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子女帶娃的老人要注意:如果不想費力不討好,3條底線要遵守

2020-12-24 蕾媽育兒經

文/蕾媽育兒經

雖然說,現在人的生活水平比過去好了很多。但是,在現在這個社會中,想要養一個孩子變得越來越難了。

於是,很多年輕夫妻都會為了讓孩子以後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為了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質去拼命奮鬥。所以,這也直接導致了一個現象,就是很多人在生了孩子以後,孩子無人照料。

那一般到了這個時候,往往家裡的老人都會出面,幫助兒女來帶孩子。這樣不僅解決了孩子沒人帶的問題,還讓老人的晚年生活不那麼孤單了。

這聽起來好像是一件好事,但實則不然。很多老人都是開開心心去帶孩子,還沒帶多久,就開始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了,甚至有的人家還因為老人帶孩子,而傷了家庭和諧。

案例:

李阿姨有一個女兒,這幾年剛結婚生子。眼看著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李阿姨的女兒就又生了二胎。而在寶寶出生以後,李阿姨的女兒來找母親幫忙帶孩子,可是卻被母親無情地拒絕了。

而李阿姨之所以拒絕了女兒,當然也是有原因的。原來,李阿姨女兒生頭胎的時候,就是李阿姨帶的孩子。在整個帶孩子的過程中,李阿姨費心費力,本以為自己的付出會有好的回報,可是讓她沒想到的是,自己的付出不但沒有換回女兒的感激,女兒反而還經常為了孩子的事情和自己爭吵,批評自己帶孩子的方式不對。這讓李阿姨十分心寒,並在心裡發誓堅決不再幫女兒帶孩子。

分析: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忙,沒時間帶孩子,這點我們可以理解。但是,老人之所以會幫我們帶孩子,是出於情分,而不是他們原本就有這個義務。我們應該對老人抱有一顆感恩之心,而不是選擇和他們爭吵,傷他們的心。

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要注意:如果不想費力不討好,就要守住3條底線

1. 不要把帶孩子當成生活的全部

很多老人在給兒女帶孩子的時候,總是盡心盡力,為孩子付出一切,甚至還為了帶孩子犧牲掉自己原本的老年生活。但在帶孩子這件事上,如果我們這樣付出的話,最後往往都不會得好。所以,老人們在帶孩子的時候,最好還是不要把帶孩子這件事當成生活的全部。

2. 不要把全部的錢都給兒女做補貼

還有的老人,總是會擔心兒女有了孩子以後,生活質量下降,或者是出現經濟窘迫的現象。所以,這些老人會願意拿出自己所有的養老金來給兒女當作補貼。但其實他們的這種做法,最後真就不見得會有什麼好結果,兒女還有可能會把老人當成ATM來對待,只會加重自身的壓力,並不值得。

3. 教育孩子有底線

老人們還要知道,年輕人的育兒觀和自己是不同的,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大家會有不同的看法也很正常。但是,我們畢竟不是孩子的父母,有些事情我們還是應該交給兒女來管理。在兒女管孩子的時候,我們最好就不要插手管。以免費心費力最後還反被兒女埋怨,幫倒忙。

兒女應該怎麼做?

首先,作為兒女一定要清楚,老人是幫我們帶孩子,這不是他們的義務。我們對老人應該抱有一顆感恩之心,不管我們在育兒方面和老人起了什麼衝突,我們都不應該直接頂撞老人,從始至終,我們都應該保持一個尊敬的態度。遇見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商量來解決問題,而不是爭吵。其次,我們作為兒女,也最好不要收老人的錢。因為那些錢是老人的養老金,我們不能「啃老」。

你會幫兒女看孩子嗎?你們之間是如何相處的?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評論。

育兒小貼士:

老人幫兒女帶孩子,老人心中應該有分寸,不該管的就不要管,不要太重視這件事。否則的話,到最後家庭和諧就被傷害了。而兒女也應該明白,老人沒有義務為我們帶孩子,我們沒有理由指責老人的不是。遇見問題我們解決問題,而不是選擇爭吵傷和氣。

#父母必修課#

相關焦點

  • 幫兒女帶娃的老人要注意,不想吃力不討好,3條底線要守住
    02幫子女帶娃的老人要注意:若不想費力不討好,三條底線要守住生活中有很多老人又要幫孩子,又要抱怨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年輕夫妻們往往會覺得很厭煩有不少夫妻甚至會與老人發生矛盾衝突,認為他們管得太多。其實,幫子女帶娃的老人要注意,若不想費力不討好,有三條底線要守住,否則付出再多也白搭。1、不要插手子女管孩子教育孩子是每一個父母的責任,現在的很多年輕夫妻在孩子犯錯時會採取和老一輩人不同的措施來對待。
  • 老人幫子女帶娃,要守住三條底線,否則很可能「費力不討好」
    02幫子女帶娃的老人要注意:守住三條底線1、有底線地出力小麗大姑和小費婆婆2、有底線地出錢都說隔輩親,有些老年人非常疼愛和體諒孩子,不吝嗇拿養老或退休金給孩子補貼家用。這種行為雖是出於好心,但長此以往會讓子女養成習慣。鬥米恩升米仇,如果有一天不給了,難保子女不會埋怨。
  • 老人幫子女帶娃,以下「底線」拎不清,遲早要落埋怨
    可現實是不少家庭,沒孩子的時候或者說老人沒有過來幫著帶孩子的時候,一家人之間相處還很好,但老人過來給自己幫忙帶娃了,彼此間矛盾反而更多了。若不想這樣,除了年輕人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外,對老人而言有些事情也是不能做的。堅守住了這幾條「底線」,才能不落埋怨。
  • 幫助子女的老人要注意三條底線
    02幫助孩子帶孩子的老人要注意:如果不想努力工作,不求取悅,就要守住三條底線有許多老人想幫助他們的孩子並抱怨他們,年輕夫婦經常感到無聊。許多夫婦甚至與老年人發生衝突,認為他們有太多的控制力。事實上幫助孩子的老人,如果不想努力工作,不求取悅,就應該注意這一點,否則付出不管有多少白搭都有三條底線。1、不要幹涉孩子們教育孩子是每個家長的責任,如今許多年輕夫婦在孩子犯錯時採取的措施與老一代不同。
  • 「我不要你們養老」,老人拒絕幫子女帶娃獲網友支持:為自己而活
    王阿姨說:「我和你爸這麼大年紀了,經不起帶孩子的折騰了,養孩子是你們小兩口的事情,你們應該自己解決。」兒媳聽完這番話,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和孩子他爸都要上班,你就不能體會一下年輕人的難處嗎?別人家都是老人幫著帶娃的,怎麼到你這就不行了,你現在不幫我們帶娃,那你們以後養老......」「不用你們養老!我們有退休金還有點存款,夠我們自己養老。
  • 該不該幫兒女帶孩子?一位65歲大嬸提醒:要幫,但要守住3條底線
    這個時候,誰來帶孩子就成為必須要考慮的問題,請保姆吧,不放心,想來想去,還是老人帶孩子靠譜。只是,很多老人心裡會猶豫,擔心會因為帶孩子跟兒女起衝突,那麼,該不該幫兒女帶孩子呢?在我身邊有位65歲的大嬸,她帶著孫子每天都開開心心的,說起這個問題,她提醒道:「要幫兒女帶孩子,但要守住3條底線。」第一條底線:家務不要大包大攬我兒子和兒媳都在私企上班,平時工作很忙,壓力也很大,生下孫女後,誰來帶孩子,讓他們犯了難。
  • 「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老人白天帶娃晚上回家,和子女互不打擾
    於是一個既可以讓老人帶娃,又不會打擾到子女生活的帶娃方式——"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上班式帶娃":老人白天幫子女帶娃,晚上回家彼此互不打擾潘大爺和子女就是採取了"上班式"帶娃,他要自己的老伴每天都會去幫兒子兒媳帶娃,但是又不住在一起。潘大爺與兒子兒媳各住一套房,住在同一個小區。兒媳坐完月子之後,就準備返回工作崗位,兒子就跟潘大爺商量,讓他們過來幫忙帶娃。
  • 「幫子女帶孩子是我最錯的選擇」,老人的哭訴,值得每個人反思
    所以大多數年輕人會讓老人幫忙帶孩子,年輕人繼續出去賺錢養家。那麼老人真的心甘情願幫子女帶娃嗎?其實大多數都不願意,但子女開口,即使心裡不願意,也要做一個明事理的老人,為了子女以後家境能好一些,老人犧牲自己的幸福晚年,開始了帶孫子的艱辛路。
  • 為什麼越來越多老人不想讓子女生二胎?原因既現實又扎心!
    現在90後已經慢慢的成為了90生娃的主力軍,但是很多人卻發現是,身邊的90後對二胎幾乎都沒有什麼想法。在二胎開放初期,很多老人都催著子女生二胎,因為在老一輩的刻板印象中,家裡就是要多子多孫,福氣才會多。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老人卻不想子女生二胎,甚至有的老人害怕子女生二胎。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 幫兒女帶娃,再心疼孩子這三大底線也不能碰,不然早晚成「罪人」
    文|好孕姐現在的50、60後,退休之後,恐怕最大的任務就是幫助子女帶娃,其中也不乏很多老人不但不會跟孩子要生活費,還會自己拿退休金貼補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身體要懂得維護老人幫忙帶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第二個底線是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拿自己的身體作為代價,明知自己帶不了,還硬撐,身體狀態變得差了,對整個家庭來說更不算是好事。
  • 不幫兒女帶娃的老人家,晚年生活如何?這3種結局比較現實
    其實在生活當中大部分的老人家都會體諒自己的孩子,所以都會幫忙帶娃。而關於老人到底應不應該幫助孩子帶娃的這件事情,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看法。那些不願意幫孩子帶娃的老人都會有著怎樣的結局呢?所以這些沒有幫忙孩子帶娃的老人在老年之後也可能會得不到孩子的養老。2、 子女沒有什麼想法當然自己生的孩子本身就應該自己帶,老一輩如果願意幫忙的話,那應該飽含感恩的心,如果嫌太累不願意幫忙也是他們的權利,所以有一些子女並不會太過於在意老人會不會幫忙帶娃,而是更加的體諒老人的身體。
  • 「母親不給兒子帶娃有錯?難道父母要養兩代娃?」老人的話引共鳴
    文|文兒如果一件事,不是自己的義務,但是自己做得多了,人們習慣了,這件事也成了自己該做和不得不做的事。就比如老人幫子女帶娃,原本可帶可不帶,但帶得人多了,不帶反而成了錯。誰知,兒子兒媳都不願意,還說她:「都是當奶奶的人了,還這麼不負責任,說去旅遊就去,太過分了。」聽到這話,姚大媽再也忍不住了,反問道:「母親不給兒子帶娃有錯?難道父母要養兩代娃?」老人的話,可以說是引起了廣大帶娃老人的共鳴,讓人很心酸。
  • 品讀·原創|那些幫子女帶娃的「隨遷老人」
    大寶小時候是我一個人帶的,她哭的次數比二寶多得多,因為我分身無術。比如我去衝奶粉,或給她做輔食,顧不上抱她,只能任她哭鬧。我別無他法,恨不能長出三頭六臂。從兩個孩子身上我體會特別深刻,自己帶娃和老人幫襯著,簡直是一天一個地。只是辛苦了老人家。姥姥是從千裡外的老家來幫我帶娃的。
  • 老人幫忙帶孩子,子女要不要給「工資」?社會學教授給出中肯建議
    底下很多網友也評論說,老人給子女帶娃主動要「工資」,確實顯得太「現實」了。要是這樣的話,夫妻倆乾脆請保姆算了,不欠老人的人情,有什麼問題也好溝通。但是,也有一部分網友覺得,老人晚年犧牲自己的生活,來幫子女帶娃,勞心勞力,子女就應該給他們「工資」。這兩方觀點,看起來都站得住腳,一時間,這位寶媽也不知道該聽誰的了。
  • 老人不幫兒媳帶娃,看似自己自由了,其實藏著隱患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可勸你別糊塗了,如果你一味地只顧自己,不顧兒媳,將來要吃大虧。笑笑是一位新手媽媽,沒有任何照顧孩子的經驗。看到小小的嬰兒擺在自己的面前,內心無助的要命,不知道怎麼照顧。笑笑是遠嫁的姑娘,和婆婆住一起,所以她母親也不方便過來照顧。而笑笑每次請教婆婆怎麼照顧孩子,婆婆都很不耐煩。
  • 「全職在家帶孩子,不幫妯娌帶娃卻被娃奶奶罵,我該怎麼辦?」
    要求她幫忙照顧妯娌家2歲的兒子,反正一個不少,兩個也不多,給口吃的就行。朋友不想帶,因為別人家的孩子還跟自己的不一樣,打不得罵不得。可妯娌和婆婆倒好,一個在朋友圈,指桑罵槐,說她不體諒老人。一個直接指著她鼻子,說她矯情。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在指責她,她問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其實,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事情還蠻多的。
  • 60歲老人傾訴:幫女兒帶娃,是為了讓她思想、經濟獨立,不依附
    一,導語作為老人,到底該不該幫兒女帶娃呢?有人說:老人沒有幫兒女帶娃的義務,拉扯ta們長大的任務已經完成,自己的孩子,應該由自己來帶。也有人說:幫子女帶孩子天經地義,人,一代一代都是這麼過來的。可關鍵問題是:如果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兩個人之中,勢必有一個人離職,在家裡全職家庭主婦(夫)。當然,這種情況下,女人回歸家庭的比較多。
  • 「別拿養老威脅我」60後父母拒絕給子女帶娃:我們只想對自己好
    越來越多已經退休的老人,甚至還在返聘工作的老人,肩膀上突然多了一份給子女帶孩子的責任:要麼來幫我帶孩子,要麼定期給錢補貼,我去用這筆錢找個靠譜的育兒嫂,當然,既能出錢又能出力那肯定是最好的。自從有了孫子孫女,老人再像從前一樣,拿著全部的退休金舒舒服服自己過日子,是不太可能的了。
  • 老人幫忙帶娃是好事,但這4個問題要提前說清楚,對全家人有好處
    寶媽出去工作,就不得不請家裡的老人過來幫忙帶娃。老人如果肯幫忙,這是一件好事,但無論是寶寶的爺爺奶奶還是姥姥姥爺,有些問題一定要提前說清楚,這樣做對全家都有好處。老人幫忙帶娃是好事,但這4個問題要提前說清楚1、飲食問題有人說,過去的孩子根本不用注意飲食,同樣發育得很好,現在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嬌氣呢?
  • 「上班式帶娃」正在流行,老人和子女互不打擾,孩子也有人照看
    但雙職工家庭中誰來帶孩子就成為了一個困擾的難題,而傳統家庭中更多的是由老人幫忙帶孩子,但這種方式容易引起不少的家庭矛盾。"上班式"帶娃雙職工家庭中流行張大爺的兒子和兒媳都是職場工作者,而張大爺已經退休在家,所以出於對兒子兒媳婦的關心,於是他每天就需要幫他們帶孩子。但張大爺在幫兒子兒媳帶娃的時候,卻與這種"傳統式帶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