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第二個家庭看了很扎心。

2020-12-23 騰訊網

讀者小琪發來私信吐槽:

「寧願相信世上有鬼,也別相信婆婆那張破嘴。可能您認為我這樣說有點沒家教,但卻是實話。

我今年35歲,剛生了二胎,生二胎之前,婆婆重男輕女嫌大寶是個女兒,天天逼我生二胎。

她說,你儘管生,我來給你養,給你帶。可生下二胎後,出了月子她就回了老家,說什麼都不願意幫我們帶娃。」

可能很多人會說:「老人沒有帶孩子的義務,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這句話沒錯,但它是一句正確的廢話,說的人多了,讓人膩味。

婆婆沒有幫忙帶娃的義務,難道就有「催生」的義務嗎?

年輕的父母生下孩子不懂如何帶娃,迫於經濟壓力,希望老人搭把手是人之常情吧?

但,就有一些老人只管催生,不管帶娃。

年輕時,自己瀟灑自在,年老時,要求兒媳床前盡孝,絲毫不管小家庭的前途、事業、未來,鬧得小夫妻常因為帶孩子的問題吵架、爭論、甚至離婚。

站在道德高地,揮舞大棒很容易,臨到自己頭上恐怕就沒那麼輕鬆了吧?

老人不幫忙帶孩子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這三個小家庭的遭遇,令人唏噓。

01.

張女士·孩子四歲

當我婆婆說不來幫我帶娃的時候,我一點都不意外。

別的公婆不幫忙帶娃,起碼會找個理由,我婆婆連理由都不屑找。

她就是仗著自己有兩個兒子,就算得罪了我老公,還有大兒子可以依靠。

我們每月要還五千多塊錢的房貸,加上奶粉、尿不溼等各種費用,經濟壓力真的很大。

婆婆不來幫忙帶娃,我只能辭職自己在家裡帶。

老公為了多賺點錢,下了班就去跑滴滴,每天跑到三四點,只能休息兩三個小時。

熬了半年,老公就瘦了二十多斤,有一次他開車送客人去天津,回來的途中困得一恍惚,差點撞上大貨車。

逃過一劫以後,老公徹底對公婆絕望了。

我一個人把孩子帶到了兩歲,然後找了一家幼兒園去上班,一方面,是因為幼兒園會減免大半學費,一方面,我賺點錢還不耽誤照顧孩子,這樣的話,老公也可以不那麼拼命。

所幸,老公後來升了兩級,漲的薪水可觀,時間也相對自由了,我就另外換了一份工資比較高的工作。

今年開始,婆婆主動提出來給我們看孩子。

我老公拒絕了:「早不來,現在來幹嘛?最難的時候指望不上你,現在也不打算指望你。」

其實,婆婆之所以改變心意,並不是親情使然,也不是良心發現,而是她的大兒子做生意賠了很多錢,搬出了大別墅,辭退了傭人。

02.

潘女士·孩子三歲

因為帶孩子的問題,我成了全家的罪人。

生女兒當天,產房裡孕產婦都是婆婆陪著,媽媽跟著,老公忙前忙後伺候著。

而我身邊只有老公一個人,他笨手笨腳連紙尿褲都不會換,孩子一哭,他就發脾氣。

婆婆不想伺候月子更不想帶娃,三天之前故意住院去了。

我說她故意住院,不是我惡毒,只是說出事實。

這是她常用的伎倆,老公也知道。

她渾身上下一點毛病都沒有,就是賴在醫院不走,今天頭疼,明天腦熱,檢查做了一遍又一遍,氣得人家醫生讓她去看精神科。

第二天,媽媽連夜坐車從外地趕到了。

當時正值農忙,家裡有六十多畝地,但她為了我,還是從二千多裡外的地方趕來了。

媽媽幫忙帶娃,當然是非常細心、妥帖。

但孩子一歲半的時候,她卻因為熬夜、壓力,心臟出現了問題。

我跟老公商量,媽媽是幫我們看孩子累病的,心臟搭橋手術的十萬費用應該由我們出。

可我老公死活不同意。

我看透了這個男人的虛偽嘴臉,提出了離婚。

可由此一來,娘家人卻都在怪我把媽媽累病了,他們說:「奶奶看孫子天經地義,你為什麼不使喚你婆婆,非要累你媽?」

唉,為什麼?因為我太蠢唄,如果可以穿越,我再難再累也不會讓我媽幫忙帶孩子。

03.

竇女士·孩子五歲

懷上孩子時,我正巧得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升職機會。

婆婆不肯來幫忙帶娃,說不喜歡城裡,要求我把孩子送回農村。

孩子出生就要當留守兒童?我當然無法同意。

我左右為難,思考了很久,決定打掉孩子,想等事業穩定了再要。

老公卻不肯同意,理由很荒謬:「我聽人家說第一個孩子最聰明。」

我說:「那行,你辭職在家帶娃,我出去賺錢養家,本來我賺得就比你多。」

他更不同意了:「男人怎麼能吃軟飯呢?」

其實他一直在吃軟飯,而且是軟飯硬吃。

他每月交給我五千,卻從我這要走八千,這還不是軟飯硬吃嗎?

後來,他苦苦哀求,磨得我實在沒辦法,只能答應生下來找保姆帶。

休完產假,我找好保姆去上班了。

老公卻又出了么蛾子,今天嫌保姆話太少,明天嫌保姆做的飯不好吃,一個星期趕走了五個保姆,家政公司都把我們家列入了難搞客戶行列。

我只能辭職自己在家帶娃。

孩子一歲半時,老公出軌了。

他在跟小三的簡訊裡這樣說:「還是你好,你身上香噴噴的,我老婆一股奶味,頭髮都打綹了。」

我趁著哺乳期內利於爭取撫養權,收集好他的出軌證據,乾脆利落離了婚。

04.

有一次,我去超市買東西,看見一位奶奶帶著孫女在遊樂場玩,後來,她的兒子兒媳也來了,她指著孫女說:「你看你閨女,大眼睛滴溜溜圓,玩什麼都開心,多像你,看到她,我覺得好像是又陪你長大了一回。

是啊,親情的傳承是一個輪迴。

老人幫忙帶孩子,不僅僅是「隔輩親」,更是因為他們深愛著自己的子女。

為了減輕他們的壓力,為了不讓他們在工作和孩子面前糾結,才甘願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去幫忙的。

老人帶娃,不僅減輕了小家庭的負擔,而且成了小家庭的主心骨和定盤星。

他們在,整個家就能安穩運作。

孩子出疹子,父母慌成一團,老人大手一揮:不要急,等燒退疹子出來就好了,你小時候就是這樣。

孩子長牙,父母覺得新奇,好像發現了世界第十大奇蹟,老人慈祥一笑:你小時候扎牙比他還早呢……

這也是很多父母與子女重建親情關係的機會。

比如朋友小呂,從小跟媽媽關係不太好,可自從媽媽來幫忙帶娃,兩個人之間的母子關係就變得親近了很多。

05.

當然,也有很多人想要老人幫忙帶娃,老人來了卻開始嫌棄他們,整天盼著孩子長大讓老人趕緊回家。

比如讀者小葡萄:「我真受不了我婆婆,等孩子上幼兒園,我就讓她回老家,整天寵著孩子,哪是幫忙的,根本就是搗亂的。」

一邊享受著老人帶娃的福利,一邊叫委屈,這樣的行為不可取。

兩代人生活習慣不同,育兒理念不同,難免會有矛盾,但不應該去嫌棄,而應該去溝通,去交流。

帶孩子是世界上最難,最苦,最累的工作,沒有之一。

一年365天,一周七天,一天24小時,無法缺席,無法請假,無法休息,隨叫隨到,沒有親身經歷的人,很難明白。

一天下來,比上一個月的班都累。

這種累是持續不斷的,沒有緩衝的時間。

所以,很多年輕人特別希望能有人幫忙看孩子。

讀者小琪說:「以後等我兒子娶了媳婦,只要她需要,我一定會幫忙帶娃,如果她不想讓我幫,那我就在經濟上支持他們,我自己吃過的苦,絕不會讓我兒媳婦再吃,我婆婆對我唯一的好處就是,她鞭策我將來絕對不會成為她那樣的婆婆。」

所以,希望老人們明白,維繫一個家,靠的是情意,而不僅僅只是責任、義務,你不幫忙帶娃,孩子當然有義務贍養你,但從情感上來說,你也很難要求他們對你有多盡心盡意吧?

同時,也希望年輕人明白,老人幫忙帶娃,應該要心存感激,多感恩,多理解,老人不幫忙帶娃,也要堅強起來,讓自己更強大。

相關焦點

  • 那些婆婆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第二個家庭看了扎心
    我今年35歲,剛生了二胎,生二胎之前,婆婆重男輕女嫌大寶是個女兒,天天逼我生二胎。她說,你儘管生,我來給你養,給你帶。可生下二胎後,出了月子她就回了老家,說什麼都不願意幫我們帶娃。」可能很多人會說:「老人沒有帶孩子的義務,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 那些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
    2020年,為了幫忙照顧小外孫,65歲的李阿姨和老伴一起從湖南老家來到上海這個大都市
  • 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
    央視就曾專門拍過一部紀錄片,以「姥姥」為視角,講述了每個帶娃老人背後的心酸苦難。正值4、5歲的小男孩,往往精力旺盛,好奇心強,單單一隻玩具手錶,他都能擺弄半天。有時候姥姥不舒服想要多休息一會兒,還要小心翼翼地去「求」孫子。平日裡,女兒女婿忙著上班,昀昀姥姥就包攬下所有的家務:買菜、做飯、照看昀昀。
  • 夜讀丨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
    「帶孩子是世上最難、最累、最苦的工作,沒有之一。」 這是閨蜜曉彤的經驗之談,他們家也是被現實「毒打」著。 有了寶寶後,請保姆的費用比她一個月的工資還高,她也擔心老人帶娃的觀念差會加劇家庭矛盾。
  • 老人不幫帶娃的家庭,最後怎樣了?4位29歲媽媽實話實說,很扎心
    不知從何時起,「隔代養娃」卻成了「潛規則」一般的存在,成了老人與子女之間必須跨越的一條「鴻溝」,成了一件老人不得不「扛下來」的事情。那麼,那些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以下4位29歲媽媽實話實說,暴露了四種殘酷又心酸的結局。
  • 老人帶娃的家庭和自己帶娃的家庭,有何不同?這些優缺點你要知道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結婚有孩子之後依然還得工作賺錢,所以不能在家全職帶娃的人有很多。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把帶娃這個重任交給家裡老人的也不少。很多老人看見孩子就很開心,心想孩子在自己身邊熱鬧,也可以緩解下一代的經濟壓力,所以便很爽快答應幫兒女帶娃。但是只有當雙方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家庭矛盾有多麼的大。那麼,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和寶爸寶媽自己帶娃的家庭將會出現哪些不同呢?
  • 「招商銀行」不香了?養女家庭將來會面臨4個問題,第三個很扎心
    養女家庭將來會面臨4個問題,第三個很扎心第一個問題:女兒嫁到外地現在到結婚年齡的女性,基本都是在獨生子女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生的,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女,很多父母都希望女兒能留在身邊,能互相照顧,可嫁到哪裡由女兒來決定,一旦去了外地,就要面臨長時間看不到女兒,甚至以後養老都成問題
  • 老人幫沒幫兒媳婦帶娃,生活有什麼差別?過來人的話扎心了
    文|好孕姐既然兒媳婦生了孩子,那麼當婆婆的自然要主動詢問要不要幫忙帶一下,這幾乎成了每個家庭默認的做法。但是現在的老人思想也有變化,也不再一心貼在兒子兒媳的生活上,幫不幫帶娃都是個人選擇。所以有的老人依舊會去幫忙帶娃,有的老人就希望有自己的老年生活,不樂意去帶孫子。有不同選擇,就過著不同的生活,幫忙帶娃不見的就一定能有功勞,不帶娃也不一定真的就過得十分瀟灑。那麼老人幫沒幫兒媳婦帶娃,生活到底有什麼差別呢?過來人的話扎心了。
  •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姥姥帶娃,奶奶都去哪兒了?看完文章,莫名心酸
    現在絕大多數的年輕人結婚沒多長時間就擁有了自己的寶寶,但是兩個人卻又不想耽誤自己的工作,手裡的積蓄根本就不夠僱保姆的,這種情況下就會讓老人過來幫忙帶孩子。之前的時候絕大多數都是奶奶來帶孩子,因為在傳統觀念當中,一個女人一旦結婚生子就成了別家的人,奶奶帶孩子也是情理之中,但是為什麼最近幾年來,姥姥帶娃的家庭越來越多了呢?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姥姥帶娃,奶奶都去哪兒了?
  • 老人幫忙帶娃是好事,但這4個問題要提前說清楚,對全家人有好處
    很多寶媽生完寶寶之後,會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想追求自己的夢想,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另一個是家庭經濟條件緊張,不得不出去工作賺錢。寶媽出去工作,就不得不請家裡的老人過來幫忙帶娃。老人如果肯幫忙,這是一件好事,但無論是寶寶的爺爺奶奶還是姥姥姥爺,有些問題一定要提前說清楚,這樣做對全家都有好處。
  • 老人是雙職工家庭的「救兵」,但4種老人真心不適合帶娃,別不信
    現在很多都是雙職工家庭,家裡小孩一般由老人照料。雖然老人能夠幫忙帶娃的確能幫寶爸寶媽減輕很大的負擔,堪稱「救兵」。但並不是每個老人都適合帶娃,尤其是下面這幾種,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只要不是原則上的事情,沒有必要非讓老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照顧孩子,雖然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方法,但是老人的方法也未必不好或不正確。現在很多專家的理論都不一樣,也未必真的科學,所以不要在小事情上過多計較,如果真的觸碰了自己的育兒底線,那就儘量溝通協調,溝通不了的話就選擇自己帶娃吧。
  • 品讀·原創|那些幫子女帶娃的「隨遷老人」
    而且,老人帶娃經驗豐富,讓沒有育兒經驗的年輕爸媽輕鬆很多。小區裡有位大媽,有4個兒子,4家的孫子孫女,她都幫忙帶過。她戲稱:「我就是個流動的奶媽子,哪個兒子家需要,我就去哪裡看孩子。」還有位特別會帶孩子的老大爺,身上整天背個兒童水杯,跟在小孫女的後面跑。
  • 沒老人幫襯自己帶娃的家庭,生活得如何?3位寶媽道出自己的經歷
    帶娃是個辛苦的工作,自打小傢伙出生起,寶媽就需要提起十二分精神,將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寶寶身上,從衣食住行到吃喝拉撒,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要關心到。但現在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很高,所以在生完寶寶後,更多的寶媽會選擇把寶寶拜託給家裡的老人照顧,自己則回到工作崗位。這樣一來,寶媽就能繼續給孩子賺取更好的生活條件,寶寶生活質量也能得到保證。
  • 那些帶娃「不上心」的爸爸, 最後都怎麼樣了?
    不過看了美贊臣五星草飼安兒寶的這個魔性短視頻,好笑之餘又讓我突然意識到,與其媽媽一邊操勞一邊吐槽爸爸帶娃,倒不如好好想想爸爸需要哪些幫助,來更好完成自己的角色。帶娃時父母雙方一個都不能缺失。媽媽可以帶來女性身上溫暖,柔和的能量,爸爸則會讓孩子擁有勇敢、堅強、堅韌的品質。
  • 謝娜不讓婆婆帶娃,說出原因後眾人稱讚,老人帶娃應「趨利避害」
    不少中國家庭都有婆婆幫忙孩子帶娃的傳統,好像婆婆不幫自己孩子帶娃,在外人看來就是家庭不和諧,婆婆不體貼不愛孩子。在娛樂圈也逃不開婆婆帶娃這一話題,很多明星都選擇生娃後,交給婆婆,自己出去繼續拍戲工作。而著名節目主持人謝娜就有不同的觀點,她認為:媳婦不應該要求婆婆幫忙帶娃,這樣的做法,不僅是不孝順,還對孩子本身的成長和教育沒有任何的好處。
  • 讓老人帶娃也可以,但這四個麻煩要解決,不然只會越帶越「糟糕」
    不過兩個人都去工作的話,就面臨著孩子沒人照看的問題,於是很多父母就不得不讓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娃。都說隔輩親,讓老人們幫忙帶大孫子、大孫女,肯定都會非常盡心盡力的,有些老人甚至比爸爸媽媽照顧的還要好,但這樣反映出的問題就是孩子容易被溺愛。
  • 「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老人白天帶娃晚上回家,和子女互不打擾
    上班和帶孩子之間的衝突,成了現在很多父母面臨的難題。要上班就沒有時間帶孩子,尤其是在娃沒有上幼兒園之前,如果沒有大人看著,安全隱患很大。可是要有人看著,工作就得放一邊。於是老人幫忙帶孩子,又成了不少家庭的首要選擇。可是,老人的生活觀念與年輕人相去甚遠,住在一起產生的家庭矛盾、婆媳關係又成為一個難題。如何能有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呢?
  • 以下現象出現,提示老人帶娃「不合格」,年輕父母要及早接手
    文|文兒 現在每個家庭裡,都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年輕人時一邊需要老人幫襯,一邊又嫌棄老人這不行那不好。就比如在帶娃問題上,很多年輕人都是每天非常矛盾。 我一個朋友,在鐵道部門工作,平時好幾天都在車上,經常忙得腳不沾地,根本就沒辦法帶孩子。
  • 60歲老人心聲:在兒子家帶娃6年,一次意外,我想再找個老伴
    01、人到老年,退休了,如果剩下一個人,就會覺得歲月綿長,需要有個伴的好,尤其是男性老人,女性老人會在此時幫忙子女帶娃,考慮再找老伴的事會少些。現實生活裡,老年人再找老伴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有時同事之間還會說起自家老人再找老伴,也會很支持,覺得老人有伴的生活會相對好些。
  • 為啥中國都是姥姥幫忙帶娃,爺爺奶奶去哪了?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原來,莉莉從在醫院生完女兒的那天起,一直都是自己親媽幫忙照顧孩子。一把屎一把尿養到孩子現在3歲,終於可以省省心送幼兒園了。可這時孩子奶奶卻突然跳出來說「今年農活不忙,可以幫忙帶娃了」。一聽到這句話,莉莉頓時不開心了,認為婆婆這做法完全就是「截胡」的表現。要知道,孩子最難帶的年紀就是3歲前,如果等到孩子能跑能跳能上學再來幫忙,不免顯得過於狡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