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皮石造景——靈感來自浮世繪《神奈川沖浪裏》

2020-12-26 騰訊網

有小夥伴想看松皮石的造景,所以噹噹噹噹~~~今天就帶來了這個創意十足的草缸

開缸材料

超白魚缸:60*45*45cm

設備:照明 T5燈管*2、外置濾筒、co2 一秒兩泡

素材:水草泥、松皮石

水草:迷你矮珍珠、牛毛、谷精草、綠宮廷

開缸過程

作者的造景靈感來源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作品《神奈川沖浪裏》,《神奈川沖浪裏》自古以來即與同一組版畫《富嶽三十六景》中的《凱風快晴》、《山下白雨》並稱為三大傳世名作,更以「GreatWave」之名,成為世界最著名的浮世繪。

骨架/硬景觀搭建

松皮石多孔、立體是很好的造景素材,使用前最好先清洗乾淨再入缸。零零散散的松皮石,組合起來卻高低出落,層次分明,這個技能要好好修煉

試擺成功以後進缸擺放

考慮到松皮石散碎的情況,在它的中後方下層鋪墊一些小型的隔板

整體骨架完善以後,水草泥入缸,那些鋪墊隔板的痕跡就無影無蹤了

水草泥鋪設完成後,對骨架進行一些細微的添加(註:松皮石的固定可使用熱熔膠或發泡膠,發泡膠固定更牢固)

骨架固定以後,缸內的第一次注水,目的是浸泡松皮石一段時間

2周之後,經過2次的換水和過濾的循環,松皮石已經不再產生對水體顏色的影響

前景加入化妝砂

水草種植

第3周,抽水,種植水草迷你矮、牛毛、谷精草

水草種植完成再次補水

第5周,迷你矮的狀態

第8周,迷你矮基本連片,再側後景補種了綠宮廷水草

紅綠燈是主要的觀賞魚,除了迷你矮、迷你牛毛、綠宮廷之外,缸內還有零星分布的谷精草

第10周,換水前缸壁有點蒙,要擦缸了

第12周,成景照,這個松皮石的巨浪草缸是不是很清爽

= 完 =

相關焦點

  • 神奈川沖浪裏:浮世繪中的人間真意
    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是走進了畫裡,走進浮世繪中,品味著人間百相。 與畫結緣之時後來我才知道,這幅海浪圖是有名的《神奈川沖浪裏》,出現在很多代表日式風格的物品上,成為西方人眼中日本文化的象徵之一。這個名字正確的斷句應該是神奈川、衝、浪裡。衝指的是附近的海域,整句話的意思是在神奈川附近海域的浪中。畫面構圖獨具特色——視點很低,巨浪仿佛要將漁船吞沒,遠處山影平靜,體現出的瞬間的衝擊力是可以抓住人心的存在。
  • 王馬版畫工房復刻經典浮世繪《神奈川沖浪裏 》和 《凱風快晴》
    轉眼已過陽曆年,7個多月的時間裡,王馬版畫的短視頻得到很多很多人的喜愛,因此我也結交了好多來自天南海北,世界各地喜歡版畫的好朋友。通過朋友們的反饋和交流,視頻中展示的作品和製作過程視頻從束之高閣的殿堂學院風格,逐漸演變成了大眾喜聞樂見。
  • 梵谷《星夜》夢繞葛飾北齋浮世繪:大咖藝術復刻《神奈川沖浪裏》
    而這位葛飾北齋,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大師,也是唯一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的日本人。梵谷借鑑的,就是下面這張木刻版畫《神奈川沖浪裏》,日本江戶時代富士山旅行手冊——「富嶽三十六景」中的第21幅。
  • 《神奈川沖浪裏》不為人知的秘密
    《神奈川衝浪圖》是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作品。畫家突出了描繪的主要對象——浪濤,出人意料的構圖、瞬間即逝的千姿百態,呈現出令人目眩的豐富表情,作者通過這些手段不僅表現了人與大自然的抗爭,並以此象徵著日本民族的精神和氣節,充滿著哲理和深刻的寓意。目前很難確定葛飾北齋在創作《神奈川沖浪裏》時的具體年紀。不過人們普遍認為他那時已經七十多歲了。
  • 席捲全球的神奈川沖浪裏
    葛飾北齋在他的時代便凝練出人與自然關係的讖語。葛飾北齋早期作品在日本畫作中,翻滾的海浪和飛濺的浪花一直是重要的創作題材,葛飾北齋對海浪尤其偏愛。《神奈川沖浪裏》的巨浪,被後世人形容為「鷹爪浪頭」,是葛飾北齋畫浪的登峰造極之作。
  • 神奈川沖浪裏'來上海了!
    最近,天協文化發了個大招,在上海舉辦了一場'浮世繪大展',▼他們居然弄來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
  • 日本人曾經嫌棄的浮世繪,是怎麼火起來的?
    今年的B站跨年晚會,滿屏都是「爺青回」,而去年成功讓B站走進更多人視線的年度熱詞「後浪」也沒被落下,何冰作為主持人一上場,就cue到了自己在演講中的那句:「奔湧吧,後浪!」粉絲1號@梵谷絕對的重量級粉絲一枚,經常在日記中提到北齋。讚賞北齋的人不在少數,但梵谷比任何人都更早懂得了北齋的藝術價值。對於《神奈川沖浪裏》,1888年9月7日,梵谷在寫給弟弟提奧的一封信中這樣說:「你看了北齋的畫,在信上寫道『波浪是利爪,緊緊地將船抓住了。』
  • 浮世繪丨從春宮版畫到皇室御藏
    是誰繪製了《神奈川衝浪》圖?他在表達著什麼?這位高壽的畫家,一生中長達70餘年都在作畫,這也創造了浮世繪所有畫師裡面的最長工作記錄。《神奈川衝浪》圖出自於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系列,這個波瀾壯闊的系列是他年逾七旬時所繪,也讓葛飾北齋達到了個人藝術生涯的頂峰。他花費五年時間,以不同位置、不同時間、不同季節全方位的表達了富士山這一個主題。日本人自古以來對富士山抱有一種近乎崇拜的心理,稱為 "富士講",顯然,這種情緒也深深影響了葛飾北齋。
  • 日本浮世繪:世界虛浮 快樂至上
    浮世繪也稱「江戶繪」,堪稱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它與歌舞伎、相撲一起被稱為「江戶三絕」。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浮世繪——浮世中的繪畫。 「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日本語言中自「浮世」一詞出現開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
  • 浮世繪,要怎麼玩才是最「浪」的?
    除了吃進肚子裡和擦在臉上的,大家的行李箱裡塞得最多的,是不是就是旅遊地紀念品呢?去西安帶回來兵馬俑手辦,去敦煌帶回來了石窟壁畫的周邊,才算不枉此行。如果說去日本帶回來的手信,沒有一兩件是浮世繪相關的,別人會懷疑你去了一趟假日本。為什麼說不帶點浮世繪周邊回來就等於白去了一趟日本呢?
  • 浮世繪的巔峰之作,來省博看這最著名的「巨浪」
    葛飾北齋 《神奈川沖浪裏》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15日訊(記者馮愛華 通訊員孫夏)曾影響梵谷、德彪西等藝術家,至今仍頻頻出現在時尚品牌中的巨浪,可以在省博看到了。15日,由湖北省博物館主辦的《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在該館綜合館大廳開幕,觀眾可欣賞《神奈川沖浪裏》的拓印版本。浮世繪是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題材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
  • 淺介紹日本浮世繪
    日本浮世繪,很多人都聽說過,這種在江戶時代流行開來的古老繪畫在現在看來也毫不違和,豐富的配色與畫法更接近現代人的審美,比如下面這張著名的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作者最為著名的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 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葛飾北齋 大英博物館藏木版年畫與浮世繪同源中國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是中日兩國民族藝術的瑰寶,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浮世繪美景中最知名的當屬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該畫作描繪的是神奈川附近的海域洶湧澎湃的海浪,浪裡有三條奮進的船隻,英勇的船工們正為了生存而與大自然進行著驚險而激烈的搏鬥,表達了人們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在江戶時代,浮世繪被大量印刷和販賣。
  • 贈票丨提到浮世繪你只知道海浪?
    🌊🌊🌊🌊🌊🌊🌊🌊🌊🌊🌊🌊🌊🌊的確,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是浮世繪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同時它也是日本的國寶。梵谷曾將大海浪形容為「鷹爪浪」,暴虐的、動感的浪,與安然的、靜謐的山,形成了一種古怪的張力。這種張力成就了浮世繪視覺藝術中最偉大的作品。
  • 開眼界,日本浮世繪可不止春畫和海浪圖!
    提到日本的浮世繪,有人想到神奈川沖浪裏的那朵浪花,也有人想到一些畫面生動的「春畫」,內容跨度之大,之廣,令人嘆為觀止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這幅畫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小到明信片、書籤、各種周邊印花,大到日本的新護照、鈔票、奧運會宣傳片。右側為奧運會宣傳片JOJO版《神奈川沖浪裏》再放眼世界範圍,對這張畫的魔改可以用「無數」來形容。從咖啡豆到牛奶、生菜,甚至是神奇寶貝和川普的頭髮都能化身《神奈川沖浪裏》。
  • | 關於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10個冷知識
    北齋著名的代表作《神奈川沖浪裏》,你肯定聽說過也見過,但這幅畫的名字,不是人人都能保證讀對,比如我一直讀的都是「神奈川 / 衝浪裡」,但其實這幾個字的正確斷句應該是「神奈川衝 / 浪裡」。也就是說《神奈川沖浪裏》這幅畫描繪的是「神奈川衝」的巨浪,即神奈川附近海灣中洶湧海浪的一瞥。北齋滴酒不沾,也不抽菸,甚至不喝茶。四十歲開始一心埋頭進行繪畫創作,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半個世紀。他給後世留下的作品數量極其龐大,約有三萬四千幅,粗略計算,五十年來他平均每天都要畫兩幅作品。
  • 是日美好事物|KENZO把《神奈川沖浪裏》變成香水,H&M夏季家居置身...
    記者 | 陳奇銳編輯 | 許悅1KENZO推出以《神奈川沖浪裏》為主題的男女對香從電腦桌面、毛巾圖案再到手機掛件,葛飾北齋著名的浮世繪《神奈川沖浪裏》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以此為靈感的香水當前卻只能在KENZO找到。
  • 藝術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這幅畫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小到明信片、書籤、各種周邊印花,大到日本的新護照、鈔票、奧運會宣傳片。從咖啡豆到牛奶、生菜,甚至是神奇寶貝和川普的頭髮都能化身《神奈川沖浪裏》。這幅畫以及背後代表的日本「浮世繪」到底有什麼樣的淵源和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道說道。
  • 【福利】國內最大規模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來魔都
    (展覽從浮世繪的發展脈絡結合名師名作的解讀以及對浮世繪版畫技藝繁衍的探索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現了浮世繪絢爛多彩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價值。可以說應展盡展,觀眾將能夠徹底地了解浮世繪藝術。),並將對日本浮世繪文化有更形象的認知,從而真正地看懂浮世繪。