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國內居民的衣食住行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放在以前我們很難想像,憑藉一部小小的智慧型手機不僅可以讓餐品送上門,還可以叫一輛私家車為自己服務。正是因為網約車的盛行,現在國內的計程車數量有所減少,從前路邊攔車的行人養成了先打網約車的習慣。
因為網約車行業的迅速發展,滋生了大量的網約車公司,滴滴打車、曹操專車、滴答順風車等等,這些網約車平臺旗下有無數註冊司機,每年收穫的利潤著實不少。不過隨著網約車平臺數量的進一步增多以及一些其他情況的發生,現在廣大網約車司機們的收入也是越來越低了。平臺進行收緊,再也沒有跑一單補貼10元這樣的好政策了。一些網約車司機甚至不辭辛苦地跑了整整一天,最終的收入也只不過幾百元錢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網約車司機想要提高收入,他們採取的辦法是消極應對。據媒體報導,由於曹操專車在鄭州下調了司機們的收入,很多司機都非常不滿,他們也做出了相應的舉動進行抗議。現在有20多位司機為了應付平臺的市場任務,每天都低電量掛時長,一天只拉一單。至於為什麼要低電量掛時長,則是因為這些司機開的都是新能源汽車,如果汽車的電量低於10%之後,系統就不會給他們派單了。
一位司機非常無奈,他表示要不是沒有辦法,自己也不想這麼做。之前鄭州有2000多名曹操出行旗下的司機,大約有一半是合同制。最開始的時候,曹操專車還是比較良心的,公司繳納五險,平時拿到手的錢是底薪加獎勵加上電費補貼。據這名司機介紹,當時底薪為1900元,電費每個月在1000元左右,就算跑得比較少,獎金也會在3000元。這樣來看,只要工作足夠勤奮,去年的曹操專車司機每個月拿1萬元以上不成問題。
但是因為疫情原因,曹操專車在今年的1月份對旗下合同司機的薪酬結構進行了調整,很多司機的收入都下降了。這本來就招來了很多人的不滿,沒想到進入6月份以來,曹操專車又調整了司機們的工資比例。6月1日起取消了電費補貼和額外補助,並且提成比例縮減為20~%30%。這樣看來司機們的收入確實是大幅度減少了,即使一名司機每天在辛苦出車10個小時,一個月跑四五千單,也最多拿2000元的提成。取消電費補貼之後,還要自己花1000多元錢充電,加上底薪到手3000塊錢,簡直比在工地上班賺的還少。
對此,這位司機師傅義憤填膺地說,我們幹得越多,虧得越多,曹操專車這麼做簡直是在變相裁員。當初疫情期間打車的人少,公司沒有利潤,還要發員工工資,調整薪酬的話我們可以接受。但是現在鄭州的基本出行已經恢復,可是曹操專車仍然沒有調整薪酬結構,這樣誰能接受呢?
筆者查詢了一下,其實不僅是曹操專車,還有很多網約車平臺也在慢慢收緊過程中。有人說他們的資金不足了,也有人說是因為市場競爭壓力導致的。不管怎麼樣,網約車平臺下面的司機才是和乘客最直接的接觸人,如果不能切實保障司機的基本工資以及合法權益的話,那麼這個網約車平臺恐怕不能存活很長時間。對於,以曹操專車為例的各大網約車平臺的相關政策調整,你們有什麼看法呢?請在留言中和筆者分享你的意見吧。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