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網友李女士在重慶網絡問政平臺上反映,6歲女兒琪琪在重慶市奉節縣西部新區第一小學讀一年級。12月31日下午,因午休作業未完成,被班主任廖某用帶有齒釘的板子進行毆打,導致雙側臀部大面積淤青,至今住院治療7天。
琪琪的診斷書寫著,雙側臀部挫傷。視頻截圖
重慶市奉節縣西部新區第一小學負責人向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表示,目前廖某已被停課,正在接受奉節縣教委的調查。
家長發現6歲女兒因沒完成作業 被班主任用按摩板打得淤青
據李女士在重慶網絡問政平臺上的實名爆料描述:12月31日晚,到了洗漱的時間,李女士卻發現女兒琪琪怎麼都不願意脫下褲子。一再追問下,琪琪才說,因為沒完成作業,被班主任廖某用帶有齒釘的板子打了屁股。脫下琪琪的褲子後李女士發現,女兒的雙側臀部已經紅腫不堪,呈現大面積淤青狀態,於是送醫。
李女士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2021年1月1日被收治入院後,琪琪一直高燒不退接近41℃,直到1月4日病情才出現好轉。記者從奉節縣人民醫院診斷書上看到,琪琪為雙側臀部戳傷、上呼吸道感染。對此,李女士解釋:「醫生說孩子被打後,傷患部發炎導致高燒,才會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廖某曾在班級群表示,孩子不使勁哭,又不躲,導致她認為板子打不痛。受訪人 供圖
老師回復家長:她不哭不躲,我以為板子不痛
「發現女兒臀部的傷後,我第一時間聯繫了班主任廖某,她當時就承認確實打了琪琪。」李女士提供了和班主任的微信聊天截圖,截圖中,廖某表示,琪琪被打是由於未在中午時段按時完成作業。「我把她拉到辦公室,借了一個按摩板,就往她屁股上打下去,連續打了五六下。等我坐下來才發現,這個軟板子上面有許多小齒,於是我連忙扒下她的褲子,發現打紫了,關鍵是這孩子又不使勁哭,又不躲,導致我認為那板子打不痛。」
對此,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聯繫上廖某。電話中,廖某的情緒聽上去有些激動,她表示「自己最近因為此事深受困擾。」但對於事情經過,廖某表示「我不想說。」
李女士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班主任廖某當時已經發現打傷了女兒琪琪,並未第一時間告訴家長;從事發至今,廖某以及學校從未當面正式道歉;學校也對廖某僅是「批評教育」,以上種種,讓李女士及家人非常氣憤。「我孩子現在一提到學校就哭,以後我們還不知道要怎麼對她進行心理疏導。」李女士說。
學校:老師任教已有十幾年 目前已停課接受調查
重慶市奉節縣西部新區第一小學相關負責人表示,事發當時一共有兩位孩子沒完成作業,另一個是沒有能力完成,而琪琪是「有能力但沒未完成的」。該負責人說,正因為如此,廖某一時心急,就採取了比較極端的教育方式。
據了解,事發第二天,重慶市奉節縣西部新區第一小學就已經對此事開始著手處理。廖某在第一時間表示願意承擔責任並支付了醫療費用,學校也對她進行了批評教育,包括做出扣除績效獎和年度績效分的處罰。據學校負責人表示,目前,奉節縣教委已經就此事成立了專門的調查組,廖某也已停課配合調查。」
據該負責人表示,廖某任教已有十幾年,之前從未出現過類似事件且教學成績非常好。「她是剛從六年級下來的老師,上一屆她帶的學生,班級成績排名全縣前10。」該負責人說,廖某此前的性格也一直不錯。
隨後,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就此事聯繫了奉節縣教委,其辦公室接聽電話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值班人員已經下班,具體情況暫不清楚,明天早上8:30之後再打電話詢問。」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將進一步跟進此事。
「網絡民意橋有事請吐槽」如果您也有此類問題想諮詢或投訴,可登錄重慶網絡問政平臺發帖諮詢。
網友評論
「她不哭不躲,我以為板子不痛」 老師回復家長的這句話惹怒網友:
延伸閱讀
教育部禁止中小學教師7類不當教育行為,不得體罰學生
教育部網站2020年12月29日消息,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廣泛調研、公開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教育部令第49號,以下簡稱《規則》)。《規則》回應了社會關切的教育熱點問題,在起草過程中就受到了各方面高度關注。《規則》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對教育懲戒做出規定,系統規定了教育懲戒的屬性、適用範圍以及實施的規則、程序、措施、要求等,旨在把教育懲戒納入法治軌道,更好地推動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規則》首次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規定教育懲戒是「學校、教師基於教育目的,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而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強調了教育懲戒的育人屬性,是學校、教師行使教育權、管理權、評價權的具體方式。《規則》強調,實施教育懲戒應當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適當性的原則,「符合教育規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則,做到客觀公正;選擇適當措施,與學生過錯程度相適應」。
《規則》指出,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校、教師可以在學生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範、具有危險性、侵犯權益等情形時實施教育懲戒。同時,根據程度輕重,《規則》將教育懲戒分為一般教育懲戒、較重教育懲戒和嚴重教育懲戒三類。
一般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輕微的學生,包括點名批評、做口頭或者書面檢討、增加額外教學或者班級公益服務任務、一節課堂教學時間內的教室內站立、課後教導等;
較重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較重或者經當場教育懲戒拒不改正的學生,包括德育工作負責人訓導、承擔校內公共服務、接受專門的校規校紀和行為規則教育、被暫停或者限制參加遊覽以及其他集體活動等;
嚴重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嚴重或者影響惡劣,且必須是小學高年級、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學生,包括停課停學、法治副校長或者法治輔導員訓誡、專門人員輔導矯治等。
《規則》強調,教育懲戒與體罰和變相體罰是不同性質的行為,明確禁止了七類不當教育行為,劃定教師行為紅線,規定了對越界教師的處罰方式,方便各方監督。同時,《規則》也強調學校應當支持、監督教師正當履行職務,維護教師合法權益,教師無過錯的,不得因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而給予其處分或者其他不利處理。《規則》還明確了教育懲戒的相關救濟程序,並鼓勵充分發揮家長在學生管理中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
《規則》將於2021年3月1日起實施。下一步,教育部將積極指導推動各地、各校貫徹落實《規定》,依據《規則》健全教育懲戒的實施、監管和救濟機制,讓學校、教師會用、敢用、慎用教育懲戒,讓家長、社會理解、支持、配合學校、教師教育和管理,共同營造良好教育生態。
(原標題:6歲女童因未完成作業被老師毆打住院 老師:我以為板子不痛)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網友評論、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