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13日開始,重慶各大中小學陸續開啟了寒假時間。很多家長以為孩子放假之後,自己就可以迎來短暫的解放,卻不想被寒假作業絆住了腳。
「我們家娃兒是小學5年級,這次期末考試的成績還可以,所以就答應他,如果春節前把寒假作業寫完,就去廣州長隆玩。沒想到,他為了圖速度快,直接用作業搜題答疑APP搜答案抄。」家住南坪南湖路的郝豔這幾天比較煩,一方面是到了年底工作很忙,另一方面就是發愁兒子的寒假作業。「我們平時都不在家,他用爺爺和奶奶的手機下載了作業幫這一類的APP,那就是一個抄呀。」
無獨有偶,家住渝北新牌坊的張坤也在為孩子寒假作業而發愁。「我們家孩子小學6年級,成績中等偏下。為了激勵他按時把寒假作業做完,我們還制定了獎懲機制。哪想到,他搜答案抄呀。現在只能是找其他同學,重新複印一份寒假作業。」
針對類似情況,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進行調查後發現,作業搜題答疑APP的下載量高達數億次,不少家長擔心學生用這些APP寫作業,會影響獨立思考能力。同時,家長認為智能軟體應該出臺一系列的管理辦法,禁止學生使用。
對此,作業託管機構的專家建議,家長和老師應加強聯繫、共同監督,對學生有正確的引導,不要讓孩子養成抄作業的壞習慣。
對準寒假作業拍張照,答案就來了
每到寫寒假作業的時候,正在讀初一的李欣悅都會拿出手機。遇到了自己不會的題目,她就拍張照片,然後上傳到一款作業搜題答疑APP上面搜索解答步驟和方法。
十五分鐘內,李欣悅就在該款APP的幫助下,做好了3道數學題。「之前上小學,父母還能輔導我。現在他們也不會了,所以就只能問老師、同學,可是很麻煩。現在用這個智能軟體,拍一下照片上傳,幾秒鐘答案就出來了,節省時間而且解題思路很清晰。」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孩子像李欣悅一樣,開始嘗試著用手機寫作業了。
稍早前,有家長向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投訴稱,從寒假開始,孩子就用作業搜題答疑APP搜答案抄的情況。
在某手機應用商店,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注意到,作業搜題答疑APP軟體多達數十種。其中,作業幫、小猿搜題、快對作業等智能軟體有著數億次的下載量。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軟體都宣稱,只需要拍一張照片,智能軟體就能自己分析並在幾秒鐘內給出答案。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隨機下載了幾款軟體進行了體驗,發現很多軟體都會在安裝完成後進行學生、家長、老師三種身份的選擇。
而且根據不同的身份,軟體也會提供不同的服務,比如學生將題目拍照上傳即可看答案,家長只需將學生的作業拍照上傳,就能迅速判斷出孩子作業答案的對錯。
可是,在選擇身份的時候,軟體並沒有進行驗證核實。也就是說,如果是孩子自己下載,他也可以選擇其他身份。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用學生身份登陸軟體後,上傳了一道高中概率的數學題,2秒鐘左右,系統就給出了解題思路和過程。但是,在測試軟體的過程中,記者發現,並不是所有題目都有詳細的解析思路和過程,也有直接羅列答案的情況。
家長:希望智能軟體能管控
在調查中,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注意到,作業搜題答疑APP軟體涵蓋了小學至高三的學生群體,科目涵蓋了語文、數學、英語、文科綜合和理科綜合。
「現在的孩子比我們還會用這些軟體。」郝豔有一次給孩子批改作業,用的是作業幫,但是找到的解題過程並不完整。「然後孩子就跑過來和我說,應該用另外一款軟體找完整答案。我後來一試,還真的是這樣。」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以重慶淨心庭苑作業託管機構的150多名學生為樣本進行調查時發現,隨著孩子年級的提高,父母在檢查作業時的能力就越低。所以,使用作業搜題答疑APP的依賴程度就越高。
同時有多名學生家長表示,作業搜題答疑APP很便利,把孩子做好的作業上傳到軟體後,系統很快就可以顯示題目的對錯。不過,這樣也給孩子帶來了一種暗示,就是軟體可以抄答案。而這自然而然會讓家長擔憂,畢竟沒有管控,孩子會亂用軟體。
「孩子寫作業遇到不會的題目,就會效仿我們家長用軟體、抄答案。這並非是孩子自己獨立思考完成的,所以我們會擔憂。」張坤覺得,如果軟體能有管控,禁止孩子搜作業抄答案就好了。「之前孩子做一套卷子要一個小時,現在有時候半個小時就做完了。雖然孩子說用軟體學會了,但是我找了幾道類似的題目考他,他還是答不出來。」
家長們擔心,孩子年紀小、自律性不強,軟體沒有任何管控,很容易讓孩子過分依賴,帶來很大的消極影響。
專家:不能讓孩子養成抄作業的壞習慣
對於作業搜題答疑APP,作業託管機構的專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重慶淨心庭苑作業託管機構的負責人徐廷廷覺得,如果孩子過分依賴作業搜題答疑APP會導致孩子無法真正掌握知識點,還影響老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判斷,對課堂教學有很大的消極作用。
如何防止學生過度依賴軟體?徐廷廷表示,家長和老師應該加強聯繫,對自律性不強的低年級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明白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獲得知識,才是真正學習的目的。
「家長要給孩子的寒假作業制定計劃,因為今年過年比較早,所以年前和年後都要顧及。這樣能讓孩子理性的對待寒假作業,而不是最後抱佛腳,導致開啟抄作業模式。」徐廷廷認為,作業搜題答疑APP是一把「雙刃劍」,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可能讓家長和孩子過分依賴。「督促孩子們正確使用軟體,這是教育部門和軟體運營方要共同對待的問題,讓軟體發揮輔助作用,不能讓『學習助手』養成孩子抄作業的壞習慣。」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曲鴻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