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中國設計界的「微軟幫」

2021-02-25 EICO

最近,虎嗅採訪了 eico design 聯合創始人張偉和當年與他一起在微軟工作的朋友。從他們的故事中,你或許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強烈推薦給設計師和網際網路從業者。以下全文轉載自虎嗅網:

接下來這些名字,見慣了馬雲馬化騰的你未必聽說過,更談不上熟。但你每天使用的很多一線網際網路產品,其交互、其體驗,是他們琢磨與打磨的結果。這些人都是國內網際網路體驗設計界可以獨擋一面的人物。如今,他們在自己各自(參與)創建的廣告公司、設計公司、硬體公司裡各自奮鬥,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職業背景:都曾進出微軟。

Token胡依林,現任牛電科技的聯合創始人、副總裁。4月28日,牛電科技在成立兩年後首次公開了他們的創業團隊名單,前華為副總裁、百度CTO李一男、前小米市場部高層張一博等5人名列其中。他們的公司已經得到數千萬投資,目標是做最好的電動車。

前MSC UX Shanghai 設計師 Token 胡依林,現牛電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

而8年前,token還是一個初中畢業、完全不會英語、基本是自學成才的設計師。這一年 token奇蹟般地進入微軟中國MSC UX Shanghai,成為了一名概念設計師,這曾讓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這份工作徹底改變了我整個人生。」他在後來的自傳文章《滿滿一碗雞血湯》中這樣寫道。成功進入微軟,token有個要感謝的人——王心磊。

王心磊,現ARK Design創始人

2007年,時任微軟MSN亞太區主設計師的王心磊在決定辭職離開時,將token推薦給微軟。「其實我不知道他到底行不行,但是我覺得他行,他有這種能力。」王心磊告訴虎嗅。

Alien王心磊,現ARK Design創始人,他和另一名前微軟亞洲工程院移動與嵌入式設備用戶體驗設計組Windows Phone設計師滕磊、前Frog Design亞太商務總監張文新在2012年一起在上海創立了中國第一家聚焦於產品體驗與服務的創新策略諮詢公司。他們為阿里巴巴、騰訊、三星、招商銀行等公司提供服務。

前Windows Phone設計師滕磊,現ARK Design創始人

張偉,則是eico Design 創始人。 2007年年底,和滕磊在同在微軟亞洲設計中心的張偉辭去了微軟亞洲工程院移動與嵌入式設備用戶體驗設計組(Microsoft Mobile Embed Device UX Team,以下簡稱 Windows Mobile Team)設計師的工作,和朋友一起創建了eico Design。

eico Design 創始人張偉(右)、許士彥(左)

現在這家被稱為「國內口碑最佳的用戶界面設計公司」,其產品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新浪微博iPhone客戶端、第三方應用Weico、魅族 Flyme OS 、天貓 Yun OS以及即將發布的一加手機氫 OS等產品都出自eico design。

朱印,Rigo Design創始人。2008年底,朱印也離開曾與滕磊、張偉共事過的微軟亞洲工程院設計中心,和微軟設計團隊的部分核心設計成員一起創立了Rigo Design。

前Windows Phone設計師朱印,現Rigo Design創始人

今年2月,曾參與設計 MIUI V5、V6、小米電視、紅米的Rigo Design 被小米全資收購,成為了小米的一個獨立的部門。

吳卓浩,前微軟亞洲研究院 ACID (Asia Center of Interaction Design)設計師,現任INWAY Design 創始人,他的公司已經服務和輔導過超過100個成熟公司和創業公司。

前微軟亞洲研究院 ACID 設計師吳卓浩,現INWAY Design 創始人

以上幾位,是微軟在中國的第一批用戶體驗設計師的代表(不可能盡列)。在懷著不同的心情和打算從微軟畢業後,按token的說法,「現在他們佔據了中國體驗設計的四分之三壁江山」。

最近,圍繞著那段微軟歲月,虎嗅與他們逐一進行了訪談。在採訪他們的過程中,虎嗅反覆聽到這樣的描述:微軟是中國用戶體驗設計師的「黃埔軍校」。於是,從這裡走出來的設計師們也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微軟幫」。

在微軟,從「野路子」到科學的設計方法

對於中國的用戶體驗設計行業,2004年是裡程碑式的一年。在此之前,在中國擁有專門的用戶體驗設計相關部門的企業只有兩家:金山和摩託羅拉,從事這個領域的中國設計師也非常少。2004年,微軟和BAT在內的大公司開始在中國設立用戶體驗部門,以上提到的幾位設計師,是微軟在中國第一批用戶體驗設計師的代表。

吳卓浩告訴虎嗅,第一批微軟用戶體驗設計師有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完全不是科班出身,由於機緣巧合進入了微軟。這所有的「機緣」由兩個人而起:李開復和Dave Vronay。李開復1998年提議設立微軟亞洲工程院為這一切提供了前提,而2004年來到工程院擔任創意總監的Dave Vronay用了各種方式發掘散落各處的優秀中國設計師,並為他們在微軟爭取了更多的權力。

在來到微軟之前,朱印和token做的是多媒體和網頁的設計,王心磊和滕磊曾供職於廣告公司,張偉則在金山、網易泡泡等做UI設計。

微軟何以成為中國用戶體驗設計師的「黃埔軍校」?張偉認為和當時整個社會環境不無關係。

「在2005到2009年的那4、5年時間裡,整個設計的環境基本沒有受到創業公司、熱錢的影響,對於設計師來說,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去像微軟這樣大公司,能夠安安心心和最優秀的設計師做一些產品,另一個是去各種各樣的小公司,你可能涉獵比較廣,但是收益不太高。微軟確實提供了很好的環境,能夠讓設計師踏下心來做事情。」

張偉說,之所以有許多那個時代的設計師的能力在今天得到爆發,是因為他們的能力在好的環境裡沉澱了足夠長的時間。

在微軟,張偉曾有一項重要的工作,是整理Windows Mobile的所有設計圖標草稿。每個應用的圖標都有7-9個不同版本,每個版本又有7-9種不同的尺寸,張偉需要用一張Excel表格將近1000個圖標分類整理起來,並在這個圖表中做繪製修改。這項工作,花了張偉一年的時間。

「今天可能不再會有人去做這樣的事情了,但就是經過這個工作,我鍛鍊了自己的耐心和整理這樣大規模資源的能力。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在微軟,我們的每一種能力都是這樣扎紮實實鍛鍊起來的。」張偉說。

如今,當他注意到有越來越多的年輕設計師習慣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資深」二字,他感到一絲憂慮,「如果讓社會環境認可你是一個資深設計師,你需要花5-8年時間去沉澱,在今天,變成一個資深設計師可能需要更久的時間,設計不會跟著敏捷的世界變得敏捷。」

除了個人能力的沉澱,在微軟的第一批中國設計師們還通過與國際和國內最優秀的設計師共事的機會,獲得了更大的視野、充足而自由的設計構思空間和時間。

2005年,Dave Vronay在網上看到了張偉的設計作品,主動和他取得聯繫後將他招入麾下。張偉最初進入微軟時,最想做的產品是Windows Vista,然而微軟亞洲工程院副院長張益肇卻告訴他,未來的更大的設計舞臺在手機上。

「當時移動終端不是特別受重視,但後來事實證明,院長的判斷非常準確,我誤打誤撞開始了與移動相關的設計,現在回憶起來,這種判斷其實就是一種視野。」

就這樣,張偉加入了在北京的微軟亞洲工程院Windows Mobile Team,成為了朱印的同事,不久之後,滕磊也加入了他們。

在Windows Mobile Team中,有兩位來自美國的設計師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位是性格開朗、永遠充滿好奇心和想像力的藝術指導 Greg Melander,「什麼時候都見他拿著照相機到處拍」。他鼓勵設計師自由設想,哪怕是不著邊際的想法他也會聽並一起思考實現的可能性;另一位是嚴謹並雷厲風行的創意總監 Horace Luke,他苛刻地把握團隊的工作進度,會親自確認每個細節。(虎嗅註:這位設計師離開微軟後去了HTC,參與設計了HTC Diamond 和 Sense 系列產品,現任臺灣智能能源公司Gogoro首席創新官兼CEO)

「當時我們都不是特別有經驗,跟他們學到了很多東西,最新的趨勢、觀點,尤其是設計思考的流程,如何把你的想法落實到設計中,這對我現在的工作有很大的影響。」張偉說。

對於這一點,朱印和滕磊也有著相似的體會。在這樣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氛圍中,朱印發現,自己的一些缺點卻變成了新的想法和閃光點,「比如,當時進來的時候大家英文都不好,我們坐在一起聊天時就想,有沒有可能讓手機攝像頭打開掃描字,就能直接翻譯?現在有了這樣的技術,但是當時這是沒有的,我們每天都有這樣新奇的想法。」

張偉、朱印和滕磊和Windows Mobile Team的其他設計師一起完成了Windows Mobile 5.0 - 6.5的設計和Windows Mobile 7 的概念設計。

朱印(左二)、張偉(右二)、滕磊(右一)與其他微軟亞洲工程院移動與嵌入式設備用戶體驗設計組設計師,拍攝於2007年

「微軟拓寬了我的整個視野,還教會了我一些管理經驗。現在我的擁有的商業能力和方法論,都是微軟給我的。雖然可能不喜歡它產品迭代的方式,但是它確實在我的職業生涯中給我做了很多背書,我覺得這是要感謝一輩子的。」朱印說。

token在他的文章中說,來到微軟才發現「之前的那麼多年一直是野路子做設計」,這也是其他幾位設計師的共識。

在這裡,當時留著辮子、喜歡賽車,給人印象更像一個藝術家的滕磊認識到真正的產品設計不只是畫圖,它更像是一門科學,「在微軟學會不停地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這個設計是去滿足什麼需求,光了解設計是不夠的,你還要懂心理學、認知學。」

微軟在北京和上海的公司在業務上基本沒有什麼關聯,但從廣告公司辭職進入上海微軟MSN Team的王心磊和token也經歷了同樣的成長。

「做廣告本質上就是賣產品,你的工作其實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去達成這個目標,而在微軟我們是在做產品,沒有那樣的目標,你要考慮的是怎樣的設計是正確的。」王心磊說。

在微軟MSC UX Shanghai的兩年半時間,自稱從小就是學渣的王心磊換了三個老闆,從vendor(短期籤約聘用制職員)做到了微軟MSN亞太區主設計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微軟更像是一個Lab,許多那時候看起來離實際很遠的概念,他們也給我機會去講給所有人聽。」

在微軟差不多一年的時間裡,token不僅熟練掌握了英語,更刷新了同樣一路自學摸索出來的設計思維方式:設計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一系列經驗和分析總結出的結果。

在吳卓浩眼中,微軟對與整個中國用戶體驗設計市場的最大貢獻正是這種人才培養。也許微軟在設計專業層面上的培訓系統在隨著時間不斷改變、完善,但對於早年在微軟的中國設計師,他們從各種各樣的專業畢業,在微軟接觸到世界頂尖水平的科技和設計團隊,擁有了研發當時最好的產品的實戰經歷,這些就是微軟給予他們最重要的東西。「不光是從微軟出來的正式設計師,微軟每年還招收大量的實習生,淡季200人左右,寒暑假300到400人,也就是說,微軟每年依然在為整個市場培養大量的人才。」吳卓浩說。

離開微軟:得不到重視、決策自上而下、行動緩慢

2006年吳卓浩離開微軟進入谷歌,並創立了谷歌中國用戶體驗團隊。當問到谷歌和微軟在用戶體驗設計上的不同,吳卓浩的回答很簡單:「谷歌重視設計,而微軟不重視。」

他回憶,若不是當時Dave Vronay 的極力爭取,微軟大概不會給中國設計師FTE(的名額。而直到2009年,微軟的決策層才出現了第一個用戶體驗設計師Bill Boxton,這也是微軟曾經對設計缺乏重視的另一個體現。

在張偉眼中,一個設計師成長的空間取決於他跟著誰、在做一件什麼樣的事情。於是,2007年底,在上文中提到的兩位Windows Mobile Team 美國總監相繼離開微軟之後,張偉也決定離開。「他們的離職讓我覺得能夠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的人好像都不在了。」張偉說。

同一年,在上海的王心磊也決定離開微軟。雖然在微軟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但緩慢的工作進程和概念始終無法轉化為產品,讓他感到自己和微軟有些格格不入。

「最讓我崩潰的事是,當時手機上有個MSN wap版,我能對它做的只有改顏色,前前後後我調了20多個版本的顏色,但是顏色改到頭產品也是這樣,這件事完全沒有意義,」王心磊說,「在固定的產品思路上能做的改變太有限了,我想做的事是再往前一步——Concept Design(概念設計)。」

在北京Windows Mobile Team的滕磊和朱印也因為相似的原因離開了微軟。Windows Phone 曾經激發了他們許多靈感,卻最終讓他們感到了失望。

「當我第一次看到手機的時候我們都呆住了,當時是120*240的屏幕,給我們的第一感覺是『這不是讓我們設計郵票嗎?』,但是當人被逼到一個臨界點,很多好的想法就會爆發出來,隨著手機屏幕慢慢變大,在做Windows Phone 7之前的版本時,我們真的提出了很多好的設想。」

在Windows Mobile Team的那幾年,為了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Windows Phone 項目上,朱印將家搬到了公司對面,即使這樣,他也很少回家。在此期間,因為太忙也太少用車,他完全忘記了年審駕照這回事,作為一個02年就開始開車的老司機,他的駕照被吊銷,不得不重新學車再考。

支撐一個人加倍的努力的,一定是迫切的希望。但是,微軟的決策體制一向自上而下,並且行動緩慢,設計師們被激發出的許多靈感,最終只能是紙上談兵。

「微軟的環境沒有辦法讓那些想法及時發布出來,當我們還停留在只是想法的時候,發現別人已經做出來了。」同在Windows Mobile Team 的滕磊說,「加上當時經濟危機,微軟開始把一些重要的事收回總部做,我們做的事不那麼有意思了。」

選擇離開後,滕磊回到上海,跟隨王心磊加入了能夠實現他們概念設計理想的全球頂尖創意設計公司Frog Design,09年初,正準備在微軟大施拳腳卻遭遇新領導「排擠」的token 也來到了這裡。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入Frog Design 之後,滕磊的第一個項目就是為微軟的Office for Mac 2011做品牌概念的設計。滕磊說:「這種項目我在微軟是沒有機會做的,是不是很諷刺?」

張偉和朱印辭職後則留在了北京,隨後分別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現狀

滕磊說,「我們首先是朋友,只是大家莫名其妙地都去了微軟。」所以,儘管在離開微軟之後,他們都在不同的城市忙碌或迷茫著,卻依然通過他們的微信群保持著密切的聯繫。這個叫「微軟設計人」的微信群裡集結了不同時期在微軟工作過的67位設計師。據吳卓浩統計,群裡至少有10人現在創立了自己的設計公司。

張偉從微軟離職後,他和前創新科技設計總監許士彥從04年起就一起利用業餘時間做的eico Design,很快成為了一家獨立的公司。現在eico Design 有50位員工,他們以2-3人的小團隊為不同的項目工作,隨著項目需要隨時打散或組合。

無論是在微軟還是在eico,張偉一直保持著一個習慣:讓辦公桌上的東西保持在特別少的狀態,現在他也鼓勵員工們這麼做。他說這是想讓自己隨時保持一種危機感,「我隨時可以帶走我所有的東西,隨時可以進入另一種狀態進行設計,也提醒每一個人,他們隨時都可以離開這裡。如果他們有了成熟的判斷,我鼓勵他們儘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微軟亞洲設計中心任職 5 年後,朱印在張偉離開後的一年內也決定離職。在和谷歌、蘋果等公司接觸後,他還是選擇了自己創業,09年他成立了針對移動網際網路企業提供用戶體驗設計諮詢和產品設計解決方案的Rigo Design。他強調本土化設計,這是他覺得微軟在之前做的不夠的地方。

朱印一直將他的團隊保持在20個人之內,並且選擇完全扁平化的、和微軟相反的管理方式,「在微軟我們收穫了很多經驗,有對的,有不對的,但是我更在乎不對的,這些東西才讓人受益良多。小的團隊可以縮短事情決策的過程,我們需要短頻快的溝通。」

決定加入小米,也與微軟有一定的關係。小米能夠將Rigo 的設計及時並以最大化的程度落實在產品上,這是微軟未曾做到的。未來,朱印和他的團隊將聚焦在小米的產品體驗設計,他說產品是設計最好的放大鏡,設計一款產品不是因為它是什麼,而是因為它能是什麼。

2012年4月,王心磊和滕磊在離開了Frog Design 之後成立了ARK Design。他們把聚焦的重點主要放在兩塊:服務和體驗,並推崇一種「做減法」的設計理念。

「別的公司是往產品裡加東西,我們更多的是去掉一些東西,去東西的關鍵是你要把最重要的東西留下來。很多客戶追求大而全的產品,其實沒有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我們做的就是從概念到體驗,幫他們找到產品最本質的東西。」王心磊說。

對於滕磊來說,創建ARK的另一個願望是證明中國的設計師不比國外設計師差,「大家各有所長,我們也有能力完成國際一流的項目。」滕磊說。

4月28日,牛電科技宣布創業團隊名單的日子,對於王心磊和滕磊所在的ARK,也是重要的一天。這一天,騰訊在2015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GMIC)上宣布推出智能硬體開放平臺戰略,並正式發布TencentOS系統,ARK作為TOS+的合作夥伴,將深度參與這個項目。

Token從Frog Design 畢業後的經歷被他詳細記錄在了他的系列文章裡:他用原裝ZOOMER摩託車架改裝過電動車,還試圖量產;用一種名為tyvek的材料做過「小飛鞋」,不過都以失敗告終。在朋友眼中,他是個特別能「折騰」的人,但他說,沒人喜歡折騰,他只是想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離開家十幾年,Token的父母一直搞不清楚兒子在外到底在忙些什麼,直到他們看到那些文章,兩人抱頭痛哭。

在牛電科技位於酒仙橋的辦公室裡,token告訴虎嗅,他們馬上要換一個更大的辦公室,並且在未來的一個半月之內,他和他的牛電科技創業團隊耗時兩年打造的電動車將會面市。

最後,當被問到為何微軟出來的設計師都在別的地方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張偉的回答讓人印象深刻:

「我覺得不僅是在微軟發生著這樣的事情,如果把這個命題套在雅虎、谷歌、任何一個優秀的品牌背後,可能都有這樣一幫人,他們在某一段時間積累了才華,然後在其他的地方得到了釋放。」

相關焦點

  • 微軟也打算設計自己的 ARM 晶片
    據《彭博》消息,有匿名消息來源稱,微軟也在設計自己的 ARM 晶片。微軟設計的晶片將被用於數據中心,它還在探索為 Surface 產品線設計類似蘋果 M1 的桌面級晶片。消息稱,微軟的晶片設計部門由 Azure 雲業務副總裁負責,鑑於它在桌面領域與英特爾、AMD 和高通之間的密切關係,數據中心 CPU 確實更有可能。亞馬遜已經為它的數據中心設計了 Graviton 晶片。
  • 微軟中國走光:Win 9來了?
  • 微軟Win10 「開始」菜單圓角磁貼設計曝光
    IT之家7月21日消息 外媒 Windows Latest 報導,微軟近期對 Windows 10 的未來版本的設計有了新的想法,最新發展表明,圓角磁貼成為下一個關注的焦點。為了使 Windows 10 的界面與 Web、應用程式樣式的方向保持一致,微軟有意在作業系統的下一個主要版本中引入 「開始」菜單圓角磁貼。我們已經看到微軟一直在嘗試對作業系統進行圓角化處理。去年,微軟發布了一項提案,基於 XAML 的應用程式中帶有圓角的默認控制項樣式進行更新,以使其易於為開發人員定製。
  • 微軟小英來幫你
    英語作為國際第一通用語言以及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在中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今,很多人都能輕鬆地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可是大家真的都學好英語了嗎?為了幫助更多人將英語學習融入日常,微軟亞洲研究院和微軟網際網路工程院合力根據中國用戶的語言學習特點,推出了一款名為「微軟小英」的英語口語練習應用,幫助用戶徹底擺脫「Are you OK?」的尷尬場景。
  • 微軟Win10 相機 App 更換全新流暢設計圖標
    IT之家4月22日消息 早在去年12月,微軟就宣布了Windows 10設備的全新現代流暢設計圖標。新圖標包括郵件、日曆、計算器和照片等。上個月,微軟向Windows Insiders用戶推送了系統級別的流暢設計新圖標,然後逐步推出了針對第一方Windows 10應用程式的新圖標。IT之家了解到,今天,微軟相機App開始推送全新的流暢設計圖標。
  • 微軟解釋Xbox系列X控制器設計調整
    微軟今天已經透露了Xbox Series X控制臺的完整規格,但是它附帶的無線控制器已經過重新設計,現在我們知道了細節。設計上的調整很微妙,但是一起創建一個控制器,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喜歡持有和使用更多的控制器。拿起新控制器時,我們所有人都會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是它實際上更小。微軟發現,通過「容納與8歲孩子相似的手」,它能夠為較小的手提供更舒適的體驗,而不會影響較大的手。但是,尺寸的減小是微妙的,因為它是通過「使保險槓變圓,在觸發器周圍略微減小和變圓並精心雕刻手柄」實現的。D-pad也煥然一新。
  • 微軟Win10 畫圖 3D App 推送流暢設計全新圖標
    IT之家 4月19日消息 早在去年12月,微軟就宣布Windows 10設備的新現代流暢設計圖標。新圖標包括用於郵件和日曆,計算器,照片等的圖標設計。IT之家報導,此前,微軟開始向Windows 10用戶推送系統級別的流暢設計新圖標。
  • 代號「貓」:微軟雲端的特種部隊 專題
    而在微軟的雲計算與企業事業部,同樣也有一隻被稱之為「CAT」的特種部隊,他們所做的不僅是幫助客戶解決雲端遇到的各式問題,與不同領域的企業客戶一起,探求雲服務應用上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讓企業能夠在雲服務時代,擁有更加「愉悅」的體驗。
  • 微軟官方發布 Win10 全新開始菜單和文件資源管理器設計
    IT之家3月20日消息 Windows 10系統最初於5年前發布,今天的Windows 10系統雖然在不斷更新進化,但是設計上並未發生太多變化,現在微軟官方開始做出改變。在最近的Windows Insiders廣播中,微軟展示了其「開始」菜單的新願景,該菜單強調基於圖標的流暢設計磁貼。新的「開始」菜單可能會在明年首次亮相,並且微軟還計劃對作業系統的其他區域進行現代升級。
  • 三位微軟女性入選福布斯中國"2020科技女性榜" (Women in Tech)
    在本年度榜單中,微軟共有三位女性員工入選,她們分別是:微軟 SharePoint 及 Teams 中國區總經理梁戈碧、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研發總監李松博士以及微軟中國雲計算與人工智慧事業部資深合伙人、高級研發總監趙曉燕。值得一提的是,微軟也是入選榜單員工數量最多的企業。  福布斯中國指出,全球各個行業中的女性力量正在崛起,在科技領域,女性的影響力同樣不容小覷。
  • 微軟全新 Win10 流暢設計 「開始」菜單上手體驗:刪除不同顏色背景
    外媒Windows latest報導,此前微軟推送了Windows 10 Build 20161 Dev 開發者預覽版系統。該預覽版本包括「開始」菜單的全新外觀,以及對某些配置中的通知行為和任務欄的其他一些調整。  微軟表示,新的「開始」菜單全新設計一開始不會針對每個Windows Insider出現,並且微軟正在逐步將其推送給測試人員。
  • 從程序媛到微軟全球 AKS 女掌門人,技術女神駕到!
    可回首 IT 歷史長河,熱愛技術、富有創新思維、編程能力超群的「代碼女神」們始終出現在關鍵歷史的拐點上:世界上第一個程式設計師是女程式設計師阿達·洛芙萊斯給程序設計「算法」,製作了第一份程序設計流程圖;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程式設計師排名第一位是女程式設計師瑪格麗特,其編寫的程序方案助力人類第一次登月。如今來到雲原生時代,容器成為雲原生代表技術,各家雲廠商發力其中。
  • 微軟的XBOXONE是如何輸掉第八代主機大戰的?
    設計問題,大佬手新一代主機的開發首先要面對的是設計問題,然而微軟第六代和第七代主機的固有設計幾乎都存在問題,這一次,我們一定要做一個高質量的產品!微軟直接將這一責任分配給卡爾·萊德貝特(CARLLEDBETTER),他是微軟設計師的創意總監和工業總監,XBOX360s主機和KINECT就是這個人的設計作品。
  • 微軟起訴鴻海,郭臺銘反擊:8年訴訟此時提起,微軟顯然心虛
    郭臺銘在發布會現場不斷強調這一核心問題,「現在正好是中美貿易即將籤訂協議之際,他們打官司目的也不是要錢。是希望美國在和中國的貿易談判中,把這個放進去,坐收漁翁之利。」他還認為,微軟的心態仍停留在PC時代,自己是霸主地位的時期。 根據公開信息,微軟表示,鴻海自2013年以來未能遵守一項專利授權協議。
  • 中國設計界的「奧斯卡」,R汽車ER6斬獲紅星獎銀獎!
    12月9日,上汽R汽車旗下智能純電轎車ER6從7000件參評產(作)品中脫穎而出,斬獲2020中國設計紅星獎銀獎。這個獎項也進一步的彰顯了我們國產自主品牌的原創設計實力,不容小覷。先來說一說,紅星獎吧!
  • 中國十大IT名校和他們的大佬......
    對於在IT江湖上廝殺的人們來說,大學就是這場徵戰的第一個起點,他們中很多人在大學時代就已經開始書寫自己的獨特傳奇故事,大學生活已經奏響了他們成功之路的第一樂章。今天就讓我們打開中國IT名校的廣闊版圖,走進中國十大IT名校。臺灣大學:天下英雄皆出我們如果說臺灣大學是中國第一IT名校,毫不為過。
  • 李笛:小冰要和微軟展開一場「成年人」間的合作
    這位朋友不僅可以隨時分享路況,還能幫我們捕捉到路邊的美景,然後製作一段堪稱「朋友圈點讚收割機」的Vlog。其實剛剛所說的這位朋友叫HiPhiGo,是小冰與華人運通高合汽車合作落地的車載情感化智能夥伴。近日,小冰執行長、原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李笛為記者介紹了小冰在人工智慧汽車等領域的最新商業探索。
  • 微軟發布 Surface Go 2:窄邊框設計 屏幕尺寸更大
    來源:新浪數碼微軟剛剛在官方博客發布了 Surface Go 2,與上代產品相比,屏幕尺寸增大為 10.5 英寸,屏幕解析度從 1800×1200 增加到 1920×1280,起售價為 2988 元。
  • 傳Win10將全新設計,微軟會不會再次搞砸?盤點Win的悲慘更新史
    微軟據傳是工作在Windows 10的重大的重新設計,這會帶來巨大變化的方式在PC作業系統的外觀和功能。 Windows 10可以使用刷新。除了每年兩次的調整外,Windows 10自2015年發布以來幾乎沒有變化。
  • 教你如何在Mac或Windows電腦上使用微軟重新設計的Edge瀏覽器
    微軟的IE和Edge瀏覽器分別位居第三和第四位,前者佔據了7.42%的市場份額,後者則佔全球網頁瀏覽器使用量的5.65%。 想想這有多瘋狂。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為全球87.37%的桌上型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提供支持,所有這些機器上都預裝了微軟網絡瀏覽器中的一個或兩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