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三字經》、《明日歌》、《登鸛雀樓》《將進酒》……當這些經典詩詞被另外一種說唱形式重新表達的時候,文化再一次火了起來。
歌手譚維維演繹的歌曲《墨梅》讓人一見鍾情,一句「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唱出了時代風貌,也唱出了中國風骨。
吾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王冕《墨梅》
《墨梅》是元代詩人、畫家王冕的一首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其實,對王冕的墨梅來說,詩是「配角」,畫才是「主角」。
《墨梅圖》
藉助繪畫副文本,特別是畫家自題副文本(《墨梅詩》),詩畫對讀,可深入理解畫作之妙處。王冕也擅長墨梅,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這幅《墨梅圖》最負盛名。
斜出的一枝梅花,自然而然地讓人聯想到王冕的墨梅妙思。
宋代隱逸詩人林逋的詠梅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似乎正合王冕對自己「墨梅」的寫意之心。
墨梅只有青白二色,色澤單調,易惹俗人嫌棄,但是「不要人誇顏色好」,由青白再聯想到「清白」之氣,將梅枝的寓意推向了人生終極追求的高度:「只留清氣滿乾坤」。
如果說譚維維是「唱」出了梅花的風骨,那麼,著名畫家關山月則是「畫」出了梅花的精神。
關山月(1912-2000),著名嶺南畫派大師,擅長山水、人物、花鳥,尤以寫梅著稱,世稱「關梅」,他的作品具有較強的現實主義精神,因而也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精神。
《墨梅圖》
在一段特殊的歲月裡,關山月為了不受批判,作品中的梅枝全部向上,以達政治正確的目的,直到八十年代後才重新開始藝術探索,達到新的高峰。
對此關山月曾在1987年作的《天香贊》題跋中題詩:「畫梅不怕倒黴災,又遇龍年喜氣來;意寫龍梅騰老乾,梅花莫問為誰開。」
《江山如此多嬌》
懸掛在人民大會堂迎賓廳的《江山如此多嬌》巨幅山水畫,就是由著名畫家關山月和傅抱石合作。該畫創作於1959年初,歷時4個月。
他們按周總理的意見:整個畫面要表現出我們偉大祖國的風貌,近景是江南青綠山川、蒼松翠石,遠景是白雪皚皚的北國風光。
整個畫面表現出偉大祖國的風貌,一輪紅日照耀祖國錦繡河山,象徵著偉大祖國團結統一、繁榮昌盛。
《清明詩意圖》
在汾酒集團收藏的眾多書畫作品中,出鏡率最高的當屬關山月的《清明詩意圖》。作品創作於1978年夏天,所以關山月在題字中也就有了「揮汗為汾酒」的意境。
這幅國畫,把杜牧的《清明》詩表現得非常貼切。遠處是杏花深處汾酒香,近景是行色匆匆的詩人向騎著黃牛的牧童問路——名酒、名詩、名畫,合為一體,永遠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