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是親自帶娃還是別人幫忙帶,幾個特徵很明顯,明眼人一看便知

2020-12-27 騰訊網

「這抱娃姿勢,一看在家就沒怎麼帶過娃!」

執筆:毛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生孩子是女性人生的一道分水嶺,有些寶媽生完孩子歸來仍然是少女,有的寶媽卻只能囿於尿布和餵奶,日漸「憔悴」,而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親自帶娃和別人幫忙帶娃的區別。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案例

前幾天和閨蜜去逛街,路過一處「街拍聖地」,抬眼就遇見一位辣媽,衣著時尚身材姣好,抱著寶寶的姿勢也特別颯,還沒等感嘆完,閨蜜就忍不住說了:「這一看就不是自己帶娃的。」

本來還以為閨蜜是信口胡說,誰知道前面店裡就出來一位奶奶,忙不停的就從辣媽手中接過了孩子,還數落:「你看看你,從來沒親自帶過娃,這會裝模作樣的抱來拍照,我乖孫都讓你抱難受了。」

辣媽一面和媽媽撒嬌賠罪,一面還不忘擺好街拍姿勢,沒想到閨蜜一眼就能在大街上看出寶媽是不是親自帶娃,實在是讓人佩服!

「這有啥難的,親自帶娃的寶媽和別人帶娃的寶媽,身上具備的特徵完全不一樣,你看看就明白了。」

對於寶媽而言,產後是自己帶寶寶還是做職場媽媽,或者是做富貴閒人,自身的狀態和都會有很大差別,讓人在大街上一眼就能看穿!

1、從打扮上看

自己帶娃的媽媽打扮樸實舒適,別人帶娃的媽媽打扮時髦靚麗。

帶娃是一項每天面對尿布、奶粉和哭鬧的事情,因此親自帶娃的寶媽大多會選擇最適合帶寶寶的衣服,不僅款式相對寬鬆舒適,可能還會帶著寶寶的奶漬和淚漬等。

不同於不用自己帶娃的寶媽大多衣著光鮮靚麗,不用經常抱娃也就可以掛上裝飾、穿上高跟鞋,怎麼好看怎麼來。

但自己帶娃的寶媽全身心都撲在寶寶身上,哪兒有什麼精力還拾掇自身呢。

2、從出門背的包包上看

自己帶娃的媽媽出門習慣背著大容量的包包,別人帶娃的媽媽往往背著時尚小包包。

好比上文一起出門的閨蜜,她就是親自帶娃,出個門都背著各種又大又輕巧但是難看的媽媽包,包裡常年都是寶寶水杯、紙尿布、寶寶溼巾、寶寶零食、奶粉、奶瓶等等,冬天出門都是帶著保溫暖壺的。

還有些母乳媽媽因此哺乳不便,幾乎都不怎麼出門,偶爾一次也得挑好有育嬰室的地方,帶好防溢乳墊和哺乳巾,出個門恨不得成為寶寶的移動小房間。

而大街上那些背著時尚小包包,輕裝上陣的寶媽,基本上都是沒有什麼帶娃經驗的,更加不知道出門帶娃需要準備的東西了。

3、從逛街頻率和時長上看

自己帶娃的媽媽往往講究速戰速決,別人帶娃的媽媽卻有時間貨比三家。

女人都喜歡逛街,購物是天性,但親自帶娃的寶媽即使抽空上街,心裡想的都是寶寶是不是哭了、寶寶餓了沒有、寶寶尿布換了沒有,即使人幫忙看著娃,自己也放心不下。

因此在逛街購物的時候,基本都是在心裡列好清單,然後快狠準地買好回程,不會像一些寶媽那樣閒逛逗留。

4、從購買的東西上看

自己帶娃的媽媽往往以寶寶用品為主,而別人帶娃的媽媽往往也會為自己和家人考慮。

618大促過去之後,很多育嬰群裡都是寶媽的截圖,還有寶媽感嘆,孕前這種日子都是給自己買衣服和化妝品,現在購物車全都是母嬰用品。

這就是親自帶娃的寶媽的共性,不管是在哪兒逛街,目光最先尋找的都是母嬰店,哪怕不買都會去母嬰店「踩踩點」。

而老人帶娃的寶媽,平時在家可能都搞不清楚寶寶的東西放在哪兒,寶寶用品順帶著好看的才會買,自己和家人的需求可能也會顧上。

過來人看寶媽其實一眼就能從穿著和抱娃姿勢上觀察出來,除了這些全職寶媽和職場媽媽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

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的區別

1、形象管理差距

職場媽媽還需要面對很多的客戶與領導同事,外貌自然需要妝容修飾,但全職寶媽的著重點不同,圍著寶寶轉的她們自身對形象就沒有那麼在乎,因此會日漸憔悴、精神不佳。

2、社交圈不一樣

職場媽媽在工作中肯定需要接觸不一樣的人群,擴充了自己的社交圈子;而全職媽媽則相對閉塞,除了寶寶最多就是閨蜜和小區的寶媽們。

3、家庭地位差距

職場寶媽有自己的經濟來源,並沒有全然依附老公和家庭,自然行事做主都更有底氣;而全職媽媽們大多因為伸手要錢受到過老公和婆婆的嫌棄,所以在這方面會比較沒底。

4、生活狀態不一樣

職場媽咪除了在家也要看顧寶寶,在職場更是一刻不敢放鬆,對內擔心寶寶吃飽餓著,對外擔心難纏的客戶和領導,可謂是身心俱疲,而且寶寶還是和自己不怎麼親密。

全職媽媽幾乎是一天到晚陪著寶寶,兼「月嫂」、「保姆」和「媽媽」為一身的「超人」,但寶寶的依賴感非常強,很親近媽媽。

【幸孕說】不管是全職寶媽還是職場寶媽,只要用心對待寶寶,都是在為家庭和孩子付出,都是在實現作為母親的價值。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幾方面特徵,明眼人一看就知是寶媽親帶,瞞不住的
    看一個孩子是親媽帶大的還是由家裡老人帶大的,可以說看看孩子身上的這幾方面特徵,就能夠判斷出來。而想要隱瞞可以說也是很難的,畢竟寶媽帶大的孩子和家裡老人帶大的孩子,他們身上的一些差異還是很明顯的。孩子有這幾方面特徵,明眼人一看就知是寶媽親帶①看孩子的外表舉個例子,類似如看看孩子穿的衣服,如果天冷一點,孩子就穿了很多衣服,還穿得很厚,那基本就是老人在帶,反之,如果孩子的穿著和成年人差不多,不會因為天氣冷一點就穿的特別厚,這樣的孩子基本都是寶媽在照顧了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而這些孩子,都統一有個特徵,那就是,一般都是由年輕媽媽親自照顧的,如果有老人,那頂多也就是搭把手。那麼,奶奶帶的娃又是什麼樣的呢?「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因為有些好奇,兜媽就在網上搜了一下,奶奶帶娃的樣子,沒想到類似的帖子還真不少。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
  • 姥姥帶娃三年,孩子大了奶奶又來「賣好」,寶媽:你誰啊?
    姥姥帶娃,奶奶「賣好」截胡,寶媽:你誰啊?閨蜜家兒子今年3歲了,剛上幼兒園。最近,閨蜜說婆婆總是來看孫子,而且周末也來接孫子到她那兒玩。我說這是好事啊,有人帶娃還不樂意?但是閨蜜說:「從寶寶滿月開始,一直都是我媽帶,帶了三年了,現在大了上學了,婆婆又來『賣好』表示親近,這不是『截胡』嗎?」所以,在奶奶提出以後她帶孩子,她接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閨蜜拒絕了,問她:「你誰啊?是孩子奶奶嗎?我出了月子孩子沒人管,公司催我上班,我求你帶娃,你說自己身體不好,帶不好孩子。
  • 媽媽和奶奶誰適合帶娃?家裡這個人帶娃更合適,帶出來的娃更聰明
    老人帶娃還是寶媽帶娃一直是個兩難的抉擇。 以前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近幾年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出現了很多的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帶娃要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 那麼關於帶娃這件事,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呢?
  • 趙麗穎首次帶兒子露面,誰說寶媽就要宅在家?帶娃外出好處多
    其實孩子稍微大一些,可以偶爾帶出門去玩,這樣無論是對寶媽還是對孩子都是有一定好處的。寶媽偶爾帶娃外出會友好處多【從寶媽角度來說】對於寶媽來說,特別是全職媽媽在生了孩子以後,幾乎24小時時間都是圍著孩子轉的。單調封閉的環境,加上產後激素的變化,很容易產生抑鬱的情緒。
  • 產後坐月子,親媽和婆婆各伺候半月,寶媽終於知道以後帶娃該靠誰
    伺候月子可以指望老人,但 帶娃還是要年輕人自己多承擔 坐月子時,是寶媽們身體最虛弱,最需要照顧的時候 因此,我們不要指望老人帶娃,忙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幫幫忙,記住主要帶娃職責還是在自己身上。 如果老人幫忙帶娃,寶媽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很多寶媽跟老人有矛盾,都是從帶娃開始的。因為,兩代人的生活觀念和帶娃方式不一樣,難免在一些問題上產生分歧。
  • 沒老人幫襯自己帶娃的家庭,生活得如何?3位寶媽道出自己的經歷
    不過,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並非所有的長輩都能幫忙去照顧孩子,那麼那些沒有老人幫襯選擇自己帶娃的家庭,現在的生活又過得如何呢?下面3位寶媽道出了自己的經歷。從上面寶媽們的敘述中我們不難看出,自己帶娃既有好處也有弊端,有些寶媽享受這樣的生活,期望能見證孩子每一步的成長,而有些媽媽卻因為各種原因想擺脫這樣枯燥的生活,所以自己帶娃時好時壞,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 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帶娃?以上兩人不是最佳人選,這個人帶娃更好
    老人帶娃還是寶媽帶娃一直是個兩難的抉擇。以前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近幾年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出現了很多的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帶娃要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那麼關於帶娃這件事,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呢?有專家表明,媽媽和奶奶其實都不是最佳帶娃人選,爸爸帶娃更好,帶出的娃更聰明。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爸爸帶娃有幾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幾個優勢媽媽和奶奶也無法彌補。爸爸帶娃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 「我媽帶孩子,你哪裡辛苦了?」寶媽回娘家兩周,寶爸終於知錯了
    寶媽氣得回娘家,寶爸直言很後悔 小麗生完孩子沒多久,婆婆便過來幫忙照顧月子,在婆婆的照顧下,小麗月子確實恢復得很快。可是很快小麗便發現,事情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 小麗出了月子期,婆婆以照顧孩子為由,繼續住在家裡,小麗也不好多說什麼,怕被丈夫說不孝。
  • 寶爸「放養式」帶娃遇寶媽查崗,下一秒一頓神操作看呆網友
    爸爸帶娃這件事,總有很多的意外和歡樂,真的是讓很多寶媽們幾多歡喜幾多愁。前不久,就有一段爸爸帶娃的視頻火遍了全網,惹得無數網友瘋狂吐槽,很多寶媽們都表示,這就是自家寶爸帶娃時的樣子,讓人看了是既好笑又無奈。視頻中的寶爸來自遼寧,家有兩寶。從視頻裡我們可以看到,一開始,這位爸爸正抱著自家的二寶坐在臥室的電腦桌前用電腦看著動畫片,父子倆都是看得一臉認真。
  • 看了袁弘的「帶娃日記」,才知爸爸帶娃,可以做到這麼細緻
    但是,還是有很多寶爸帶娃是很講究的,很有技巧的,他們的細膩程度並不比寶媽媽差,而且寶爸帶娃雖然不靠譜,但也有不靠譜的優點。看了袁弘的「帶娃日記」,才知爸爸帶娃,可以做到這麼細緻。那麼,爸爸帶娃都有哪些優點呢?首先,爸爸帶娃會比較放得開,孩子的性格會比較獨立。
  • 為啥有些女人明知道沒人幫忙帶娃,還非要生二胎?真的情非得已
    文兒昨天,朋友在微信裡吐槽道:為啥有些女人明明知道沒人幫忙帶孩子,還非要生二胎?結果等娃出生以後,又開始各種賣慘,說沒人搭把手,自己過得多心酸。在我看來,這就是腦子拎不清。既然知道二胎媽媽這麼難,當初就不該盲目地去生娃。現在自己種的苦果,只能自己吃,怨不得別人。
  • 謝娜不讓婆婆帶娃,說出原因後眾人稱讚,老人帶娃應「趨利避害」
    別禁錮老人自由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謝娜就曾表示:自己從來不會要求婆婆幫忙帶娃,除非是婆婆想念孩子,才會把孩子送到婆婆那裡。主持人驚訝地問道:為什麼不拜託老人幫忙帶一下。謝娜說:父母老了就是該享受的時候,父母沒義務幫我們帶娃。孩子生了就該自己帶啊,不能生了孩子就推給別人。節目播出後,大家對謝娜的這一番言論紛紛點讚,大家都同意謝娜的這種觀點。
  • 全職帶娃幾年,復出後找什麼工作合適?兩眼一抹黑的寶媽參考一下
    在家帶娃幾年,關於找工作她真是兩眼一抹黑。的確,雖然說現在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在工作上男女很難平等。因為女人要懷孕生子和帶娃,這勢必會影響工作,所以不管是在職還是已辭職的寶媽,重新返回工作崗位都很艱難。尤其是辭職的寶媽,在家帶娃幾年,再重新復出找工作,真不知自己能幹什麼?
  • 姥姥成帶娃主力軍?偽命題的背後是奶奶的無奈:不是我不想帶娃
    網上有一組關於「你家是誰帶孩子」的投票。結果顯示,在參與投票的人中,有超過50%的網友,選擇了「姥姥帶娃」。 也就是說,如果問起寶媽孩子出生後都是誰幫著帶娃的問題,那十個家庭中,恐怕大半家庭是由姥姥幫著帶,而我們也不知道從何時起,姥姥成了幫忙帶娃的最佳人選。
  • 「你媽帶娃給錢,我媽不給」寶爸埋怨不公平,寶媽的反懟大快人心
    由於現在社會競爭的壓力,生娃簡單,但是帶娃一般都不是大多數夫婦能夠自己親力親為的事情了。 岑琳和老公婚後生了一個孩子,但是因為雙方事業都處於上升期,生孩子耽誤的工作已經夠多了,所以養孩子的問題還是得靠雙方的老人來幫忙。
  • 為何總是聽說全職寶媽帶娃抑鬱的,卻沒聽過婆婆帶孩子有抑鬱的?
    因為婆婆帶孩子再苦也不敢說,就怕兒媳婦不高興,還有婆婆帶孩子累死也沒人知道,因為婆婆不會上新聞。但凡帶孩子抑鬱的媽媽,都是因為男人丈夫和爸爸角色缺失不說,還要在精神上打擊寶媽,對老婆可以用苛刻來形容,而對待自己媽,多數都是心懷感激和心疼的。不過現在的年輕媽媽太嬌氣,不吃得苦,定力差。
  • 為啥國外媽媽帶娃更輕鬆?一人帶多娃上街都不怕,原來差別這麼大
    那就是為什麼國外寶媽一個人帶好幾個娃都不覺得累,而我們帶一個娃都累的什麼多餘的事兒都做不了。不僅讓我對國外寶媽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更加意識到我們中國寶媽們有些地方確實需要改一改了……在國外的街頭,經常能見到這樣的場景:寶媽懷抱一個娃,手裡還再牽一個娃,要麼就是推車裡一個娃,邊上再跟個娃。
  • 多少寶媽有駕照不敢開車上路?做好這幾點,帶娃開車出門更輕鬆!
    今天就給各位寶媽們談談寶媽開車上路都需要注意些啥,才能儘快上手。1、注意避開尖峰時段我們剛開始上路,可以稍微起早一些,大清早路上人少車也少,心情也比較放鬆不會過於焦慮,既不阻礙別人,也不會耽擱自己,一路馳騁也更好地找感覺。
  • 生娃快又不是很疼的女性,多有這幾個特徵,寶媽們佔幾個?
    所以寶媽在進產房的時候,就要調整好心態,儘量不要大喊大叫,不然不僅會大量消耗體力,也會影響醫生判斷。生娃快又不是很疼的女性,多有這幾個特徵,寶媽們佔幾個?一:孕期適度運動的寶媽其實寶媽懷孕的時候也要避免久坐,孕期也可以適度做一些體育鍛鍊,經常做鍛鍊的寶媽,不僅身體素質更好一些,利於控制自己的體重,而且生育的時候,也很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