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幫沒幫兒媳婦帶娃,生活有什麼差別?過來人的話扎心了

2020-12-23 好孕

文|好孕姐

既然兒媳婦生了孩子,那麼當婆婆的自然要主動詢問要不要幫忙帶一下,這幾乎成了每個家庭默認的做法。但是現在的老人思想也有變化,也不再一心貼在兒子兒媳的生活上,幫不幫帶娃都是個人選擇。所以有的老人依舊會去幫忙帶娃,有的老人就希望有自己的老年生活,不樂意去帶孫子。

有不同選擇,就過著不同的生活,幫忙帶娃不見的就一定能有功勞,不帶娃也不一定真的就過得十分瀟灑。那麼老人幫沒幫兒媳婦帶娃,生活到底有什麼差別呢?過來人的話扎心了。

幫兒媳婦帶娃,生活全被佔據,苦勞也不一定會有

周邊鄰居裡的老人,幾乎都是比較傳統的,從成家有孩子開始,這一輩子就是為了孩子而打拼,付出精力和財力。直到孩子結婚生子,又開始新一輪的身體勞動,照顧下一代孫輩的成長和生活。

劉阿姨就是這樣的,老兩口給兒子置辦好房產結完婚,等於任務就完成了。但是兒媳婦生完孩子後,劉阿姨身為婆婆就有了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幫忙帶娃。帶娃也不是沒帶過,畢竟孫子的爸爸就是這麼被拉扯大的。但終歸還是有區別,孩子的媽媽是兒媳婦,自己作為奶奶還是要聽兒媳婦的指揮。

雖然每天全部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在帶娃上,還是有些地方達不到兒媳婦的滿意。雖然很辛苦,但是劉阿姨說這就是吃力不討好的活兒,誰讓這是奶奶應該做的呢。

不幫帶娃,雖然看著瀟灑,處理不好的話家庭關係是個問題

跟劉阿姨相反的是親戚大姑,在她們那片是出了名的瀟灑,每天在家吃吃飯,出門跟老姐妹逛逛街,跳跳廣場舞,有空了還報一個旅遊團,出去散散心。但是一開始大姑也並不是這麼灑脫的,明知道兒子兒媳那邊都工作,需要有人帶孩子,這邊還明目張胆的撒手不管,確實不太好。

但是大姑很明白她不願意住在兒子家帶娃,這不是帶娃,這是順便當全家保姆。所以一開始就跟兒媳婦說了,現在老人也不懂年輕人育兒那一套,自己就不插手了。還給了兒媳婦一筆保姆補貼,至於請不請就是另說了,反正錢是給到了。大姑說的很明白,出力和出錢,總要出一樣。

老人不能推辭帶娃,就是因為擔心兒媳婦不高興

家庭關係確實是一個現實問題,就算是老人不願意帶娃,但是抵不住會被兒媳婦埋怨。不過就算是踏實照顧孫子,也不一定就不會被埋怨,甚至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矛盾會更多。這時候就需要老人自己去權衡,是享受晚年還是繼續發光發熱,因為和兒媳婦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靠帶娃就能完全解決的。

相關焦點

  • 老人幫子女帶娃,以下「底線」拎不清,遲早要落埋怨
    可現實是不少家庭,沒孩子的時候或者說老人沒有過來幫著帶孩子的時候,一家人之間相處還很好,但老人過來給自己幫忙帶娃了,彼此間矛盾反而更多了。若不想這樣,除了年輕人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外,對老人而言有些事情也是不能做的。堅守住了這幾條「底線」,才能不落埋怨。
  • 「母親不給兒子帶娃有錯?難道父母要養兩代娃?」老人的話引共鳴
    就比如老人幫子女帶娃,原本可帶可不帶,但帶得人多了,不帶反而成了錯。鄰居姚大媽,剛退休那年孫子出生,帶娃的事就自然而然落在了她的身上。這一帶就是三年多,現在小孫子上學了,她還得接送。說實話,姚大媽心裡特別不高興,因為工作了幾十年,好不容易盼到退休,就想過幾年自由自在的日子。可惜,自從兒子兒媳有了孩子,她一天都沒清閒過,那滋味還不如上班。
  • 為何總是聽說全職寶媽帶娃抑鬱的,卻沒聽過婆婆帶孩子有抑鬱的?
    這個只說對一半,還有一半沒說對。因為婆婆帶孩子再苦也不敢說,就怕兒媳婦不高興,還有婆婆帶孩子累死也沒人知道,因為婆婆不會上新聞。但凡帶孩子抑鬱的媽媽,都是因為男人丈夫和爸爸角色缺失不說,還要在精神上打擊寶媽,對老婆可以用苛刻來形容,而對待自己媽,多數都是心懷感激和心疼的。
  • 「全職在家帶孩子,不幫妯娌帶娃卻被娃奶奶罵,我該怎麼辦?」
    弟弟因為高中畢業就工作了,所以結婚很早,現在生有3個孩子。最大的上小學,最小的只有2歲,全都是婆婆在照顧。朋友和老公結婚後,也沒分家,一直都生活在一起。懷孕後就辭職了,現在孩子8個月,自己還全職在家。雖只是照顧一個孩子,但過來人都知道,照顧一個高需求孩子,有多難。但婆婆不這麼認為,或是選擇性忽視。
  • 家有女兒,你希望她嫁給獨生子還是有兄弟的人?過來人說差別太大
    前兩天,閨蜜問我:家有女兒,你希望她嫁給獨生子還是有兄弟的人?對於這個問題,我還真沒考慮過,不過身邊的過來人說差別太大。財產分配上,嫁給有兄弟的人容易遭遇不公,獨生子全權繼承就說我閨蜜吧,她之所以問我這個問題,其實是因為她嫁給了有兄弟的人。
  • 為何中國家長帶娃「身心疲憊」,外國家長卻很「歡樂」?有3點差別
    結婚後「洋媳婦」也很尊重婆家的生活習慣,而且很快有了寶寶。不過看到兒媳婦帶娃時,婆婆的感受可以用「心驚膽戰」來形容,孩子只穿著尿不溼在地上爬、在草叢裡爬。家裡還養了一隻大狗整天圍著孩子轉,吃飯時把孩子放到一邊也不餵等等,動不動還讓呂先生帶孩子。
  • 「我不要你們養老」,老人拒絕幫子女帶娃獲網友支持:為自己而活
    老阿姨打斷兒媳的話接著說。王阿姨的經歷也獲得了很多網友的支持點讚:希望每一位老人餘生都能為自己而活!★為何老人不願幫子女帶娃了?三個理由年輕人無法反駁,太心酸在以前,老人幫忙帶娃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時代變了,老人的觀念也在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老人看開了,他們開始不願幫子女帶娃,不願做這份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他們渴望自己餘生能夠為自己而活!
  • 老人幫子女帶娃,要守住三條底線,否則很可能「費力不討好」
    01案例小麗的大姑就在幫著帶孫子,常跟她抱怨孫子鬧騰,兒子和兒媳什麼事都不管,還總嫌她孩子帶得不好,這幾年身心俱疲。細細探究,其實差別不在於孩子孝順或不孝順,而是她們有沒有守住基礎的底線。,都是幫兒子帶娃,但兩人的做法卻大有不同。
  • 那些婆婆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第二個家庭看了扎心
    可能您認為我這樣說有點沒家教,但卻是實話。我今年35歲,剛生了二胎,生二胎之前,婆婆重男輕女嫌大寶是個女兒,天天逼我生二胎。她說,你儘管生,我來給你養,給你帶。可生下二胎後,出了月子她就回了老家,說什麼都不願意幫我們帶娃。」可能很多人會說:「老人沒有帶孩子的義務,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 那些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第二個家庭看了很扎心。
    可能您認為我這樣說有點沒家教,但卻是實話。 我今年35歲,剛生了二胎,生二胎之前,婆婆重男輕女嫌大寶是個女兒,天天逼我生二胎。 她說,你儘管生,我來給你養,給你帶。可生下二胎後,出了月子她就回了老家,說什麼都不願意幫我們帶娃。」
  • 婆婆這樣帶娃,我忍還是不忍?
    還有其它幫寶寶洗澡,帶寶寶外出,照顧寶寶其它起居飲食,這一通下來,我敢說,帶娃比上班累一倍。我閨蜜的寶寶剛滿1歲,剛出生那會兒可把她累慘了。坐完月子之後,都是她河北老家的婆婆幫她帶。聽她說,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老人家整夜整夜睡不著覺,吃東西沒胃口,還經常頭暈心慌的,一個月下來,體重掉了十來斤。閨蜜陪著婆婆做了一堆檢查,結果顯示:婆婆患上了中度抑鬱症,起因正是帶娃引起的!
  • 老人不幫兒媳帶娃,看似自己自由了,其實藏著隱患
    每次笑笑看到之後,心裡就各種怨恨,心裡想著:帶娃我不會我就學,我能熬過不會帶娃的苦日子,你老了能熬過晚年最孤獨的日子嗎?所以老人千萬不要不幫兒媳帶娃,看似是自己舒坦了,自由了。但是這樣的做法會寒了兒媳的心,為自己的晚年埋下重大的隱患。那麼為什麼老人不幫照顧孩子,只顧自己就錯了呢?為什麼兒媳婦會這麼怨恨呢?
  • 幫兒女帶娃的老人要注意,不想吃力不討好,3條底線要守住
    雖然外人總是誇讚顏阿姨一家其樂融融,媳婦也孝順,但是顏阿姨卻經常和好友抱怨孩子們不懂事,自己操勞一輩子,兒子和兒媳婦總是拿她當保姆使喚。有一回,兒媳婦下班回來就交代婆婆:媽媽,我那雙小白鞋要好好洗,曬的時候要避開太陽,不然就發黃了。
  • 產後的媽媽有多狼狽?過來人親述:想起來就沒法愛孩子
    過來人:想起生娃的時候,就「累覺不愛」井野是新手媽媽,要問她生孩子的滋味如何?用她的話來說就是「絕對不會來第二次」。女兒出生後,井野每天都像在打仗,老公是典型的「甩手掌柜」,重男輕女的婆婆只來照顧了月子,帶娃的重擔全落在了井野身上。
  • 過來人的話很扎心,但挺有道理
    過來人的話現實又扎心可愛的魚:我剛結婚雖然還沒孩子,但我現在看看身邊的人也不敢要孩子了。因為我看有一個孩子的家庭都過得摳摳索索的,要兩個孩子感覺壓力更大。特別是看著家裡有男孩的大家就更發愁了,感覺基本是天天拼命為孩子攢結婚錢。
  • 早生娃和晚生娃,在這三件事上有明顯差別,過來人都清楚
    原本她想著婚後過幾年再要娃,先打拼事業要緊,可沒想到家裡不斷的有人催她生娃,弄得她壓力巨大。還有親戚勸她早點生娃,趁著年輕生娃好恢復,年紀大了就不好說了。 在女性生娃時間這件事上,可謂是爭議頗多,有的人覺得早生娃好、有的人覺得晚生娃好。但究竟哪種選擇才更好呢?
  • 幫子女帶娃的老人要注意:如果不想費力不討好,3條底線要遵守
    於是,很多年輕夫妻都會為了讓孩子以後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為了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質去拼命奮鬥。所以,這也直接導致了一個現象,就是很多人在生了孩子以後,孩子無人照料。那一般到了這個時候,往往家裡的老人都會出面,幫助兒女來帶孩子。這樣不僅解決了孩子沒人帶的問題,還讓老人的晚年生活不那麼孤單了。
  • 不幫兒女帶娃的老人家,晚年生活如何?這3種結局比較現實
    文丨大寶疼小寶(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雖然說年輕人比較早生孩子的話,和孩子之間不會有很大的代溝,並且女性的身體恢復也會更快,但是在事業不穩定的情況之下就把孩子生下來的話,也會讓年輕人在工作
  • 頭胎是男孩,二胎沒壓力?過來人說:真這麼想,你就該後悔了
    表妹回懟他說:「想得美,還想要女兒呢,萬一是男孩,我可不想跟兩個兒媳婦打交道,太累了。」頭胎是男孩的家庭,看起來沒有生男孩的壓力,所以想生二胎儘管放心大膽生,但是過來人的說法告訴你,想的太天真。頭胎是男孩,選擇生二胎,遇到以下兩方面的困境,日子也很扎心:老二還是男孩,壓力更大如果老大是男孩的家庭,多數家庭希望再生一個閨女,滿足自己湊成「好」字的想法,而想歸想,性別這件事情畢竟不受我們控制,老二還有一半的可能是男孩的。
  • 「她60歲了,沒精力幫咱帶孩子」她的話讓老公不好意思
    純兒是家裡唯一的女兒,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在蜜糖罐裡長大的純兒,在一次遊玩中遇見了現在的男朋友阿明。阿明和自己身邊的朋友不太一樣,身邊的朋友都像純兒一樣,是家境優渥、並且有才華有學歷的人。但阿明非常普通,外貌普通、穿著普通,工作也普通。但唯一不普通的就是阿明的嘴,非常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