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老人幫襯自己帶娃的家庭,生活得如何?3位寶媽道出自己的經歷

2021-01-11 Ainee媽咪

帶娃是個辛苦的工作,自打小傢伙出生起,寶媽就需要提起十二分精神,將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寶寶身上,從衣食住行到吃喝拉撒,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要關心到。

但現在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很高,所以在生完寶寶後,更多的寶媽會選擇把寶寶拜託給家裡的老人照顧,自己則回到工作崗位。這樣一來,寶媽就能繼續給孩子賺取更好的生活條件,寶寶生活質量也能得到保證。

不過,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並非所有的長輩都能幫忙去照顧孩子,那麼那些沒有老人幫襯選擇自己帶娃的家庭,現在的生活又過得如何呢?下面3位寶媽道出了自己的經歷。

01寶媽笑笑:明明我只生了一個孩子,家裡卻像有兩個寶寶

我公公婆婆身體不好,寶寶剛出生,婆婆就揉著眼睛跟我抱怨說她不能熬夜,媽媽又離得比較遠,所以我當時一衝動就選擇由自己來帶娃。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帶娃的路比想像中要難得多,老公不會做家務、不會洗衣服、不會做飯、就連醬油瓶子倒了都不會扶一下。

所以出了月子以後,我也只能把家務事全包了,每天帶孩子還要洗尿布,打掃衛生,做飯……每天照顧完小的還要顧著大的,餵飽了小的還要給大的做頓可口的飯菜。有時候感覺自己明明生了一個孩子,卻要照顧兩個寶寶,真是身心疲憊

02寶媽思夏:我作為全職媽媽雖然辛苦,但看著孩子一點點成長也很欣慰

我丈夫是單親家庭,在他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去世了,我生完了孩子之後,本想著讓遠在老家的媽媽幫忙,但是老人家的身體又不好,所以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最終決定辭職回家做全職媽媽。幸好老公比較支持我,還主動承擔了一部分家務。

而在我當了全職媽媽以後,才真正理解為人母的不容易,每天圍著孩子轉不說,小傢伙哪怕只是打了一個噴嚏都能讓我手忙腳亂,幸虧在經歷了兵荒馬亂的一段時間後,我終於走上了正軌,找到了自己的節奏。

寶寶在我的照顧下越來越懂事聰明,看著寶寶一天一天的成長,我覺得付出的一切辛苦都得到了回報,心裡也感到十分安慰。

03寶媽阿桃:每天奔波於家庭與學校,只盼望著孩子能快點長大

我家孩子現在上小學了,我每天都有固定的作息時間,早上五點半起床給全家做早飯,然後打掃房間,孩子吃完飯我要把孩子送到學校,然後去菜場買菜,回家打掃衛生,洗衣服,做午飯。

做完了午飯就要去給孩子送午餐,到了晚上要準備晚飯,接孩子放學,去輔導班上課,回家吃完了晚飯還要輔導孩子寫作業……

在我看來,每天的生活就是奔波在學校與家庭之間,周而復始,而要說我最大的願望,大概就是希望孩子能快點長大,我也可以外出工作,幫丈夫分擔壓力。

從上面寶媽們的敘述中我們不難看出,自己帶娃既有好處也有弊端,有些寶媽享受這樣的生活,期望能見證孩子每一步的成長,而有些媽媽卻因為各種原因想擺脫這樣枯燥的生活,所以自己帶娃時好時壞,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04是否要自己帶娃,還得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考量

有不少學者都認為,爸爸媽媽自己帶娃,不僅可以促進親子關係,建立孩子的安全感,還可以培養孩子獨自健全的人格。不過,隨著現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一個人帶娃一個人養家明顯吃力。

首先從養家的一方來說,一家三口或者四口經濟需求增大,一個人賺錢三、四個人花,家裡的生活質量一定不能保證。

其次對於帶娃的一方來說,一個人既要帶娃又要做家務,體力和精力上都有很大的壓力,有時候甚至會力不從心,出現娃也帶不好家務也做不好的情況。而這時如果有老人幫忙,不管是財力支持還是體力支持,都可以分擔一部分的壓力。

所以在帶娃這件事上,究竟該如何選擇,寶爸寶媽一定要衡量利弊做好考量之後再決定。

結語:寶寶是每個家庭生命的延續,不管是寶媽帶娃還是老人帶娃,都要跟上時代的思想,這才是對寶寶最好的愛。

相關焦點

  • 老人帶娃的家庭和自己帶娃的家庭,有何不同?這些優缺點你要知道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結婚有孩子之後依然還得工作賺錢,所以不能在家全職帶娃的人有很多。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把帶娃這個重任交給家裡老人的也不少。很多老人看見孩子就很開心,心想孩子在自己身邊熱鬧,也可以緩解下一代的經濟壓力,所以便很爽快答應幫兒女帶娃。但是只有當雙方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家庭矛盾有多麼的大。那麼,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和寶爸寶媽自己帶娃的家庭將會出現哪些不同呢?
  • 何潔直播吐苦水:稱3個月沒工作,一人帶4娃壓力大,當媽不容易
    現任丈夫刁磊和何潔結婚後,把自己和前妻的孩子也被接了過來一起撫養,所以現在何潔相當於一個人帶四個娃。前不久,何潔開直播還向粉絲吐苦水,稱自己已經3個月沒接到工作,養育4個孩子感到壓力非常大。有人安慰何潔,直言:當媽不容易。也有人覺得是易孕體質「惹的禍」,有粉絲認為是何潔頻繁生娃才導致事業受影響。針對這件事,何潔也坦言自己確實太能懷了。
  • 為何總是聽說全職寶媽帶娃抑鬱的,卻沒聽過婆婆帶孩子有抑鬱的?
    這個只說對一半,還有一半沒說對。因為婆婆帶孩子再苦也不敢說,就怕兒媳婦不高興,還有婆婆帶孩子累死也沒人知道,因為婆婆不會上新聞。但凡帶孩子抑鬱的媽媽,都是因為男人丈夫和爸爸角色缺失不說,還要在精神上打擊寶媽,對老婆可以用苛刻來形容,而對待自己媽,多數都是心懷感激和心疼的。
  • 家裡老人若是有這3個問題,就算再困難,父母也要自己帶娃
    現如今,不少父母生了孩子之後,面臨不工作就沒有經濟來源,去工作又沒人照顧孩子的窘迫境遇,基於這個現狀,老人帶娃就成了「潮流」。除了全職媽媽之外,很多家庭都是由老人帶娃的,有找保姆的,但比較少。畢竟現在的父母看多了保姆作妖的新聞,自然很不放心把自己的心肝寶貝交給她們。而老人就不一樣了,對於自己的親孫子/外甥,本身就疼愛的不行,在照顧上自然會親力親為,父母也能夠放心了。但老人帶娃雖然為年輕父母解決了經濟問題,卻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 老人不幫兒媳帶娃,看似自己自由了,其實藏著隱患
    笑笑就和老公吵架,說別人家的婆婆都幫助孩子,怎麼到了你媽就這麼為難呢?她老公也知道笑笑委屈,就和母親溝通能不能幫忙照顧孩子,結果人家卻說:當年我生你的時候,也沒人幫我照顧,我這不把你養得好好的。再說了我好不容易清淨幾天,你們別來鬧我。笑笑婆婆依舊不照顧孩子,每天和老阿姨們一起約著跳廣場舞,短途旅遊,朋友圈曬各種照片。
  • 寶媽是親自帶娃還是別人幫忙帶,幾個特徵很明顯,明眼人一看便知
    1、從打扮上看 自己帶娃的媽媽打扮樸實舒適,別人帶娃的媽媽打扮時髦靚麗。 帶娃是一項每天面對尿布、奶粉和哭鬧的事情,因此親自帶娃的寶媽大多會選擇最適合帶寶寶的衣服,不僅款式相對寬鬆舒適,可能還會帶著寶寶的奶漬和淚漬等。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而這些孩子,都統一有個特徵,那就是,一般都是由年輕媽媽親自照顧的,如果有老人,那頂多也就是搭把手。那麼,奶奶帶的娃又是什麼樣的呢?「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因為有些好奇,兜媽就在網上搜了一下,奶奶帶娃的樣子,沒想到類似的帖子還真不少。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
  • 姥姥帶娃三年,孩子大了奶奶又來「賣好」,寶媽:你誰啊?
    姥姥帶娃,奶奶「賣好」截胡,寶媽:你誰啊?閨蜜家兒子今年3歲了,剛上幼兒園。最近,閨蜜說婆婆總是來看孫子,而且周末也來接孫子到她那兒玩。我說這是好事啊,有人帶娃還不樂意?但是閨蜜說:「從寶寶滿月開始,一直都是我媽帶,帶了三年了,現在大了上學了,婆婆又來『賣好』表示親近,這不是『截胡』嗎?」所以,在奶奶提出以後她帶孩子,她接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閨蜜拒絕了,問她:「你誰啊?是孩子奶奶嗎?我出了月子孩子沒人管,公司催我上班,我求你帶娃,你說自己身體不好,帶不好孩子。
  • 產後坐月子,親媽和婆婆各伺候半月,寶媽終於知道以後帶娃該靠誰
    ,寶媽終於知道以後帶娃該靠誰 有位寶媽說,她生完孩子兩邊媽媽都想來伺候月子,但是家裡地方小,住不下,而且她也擔心兩個媽伺候月子,容易因為意見不和而
  • 老人是雙職工家庭的「救兵」,但4種老人真心不適合帶娃,別不信
    現在很多都是雙職工家庭,家裡小孩一般由老人照料。雖然老人能夠幫忙帶娃的確能幫寶爸寶媽減輕很大的負擔,堪稱「救兵」。但並不是每個老人都適合帶娃,尤其是下面這幾種,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老人不願接受新知識、新觀點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擾,自己學了很多科學的育兒知識,想跟家裡老人溝通、分享。可是觀點說了一大堆,老人卻一個也聽不進去,還總是用老一輩的傳統觀點跟你「辯論」。他們總認為自己是過來人,知道如何把孩子照顧好,所以不願意聽從年輕人的建議。對於這種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的事情,寶媽們一定要想開些。
  • 謝娜不讓婆婆帶娃,說出原因後眾人稱讚,老人帶娃應「趨利避害」
    這時,主持人就好奇地詢問謝娜:你和你先生每天有那麼多的工作要做,孩子在家怎麼辦,你們能忙得過來嗎?謝娜表示:自己會和先生說好,把工作時間調節開,會保證兩個人有一個是在家的。主持人驚訝地問道:為什麼不拜託老人幫忙帶一下。謝娜說:父母老了就是該享受的時候,父母沒義務幫我們帶娃。
  • 寶媽深夜獨自帶大寶生孩子,有娃的女人都把自己活成了鋼鐵女俠
    都說女人一旦當了媽,就會能量暴增,仿佛長出三頭六臂,把自己變成了無往不摧的鋼鐵女俠。俗話說,女人是水做的,有句話形容女子柔弱似水,可是這句話只適用於沒生娃的女人。結婚前,你是爸媽的掌上明珠,是他們的小公主。
  • 胡杏兒曬帶娃工作,道出媽媽心聲:「養得起你卻沒時間陪你!」
    3年連生了2個兒子。雖然產後不久就恢復工作,但她並沒有因此而忽視自己的孩子,而是家庭和事業一手抓,十足的娛樂圈好媽媽,還被老公稱讚為「多功能媽媽」,不得不說,事業有成的胡杏兒,帶娃也很成功。胡杏兒發的這條微博無意中道出了很多媽媽的心聲。現實中我們大部分人都不富裕,但都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所以有的媽媽選擇了離開孩子外出賺錢,也有的媽媽由於必須要照顧孩子,不方便去上班,但自己不上班就等於家裡的收入減少了,收入減少就不能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於是總想要做些什麼工作來掙錢補貼家用,可是帶著寶寶又有些不方便。
  • 全職媽媽的辛苦,其實不值一談,寶媽真正該思考的是另外3個問題
    02寶媽真正該思考的是另外3個問題,關乎家庭和自己的幸福思考問題1:如何讓帶娃變得更輕鬆因此,寶媽們可以在這一層面上思考,如何讓帶娃變得更輕鬆。有一個朋友,每次娃在手上,做不了飯,後來,她乾脆讓孩子幫著擇菜。孩子擇得開心,她倒是也能騰出手來,邊做飯邊看顧孩子,還鍛鍊了孩子手部的精細動作。很多寶媽在育兒上,都存在一個錯誤的認知,那就是要保持孩子乾淨、照顧好孩子。
  • 想要二娃的寶媽須知:倆娃最佳年齡差是這個歲數,寶媽輕鬆娃好帶
    誰都想生個兒女雙全,來湊成一個「好」,但事實卻往往不能遂人願,有的寶媽生倆臭小子,有的寶媽則生了兩個小棉襖。到底要不要跟風生二寶,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大娃幾歲的時候要二胎,則同樣是影響到家庭幸福指數的重要抉擇。給二胎寶媽的勸諫:兩胎娃年齡相差這個數最好同事小怡生娃後,剛返回職場沒到半年,就再次中獎了。
  •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姥姥帶娃,奶奶都去哪兒了?看完文章,莫名心酸
    現在絕大多數的年輕人結婚沒多長時間就擁有了自己的寶寶,但是兩個人卻又不想耽誤自己的工作,手裡的積蓄根本就不夠僱保姆的,這種情況下就會讓老人過來幫忙帶孩子。之前的時候絕大多數都是奶奶來帶孩子,因為在傳統觀念當中,一個女人一旦結婚生子就成了別家的人,奶奶帶孩子也是情理之中,但是為什麼最近幾年來,姥姥帶娃的家庭越來越多了呢?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姥姥帶娃,奶奶都去哪兒了?
  • 讓誰帶娃6年後見分曉:老人帶先笑後哭,自己帶先哭後笑
    文|文兒各位寶媽們,你們的孩子都是誰帶大的?在這個過程中你辛苦嗎?我的孩子是自己帶大的,孩子出生後因為沒人幫帶,我就辭職回家當了全職媽媽,直到孩子三歲多才出來。與此同時,跟我同年生娃的好友則把孩子留在了老家由公婆幫帶,自己在城市繼續上班打拼。前幾年我們倆的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因為在同一所城市,又住得不遠,周末她常常約我外出逛街。可我卻總是爽約,原因無非是帶娃不方便,或者孩子需要打防疫針了等等。
  • 為什麼姥姥成了帶娃主力軍,並非奶奶不管不顧,而是壓根沒選擇權
    從小就是在各種關愛中成長,說不溺愛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家裡就一個娃,真是自家孩子怎麼看都是優秀的。而當孫子輩出生的時候的時候,那場面就更壯觀了,一般都是4+2式待遇,4位老人加上孩子爸媽。這種孩子出生後便享受著"國寶"級別的待遇。
  • 「女人越來越獨立,男人越來越媽寶」老人談年輕人不生娃一針見血
    這個問題,我身邊一位老人說的很通透,真是一針見血。小區王大爺,退休前在居委會工作,經常調解家長裡短,所以對現在年輕人不生娃的事非常有看法。他說:「現在女人越來越獨立,男人越來越媽寶,生育率能上去才是奇蹟呢!」據他說,就是女性獨立了,男人還是「媽寶男」,讓女性越來越不想結婚,即便結了婚,也因為老公軟弱、沒主見、靠不住而離婚,更別提生孩子、生二胎了。
  •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到底誰更好一點?看看大家怎麼說!
    還不是因為我生了女孩,可我媽既不嫌棄我生了女孩,還擔心我自己帶孩子太累,她幫我,我就能解脫出來,做好的工作。在我媽看來,女孩子到啥時候自己得掙錢,有自己的生活那才有價值。至於帶孩子,既然生了,他能幫我一天,幫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