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月都在繳納的社保費用是如何規定的呢?很多人對此實際上並不了解,今天老哥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個問題。
我們每個月繳納的的城鎮職工社保費用由繳費基數決定。在職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費用的時候有一些區別,下面就分開講解一下。
在職職工繳納社保
在職職工繳納社保費用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在職職工繳納的社保費用包括五險的費用,五險分別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的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確定繳費基數,工資越高,繳費基數也就越高。但是呢,五險的繳費基數是存在上限和下限的。
根據相關規定,社保繳費基數的上下限是根據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決定的,一般情況下,以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作為社保繳費基數的下限,以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社保繳費基數的上限。
也就是說,社保繳費的基數不得超過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在職職工在繳納社保的時候一般有三種情況:
比如某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3000元,那麼該地區社保繳費基數的範圍為1800-9000。
1、工資低於最低繳費基數:工資收入低於繳費基數的下限即收入不超過1800元,那麼該地的繳費下限則為社保繳費基數;
2、工資處於最低和最高繳費基數之間:如果收入在1800-9000元之間,那麼,收入多少,社保繳費基數就是多少;
3、工資高於最高繳費基數:如果收入高於9000元,那麼按照9000元位社保繳費基數。
知道了社保繳費基數,那麼我們在乘以社保繳費比例,每個月繳納的社保費用就出來了。實際上,在崗職工有單位繳納社保,壓力是比較小的,而沒有固定的工作的靈活就業人員需要自己繳納社保,所有社保費用需要自己出,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
參保人員沒有固定工作的,可以以靈活就業身份繳納職工社保,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的繳費公式與職工繳納社保是一樣的,都是社保繳費的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和職工繳納社保不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只需要繳納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即可,繳費基數和職工社保一樣,為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
靈活就業人員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選擇繳費的基數和標準。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選擇較高當地的社保繳費基數,如果實力不夠,可以選擇最低的基數。
聲明:老哥測評百家號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和學習交流之用,不對您構成任何決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