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娜不讓婆婆帶娃,說出原因後眾人稱讚,老人帶娃應「趨利避害」

2020-08-20 糯豆包媽媽

不少中國家庭都有婆婆幫忙孩子帶娃的傳統,好像婆婆不幫自己孩子帶娃,在外人看來就是家庭不和諧,婆婆不體貼不愛孩子。

在娛樂圈也逃不開婆婆帶娃這一話題,很多明星都選擇生娃後,交給婆婆,自己出去繼續拍戲工作。

而著名節目主持人謝娜就有不同的觀點,她認為:媳婦不應該要求婆婆幫忙帶娃,這樣的做法,不僅是不孝順,還對孩子本身的成長和教育沒有任何的好處。

謝娜:「我不會讓婆婆幫忙帶娃」,父母沒義務,別禁錮老人自由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謝娜就曾表示:自己從來不會要求婆婆幫忙帶娃,除非是婆婆想念孩子,才會把孩子送到婆婆那裡。

這時,主持人就好奇地詢問謝娜:你和你先生每天有那麼多的工作要做,孩子在家怎麼辦,你們能忙得過來嗎?

謝娜表示:自己會和先生說好,把工作時間調節開,會保證兩個人有一個是在家的。

主持人驚訝地問道:為什麼不拜託老人幫忙帶一下。

謝娜說:父母老了就是該享受的時候,父母沒義務幫我們帶娃。孩子生了就該自己帶啊,不能生了孩子就推給別人。

節目播出後,大家對謝娜的這一番言論紛紛點讚,大家都同意謝娜的這種觀點。

孩子是兩個人的,在兩個人決定成為父母時,就一定要承擔好這份責任,老人忙碌了大半輩子,也該享受自己的人生。

長輩有義務幫忙帶娃嗎?強迫父母帶娃既沒好處,還給父母增加負擔

很多年輕人都忙著上班,將孩子給父母一丟,自己輕鬆自在,完全不用管。而老人不僅在家要照顧淘氣的孩子,還要料理家事,整天忙得暈頭轉向,沒有自己一點點時間和空間,要比上班在家還要忙碌。

而大環境下的中國家庭,好像婆婆不幫忙媳婦帶娃,就是有失「德性」,這種「中國式傳統」的婆婆帶娃,好像已經成為一種固定化的模式,被人們潛移默化所接受。

可實際上現代育兒的教育觀念是不建議長輩幫忙帶娃的,在法律上和道德體系上,也沒有規定長輩帶娃的責任與義務。

強迫長輩帶娃,是不孝順的表現,徒給父母添負擔

1)增加經濟負擔:將孩子交給長輩帶,會給長輩帶來很沉重的經濟負擔,有了孩子,本就節儉老人會把錢都留給孩子花,自己會捨不得吃好的,穿好的。老人退休本是頤養天年的事,卻無形之限制了老人的財務自由。

2)增加體力負擔:長輩的身體本就不是很好,如果是一個淘氣的孩子在老人的身邊,老人會經常管教孩子,又要照顧家庭,又要一天24小時幫忙帶孩子,難免會增加老人的體力負擔。

3)消耗健康負擔:老人的健康是一個大問題,但是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勞累而消耗身體健康。在帶娃的過程中,如果扭到了腰,摔傷了腿,那麼就會給老人增添巨大的健康隱患。

老人帶娃有利有弊,「趨利避害」才是老人帶娃的關鍵

1:避溺愛的害

老人對孫輩孩子會有一種「隔輩親」的感覺,老人會因為疼愛孩子,把孩子照顧得事無巨細,這對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律能力的提高都沒有太大的好處。

2:避矛盾的害

調皮的寶寶與老人相處過程中,也經常惹老人生氣,加上寶媽和老人的育兒觀念有所差異,也經常會因為帶娃問題,產生婆媳之間的矛盾。

3:避親疏的害

孩子同長輩相處的過程中,孩子漸漸同長輩更為親近,同自己的媽媽的距離感更遠,有時寶寶見到媽媽都會有種厭煩的感覺,覺得寶媽管得太多,沒有奶奶更加和善,這種親疏關係的出現,就是老人帶娃的負面影響。

老人帶娃的弊端雖明顯,但老人幫子女帶娃,也確實解決了孩子無人可帶的問題,畢竟很多寶媽的工作和家庭無法平衡,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之下,老人幫忙帶娃沒有功勞也是有苦勞的。

想要解決老人帶娃的弊端,發揮老人帶娃的好處,子女就要明白一個基本理念:不能把養育和教育的全部責任都交給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說服老人同寶媽達成一致,也不應讓老人成為孩子的「護身符」。

多給老人一些自由,讓老人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晚年的享受上,子女要給父母留出空間,做好自己做父母的責任,真正做到孝敬父母,關心孩子的好子女,好父母。

你對老人帶娃有什麼樣的看法,說出你的觀點吧!

在下方評論區交流討論吧!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喜多嫂丨到底應不應該讓婆婆帶娃
    到了當代的今天,這個問題不僅沒有解決,甚至發展出來另外一個問題:該不該讓婆婆幫忙帶孩子? 當對方有什麼不對時,可以用婉轉的方法指出來,都是為了孩子好,為了這個家好,互相諒解是很重要的。 3. 年輕人現在正是為了事業打拼的時候,難免會顧不上孩子,請人來帶孩子不放心,交給親人來帶,心裡最起碼會安心許多。交給婆婆帶孩子後,家庭的氛圍會因為孩子的聯繫而變得更加緊密。
  • 姥姥成帶娃主力軍?偽命題的背後是奶奶的無奈:不是我不想帶娃
    網上有一組關於「你家是誰帶孩子」的投票。結果顯示,在參與投票的人中,有超過50%的網友,選擇了「姥姥帶娃」。 也就是說,如果問起寶媽孩子出生後都是誰幫著帶娃的問題,那十個家庭中,恐怕大半家庭是由姥姥幫著帶,而我們也不知道從何時起,姥姥成了幫忙帶娃的最佳人選。
  • 老人帶娃的家庭和自己帶娃的家庭,有何不同?這些優缺點你要知道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結婚有孩子之後依然還得工作賺錢,所以不能在家全職帶娃的人有很多。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把帶娃這個重任交給家裡老人的也不少。很多老人看見孩子就很開心,心想孩子在自己身邊熱鬧,也可以緩解下一代的經濟壓力,所以便很爽快答應幫兒女帶娃。但是只有當雙方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家庭矛盾有多麼的大。那麼,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和寶爸寶媽自己帶娃的家庭將會出現哪些不同呢?
  • 奶奶帶娃身高「猛增」,媽媽帶娃卻不見長,其中原因你知道嗎?
    很多時候還會由後天因素決定,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大部分的媽媽都會選擇獨自帶娃,但是還有一部分父母因為家庭的需要,不得不把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來照顧,那麼,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有什麼區別呢?奶奶帶娃身高「猛增」,媽媽帶娃卻不見長,其中原因你知道嗎?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而這些孩子,都統一有個特徵,那就是,一般都是由年輕媽媽親自照顧的,如果有老人,那頂多也就是搭把手。那麼,奶奶帶的娃又是什麼樣的呢?「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一個多月後,我回去接我兒子,真的差點認不出來。孩子被奶奶裹得一層又一層,臉上兩坨高原紅,那個時尚萌帥的孩子,就這樣一去不復返了。通過寶媽們的現身說法,加上對比足夠強烈的照片,不得不說「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可真是一目了然啊!
  • 為何總是聽說全職寶媽帶娃抑鬱的,卻沒聽過婆婆帶孩子有抑鬱的?
    因為婆婆帶孩子再苦也不敢說,就怕兒媳婦不高興,還有婆婆帶孩子累死也沒人知道,因為婆婆不會上新聞。但凡帶孩子抑鬱的媽媽,都是因為男人丈夫和爸爸角色缺失不說,還要在精神上打擊寶媽,對老婆可以用苛刻來形容,而對待自己媽,多數都是心懷感激和心疼的。不過現在的年輕媽媽太嬌氣,不吃得苦,定力差。
  • 「全職在家帶孩子,不幫妯娌帶娃卻被娃奶奶罵,我該怎麼辦?」
    好久不聯繫,一聯繫就是重磅消息。這位朋友,嫁的是兩兄弟的家庭。弟弟因為高中畢業就工作了,所以結婚很早,現在生有3個孩子。最大的上小學,最小的只有2歲,全都是婆婆在照顧。朋友和老公結婚後,也沒分家,一直都生活在一起。懷孕後就辭職了,現在孩子8個月,自己還全職在家。雖只是照顧一個孩子,但過來人都知道,照顧一個高需求孩子,有多難。但婆婆不這麼認為,或是選擇性忽視。
  • 那些婆婆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第二個家庭看了扎心
    讀者小琪發來私信吐槽:「寧願相信世上有鬼,也別相信婆婆那張破嘴。可能您認為我這樣說有點沒家教,但卻是實話。我今年35歲,剛生了二胎,生二胎之前,婆婆重男輕女嫌大寶是個女兒,天天逼我生二胎。她說,你儘管生,我來給你養,給你帶。可生下二胎後,出了月子她就回了老家,說什麼都不願意幫我們帶娃。」
  • 婆婆這樣帶娃,我忍還是不忍?
    閨蜜陪著婆婆做了一堆檢查,結果顯示:婆婆患上了中度抑鬱症,起因正是帶娃引起的!婆婆一直忙前忙後,做飯、洗碗、晾衣服、幫孩子洗澡、陪孩子背詩歌、跟孩子玩遊戲……半夜,孩子突發高燒,婆婆根據多年人生經驗,給孩子焐被子發汗,兒媳發現後責怪她方法老套,淨添亂。婆婆愣愣地站在原地,大氣兒不敢出,就像一個犯錯的孩子。
  • 那些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第二個家庭看了很扎心。
    她說,你儘管生,我來給你養,給你帶。可生下二胎後,出了月子她就回了老家,說什麼都不願意幫我們帶娃。」 可能很多人會說:「老人沒有帶孩子的義務,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這句話沒錯,但它是一句正確的廢話,說的人多了,讓人膩味。
  • 老人不幫兒媳帶娃,看似自己自由了,其實藏著隱患
    每次笑笑看到之後,心裡就各種怨恨,心裡想著:帶娃我不會我就學,我能熬過不會帶娃的苦日子,你老了能熬過晚年最孤獨的日子嗎?所以老人千萬不要不幫兒媳帶娃,看似是自己舒坦了,自由了。但是這樣的做法會寒了兒媳的心,為自己的晚年埋下重大的隱患。那麼為什麼老人不幫照顧孩子,只顧自己就錯了呢?為什麼兒媳婦會這麼怨恨呢?
  • 讓誰帶娃6年後見分曉:老人帶先笑後哭,自己帶先哭後笑
    與此同時,跟我同年生娃的好友則把孩子留在了老家由公婆幫帶,自己在城市繼續上班打拼。前幾年我們倆的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因為在同一所城市,又住得不遠,周末她常常約我外出逛街。可我卻總是爽約,原因無非是帶娃不方便,或者孩子需要打防疫針了等等。
  • 「生娃帶娃,是為母責任」,兒媳的反駁很犀利,婆婆羞愧無言
    兒媳為小家奮鬥婆婆非要催生,承諾帶娃全包,看到是孫女後立馬反悔閨蜜小圓和老公曾經是大學同學,畢業後一起回了老家,兩人都是普通家庭,結婚的時候雙方父母都給不了經濟支持,車房都得夫妻倆自己掙。婆婆眼瞅著兒媳的肚子遲遲沒有動靜,三番五次的催促小圓,且言辭激烈,小圓不得已表示:自己這幾年的時間真的很重要,等她事業再穩定一點立馬就生孩子,現在生孩子的話,怕被別人頂替下去。婆婆聽了之後趕緊表態:「你只管生,生出來後我來帶孩子,保證你能安安心心上班。
  •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到底誰更好一點?看看大家怎麼說!
    以前一提帶孩子,那不用多說,指定是奶奶的事兒,可時過境遷,走在社區的公園裡,隨便一打聽,姥姥帶娃的現象遠遠多過了奶奶帶娃的情況。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種變化的發生呢?@劉美麗:我讓我媽帶孩子,那也是沒辦法,人家奶奶真不給帶啊。
  • 別再吐槽老人帶娃了!你不知道奶奶的一天有多辛苦...
    為了不讓我上班遲到,婆婆要負責給寶寶餵奶、換尿布、洗漱,8點半我出門後,給寶寶吃早飯等我走了,公公差不多來接班,給婆婆搭搭手。上午的時間裡,兩個老人要拖地、洗衣服,雖然我經常把髒衣服藏起來,等周末一起放洗衣機裡洗,但婆婆還是會默默把它們洗了。老人覺得洗衣機洗不乾淨又廢水,經常手洗洗到破皮,特別寶寶的衣服,從來都不肯放洗衣機。
  • 以下現象出現,提示老人帶娃「不合格」,年輕父母要及早接手
    所以,她家孩子不到1歲就是婆婆幫忙帶的,這讓她非常感激。但是,每次回來跟孩子團聚,她都發現孩子很陌生,身上的一些壞毛病也讓自己無法忍受。 畢竟,有的老人帶娃可以,有的老人確實帶娃不行。 以下現象出現,提示老人帶娃「不合格」 老人帶娃行不行,看看效果就知道。
  • 「上班式帶娃」誕生,婆媳矛盾減少、娃還有人帶
    8、婆婆生活比較散漫,帶娃時很喜歡飆髒話,搞得兒子也跟著學,我真的是無語。 9、我婆婆太寵著孩子了,不捨得打罵,而我對娃要求又很嚴格,最煩的就是我教育孩子時,老人在一旁拆臺,搞得我們母子之間關係都變差了, 10、我個人比較偏向科學型育兒理念,而婆婆非要固守她的傳統帶娃理念,在孩子的吃、穿、睡、玩等方面,我們總會有分歧,恨不得天天上演「宮心計」。
  • 「帶一個娃有什麼累!」網紅奶爸帶娃1年後離婚,誰全職誰失敗?
    文|全文共1840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帶娃到底累不累?」當被問及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許多寶媽們便會異口同聲的回答,累。大部分的男人甚至於還總會覺得自己的老婆是故作矯情,哪個媽媽不都是自己帶娃嗎?有這樣觀點的男性,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夠辭去工作,在家專心做全職太太來照顧一家老小,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們又不願意承認自己妻子的價值,甚至於是把妻子當做「米蟲」,只會在家帶孩子,這就是導致矛盾爆發的主要原因了。
  • 「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老人白天帶娃晚上回家,和子女互不打擾
    於是一個既可以讓老人帶娃,又不會打擾到子女生活的帶娃方式——"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上班式帶娃":老人白天幫子女帶娃,晚上回家彼此互不打擾潘大爺和子女就是採取了"上班式"帶娃,他要自己的老伴每天都會去幫兒子兒媳帶娃,但是又不住在一起。潘大爺與兒子兒媳各住一套房,住在同一個小區。兒媳坐完月子之後,就準備返回工作崗位,兒子就跟潘大爺商量,讓他們過來幫忙帶娃。
  • 家裡老人若是有這3個問題,就算再困難,父母也要自己帶娃
    現如今,不少父母生了孩子之後,面臨不工作就沒有經濟來源,去工作又沒人照顧孩子的窘迫境遇,基於這個現狀,老人帶娃就成了「潮流」。除了全職媽媽之外,很多家庭都是由老人帶娃的,有找保姆的,但比較少。畢竟現在的父母看多了保姆作妖的新聞,自然很不放心把自己的心肝寶貝交給她們。而老人就不一樣了,對於自己的親孫子/外甥,本身就疼愛的不行,在照顧上自然會親力親為,父母也能夠放心了。但老人帶娃雖然為年輕父母解決了經濟問題,卻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