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孩子做錯事,該不該被懲罰?如果要懲罰的話,該不該採用「體罰」這樣的形式?這樣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有很多討論。
最近一起教師虐兒事件引起了網友強烈的關注。重慶李女士的女兒只有六歲,就讀於市內某校一年級。因為午休作業未能完成,竟然被班主任用板子抽打,導致臀部挫傷,而且傷處發炎,高燒不退,只能住院治療。
從李女士曝光的照片來看,孩子的臀部傷勢觸目驚心。李女士表示女兒住院多日,班主任廖某從未當面正式道歉。如今孩子一聽到學校就情緒激動大哭,不知道是否已經產生了心理陰影。
是什麼促使身為人師的廖某,對六歲的孩童做出這樣暴力的行為?據悉,事件被曝光後,廖某曾在班級群裡留言,表示李女士的女兒午休時未能完成作業,她一時氣急,把孩子拉到了辦公室,用按摩板打孩子的屁股。事後,老師解釋道:這孩子不哭不躲,我還以為不會痛。
如今,校方表示已經對廖某進行了批評教育和相關處罰。李女士對此依然憤憤不平,畢竟好好的孩子,被老師打到要住院,哪個做父母的會不心疼?
雖然家長在理性上都會認可大部分老師都是正常的,虐待孩子這樣的極端情況屬於少數事件,但從情感上來說,都會擔心孩子上學是否會遭遇暴力對待。尤其對很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不具備保護自己的能力,被打罵後不但不敢反抗,有時候連告訴父母都不敢,著實讓人擔憂。
更重要的是,孩子犯了錯,就要這樣毆打嗎?對孩子實施這樣的「棍棒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好還是壞?對孩子採取「體罰」是對還是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如果這種「體罰」已經達到對孩子的健康造成損害的程度,那肯定是不行的。
這樣的棍棒教育有什麼危害?
1、損害孩子身體
即使真的要採取「體罰」,也要嚴格遵守「體罰」的第一大準則,那就是不能用工具毆打孩子,也不能打頭部等危險的位置,只能是家長用自己的手,打孩子的臀部。因為只有這樣,家長才知道控制力度。用工具毆打孩子,不是教育,而是洩憤。任何對孩子的健康造成損害的行為,都應該杜絕。
2、導致孩子心理問題
任何暴力都會對人的精神造成刺激。孩子的精神世界原本就比成年人要弱,受到暴力對待後,很可能會承受不住刺激而產生心理問題。經常被暴力對待的孩子,性格會走向兩個極端,要不就是變得崇尚暴力,用同樣的方法對待比自己弱的人,要不就是變得孤僻自卑,唯唯諾諾。
為什麼大人喜歡「棍棒教育」?
1、自我無能
動則毆打孩子是一種無能的表現。首先這樣的人無法通過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只能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證明這類人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也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因此也不懂得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
2、控制不住情緒
很多成年人毆打孩子後,都會辯稱是因為太生氣了。實際上就是自己做不到控制情緒。而控制情緒,是一個心理健康的正常成年人應該要做到的事情。孩子調皮,要教育,但不能用毆打孩子的方式來洩憤,這跟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
3、跟孩子疏遠
很多人毆打孩子,其實是只能用這種方式去建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權威」。實際上,家長的權威感要通過照顧孩子,陪伴孩子來建立。如果在孩子出生後,到大約六歲這個階段,家長不在孩子身邊,以後就很難建立權威了,孩子不願意聽他們的話,自然只能靠暴力的方式讓孩子屈服。
育兒,有我為您保駕護航。關注我,做更好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