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麗兒媽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熊孩子」常常會做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而引發關注,但是有「熊孩子」相應地就有「熊父母」。熊父母一般出現在低齡父母身上,尤其是男性帶娃,神經大條,粗枝大葉,遭人調侃:「男人帶娃,活著就好。」
「最不靠譜老爸」帶娃睡覺,寶媽推開門氣瘋了,網友:同款老公
周末,鄰居家小美(化名)與老公、4歲女兒吃過午飯過後,小美因為需要收拾碗筷、整理衛生,於是讓老公帶女兒進臥室進行哄睡,老公回應了一聲後,帶著女兒往臥室的方向走去。
於是小美就開始收拾、整理碗筷了,起初在廚房裡面小美隱隱約約地會聽到由臥室傳來的父女之間的嬉戲聲,小美將此當作背景音樂,愉快地忙碌著。
不一會兒,小美忙完了,感覺臥室出奇地安靜,於是便前往臥室去一探究竟,推開門的那一刻,看到眼前的場景,她快要被氣瘋了。
只見老公自己打著呼嚕,呼呼大睡,而女兒被擠到床角的方寸之地,上半身在床上,下半身散落地面,而且身體處於扭曲的狀態,並沒有保持正確的睡姿。
小美一時情緒,就拍下照片並配文,上傳網絡了,網友紛紛評論說到:「我家有同款老公」「這絕對是親爸才能幹出來的事情」,看來小美的老公確實是「熊父母。」
分析
哄娃入睡,是每一個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過經歷的,孩子經常需要父母在一旁進行陪伴、或者進行閒聊、或者講故事,進行相應的睡前儀式,孩子才能安然入睡,那為什麼孩子需要哄睡呢?
一、為什麼孩子需要哄睡?
1. 心理需求
孩子需要哄睡才能入睡是因為心理需求,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有著天然的情感聯繫,有父母在身邊陪伴,孩子睡覺的時候會比較有安全感,當孩子的安全感被滿足會更快的入睡,且睡眠質量也會比較高。
2. 培養規律的作息習慣
孩子還沒有形成獨立的意識與足夠的自控,常常不知道何時該就寢,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進行幹預,在該休息的時間帶娃睡覺,進行哄睡。
建立孩子的生物鐘,培養規律的作息習慣,良好的睡眠習慣與高質量的睡眠有利於孩子健康地生長發育。
二、父母該如何更好地對孩子進行哄睡?
1. 睡前不宜進行劇烈活動
睡前玩手機、打遊戲、激烈聊天等活動會使得孩子的細胞活躍、神經興奮,久久難以平靜,如此不利於孩子快速地入睡。
睡前之前,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閱讀、看繪本或者平靜地聊聊天,讓孩子保持一種輕鬆愉悅的狀態,好更好地入睡。
2. 切忌喧鬧
有的時候,父母中的一方負責對孩子哄睡,另一方則自娛自樂,如果另一方打遊戲或者觀看視頻製造太多噪音的話,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不利於孩子的睡眠,父母最好一起陪伴孩子進行哄睡,營造一個安靜適合入眠的環境。
結語
睡眠是健康的基石,孩子只有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與睡眠習慣,才能更好地生長發育,因此父母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並在睡前時光進行陪伴,不僅有利於促進孩子的睡眠質量,也有利於親密親子關係的建立。
你家的孩子需要哄睡嗎,你平時是怎麼進行的?歡迎留言交流。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麗兒媽咪,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