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大橋真要塌了?

2021-02-07 Judit英語看世界

Learn from the useless, free the soul.



London's Bridges Really Are Falling Down

倫敦的大橋真的要塌了

By Mark Landler


One by one, they stepped forward to tell their stories. Children suddenly forced to travel two hours each way to school. Pensioners whose weekly doctors' appointments have turned into arduous, half-day treks. Shopkeepers whose businesses have been crippled by the disappearance of commuters.

他們一個接一個地走上前,講述自己的故事。孩子們上學,突然間單程就要花兩個小時;退休老人每周見預約的醫生,成了艱難的半天長途跋涉;店家的生意,因為上班族的消失處於半癱瘓狀態。


All because Hammersmith Bridge, a majestic but badly corroded 19th-century suspension bridge was closed last month for safety reasons.

這一切都因為哈默史密斯這座宏偉的19世紀吊橋已嚴重腐蝕,出於安全考慮,在上個月被封閉了。


Hammersmith Bridge is an apt metaphor for all the ways the country has changed after a decade of economic austerity, years of political wars over Brexit, and months of lockdown to combat the pandemic, the last of which has decimated already-stressed public finances.

哈默史密斯大橋的現狀恰如其分地影射著這個國家一路經歷的種種變化,經過十年經濟緊縮,長達數年的脫歐政治鬥爭之後,持續數月的封城抗疫讓本就不堪重負的公共財政雪上加霜。


It has appealed for help to Prime Minister Boris Johnson. But he won election by promising to spend money on marquee projects like a $130 billion-plus high-speed railway, not a cast-iron relic of Queen Victoria's reign.

大橋的管理方呼籲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派人修復。但他之所以能在選舉中獲勝,是因為他承諾要投資興建一些明星工程,例如耗資1300多億美元的高鐵,而非這種維多利亞時期的鑄鐵遺蹟。


He also wants to spread the wealth to Britain's economically challenged Midlands and North, not rescue a leafy, affluent enclave of London, where professionals commute from gracious Regency villas to jobs in the City and students practice on the manicured playing fields of the elite St. Paul's School.

而且他想讓英國各地經濟均衡發展,把錢更多地分配給經濟較落後的中、北部地區,而不是拯救一片本就舒適富裕的倫敦飛地,那裡的白領們在優雅的攝政時期別墅和倫敦金融城之間通勤,孩子們在頂尖的聖保羅學校精心呵護的操場上鍛鍊。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s afraid of spending money in London because it would threaten its 'leveling up' agenda," said Tony Travers, an expert in urban affairs at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Promising to build shiny things for the future is more attractive than fixing road surfaces or mending bridges."

「英國政府害怕把錢花在倫敦,因為這可能不利於『縮小貧富差距』議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城市事務專家託尼·特拉弗斯表示,「許下未來修建耀眼奪目工程的承諾,遠比當下維護路面或修補大橋更加吸引人。」


文本翻譯:Judit   文本難度:CSE 9



一條河,一座城,許多橋,說的就是倫敦。


初來乍到倫敦的遊客常常分不清楚Tower Bridge(倫敦塔橋)和London Bridge(倫敦橋)。就算是倫敦土著,也不一定清楚整個倫敦地區,橫跨泰晤士河的35座大橋。


全程48公裡的泰晤士河發源於Cotswold Hills,流經Oxford(牛津),Reading(雷丁),London,最終在位於埃塞克斯的Southend-on-Sea市附近匯入大海。


幾個世紀以來,泰晤士河被稱為「沉默的高速公路」,它是倫敦重要的交通樞紐,承載了通往倫敦內外和市內的通勤及物流運輸。在19世紀初期,三座橋梁連接市區南北兩岸,分別是:


倫敦市內歷史最悠久的橋——倫敦橋(London Bridge)。羅馬人統治時期興建,原先是一座木橋,在1179年-1209年期間改建成了石頭橋。如今我們見到的倫敦橋是1972年,原址附近重新修建的倫敦橋。



18世紀初的倫敦橋 Source: British Library on Flickr


Blackfriars Bridge 黑修士橋,1760年開始興建,於1769年完工,對外開放。



Blackfriars Br 1762 William Marlow

Westminster Bridge 威斯敏斯特橋(建於1750年)。另外在市區外有兩座木橋,分擔一部分交通負荷。


The Boat Race Course 1836 - 1842 from Westminster Bridge to Putney


維多利亞時期是倫敦橋梁的繁榮時期。伴隨英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人們對交通運輸的需求激增。五座新橋在那時修建完成,分別是:Vauxhall 沃克斯豪爾橋,建於1816年,如今對面是英國軍情六處總部。


Vauxhall Bridge和軍情六處


Waterloo 滑鐵盧橋,建於1817年,為紀念滑鐵盧戰爭而命名。處於泰晤士河的彎道處,公認的視野和風景最好的一座橋。



莫奈的作品 Waterloo Bridge(1903年)


滑鐵盧戰爭 Battle of Waterloo


Southwark 南華克橋,建於1819年。從橋身的風格和顏色看來,有點像威斯敏斯特橋。



Hammersmith 哈默史密斯橋,目前因安全隱患無限期關閉的大橋。該橋是倫敦歷史上第一座吊橋。



Photographed by Henry Taunt between 1887 - 1922.


隨後的歲月裡,更多的橋梁陸續興建,更多的老橋被新橋替代。


建於1845年的Hungerford 亨格福德橋,在1864年重建。2002年為了紀念伊莉莎白二世執政50周年,在亨格福德橋兩翼建造了步行橋 Golden Jubilee Bridges 五十周年紀念橋。



Chelsea 切爾西橋,1858年對外開放。位於倫敦西部的一座吊橋,幾經修繕才呈現今日面貌。



Lambeth 蘭貝斯橋。電影《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在此取景。



倫敦塔橋 Tower Bridge,相較其他老一輩大橋,建於1894年的倫敦塔橋如今成為倫敦地標,遊客打卡聖地,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後來居上。



倫敦另一座著名的吊橋就是Millennium Bridge 千禧橋了。這座千禧晚輩誕生於2000年,對公眾開放後,因為橋梁的共振問題而關閉,兩年後又重新開放。在當時可是一個爆炸新聞,電影《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中千禧橋被食死徒施法摧毀的鏡頭,估計受了該新聞的啟發。



電影《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千禧橋被毀場景 


河寬僅約300米的泰晤士河是一部流動的歷史,見證了大英帝國由盛漸衰的變遷。倫敦的橋梁留下了濃鬱的文化積澱,促進了倫敦南北兩岸的自由發展。


下一次,當你造訪倫敦時,不妨嘗試乘船沿泰晤士河順流而下,或行走在風格迥異的大橋上欣賞沿岸風景。


時間如江河入海,一去不返,倫敦的大橋是見證時間的緘默智者。


從左至右:蘭貝斯橋,威斯敏斯特橋、五十周年紀念橋、滑鐵盧橋、黑修士橋、千禧橋、南華克橋、倫敦橋、倫敦塔橋


參考資料:


[1] 遊走英國:細數泰晤士河上的橋. 新浪旅遊, 27 June 2011.

[2] The Bridges of London. https://www.theoriginaltour.com/en.

[3] Judith Flanders (2012). The Victorian City. Atlantic Books Ltd, 2013.64-65.

[4] 蔡俊鐿. 新老並存的倫敦Hungerford Bridge [C]《橋梁》2019-1(87).




05-10

抄寫文章並翻譯。

注意中英文標點符號的區別,以及從句的翻譯。

06-10

編輯內容。

07-10

編輯背景補充。

08-10

完成練習錄音,發布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幼兒園教唱「倫敦大橋倒塌了」 網友曬雷人童謠
    歌詞就是不停地重複「倫敦大橋倒塌了」,「我當時就石化了,這什麼歌啊」,這位媽媽還覺得可能是女兒聽錯了,打算哪天再問問老師。有網友稱西方的很多童謠都有悲劇色彩、憂患意識。不過在中國,「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溫馨經典的童謠伴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  現在的孩子們都在學哪些童謠?真的像一些網友所說國內童謠又少又單一嗎?
  • 好萊塢不懂愛,倫敦大橋垮下來
    於是,你一會看到大本鐘倒了,國會大樓燒了,倫敦又被淹了,塔橋被毀了。。。。總之,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絲顧慮。上周北美上映的電影《倫敦陷落》(London Has Fallen)中,作為千年古城的倫敦再一次不負眾望地被「炸掉」了。我們看到英國首都陷入一片火海,倫敦頃刻間盡毀,世界危機一觸即發,特工HERO英勇地殺出一條血路....
  • 歷史悠久的英國大橋,曾在《哈利波特》中出鏡,被譽「倫敦正門」
    長長的泰晤士河流經了英國西南部數十座城市,而且在倫敦的境內,泰晤士河也橫穿而過,河流長度達到350公裡。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在交通上,都是有特別重要的作用的,很多人都將泰晤士河稱之為是流動的歷史。每一位在倫敦旅遊的人都對這這條河流有著深刻的印象,而且河流兩邊的景色也是非常美麗宜人的,對於倫敦來說,泰晤士河就是它的命脈。
  • 每一座大橋,都有一個故事,閒談那些關於國外大橋的趣事
    佛羅裡達跨海大橋佛羅裡達跨海大橋建成於1982年,橫跨墨西哥灣和佛羅裡達海峽,因長約7公裡,故又名七英裡大橋,大橋的一端是馬拉松市的騎士島,另一端是低群島中的小鴨島,在當時可是世界最長的大橋之一,不過現在世界最長的橋在我國
  • 大風吹動了大橋?「搖搖晃晃」的虎門大橋發生了什麼?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部分橋面出現上下起伏、如波浪般抖動的小視頻刷屏朋友圈:不少過往群眾也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 【「異常晃動」的虎門大橋上下都發生了什麼?】 【虎門大橋系國家重點工程,多項技術曾獲創新大獎】虎門大橋是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跨海大橋,1997年建成通車,也是中國第一座大型懸索橋,其主航道跨徑888米,居中國前列,被譽為「世界第一跨」。
  • 虎門大橋的「渦振」是什麼?為什麼會持續抖動?
    昨天虎門大橋上了熱搜,大橋監控視頻中可以看到,橋面猶如小編隔離後長出的肉肉肚皮般一起一伏,十分規律。  等等,大橋都抖成這個樣子了,會塌嗎?  仔細一想,虎門大橋連前年的「風王」颱風山竹都扛過去了,這也不是啥厲害的風,咋就抖得這麼明顯?  以及,好奇一問:在上面開車是種什麼體驗?
  • 倫敦橋遐想-中新網
    世上真有座倫敦橋吧。如果有﹐肯定造在倫敦。那麼澳洲大洋路前這座大自然「橋」﹐為何取名叫倫敦橋呢?我相信﹐給景點取名﹐都有其文學內涵。大洋路前這座「橋」﹐也許形象酷似倫敦橋之故﹐或者另有某種含意。因為﹐澳洲是英國移民建立的國家。  我曾寫過一篇取名《十二門徒石》的遊記﹐很想把這「第十三」石寫進去﹐終因調查不到依據而作罷。
  • 引發虎門大橋振動的「卡門渦街」的啟示:偉大的發現往往與應用無關
    近期虎門大橋渦振,讓我們不禁想到美國塔科馬大橋倒塌。位於美國華盛頓州的塔科馬大橋,在建成通車4個月後,被一場大風吹塌了,此事件被稱為「20世紀最嚴重的工程設計錯誤之一」。當風吹動橋梁時,就會在橋梁後面形成「卡門渦街」引發共振現象。 「卡門渦街」是什麼?塔科馬大橋倒塌給我們又帶來什麼科學啟示呢?
  • 為了拍攝《職業特工隊7》的逼真效果,湯告魯斯要炸波蘭百年大橋
    由好萊塢巨星湯告魯斯(Tom Cruise)主演的《職業特攻隊》系列已經來到第7以及第8集,每集比起舊作湯告魯斯都會有更大的挑戰,而且特技動作都會越來越難,加上他本人很多時候都要親身上陣
  • 新型肺炎時期,推薦看看《卡桑德拉大橋》
    例如《卡桑德拉大橋》,這部電影很不錯,除了驚險、激動外順路學習下傳染病方面的知識,也算應景。而且這部電影中的傳染病毒是肺鼠疫,可見肺的脆弱性。要知道該病毒傳播速度非常快,死亡率達到了40%。於是列車方向當局報告了這個消息。由於該病毒傳染性的恐怖,當局派特種部隊控制了列車,並把整個列車封閉了。故事發展到這兒基本上一切都正常,當局舉措得力,控制有效。但接下來麻煩來了,那就是這個病毒不可治癒,這一列車的人咋辦呢、病毒咋辦呢?
  • 真·真房子塌了!臺版流星花園取景地起火 現場火光沖天
    真·真房子塌了!臺版流星花園取景地起火 現場火光沖天時間:2020-07-01 19:15   來源:江蘇都市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真真房子塌了!臺版流星花園取景地起火 現場火光沖天 7月1日,泰國春武裡府芭提雅知名景點富貴黃金屋突發大火:現場火光沖天,濃煙直衝雲霄。
  • 「一網不撈魚」有英文版,要唱著《倫敦橋要倒塌了》來玩
    London Bridge這首歌大家可能只會唱第一段,本文介紹了完整的各段歌詞:倫敦橋就要塌了,用鐵棒建造它,鐵棒會彎會折,用大頭針和縫衣針建造它,大頭針和縫衣針會鏽會彎,用金和銀建造它,金和銀我沒有,倫敦橋就要塌了。
  • 倫敦恐襲,為什麼受傷的總是這座橋?
    電影裡關於倫敦遇襲的橋段忽然就成了現實,在人們目瞪口呆和譴責恐怖分子暴行之餘,生活在東方的人們需要先看一看這座在電影和現實裡出鏡率頗高的威斯敏斯特大橋。倫敦市長薩迪克•汗(Sadiq Khan)隨後發表聲明稱,「為了保證倫敦居民和遊客的安全,從當晚開始將在大街上部署額外的武裝警察和非武裝警察」,呼籲人們團結一致對抗圖謀傷害倫敦的分子。那麼,恐怖分子為何會選擇用一座大橋來給倫敦製造恐慌?
  • 《不可能的任務7》要炸掉「波蘭111年大橋」 遭居民抗議
    記者傅家妤/綜合報導 國際巨星「阿湯哥」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在《不可能的任務》系列電影中,不斷挑戰極限,不僅特技動作越來越艱巨,場面也一次比一次浩大,近來更有消息傳出,《不可能7》要直接炸掉波蘭一座真實的百年大橋,不過卻遭到當地居民抗議反對。
  • 與音樂同行---電影《電影卡桑德拉大橋》配樂
    電影《電影卡桑德拉大橋》片頭曲電影《電影卡桑德拉大橋》插曲《卡桑德拉大橋》這部經典影片,上譯的配音功不可沒
  • 師偉:虎門大橋的抖動
    顯然,設計的時候橋梁的振動頻率要避開並儘量遠離最常見風速導致的渦振頻率,這樣渦振的概率最小、破壞也最小。除了嚴格的理論計算,類似工程還需要通過模擬實驗來驗證,比如吹風洞、因為流體力學太複雜了。事實上虎門大橋就是這麼幹的。
  • 虎門大橋五一恢復收費前夕,激動的起伏,是風力共振作用
    虎門大橋1992年動工,1997年建成通車,是廣東省的明星大橋,也是我國建設的比較早的懸索橋。懸索橋的連接是柔性連接,在外力的作用下允許有一定的擺動。5月4號,虎門大橋發生了幅度較大的上下起伏,其實是風和懸索橋的主體結構相互作用,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彈性發散。這樣的擺動屬於周期性的起伏,很容易因為外力的作用而耦合放大,需要引起警覺。
  • #鄧倫房子真塌了##鄧倫真慘##脫粉#
    鄧倫房子塌了!!!大晚上小編看到這條熱搜直接從床上彈起,作為《香蜜》忠實粉絲,小編表示:鳳凰,你腫麼肥四?點進熱搜,結果卻讓小編哭笑不得。此「房子」非彼「房子」,這裡的房子是當初鄧倫參加《爸爸去哪兒》時,與小山竹一起住過的房子,有網友去參觀,最後得知早塌了!惹得粉絲大笑,並表示雖然房子塌了,但可以一起住電影院,看啊《晴雅集》,與鄧倫赴博雅之約。
  • 倫敦大橋得罪了誰,在電影裡被毀了11次!
    4月8日上映的電影《倫敦陷落》(London Has Fallen)中,作為千年古城的倫敦再一次不負眾望地被「炸掉」了。我們看到英國首都陷入一片火海,倫敦頃刻間盡毀,世界危機一觸即發,特工HERO英勇地殺出一條血路....
  • 倫敦平均房價達歷史高位什麼狀況 倫倫敦一套房400多萬?真不高!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倫敦平均房價達歷史高位什麼狀況 倫倫敦一套房400多萬?真不高! 就在剛剛,有消息稱倫敦平均房價達歷史高位!哇,歷史新高?還是在倫敦,那房價得有多高啊?相信創造歷史新高的房價一定會讓大家大吃一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