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現象出現,提示老人帶娃「不合格」,年輕父母要及早接手

2021-01-18 騰訊網

文|文兒

現在每個家庭裡,都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年輕人時一邊需要老人幫襯,一邊又嫌棄老人這不行那不好。就比如在帶娃問題上,很多年輕人都是每天非常矛盾。

我一個朋友,在鐵道部門工作,平時好幾天都在車上,經常忙得腳不沾地,根本就沒辦法帶孩子。所以,她家孩子不到1歲就是婆婆幫忙帶的,這讓她非常感激。但是,每次回來跟孩子團聚,她都發現孩子很陌生,身上的一些壞毛病也讓自己無法忍受。

比如,她家孩子會直接撿地上的東西吃,還會動不動發脾氣打大人的臉。有一次,她被兒子打得眼淚都出來了,剛想衝孩子吼,公婆就出來制止,說她:「你整天不著家,回來一次就打我寶貝孫子,哪有這樣當媽媽的?」聽到這些話,她心裡很不是滋味,好像自己是後媽一樣。可孩子是她親生的,她怎麼會不疼孩子呢?只是看不慣孩子被老人嬌慣成這樣。

這種情況,其實是現在很多年輕父母都有的煩惱。因為孩子跟著老人,有些教得確實不行。畢竟,有的老人帶娃可以,有的老人確實帶娃不行。

以下現象出現,提示老人帶娃「不合格」

老人帶娃行不行,看看效果就知道。下面這幾招現象,就是明顯「不合格」:

孩子生活習慣特別不好,比如:不講衛生

孩子小的時候,老人帶娃最主要的任務,不光是要孩子吃好喝好,而是幫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作息規律,要講衛生,其中衛生是個大問題,可能伴隨孩子以後的成長,所以不能大意。

孩子被慣得沒大沒小,比如:打罵大人

像我朋友家的孩子,打大人已經成為習慣了,能把媽媽打哭那得下多大的「狠手」?關鍵是,媽媽管教,爺爺奶奶還出來護短,這樣真的很容易把孩子慣壞。所以,把孩子慣得沒大沒小,喜歡打罵大人的老人,確實也是帶娃「不合格」。

孩子跟爸媽不親,比如:排斥爸媽靠近

之前,總聽身邊一些寶媽說,爺爺奶奶帶娃,因為哄不住孩子,為了跟孩子「套近乎」,就說媽媽的壞話,說媽媽不親,不管他,讓他聽爺爺奶奶的話。這樣,雖然可以暫時緩解孩子與媽媽的「分離焦慮」,卻容易讓孩子怨恨媽媽。

所以,當孩子跟爸媽不親,比如:排斥爸媽靠近,就說明老人帶娃「不合格」,沒有教育孩子體諒爸媽,還可能說了爸媽一些壞話。當然,也說明老人沒有督促孩子的爸媽盡到做父母的責任,多跟孩子交流和相處。

對老人帶娃要一分為二地看待,看是否「弊端」大於「優勢」

其實,老人也是普通人,他們帶娃畢竟隔著代,對孩子親,好做到,但是管教孩子,卻不一定好管。畢竟,不是孩子的父母,在管教孩子上,把握不好度,就容易讓孩子覺得老人不親,也會讓外人對老人的態度存疑。

所以,年輕人對於老人帶娃要一分為二地看待,看是否「弊端」大於「優勢」。如果真的是「弊端」比較多,比如雖然讓年輕人在外賺錢了,但是孩子的一些生活習慣一塌糊塗,孩子滿口髒話,學習成績特別差,甚至還屢次出現安全問題。這樣,老人帶娃就真的不合適了。

雖然老人帶娃沒帶好,但是老人的初衷是好的,老人肯幫忙的行為,年輕人也要懂得感恩。千萬別讓老人感覺辛苦帶娃,最後卻吃力不討好。這樣會寒了老人的心,不是為人子女應該幹的事。

孩子被老人「帶偏」了,年輕父母要及早接手

如果老人真帶不好孩子,年輕父母也不要勉強,畢竟老人年紀大了,精力有限,帶娃觀念也不如年輕人。所以,與其一味指責,不如及早接手:

「半自帶」式接手

所謂「半自帶」式接手,就是從實際出發,現在年輕人工作忙,生活壓力大,確實不允許一個人留在家裡全職帶娃,那麼就白天讓老人帶娃,晚上和節假日時讓父母帶,父母管孩子衛生和教育問題,不要把育兒責任都歸給老人。

「抓主導權」式接手

為免出現父母管教孩子,老人盲目護短的情況,這種接手方式很合適。就是,兩代人醜話說前頭,老人只負責帶孩子,管著孩子的吃喝,以及安全問題,但是教育問題年輕人要抓主導權,老人不能隨意插手。

「男女搭配」式接手

這一方式,就是要夫妻倆一起配合,在無人幫忙帶娃,或者老人不適合、不願意帶娃的情況下,夫妻倆搭配著帶娃。比如,小時候一人選擇全職帶娃,另一個人下班後幫忙。等孩子上學了,倆人都工作,然後在帶娃上分工合作,做好帶娃、教育、家務等瑣事。這樣夫妻倆相互配合,都出力,都不累。

【話題討論:網友們,你們覺得自己家老人帶娃「合格」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老人幫子女帶娃,要守住三條底線,否則很可能「費力不討好」
    年輕人即使結婚生子後,媽媽通常也不會在家全職帶娃。家裡沒條件的,寶媽必須在工作崗位上奮鬥,才能保證花銷和孩子將來的發展。於是,普遍的現象是,帶娃的主力軍以老一輩為主。年輕父母倒是輕鬆了些,可新的問題也出現了,這些壓力一部分被轉嫁到了老人身上。
  • 幫兒女帶娃的老人要注意,不想吃力不討好,3條底線要守住
    老人帶娃在當今的中國家庭仿佛已經成了常態,很多年輕的夫妻"只管生,不管養",孩子出生之後就交給老人照顧,兩夫妻開始各自忙碌自己的事業。其實這種現象成為常態也是很無奈的事情,畢竟現在的年輕夫妻們壓力很大。各種房貸車貸壓在身上,還要負責子女的各種開銷費用,如果只靠一個人上班顯然不行。
  • 老人幫子女帶娃,以下「底線」拎不清,遲早要落埋怨
    可現實是不少家庭,沒孩子的時候或者說老人沒有過來幫著帶孩子的時候,一家人之間相處還很好,但老人過來給自己幫忙帶娃了,彼此間矛盾反而更多了。若不想這樣,除了年輕人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外,對老人而言有些事情也是不能做的。堅守住了這幾條「底線」,才能不落埋怨。
  • 「母親不給兒子帶娃有錯?難道父母要養兩代娃?」老人的話引共鳴
    誰知,兒子兒媳都不願意,還說她:「都是當奶奶的人了,還這麼不負責任,說去旅遊就去,太過分了。」聽到這話,姚大媽再也忍不住了,反問道:「母親不給兒子帶娃有錯?難道父母要養兩代娃?」老人的話,可以說是引起了廣大帶娃老人的共鳴,讓人很心酸。
  • 奶奶帶娃更放心?一大批奶奶「假帶娃」被揭穿,年輕父母悔青腸子
    最近卻有一批奶奶「假帶娃」行為被揭穿,很多年輕父母看完後腸子都悔青了。張曼生完孩子就一直待在家裡,現在女兒已經5歲了,已經上學了,不需要有人時時刻刻地照顧她。於是張曼就想著出去工作,把孩子給婆婆照顧,畢竟現在家裡只有丈夫一個人的收入,壓力還是有點大的。
  • 家裡老人若是有這3個問題,就算再困難,父母也要自己帶娃
    現如今,不少父母生了孩子之後,面臨不工作就沒有經濟來源,去工作又沒人照顧孩子的窘迫境遇,基於這個現狀,老人帶娃就成了「潮流」。除了全職媽媽之外,很多家庭都是由老人帶娃的,有找保姆的,但比較少。畢竟現在的父母看多了保姆作妖的新聞,自然很不放心把自己的心肝寶貝交給她們。而老人就不一樣了,對於自己的親孫子/外甥,本身就疼愛的不行,在照顧上自然會親力親為,父母也能夠放心了。但老人帶娃雖然為年輕父母解決了經濟問題,卻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 「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老人白天帶娃晚上回家,和子女互不打擾
    於是一個既可以讓老人帶娃,又不會打擾到子女生活的帶娃方式——"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上班式帶娃":老人白天幫子女帶娃,晚上回家彼此互不打擾潘大爺和子女就是採取了"上班式"帶娃,他要自己的老伴每天都會去幫兒子兒媳帶娃,但是又不住在一起。潘大爺與兒子兒媳各住一套房,住在同一個小區。兒媳坐完月子之後,就準備返回工作崗位,兒子就跟潘大爺商量,讓他們過來幫忙帶娃。
  • 謝娜不讓婆婆帶娃,說出原因後眾人稱讚,老人帶娃應「趨利避害」
    這時,主持人就好奇地詢問謝娜:你和你先生每天有那麼多的工作要做,孩子在家怎麼辦,你們能忙得過來嗎?謝娜表示:自己會和先生說好,把工作時間調節開,會保證兩個人有一個是在家的。主持人驚訝地問道:為什麼不拜託老人幫忙帶一下。謝娜說:父母老了就是該享受的時候,父母沒義務幫我們帶娃。
  • 品讀·原創|那些幫子女帶娃的「隨遷老人」
    祖輩帶娃——小區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小區裡走走,總能見到老人帶娃的情景,時常聽到小孩子喊「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如今,祖輩帶娃,早已成為一道尋常卻溫馨的風景線。其實,老人幫忙帶娃是年輕父母的一種剛需。
  • 讓老人帶娃也可以,但這四個麻煩要解決,不然只會越帶越「糟糕」
    不過想讓老人娃也是可以的,但下面這四個麻煩要解決,不然只會越帶越「糟糕」哦~老人帶娃的麻煩一:孩子吃穿方面科學研究表明:過度肥胖的兒童,很容易引發身體健康的問題。先說吃的方面,對於孩子吃,老人其實特別捨得,寧願自己不吃不喝,也要給孩子最好的。而且有些老人都希望大孫子能吃胖胖的,這樣自己的功勞就越高,才能更好地給娃父母交代。
  • 老人帶娃的家庭和自己帶娃的家庭,有何不同?這些優缺點你要知道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結婚有孩子之後依然還得工作賺錢,所以不能在家全職帶娃的人有很多。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把帶娃這個重任交給家裡老人的也不少。很多老人看見孩子就很開心,心想孩子在自己身邊熱鬧,也可以緩解下一代的經濟壓力,所以便很爽快答應幫兒女帶娃。但是只有當雙方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家庭矛盾有多麼的大。那麼,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和寶爸寶媽自己帶娃的家庭將會出現哪些不同呢?
  • 「我不要你們養老」,老人拒絕幫子女帶娃獲網友支持:為自己而活
    王阿姨說:「我和你爸這麼大年紀了,經不起帶孩子的折騰了,養孩子是你們小兩口的事情,你們應該自己解決。」兒媳聽完這番話,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和孩子他爸都要上班,你就不能體會一下年輕人的難處嗎?別人家都是老人幫著帶娃的,怎麼到你這就不行了,你現在不幫我們帶娃,那你們以後養老......」「不用你們養老!我們有退休金還有點存款,夠我們自己養老。
  • ,60後父母既不帶娃不出錢:我們只想對自己好
    在我國有一句話叫做"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父母有撫養子女長大成人的義務,同樣子女也有贍養老人的責任。但是現在很多老年人不僅要養自己的孩子,還要養孩子的孩子,這自然會讓他們有所不滿,紛紛想要逃離這樣的生活。
  • 老人帶娃到這一年齡,父母就該參與進來,不然可能影響學習成績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我們常說養育孩子,其實包含兩個方面,分別是撫養和教育,老人幫忙帶娃頂多可以照顧飲食起居,滿足於養,而育則需要父母教育,老人帶娃確實可以幫助年輕父母減輕壓力,但是等娃到了一定的年齡,父母就必須要參與進來,否則學習可能受影響。
  • 70後父母巧妙應對:孩子我不帶養老也不麻煩你
    不知從何時起,老人幫助子女帶娃成了天經地義的事。有的夫妻會從老家叫來父母幫忙,還有的夫妻不僅讓父母幫助帶娃更是吃住在父母家,而這些都被稱之為「啃老」。面對子女啃老,父母不管心裡是否情願,但考慮到子女的不易或是自己的養老問題,也會變被動為主動,因此,老年帶娃成了普遍現象。
  • 「上班式帶娃」很普遍,白天照顧孫子晚上回家,多少老人日常工作
    文|小豆芽育兒記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父母會外出工作,家中孩子交由家長老人照顧,但更多的老人也並不願意和晚輩生活在一起,於是就出現了「打卡式帶娃」、「上班式帶娃」。為何出現「上班式帶娃」「上班式帶娃」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大部分老人並不願意和年輕人生活在一起,除了作息時間不一樣,生活習慣也不一樣。這麼做雖然比較奔波,但對於很多老人來說,也是相對較好的選擇。
  • 讓誰帶娃6年後見分曉:老人帶先笑後哭,自己帶先哭後笑
    與此同時,跟我同年生娃的好友則把孩子留在了老家由公婆幫帶,自己在城市繼續上班打拼。前幾年我們倆的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因為在同一所城市,又住得不遠,周末她常常約我外出逛街。可我卻總是爽約,原因無非是帶娃不方便,或者孩子需要打防疫針了等等。
  • 幫子女帶娃的老人要注意:如果不想費力不討好,3條底線要遵守
    於是,很多年輕夫妻都會為了讓孩子以後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為了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質去拼命奮鬥。所以,這也直接導致了一個現象,就是很多人在生了孩子以後,孩子無人照料。那一般到了這個時候,往往家裡的老人都會出面,幫助兒女來帶孩子。這樣不僅解決了孩子沒人帶的問題,還讓老人的晚年生活不那麼孤單了。
  • 老人帶娃小半年,孩子變化讓人哭笑不得,隔代育兒的坑你踩過沒?
    編輯:張大貓現在很多80後、90後都是獨生子女,組成家庭後生活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老人幫忙帶娃也成了一種默契。老人幫忙帶娃從很多方面來說確實都是不錯的選擇。既能緩解兒女的生活壓力,老人們還能享受天倫之樂。但其中有些問題,也非常值得父母注意,比如娃的教育。
  • 孩子手被門夾了,父母心痛,不如及早做好這些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案例,也給家裡有娃,尤其是家裡有兩個年齡相仿的娃的父母提個醒,一定要做好防範,防止孩子的手被門夾傷。笑笑(化名)是我朋友家的老大,是個姐姐,今年三歲半了。多多(化名)是朋友家的老二,是個小弟弟,現在剛剛兩歲。也就是說,姐弟倆年齡只相差一歲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