
鄭力也表示產能小是一個原因。他說:「日本威士忌是一個小眾產業,比葡萄酒小眾很多。全球有數十萬個酒莊,但日本威士忌就只有那麼幾家在生產。因此產能很小,加上有炒作因素,很容易被烘託。」
事實上,早在去年底至今年初,就有多款日威因原酒不足而宣布停產。其中包括NIKKA、KIRIN、SUNTORY三家大型酒廠將其旗下的7款威士忌進行停售。以及竹鶴17年、竹鶴21年以及竹鶴25年三款年份威士忌於3月底停售。
主流品牌旗下部分產品的停產,也會渲染緊張因素,也在悄悄帶動日威的整體漲價。
03
消費市場反應如何?
但是,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消費市場是否認可這種上漲呢?就此,張家榮介紹:前段時間,漲幅還沒那麼大,我出貨多一點。現在漲價了,很多消費者覺得索性再等等。
「只要不是日威的死忠粉,人們會轉到其他產品去試試。我感覺現在消費者還是很理性,日威若拼命上漲,消費者則會去嘗試蘇格蘭、美國等國家生產的威士忌。」他說。
鄭力也表示跟風者並不太多。他指出:除了山崎以外,大多數日威還是很容易買到的。日本機場免稅店、就把渠道都會有貨源,還有一些人從日本人肉帶回來。
早在2019年初,WBO記者在採訪一名接近日本威士忌主要生產生之一三得利的酒商時,他就將中國的日本威士忌市場描繪為「虛幻世界」。
「正常來講,任何一個酒種在市場的成功,都會經歷一個慢慢成長的階段,如從不知名到越來越受歡迎。但在中國,日本威士忌突然就變得很熱,中國市場並未經歷過慢慢成長的時代。」他說。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日本威士忌儘管被炒作,但由於產能小,又有一幫追隨者,所以價格很容易發生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