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魯佳演說▲ 和網際網路精英們,一起向上生長
作者:魯佳
原創首發:魯佳演說
視頻號: 魯佳演說
抖音:魯佳演說
個人微信:jokanovic2005
記得剛開始的時候,我讀書很慢,差不多一個月才能讀完一本書,讀完之後不久就不記得書中的內容;然而經過幾年的堅持閱讀和不斷練習,我現在的讀書效率提高了不少,差不多一個星期讀完三本書,一年超過一百本的量。還堅持記讀書筆記、讀後感,做分享,很多書中的知識也就轉化成了自己的內容。
很多小夥伴都有這樣的疑問,讀書很慢,讀完之後經常記不得,那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讀書效率呢?
一、帶著問題去讀書
帶著問題去讀書,也就是功利性讀書。比如你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問題,就可以帶著相關的問題去讀書,去解惑。比如,你不會溝通,就可以看看《非暴力溝通》,可以帶著這樣幾個問題:什麼是非暴力溝通?為什麼要用非暴力溝通?如何使用非暴力溝通?也就是WWH,what-why-how。
當你了解了問題的答案,書中的其餘部分內容就不需要仔細閱讀了,這樣就提高了閱讀效率,抓住了重點。
二、選擇難度適中的書
讀書慢,讀不懂,很可能是你選的書不對。如果你對一個領域完全不了解,你應該選入門級的書;如果你是該領域的專家,才選這個領域最深入、最權威的書。
就像打遊戲,如果你打Boss,一秒就被Boss打死,無論如何都沒法通關,說明這個遊戲不適合你,你應該選擇一個經過努力練習,可以打敗Boss的遊戲。這和選書一樣,選一本稍微高出自己認知的書,這樣你的收穫也大,讀書效率也高。
如果書的難度太高,你讀不懂,勢必浪費很多時間;難度太低,你讀完沒有收穫,也是浪費時間。所以,選一本難度適中的書很重要。
三、量變到質變
讀書慢,也是因為你讀的書太少,積累不夠。就像你小學的時候讀《三國》,和你大學畢業後讀《三國》,速度肯定不能同日而語。
知識是需要積累的,當你讀了足夠的書,你會發現很多內容都是相似的,只是換了一個說法。一本書真正核心的不同的內容其實也就是20%左右,二八法則。
很多你之前了解的內容就可以一帶而過,重點看那些新創的20%的內容,這樣你的讀書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四、不懂就過
有些非虛構類的書,在我們第一次閱讀的時候,會覺得很艱深理解不了,看到中途想翻回前面再回味一下剛開始是怎麼說的,這也是提升閱讀速度的大忌。
有些內容,在當前章節沒看懂,但是多看一部分,聯繫前後文,自己就明白其中的意思 。切記,不要回頭看!!一定要快速跑完一遍,對全書有個概括性認識,這也是我們判斷這本書有沒有再次閱讀價值的基礎。
其實不懂代表你目前的認知不夠,細看也未必能看懂,大腦不會說謊。不如看完,找出重點想了解的內容,再查資料,細細弄懂,這樣讀書效率也會大增。
五、用面不用點
讀書提速的過程是從點到線再到面,所謂的一目十行就是閱讀以段為單位,大忌就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讀,而且還在嘴裡默讀。
先從字到句子,慢慢提高到以段為基礎來閱讀,這個需要刻意練習。這樣的好處是能提升閱讀速度和理解速度,就像寫作一樣,作者通常不會去考慮一個個字的意思,肯定是先想好每一段想要表達的內容,再以一句句話呈現出來。
從寫作的角度你就明白,閱讀至少以一句話、一段話為基礎閱讀單位,這樣既能提升速度,也能提升效率。
以上這些是我通過一年閱讀100多本書的基礎上,提煉總結出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下面也列了今年我用這些方法閱讀、解讀的精品好書:
碼字不易,如果今天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啟發,點個【在看】,分享給更多的小夥伴們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