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惜重金購買德國高科技 德媒:高檔的象徵

2021-01-18 環球網

德媒稱,"德國製造"的標籤在中國非常受器重:上層社會人士駕駛著大眾或者奧迪等品牌的德國汽車,在家庭主婦們的眼中,德國雙人牌刀具或者WMF牌鍋具則是顯示廚房裝備高檔的象徵。如今的中國,早已不再是僅僅消費者對來自德國的產品感興趣的年代,而是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開始收購德國公司。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月1日報導,《世界報》文章說,2015年,中國投資商對德國企業的收購熱潮史無前例,總共進行了36次收購。而此前的2014年,中國公司對德國企業進行了30次類似的收購。

「中國投資商併購德國公司也是因為對打入德國和更大的歐洲市場感興趣-至少他們除了對併購德國企業的興趣增加之外,同時也對德國企業的高科技、生產技術和穩定的市場銷售渠道越來越感興趣,」文章說。

《世界報》的文章認為:「正如中國能夠負擔得起並且喜歡購買昂貴進口產品的消費者人數不斷增加一樣,願意前往德國進行投資的中國投資者圈子也在不斷擴大。最先敢於向歐洲邁出這一步的主要是國有企業和一些與政府關係密切的工業巨頭,如今,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中小企業前來德國進行公司併購,以獲取德國公司的生產技術和銷售渠道。」

文章說:「為此,中國投資商甚至願意出高價 。2015年,成功的中國投資商為競購有吸引力的德國公司經常比其競爭對手多出價20%或者30%。」

文章說,2015年中國投資商成功締結的36筆收購德國公司的交易中,僅機械製造行業的公司就有15家。

德國製造(圖片來自於德國之聲電臺網站)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再發力,德媒嗅到不尋常的信號:中國才是大贏家
    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各國經濟都有不同幅度的衰退或者停滯,但是中國經濟卻異軍突起,成了唯一保持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再度發力,以爆發式的增長呈現在各國面前。中國的經濟形勢讓德國媒體嗅到了非同尋常的信號,德媒表示在這場全球性的經濟衰退風潮中,中國成了大贏家。
  • 德媒記者邂逅湖南常德「德國小鎮」 冀當地文化走進德國
    德媒記者邂逅湖南常德「德國小鎮」 冀當地文化走進德國 2018-10-20 08:12: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德國政府一波撒錢,反倒讓德媒不開心:中國又成大贏家了!
    德國政府一波撒錢,反倒讓德媒不開心:中國又成大贏家了!
  • 德媒:德國民眾走上街頭反對仇恨和排外 德著名歌手助陣
    參考消息網10月15日報導 德媒稱,數萬人走上德國首都街頭示威,反對仇恨和排外。行動的發起者是一個取名為「不可分割」的團體聯盟。此次示威的宗旨是「為了一個公開的和自由的社會——團結而非排他」,反對右翼挑釁、歧視、地中海上難民死亡和社會福利縮減。4萬人報名參與。
  • 十八世紀的德國,為了得到127件中國瓷器,竟用600名近衛士兵交換
    歐洲人開始效仿中國風格的建築,這股園林建築上的「中國趣味」首先吹到了英國,而後傳至德國。德國的一些宮廷紛紛嘗試建造「中國風」建築,用中國元素如塔、亭子、拱橋、假山等點綴園林建築,用中國山水畫、瓷器、中國風家具等陳設室內。
  • 德媒:中國探月計劃快趕上咱們了。德網友:咱啥時候登過月球?
    比如嫦娥5號降落的地方,德國媒體寫成了「蒙古國。」不過可能是德國人不清楚中國的地理,中國這邊是有內蒙古地區的。又比如,德媒說嫦娥5號攜帶的樣本是月球「巖石。」但其實是月球土壤。隨後的報導中,德媒寫道「中國2020年才追上美蘇60年代的水平,說明他們依舊在起步階段,其航空技術仍舊有很大進步空間,但我們相信中國的步伐會越來越快。」隨後德國媒體開始「邀功」並且吹捧自己。德國媒體稱:「很高興看到,我們每年數億歐元的援助,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 德國新聞| 德媒評《花木蘭》電影:中國的「聖女貞德」
    在疫情時代,即使是迪士尼這樣的大公司也倍感壓力。▲圖源:Disney如今,迪士尼意識到了「Me Too」時代重拍該電影的契機。(歐洲時報德國版關夢覺編譯報導,轉載請註明公眾號GermanReport)………………………………………【道德經(GermanReport)】秉持「以報導德國經典,成報導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主要微信號。
  • 德媒說了句大實話,西方此前揚言要脫離中國市場,如今卻身不由己
    剛看到德媒發出感慨,稱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德國車企的「救命稻草」。不僅如此,今年1至8月份,德國對中國的出口額超過600億歐元,中國也因此超過法國,成為德國出口最大的市場。德國電信網還在10月20日發表過一篇題為《中國如何成為世界的救世主》的文章,強調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 歐盟前外交官被誣是「中國間諜」,德媒:美國「告發」的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據德國《圖片報》等媒體7日報導,因被德國聯邦刑事調查局(BKA)誣為「中國間諜」,歐盟前外交官格哈爾德·薩巴蒂爾憤而決定將德國政府告上法庭,並要求上百萬歐元的賠償。《法蘭克福匯報》稱,關於薩巴蒂爾是「中國間諜」的情報,是由美國情報部門「告發」到德國安全部門的。66歲的薩巴蒂爾曾擔任歐盟駐韓國、挪威等國大使,2017年9月起成為遊說公司EUTOP 的負責人。今年1月,薩巴蒂爾及EUTOP 公司其他兩名高管突然被德國聯邦檢察院調查,被指控「為中國情報機構提供情報和招募人員」,薩巴蒂爾被稱「從中國方面獲得了7萬歐元報酬」。
  • 德媒:美國無法「戰勝」中國的四大原因
    隨著美感染人數激增,川普政府甩鍋世衛組織與中國,指責我們"隱瞞疫情",其實美國政府才是美疫情大肆蔓延的罪魁禍首。製造"新冷戰",挑起對華貿易摩擦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全盤否定中美關係,惡意攻擊中國。白宮政客無端指責中國內外政策,制裁中國高新技術產業,挑動拼湊國家"反華聯盟",企圖遏制中方的發展。美國對華偏見根深蒂固,陳舊過時的冷戰思維,單方面挑起對華貿易摩擦。
  • 德媒:誰還敢質疑中國,中國城市在世界排名中能一年暴升30名
    短短幾十年時間裡,中國已然成為了超一線國家,令許多外國友人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 伴隨著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漸提升,我國得到了眾多國家的認可與支持,德媒更是評價我國說:誰還敢質疑中國,中國城市在在世界排名中能一年暴升30名。
  • 「德媒看中國」「我們不做獨立新聞,而是宣傳「
    出處: Spiegel Plus作者: Bartholomäus Grill時間: 2019.06.07譯者: 張琦此文由公益翻譯使者提供《德媒看中國版》可以採訪嗎?不公開的訪談也行。「我們沒興趣和你交流」,廖亮(音)通過電子郵件說。並且,抱歉,他位於奈洛比的電視臺也不開放參觀。
  • 德國希望中國人才來德發展
    【歐洲版駐德國特約記者 喬鋒】要說2019年最火的科技詞彙是什麼,大概非5G莫屬。德國專利資料庫公司IPlytics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5G通信所需的必要專利申請數量中,中國佔34%的比例,居全球第一。有關中國的科技公司和專業人才,從未像今天這樣備受全球關注。就在近日,德國對來自中國符合安全標準的企業及技術表示歡迎。
  • 不惜砸重金包機尋刺激 中國土豪赴美打獵砸500萬元租直升機代步...
    近年來,隨著中國訪美遊客人數激增,中國遊客到美國大手筆購物已經不稀奇,包下私人飛機兜風、搭乘直升機打獵的超刺激豪華行程,正逐漸成為中國豪客團最熱門的遊美行程,其中更有中國遊客客乾脆砸下近500萬元(美元,下同),買下最新型高級直升機「代步」。網友們紛紛表示,有錢真任性啊!
  • 德媒:中國人認為我們很懶
    原創 託馬斯·裡哈特 環球時報德國《希思羅》雜誌10月12日發表題為「為什麼中國人工作這麼努力」的文章。這條公路將中國西部的喀什與巴基斯坦連接起來。它穿越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工程項目之一。王輝(音)是這一大型建築項目的總工程師。他40多歲,但已在這裡工作了10年,頭髮都變白了。「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王說。他們從清晨工作到晚上11點,每周工作7天,一年只休息一個月。
  • 蔣介石曾花重金打造的30個德械師,難道真的在抗戰中一無是處嗎?
    受到一戰戰敗影響,德國在軍事方面一再受到壓制,很多德國軍官為了生存,不得不走出國門去「打工」。很顯然,新老軍閥割據、戰亂不斷的中國成為了很多德國軍官一展抱負的舞臺。1933年希特勒上臺以後,這種民間偷偷摸摸的軍事合作,被逐漸合法化。
  • 德媒:德國商會在中國找到「正面消息」
    德國《斯圖加特新聞報》12月21日文章,原題:危機?什麼危機?最近很難找到正面的消息。然而,中國德國商會對在中國的德國企業進行的最新調查結果絕對包含了積極的信息:大多數在華德企一直走在復甦的道路上。中國德國商會負責人安德烈亞斯·菲格表示,所有跡象都表明「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隨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大眾、漢高和巴斯夫等在華開展業務的德國企業毫無疑問將從中受益。但也有一些抱怨:根據上述調查結果,中型公司的復甦速度比大型公司要慢一些,服務業比機械工程行業及汽車行業更為艱難。
  • 德媒文章:中國為什麼沒有發生第二波疫情
    德媒文章:中國為什麼沒有發生第二波疫情 2020-11-08 10:02:17   來源:參考消息網
  • 德媒:俄羅斯推出治療新冠肺炎新藥Avifavir15國購買 輕症效果好...
    中國小康網8月10日訊 老馬 中國小康網8月10日訊 老馬 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負責人德米特裡耶夫(Kirill Dmitrijew)在國家電視臺上表示,"我們成就顯著:已向15個國家提供了這一藥物"。
  • 德媒:汽車衝入德國小鎮狂歡節人群 至少30人受傷
    參考消息網2月25日報導 德媒稱,在德國黑森州北部一小鎮的「玫瑰星期一」遊行過程中,一輛汽車駛入衝撞人群,造成數十人受傷,其中三分之一是兒童。有關部門已逮捕了主要嫌犯,並不排除其蓄意犯案的可能。據德國之聲中文網2月25日報導,該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24日下午2點45分左右,在柏林以西約280公裡的黑森州北部小鎮福爾克馬森,一名29歲的男子駕駛汽車衝入「玫瑰星期一」遊行隊伍。根據警方資料,至少30人受傷,該名駕駛員已被逮捕。法蘭克福警方說,重傷總數為7人。黑森州內政部長貝特說,受傷人士中約有三分之一是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