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慣了硬橋硬馬燒腦花的硬科幻,愛情科幻片《太空旅客》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但這部電影也引起了爭議,有人對其愛情價值觀提出了質疑和批評。
《太空旅客》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太空飛船上的愛情故事,科幻只是背景,愛情才是主題。說幾千人乘太空飛船休眠艙前往外星殖民地「家園2號」星球,要航行120年才能到達。結果飛船在途中遇到隕石雨出了故障,理工屌絲男、機械工程師吉姆(克裡斯·帕拉特飾)被提前喚醒。由於飛船還需要90年才能到達目的地,將獨自在這個豪華監獄度過餘生、終老在茫茫太空的吉姆陷入了巨大的孤獨和恐懼之中。一年後,就在他即將崩潰自殺時,他喚醒了女作家、白富美奧羅拉(詹妮弗·勞倫斯飾),開啟了一段唯美浪漫的太空激情。奧羅拉知道真相後,對吉姆恨之入骨。但飛船面臨的毀滅性災難和幾千乘客的命運,使他們重新走到了一起,奧羅拉最終原諒了吉姆,並放棄了獨自重新休眠的機會,和他一起在漫漫星途慢慢終老。
這部被稱為「太空版泰坦尼克」的影片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尤其是在女性觀眾中。吉姆被批為「宇宙渣男」,太自私了,不值得愛,而且不可原諒。
不可否認,吉姆擅自提前喚醒奧羅拉,確實是非常錯誤的,用奧羅拉的話來說無異於謀殺。因為這意味著她將無法在有生之年到達「家園2號」星球,並實現自己的夢想。這使她一度抓狂,甚至瀕臨崩潰,恨不得殺了吉姆。
吉姆的做法確實非常自私,給奧羅拉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和傷害。但這就是真實的人性,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真實的人性並不都是偉大、光明、正確的,也有陰暗的一面,無論男女都是如此。尤其是在那種特定的環境下,設身處地想一想,一般人最後都會瘋掉或自殺。我想,這也是身處同樣環境的奧羅拉原諒吉姆的因素之一吧。
從電影藝術的角度講,一部好電影都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對人性的幽微洞察和深度刻畫,包括角色在面臨選擇時的掙扎、衝突及墮落或成長等。但前提是必須要真實,如果個個都是聖人、完人、高大全,不僅太虛假,而且也就沒有戲劇衝突了。
吉姆喚醒奧羅拉後,也非常痛苦和自責。他並沒有逃避責任,而是勇敢肩負起拯救奧羅拉和同伴的危險任務,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保住了飛船,終於重新獲得了奧羅拉的愛情。
如果吉姆上半場是一個渣男的話,那麼下半場他已經成長為一個男子漢、純爺們,這樣的男人難道不值得被原諒和被愛嗎?
奧羅拉最終還是選擇了原諒和寬容,與吉姆並肩作戰,並放棄了獨自重新休眠的機會,和吉姆一起終老星空。
這是愛情的力量。愛情的力量是無窮的,能戰勝一切。在真正的愛情面前,一切皆有可能,甚至為另一個人獻出生命都在所不惜,還有什麼不可以原諒和包容的呢?
奧羅拉的選擇,不僅與愛情價值觀不衝突,而且是一種更高的價值觀。這樣的女人更加難能可貴,這樣的愛情也更顯偉大和光輝。
現在一言不合拜拜就拜拜、拉爆就拉爆的確實越來越多,但這樣真的好麼?
難道我們尋找伴侶,是為了找一個聖人麼?
難道只有一拍兩散、絕不原諒才是正確的愛情價值觀?
作者簡介:張夢雲,網名老豬,資深媒體人,中國策劃研究院重慶分院副院長,重慶市攝影家協會會員,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會員,微信號:814009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